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兔AS模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腹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mRNA的表达.结果脑心通可降低主动脉MCP-1 mRNA的表达,降低MCP-1的表达水平,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结论脑心通对AS的发生发展可起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脑心通对实验性动脉硬化兔血管MCP-1基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兔AS模型,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腹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mRNA的表达。结果脑心通可降低主动脉MCP-1mRNA的表达,降低MCP-1的表达水平,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结论脑心通对AS的发生发展可起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及钙化的影响.方法 12只6周龄ApoE-/-小鼠,予以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随机分为高脂组(n=6)和高脂加阿托伐他汀组(n=6),连续灌胃干预8周,于22周龄时处死,测定血清血脂、IL-6及A-SAA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及Von Kossa染色观察主动脉钙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比较两组VCAM-1、MCP-1、BMP-2表达;阿托伐他汀干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测定细胞内钙含量及AKP活力,并用Western blot法测定B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高脂加阿托伐他汀组ApoE-/-小鼠血清TG、TC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且血清IL-6及A-SAA水平较高脂组亦显著降低(P<0.05);高脂组ApoE-/-小鼠主动脉内膜出现典型粥样硬化斑块,管腔面积缩小,高脂加阿托伐他汀组的病变程度较轻;但高脂加阿托伐他汀组ApoE-/-小鼠主动脉内膜钙盐沉积量显著高于高脂组(P<0.05).高脂加阿托伐他汀组ApoE-/-小鼠主动脉血管壁VCAM-1、MCP-1的表达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而BMP-2的表达显著高于高脂组(P<0.01).阿托伐他汀处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后,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使细胞内BM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使钙含量及AKP活力比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高脂喂养的ApoE一小鼠血清TG、TC、LDL-C及IL-6、A-SAA水平,减少主动脉血管壁VCAM-1、MCP-1的表达,同时减轻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但增加ApoE-/-小鼠主动脉内膜BMP-2表达,促进钙盐沉积,增加人主动脉内皮细胞BMP-2蛋白表达、钙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力,加重主动脉内膜的钙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受体(ADMR)在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胸主动脉病变时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ADM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S模型组和氟伐他汀干预组。采用喂养高脂饲料(正常饲料基础上加入30g/kg胆固醇、5g/kg胆酸钠、2g/kg丙基硫氧嘧啶、50g/kg精制糖、100g/kg猪油)加维生素D3制备AS动物模型,氟伐他汀20mg/(kg·d)灌胃12周。用RT-PCR和Western印记法分别检测各组胸主动脉中ADM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氟伐他汀干预组大鼠与AS组比较,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S组相比,干预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G、CHOL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干预组血钙均明显升高(P<0.05)。氟伐他汀干预组大鼠胸主动脉中ADMR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AS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上调AS大鼠胸主动脉ADM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ADMR可能参与了氟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脑心通对动脉硬化兔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探讨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高脂饮食兔AS模型,采用RT-PCR检测腹主动脉LOX-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脑心通可降低主动脉LOX-1 mRNA的表达,提示脑心通可降低LOX-1的表达水平.结论脑心通具有保护内皮的功能,对AS发生发展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在尾加压素Ⅱ(U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干预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胸主动脉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在AS时TGF-β1与羟脯氨酸(HYP)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VD3损伤动脉内膜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氟伐他汀组、Urantide组,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血清及尿液中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壁内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 Urantide组血清中HYP在给药3d后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7d进一步降低,14 d时血清中HYP含量降低接近于阳性药对照组(P<0.01).在胸主动脉内膜及中膜斑块内,Urantide各给药组TGF-31阳性染色强度和范围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 随Urantide给药时间的增加,TGF-β1使动脉壁内的胶原蛋白分泌减少,缓解大鼠AS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正常及高脂饮食,6周后高脂组再分为高脂组、高脂 阿托伐他汀组、高脂 普罗布考、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联合干预组,继续喂养4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主动脉斑块部位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高脂组主动脉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明显增加。阿托伐他汀组炎性因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下降,与高脂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干预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下降更为明显(P<0.01),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氧化、抗血小板、他汀联合用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因子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优于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8.
