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ERCP和EUS联合应用在慢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慢性胰腺炎由于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ERCP检查被认为是目前慢性胰腺炎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其能清晰的显示胰管病理性改变,并根据胰管改变程度与范围将慢性胰腺炎分为轻、中、重三级。但是,ERCP为有创伤检查,有一定的禁忌证,患者痛苦大,且有的患者难以耐受ERCP检查。超声内镜(EUS)是一种直视性腔内超声检查,经腹壁B超受肠道气体或腹壁脂肪干扰而显像不清或ERCP检查不能显示胰管变化时,可选用EUS来提高慢性胰腺炎的诊断率[1]。我院于1993年1月至2001年5月收治的慢性胰腺炎262例,其中行ERCP和EUS检查共60例,现将体会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慢性胰腺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评价多种影像学检查在慢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 ,有助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总结北京协和医院 1991~ 2 0 0 0年间确诊的慢性胰腺炎患者 12 9例 ,分析体外超声 (US)、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 (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超声内镜 (EUS)及磁共振胰胆管显影 (MR CP)在诊断慢性胰腺炎中的作用。结果 ①EUS和MRCP诊断慢性胰腺炎的敏感性高 ,与ERCP的一致性较好。②ERCP的敏感性显著高于US与CT(P <0 .0 5 )。③US对胰管扩张检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 5 9.4 %与 93.8% ,CT分别为 6 0 .0 %与 95 .7%。④胰管病变重度组ERCP与BT PABA的一致率(87.5 % )较轻 中度组 (6 6 .7% )高。⑤慢性胰腺炎并发症越多 ,胰管病变程度越重。结论 在传统检查中 ,ERCP诊断慢性胰腺炎的敏感性最高 ;新近开展的EUS和MRCP敏感性高 ,且与ERCP有较好的一致性 ,是很有前途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以清楚显示胰胆管影像,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与组织学对比敏感性80% ~ 87%,特异性56% ~ 88%.而作为一项创伤性检查,ERCP有一定风险性,其中并发症发生率7%(操作后胰腺炎、败血症、出血、穿孔),死亡率1%以及3% ~ 9%的插管不成功,且由于慢性胰腺炎在代偿期临床上仅有腹痛症状,主胰管和粗的分支胰管无明显变化,仅末梢分支胰管有异常,此阶段ERCP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亦较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前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一般被列为禁忌。本文作者报告用ERCP 检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结果.材料与方法: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值至少高于正常3倍,并经超声或CT 检查证实.除1例因曾行毕(?)式胃切除术而失败外,其余患者均在入院后12小时内做ERCP,31例中胆石性胰腺炎9例,非胆石性胰腺炎22例.结果:19例非胆石性胰腺炎中,17例(89%)主胰管和/或其分支有病理改变,13例(68%)胰管分支减少,10例(53%)主胰管造影剂显影淡或中断,3例(16%)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0年3月在我院诊断的3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均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行胰管括约肌小切口,并置入胰管塑料支架.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及生化检查等变化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共放置胰管支架51例次,除2例支架自行脱落...  相似文献   

6.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腺疾病的诊断还存在三个问题:1.部分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均可见主胰管狭窄伴二、三级管扭曲,不易鉴别;2.小于2mm的小囊性扩张及二、三级管不规则可能是老年人的正常变异,难于与轻度慢性胰腺炎区别;3.早期胰腺疾病的ERCP可能正常。在行ERCP时,通过内窥镜下主胰管插管(ECMPD)采集纯胰液(PPJ)检查,可有助于鉴别诊断。兹就近年部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标本采集及处理纯胰液的采集可在逆行胰管造影前或后进行。欲作胰腺外分泌的生化检查时,因抗胆碱能药物、ERCP操作及造影剂皆可影响检查结果,可在留置胰管导管1小时后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在胰管扩张病因及恶性疾病邻近脏器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29例EUS检查发现胰管扩张的病因,并与同期接受CT检查(n=40)与ERCP检查(n=42)的结果相比较.对其中72例胰腺癌引起的胰管扩张病例,分析EUS对邻近脏器浸润检出率,并与CT、ERCP结果相比较.结果 129例胰管扩张病例中,胰腺癌、壶腹癌、慢性胰腺炎为常见病因.EUS对病因检出率较CT及ERCP高.EUS对胰腺癌邻近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较CT及ERCP高.结论 EUS对胰管扩张的病因诊断较CT及ERCP有明显的优越性,并能全面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术后引发AP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变量分析方法,对54例行诊断与治疗性ERCP的患者进行队列研究.结果 54例患者中,3例(5.6%)并发ERCP术后胰腺炎(PEP),其中1例为诊断性ERCP,2例为诊疗性ERCP,ERCP术后胰腺炎均为轻症,经内科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与PEP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多次插管、多次胰管造影、导丝多次进入胰管、导丝引导插管、术中腹痛、全胰管显影、既往有胰腺炎病史等.