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细胞移植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干细胞和炎症性肠病(IBD)研究的深入,干细胞移植在IBD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一些进展。此文主要介绍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IBD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炎症性肠病(IBD)是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其发病与环境、遗传因素相关,传统治疗包括抗炎和抑制免疫等治疗.新近的研究提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IBD有效,此文就HSCT治疗IBD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的患病人数在我国高速增长,传统药物治疗难以改变病程,且2/3的患者存在生物制剂失应答,亟需开发新疗法实现黏膜愈合。隐窝肠干细胞可分化成肠上皮细胞,并与肠上皮细胞协同修复肠道黏膜,维持肠道内稳态。炎症性肠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破坏肠道干细胞池自我更新,阻止黏膜修复再生导致黏膜屏障受损。近年来随着类器官共培养技术与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应用,免疫细胞与干细胞之间相关调控关系越加明确。干细胞移植有望重建黏膜屏障实现黏膜愈合,目前已开展多项干细胞临床研究并取得一定临床突破。本文综述免疫细胞与肠干细胞相关调控关系及干细胞临床研究前沿进展。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肠道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主要分布在肠道的隐窝,其在修复损伤的黏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肠道干细胞与IBD的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肠道菌群失调参与了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过程.不恰当的应用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从而促进了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梭菌)增殖.随着普通人群梭菌感染率的升高,炎症性肠病患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梭菌感染率也相应升高.正常人群的肠黏膜免疫系统可以耐受肠道正常菌群,而某些具有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其肠黏膜免疫系统对肠道菌群失去耐受,从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并最终导致炎症性肠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质干细胞对炎症性肠病肠上皮重建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新环  钟英强 《胃肠病学》2012,17(4):245-247
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是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新方法,其可通过促进肠上皮重建修复受损组织,但其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相关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SCs的多向分化、分泌细胞因子、调节肠道干细胞微环境三个方面。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梁洁  王新  吴开春 《胃肠病学》2008,13(3):129-130
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现有的治疗手段和疗效有限,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IBD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有待更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其机制,以指导临床实践。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干细胞移植治疗IB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IBD的可能机制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黏膜屏障与IBD的关系密切.正常的肠黏膜屏障能维持肠道内菌群的稳定、防止肠道内细菌及毒素的移位以及对微生物进行适当的免疫防御反应起重要作用.而当发生IBD时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的障碍.本文就肠黏膜屏障功能在IBD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否可以促进肠道干细胞增殖。方法应用吲哚美辛诱导大鼠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G-CSF治疗组,于治疗后第21天处死大鼠,并对其进行免疫荧光及肠道功能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CSF治疗组的肠道功能评分显著降低,且肠道隐窝干细胞明显增多,并增殖分化为肠道组织。结论 G-CSF治疗可促进肠道内源性干细胞的增殖并修复损伤的肠道组织。  相似文献   

10.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自身炎症性疾病, 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和未定型结肠炎(IC)。由于炎症性肠病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 难以早发现, 并且临床上难以治愈, 因此寻找炎症性肠病的新型治疗手段成为重点。近年来,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IBD在疾病发生发展中互相影响, 例如肠道菌群失调可以加重肠道黏膜损伤, 调节肠道免疫反应, 引发肠道慢性炎症。而肠道慢性炎症又会影响肠道菌群, 加重菌群失调。因此, 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显得尤为重要。噬菌体因为其可以作用于肠道菌群而进入人们的视线, 由于其高效性、易获取、可以裂解细菌结构等特性, 近年来噬菌体与细菌如何相互作用、能否成为IBD新的治疗手段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就噬菌体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及其在IB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