氟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NF-κB和PD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血管壁核因子-kappaB(NF-κB)、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以探讨氟伐他汀抗AS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家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氟伐他汀组。喂养12周后处死动物并留取主动脉标本,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PDGF-A蛋白及SM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用原位杂交法观察NF-κBmRNA表达,应用RT-PCR检测PDGF-AmRNA表达。结果:氟伐他汀组与高脂饮食组比较,AS病变明显减轻(P<0.01);PCNA表达由(29.8±3.0)%减弱为(13.5±4.5)%(P<0.01);PDGF-A表达由(73.9±6.2)%减弱为(46.9±4.2)%(P<0.01)。PDGF-AmRNA表达由(0.73±0.019)减弱为(0.50±0.028)(P<0.01)。NF-κB由(40.3±5.9)%减弱为(17.3±2.4)%(P<0.01);NF-κBmRNA表达由(41.7±5.5)%减弱为(19.6±1.7)%(P<0.01)。PDGF-A蛋白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P<0.05);NF-κB与PDGF-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氟伐他汀抗AS的形成,抑制SMC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性、下调PDGF-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化瘀中药复方预防性给药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胸主动脉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清热燥湿化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伐他汀对照组、清热燥湿化瘀中药复方组。高脂饲料造模,于第5周同时预防性给予氟伐他汀及中药复方,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胸主动脉IL-1β、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均能显著性降低TNF-α蛋白表达,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IL-1β表达的影响,中药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燥湿化瘀法及其组方能有效调节实验大鼠血清脂质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发挥抑制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L型钙通道是提高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主要途径,L型钙通道中的α1亚单位(LTCCα1C)是决定L型钙通道电压依赖性和药物敏感性的重要部位.目的 通过比较LTCCα1C亚基在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胸主动脉VSMC表达的差异,以及经苯那普利和氟伐他汀干预后的变化,来阐明氟伐他汀、苯那普利抗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 12周龄雄性SHR 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HRc组,n=8)、氟伐他汀治疗组[SHRf组:20 mg/(kg·d),n=8]、苯那普利组[SHRb组:10 mg/(kg·d),n=8],年龄和体质量匹配的Wistar-Kyoto(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8).灌胃法给药18周后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计算胸主动脉血管壁/腔面积,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法比较各组大鼠胸主动脉LTCCα1C的表达.结果 SHRc组的胸主动脉壁腔面积比(壁/腔)与WKY组比较显著增高(0.30±0.01比WKY:0.19±0.02,P<0.05).氟伐他汀和苯邡普利降低大鼠胸主动脉的壁/腔(分别下降20.0%和33.3%).SHRc组胸主动脉的LTCCα1C mRNA的表达高于WKY组(0.56±0.02比WKY:0.31±0.05,P<0.05),氟伐他汀和苯那普利降低LTCCα1C的mRNA表达(SHRf:0.424±0.03比SHRb:0.384±0.03比SHRc:0.564±0.02,P<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与蛋白印迹法显示SHRc组大鼠胸主动脉VSMC中,LTCCα1C蛋白表达强于WKY大鼠(0.25±0.04比WKY:0.12±0.02,P<0.05),氟伐他汀和苯那普利降低VSMC内LTCCα1C的蛋白表达(SHRf:0.19±0.03比SHRb:0.17±0.02比SHRc:0.25±0.04,P<0.05).结论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L型钙通道表达增强,氟伐他汀、苯那普利在抗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同时改善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α1C的重构效应.  相似文献   

11.