其中,多次插管、胰管多次造影以及术中腹痛为高危因素.结论 PEP与患者自身因素及医师操作技术有关,有效避免或减少这些高危因素的发生可预防PEP.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鼻胰管引流术临床应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胰管引流术的置入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后置放鼻胰管并收集胰腺癌(12例)及慢性胰腺炎(8例)患者胰液20例.结果收集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液量分别为86m1±27ml(56~140m1)和102ml±24ml(73~150m1).胰腺癌患者的胰液细胞学阳性率为8.3%,其癌胚抗原(CEA)值(49.04ng/L±29.70 ng/L)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患者(18.84 ng/L±12.88 ng/L).结论ERCP下放置鼻胰管方法简单,可获取足量的胰液,并可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变内镜放置胰管支架的数量,对改善ERCP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慢性胰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16岁行两次及以上ERCP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按照第2次行ERCP是否基于前次基础改变支架数量分为对照组以及渐变组,比较每组患儿在每一段随访期间内因腹痛入院的次数以及因慢性胰腺炎需要入院和进行手术治疗的百分比,以此判断改变胰管支架数量对慢性胰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共纳入3~16岁行至少两次ERCP诊治慢性胰腺炎患者11例,对照组(5例)和渐变组(6例)需要住院患儿的例数百分比[7例次(140.0%)比2例次(33.3%)]以及患儿因腹痛而入院的平均次数[1.5次比0.8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因为腹痛而入院治疗的概率在两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第2次就诊时增加胰管支架数量治疗慢性胰腺炎可减少因腹痛而导致的再入院治疗次数。  相似文献   

11.
ERCP诊治指南(2010版)(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疾病的ERCP诊治指南 一、ERCP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作用 1.单纯胰管造影(ERP)对于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侵及主胰管的肿瘤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其他病变,尤其是仅累及胰腺实质或分支胰管的病变则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胰管内超声在鉴别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与常规影像学检查对比,评价胰管内超声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经手术证实和临床诊断为胰癌和慢性胰腺炎的患者行胰管内超声检查,且与常规腹部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逆行胰胆管造影作比较;结果胰管内超声对胰癌和慢性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结论胰管内超声在胰癌和慢性胰腺炎的临床鉴别诊断中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超声内镜对胰管扩张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在胰管扩张病因及恶性疾病邻近脏器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29例EUS检查发现胰管扩张的病因,并与同期接受CT检查(n=40)与ERCP检查(n=42)的结果相比较。对其中72例胰腺癌引起的胰管扩张病例,分析EUS对邻近脏器浸润检出率,并与CT、ERCP结果相比较。结果 129例胰管扩张病例中,胰腺癌、壶腹癌、慢性胰腺炎为常见病因。EUS对病因检出率较CT及ERCP高。EUS对胰腺癌邻近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较CT及ERCP高。结论 EUS对胰管扩张的病因诊断较CT及ERCP有明显的优越性,并能全面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实验室检查在慢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1-2005年19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检查尿对氨基苯甲酸(尿PABA)检查的阳性率为75.0%;粪便苏丹Ⅲ染色的阳性率为57.0%;24 h粪便脂肪定量检测的患者中,7例阳性(7/8);粪弹力蛋白酶的阳性率为63.3%;尿PABA和粪弹力蛋白酶检测在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64,P<0.05).生化检查32.3%的患者有血清胰淀粉酶升高;血清胰淀粉酶的升高与胰腺假性囊肿的发生有相关性(r=0.57,P<0.05);22.5%(23/102)的患者血CA19-9轻度升高,其升高与有无胰腺占位之间无相关性.尿PABA检查的阳性率与影像学检查发现的胰管形态改变明显相关,胰管的病变越重,尿PABA检测的阳性率越高(P<0.05).腹泻症状的出现与尿PABA和粪便苏丹Ⅲ染色结果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43,0.58,P<0.05),而与超声波检查(US)、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超声检查(EUS)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关.