氟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外膜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管外膜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8只;②AS模型组12只;③氟伐他汀组12只,喂养12w后处死,取得主动脉标本,用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和血管外膜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用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NF-κBp65活性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胸主动脉外膜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胞核内未见NF-κBp65阳性表达。AS组血管外膜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胞核中NF-κBp65阳性表达明显增加。氟伐他汀组血管外膜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但较AS组明显减少〔(0.17±0.02)与(0.43±0.19),P=0.003〕,成纤维细胞NF-κBp65有阳性表达,亦较AS组明显减少〔(0.31±0.02)与(0.57±0.04),P=0.002〕。结论氟伐他汀对AS血管外膜炎症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成纤维细胞NF-κBp65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3只W 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S模型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每组11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在实验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60万U/kg,以后喂食高脂饮食;对照组喂食基础饲料。4周后治疗组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第8周末处死大鼠,取主动脉观察形态及病理学变化,并检测血脂、血浆LPA及LPA相似磷脂水平。结果AS模型组主动脉出现典型AS斑块,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浆LPA水平为(4.7±0.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6)μmol/L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3.5±0.6)μmol/L(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主动脉AS程度也较轻。结论LPA参与了AS的形成过程,而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AS大鼠血浆LPA水平,对AS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于兔主动脉粥样斑块内的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其表达活性的降低是否有助于斑块的进一步稳定,并证实斑块内的GGT与其他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只新西兰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组与他汀组。首先通过高脂饮食喂养高脂组和他汀组10周,建立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模型成功建立后,以阿托伐他汀1.5mg·kg-1·d-1连续喂养他汀组6周进行干预。分别于0周、10周末、16周末对实验动物进行TC、TG、LDL、HDL及CRP检测。以ELISA法在第16周末进行GGT-1、VCAM-1和ICAM-1水平检测。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主动脉GGT-1、VCAM-1和ICAM-1的表达。结果:经高脂喂养10周后,高脂组、他汀组兔LDL及T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经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6周后他汀组LDL及TG水平较高脂组明显降低[LDL:(11.53±1.87)mmo/L︰(16.87±1.24)mmo/L;TG:(1.68±0.14)∶(2.74±1.88)mmo/L,均P0.05]。各组血CRP水平也有明显差异。相对于对照组,高脂组血浆GGT-1、VCAM-1和ICAM-1水平均显著增高。使用他汀干预后,他汀组兔血浆GGT-1、VCAM-1和ICAM-1水平,主动脉粥样斑块中GGT-1、VCAM-1和ICAM-1表达水平较高脂组均有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外周循环中GGT水平明显升高。使用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后,GGT在其主动脉粥样斑块局部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降。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抑制斑块中GGT的表达。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抗粥样硬化作用的一个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PAS综合疗法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抗氧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制剂、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及高脂饮食6周后高脂组再分为3组:高脂组,高脂 阿托伐他汀2.5 mg/(kg.d)组,高脂 普罗布考(1.0 g/d) 氯吡格雷5 mg/(kg.d) 阿托伐他汀2.5 mg/(kg.d)PAS组,继续喂养4周后观察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分别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斑块部位内膜病变程度和炎症细胞的表达。结果高脂组主动脉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病变内有大量巨噬细胞聚集。阿托伐他汀和PAS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明显减轻,斑块部位内膜面积和厚度下降,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与高脂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联合治疗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抗氧化、抗血小板、他汀联合用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炎症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其作用优于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说明联合治疗对于稳定斑块、以及干预缺血事件的发生较单纯使用他汀类药物更具有临床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拜阿司匹林对小鼠主动脉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40只13周龄小鼠分为拜阿司匹林组(给高脂饲料。拜阿司匹林6mg/kg灌胃),氟伐他汀组(给高脂饲料,氟伐他汀3mg/kg灌胃),模型组(给高脂饲料,生理盐水1ml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生理盐水1ml灌胃),每组10只,17周后,取主动脉,以免疫组化法观察其NF—κB和MMP-9表达的程度。结果:较之对照组模型组,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的NF--κB与MMP-9表达明显增加,拜阿司匹林组和氟伐他汀组均显著降低其表达(P均〈0.01),拜阿司匹林组和氟伐他汀组间其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可以降低NF-κB与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内炎症反应和基质纤维蛋白的降解,起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L 型钙通道是提高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主要途径,L 型钙通道中的α1亚单位(LTCCα1C)是决定 L 型钙通道电压依赖性和药物敏感性的重要部位。目的通过比较LTCCα1C亚基在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胸主动脉 VSMC 表达的差异,以及经苯那普利和氟伐他汀干预后的变化.来阐明氟伐他汀、苯那普利抗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 12周龄雄性 SHR 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HRc 组,n=8)、氟伐他汀治疗组[SHRf 组:20 mg/(kg·d),n=8]、苯那普利组[SHRb 组:10 mg/(kg·d),n=8],年龄和体质量匹配的 Wistar-Kyoto(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8)。灌胃法给药18周后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计算胸主动脉血管壁/腔面积,RT-PCR 法、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 法比较各组大鼠胸主动脉 LTCCα1C 的表达。结果 SHRc 组的胸主动脉壁腔面积比(壁/腔)与 WKY 组比较显著增高(0.30±0.01比WKY:0.1 9±0.02,P<0.05)。氟伐他汀和苯那普利降低大鼠胸主动脉的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 健康纯种新西兰白兔40只 ,随机等分为实验组 (高脂饮食 +氟伐他汀10mg·kg-1·d-1)和对照组 (高脂饮食 )。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第 2、4、6、8周每组随机抽取 4只 ,兔耳中动脉抽血测血脂水平 ,气栓法处死测定主动脉内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前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均无差异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 ,两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均上升 ,但从实验第 2周以后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P均小于 0 .0 5 )。结论 氟伐他汀能早期干预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Urantide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VD3损伤动脉内膜的方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氟伐他汀组、Urantide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壁内IL-6的表达水平,以Introduction to Image-Proplus 6.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尾加压素Ⅱ组、氟伐他汀组、Urantide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IL-6的浓度.结果 在胸主动脉内膜及中膜斑块内,模型组IL-6阳性颗粒较对照组微量表达,Urantide各实验组及氟伐他汀均可增加IL-6的表达;Urantide各浓度组对VSMC培养上清中IL-6的表达均有下调趋势.结论 IL-6在体内和体外的实验结果并不相一致,体内实验表现为抗炎症性,Urantide对其表达无下调作用;而体外实验其表现为致炎性,Urantide对IL-6表达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消退作用和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常规饲料组、胆固醇饲料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饲养16周.观察实验前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VCAM-1、PAI-1水平和体重的变化,处死动物后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主动脉粥样硬化局部VCAM-1和PAI-1阳性表达百分数.结果实验前3组动物血清TC、TG、LDL、VCAM-1和PAI-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16周后与胆固醇饲喂组比较,阿托伐他汀明显降低血清TC、LDL、VCAM-1和PAI-1水平,明显减少斑块/内膜面积比(0.161±0.027比0.281±0.037,P<0.01);明显减少内膜厚度(38.11±6.02比67.47±7.13)μm;明显减少内膜/中膜比(0.391±0.213比0.878±0.370,P<0.01).阿托伐他汀明显减少VCAM-1和PAI-1的阳性表达(P<0.01).结论AS的发生伴有VCAM-1和PAI-1的过度表达,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它们的表达减轻AS病变可能是其抗AS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表达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中的作用及他汀多效性作用的机制.方法 在我院健康查体中心随机选取健康对照60例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高脂组;高脂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共12周.于试验开始前及高脂组服药12周时,肘静脉取血,分离血清、血浆并提取血小板.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血小板AT1R、AT2R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的胆圊醇相较高脂组明显降低(他汀组:5.57±1.27比高脂组:7.08±1.23 mmol/L,P<0.05):①高脂组的血浆Ang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他汀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②阿托伐他汀治疗明显下降高脂组血小板的AT1R mRNA(治疗前:0.93±0.22比治疗后:0.52±0.13,P<0.01)和蛋白质表达(治疗前:1.35±0.32比治疗后:0.72±0.16,P<0.01).③阿托伐他汀治疗明显升高高脂组血小板的AT2R mRNA(治疗前:0.85±0.16比治疗后:1.24±0.28,P<0.01)和蛋白质表达(治疗前:0.81±0.17比治疗后:1.23±0.25,P<0.01).④高脂组血小板AT1R、AT2R的表达均与血浆的Ang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89,P<0.01;r=0.356,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下调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AT1R表达的增高,但进一步上调AT2R表达的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