结论 粪弹力蛋白酶与尿PABA检查均可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在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较其他检查更为特异且可靠,但确诊常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胰腺炎ERCP X线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ERCPX线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5例资料完整的慢性胰腺炎ERCP的X线表现,男16例,女19例,年龄20岁~60岁,平均38.5岁.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7例做B超检查,诊断慢性胰腺炎7例,正确率为41.1%.结果本组重度胰腺炎6例(24%),中度胰腺炎19例(76%),轻度0例.主胰管X线表现僵直硬化17例(68%);粗细不均10例(40%);多处狭窄8例(32%);广泛扩张6例(25%);囊肿2例(8%);结石2例(8%);胰管闭塞1例(4%);正常1例(4%).25例中15例有胆系异常表现.其中胆总管结石8例,大多数伴有胆总管扩张或胆管炎.结论慢性胰腺炎ERCP的X线主要征象为主胰管的僵直硬化、粗细不均、扭曲、广泛扩张、多处狭窄.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范围广泛的粗细不均和多处狭窄.如果为一处狭窄,伴有主胰管扩张时,需与胰腺癌鉴别.胰实质的假性囊肿形成与胰腺结石对慢性胰腺炎均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16.
ERCP术后胰腺炎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与操作有关的危险因素(胰管显影、插管困难、乳头括约肌切开)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对42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16例插管困难、48例胰管显影的患者术后淀粉酶动态变化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插管困难者行EST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与诊断性ERC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插管容易的患者行EST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与诊断性ERCP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胰管显影的患者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胰管显影的患者(P〈0.05)。结论 胰管显影、插管困难是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而乳头括约肌切开不是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术后引发AP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变量分析方法,对54例行诊断与治疗性ERCP的患者进行队列研究。结果54例患者中,3例(5,6%)并发ERCP术后胰腺炎(PEP),其中1例为诊断性ERCP,2例为诊疗性ERCP,ERCP术后胰腺炎均为轻症,经内科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与PEP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多次插管、多次胰管造影、导丝多次进入胰管、导丝引导插管、术中腹痛、全胰管显影、既往有胰腺炎病史等。其中,多次插管、胰管多次造影以及术中腹痛为高危因素。结论PEP与患者自身因素及医师操作技术有关,有效避免或减少这些高危因素的发生可预防PEP。  相似文献   

18.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括诊断性ERCP和治疗性ERCP。诊断性ERCP包括胆胰管双造影、单纯胰管造影或单纯胆管造影;治疗性ERCP包括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等。ERCP相对安全,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其常见并发症包括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败血症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与胰腺肿瘤相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影像学、实验室和病理特征.结果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多见于老年人、男性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和腹部不适.血清CA19-9水平可轻度升高,通常<100U/ml,较胰腺癌低.B超对肿块型CP诊断的准确率仅18.2%,只能作为初筛手段;CT的诊断准确率为45.5%,表现为主胰管及其分支呈球样扩张,可见胰腺假性囊肿和钙化;MRCP和EUS均可见胆总管、胰管不规则扩张,表现与胰腺癌相似;ERCP可清楚显示胰胆管的病变部位、梗阻性质、胰胆管的狭窄及扩张情况等,与CT检查结合,对鉴别肿块型CP与胰头癌有重要意义.根据组织病理检查,少部分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结论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与胰腺癌相似,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诊断性和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青少年慢性胰腺炎(CP)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2月~2002年2月间确诊为青少年CP并行ERCP的13例临床资料。结果:13例中12例存在腹痛症状,10例有“胰腺炎”病史。ERCP见胰管扩张12例,胰管结石7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腺分裂症3例,胆囊结石l例。内镜下治疗:乳头括约肌切开术7例,胰管取石6例,支架置入5例,胰管狭窄扩张术4例,副乳头切开2例。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4例,胰腺炎急性发作3例,均为水肿型胰腺炎。经6—68个月随访,ll例未复发,2例复发者经再次ER-CP治疗后腹痛未再出现。结论:ERCP对青少年CP的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但青少年CP患者ERCP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此内镜医师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