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母婴传播规律与干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母婴传播规律与干预方法。方法对确诊的847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进行孕期干预,孕早期3个月内(或)一经确诊梅毒、及孕晚期3个月时各行抗梅毒治疗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以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d,肌内注射,连续10~15d;路远不便者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注射,1次/周,连续3次为1个疗程。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治疗,每次0.5g口服,4次/d,连续15d为1个疗程。随访并观察其妊娠结局。新生儿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确诊检查,对其中RPR及TPHA阳性的新生儿进行干预,以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1·d^-1,肌内注射,连续10~15d。并于出生后3、6、9、12、24个月复查静脉血RPR。结果(1)847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中,已分娩772例,活产新生儿733例,行RPR检查626例,新生儿RPR阳性率为55.1%(345/626)。(2)RPR滴度≥1:8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RPR阳性率、围产儿死亡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高于RPR滴度〈1:8的孕妇(P〈0.01)。(3)新生儿RPR阳性率与孕妇治疗时机:①孕前抗梅毒治疗孕妇与孕前未抗梅毒治疗孕妇的新生儿RPR阳性率分别为22.4%(15/67)和49.6%(330/666,P〈0.01);②孕前抗梅毒治疗孕妇与孕期抗梅毒治疗孕妇的新生儿RPR阳性率分别为22.4%(15/67)和40.3%(240/595,P〈0.05);③孕早、晚期各抗梅毒治疗1个疗程与仅孕晚期抗梅毒治疗1个疗程比较,新生儿RPR阳性率分别为28.5%(45/158)和56.9%(95/167,P〈0.01)。孕中、晚期各抗梅毒治疗1个疗程者与仅孕晚期抗梅毒治疗1个疗程者比较,新生儿RPR阳性率分别为37.0%(100/270)和56.9%(95/167,P〈0.05)。(4)RPR阳性新生儿随访至出生后24个月时全部转为阴性。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母婴传播率、围产儿预后与孕妇RPR滴度、治疗时机有关;孕前抗梅毒治疗孕妇的新生儿RPR阳性率明显低于孕前未抗梅毒治疗者;治疗后妊娠是阻断母婴传播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治疗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目的 了解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抗梅毒治疗对改善围产儿预后的效果。方法 对海南省人民医院及海口市妇幼保健院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根据是否抗梅毒治疗。将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治疗组患者行青霉素治疗,非治疗组患者未进行抗梅毒治疗。结果 6年间两家医院分娩总人数为18701例,接受梅毒筛查者9805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61例,发生率为6.2‰,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1.1%及83.3%,先天梅毒分别为17.6%及72.1%。结论 妊娠期梅毒是危害围产儿的严重合并症;孕期梅毒筛查是诊断的必要手段。孕期有效的青霉素治疗,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期特点及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方法 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将64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未治疗组33例,未能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1)64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一期5例(7.8%)、二期29例(45.3%)及潜伏梅毒30例(46.9%);其中治疗组分别为4例、20例及7例,未治疗组分别为1例、9例及23例。(2)治疗组孕妇早产、死胎、死产均为0,新生儿先天梅毒为3例(9.7%)。未治疗组早产4例(12.1),死胎11例(33.3),死产3例(9.1),新生儿先天梅毒10例(3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1)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由于症状及体征不明显,容易误诊。因此,对梅毒高危妇的常规梅毒筛查特别重要。(2)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有不良妊娠结局,但在妊娠期行规范并及早的抗梅毒治疗,能很好地控制早产、死胎,但不能明显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资料齐全的65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二尖瓣狭窄程度分为二尖瓣正常组20例(瓣口面积〉4.0cm^2)、轻度狭窄组11例(瓣口面积2.5—4.0cm^2)、中度狭窄组14例(瓣121面积1.5—2.5cm^2)以及重度狭窄组20例(瓣口面积〈1.5cm^2);根据是否伴有肺动脉高压分为正常压力组33例[肺动脉压〈30mmHg(1mmHg=0.133kPa)]、轻度升高组18例(肺动脉压31—49mmHg)、中度升高组7例(肺动脉压50~79mmHg)和重度升高组7例(肺动脉压≥80mmHg);根据孕前是否进行心脏手术分为心脏手术组14例和非心脏手术组51例;根据患者的不同心功能状态分为Ⅰ级组24例、Ⅱ级组13例、Ⅲ级组13例、Ⅳ级组15例,观察各组的围产儿结局。分析以上各种因素对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二尖瓣正常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者为80%(16/20),Ⅳ级组患者中,80%(12/15)在中度狭窄组(6例)及重度狭窄组(6例),与二尖瓣正常组和轻度狭窄组的心功能Ⅳ级发生率(20%,3/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压力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者为73%(24/33),重度升高组患者心功能Ⅳ级的发生率(6/7)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的发生率(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脏手术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发生率为71%(10/14),Ⅲ级和Ⅳ级的发生率均为14%(2/14),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脏手术组患者Ⅰ~Ⅳ级心功能发生率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心功能Ⅰ~Ⅲ级组患者的平均孕周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Ⅳ级组平均孕周为(34.6±3.1)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176±186)g,明显低于心功能Ⅰ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患者中,共发生医源性流产和引产9例(14%,9/65),医源性早产18例(28%,18/65),胎儿生长受限4例(6%,4/65),围产儿死亡3例(5%,3/65);而心功能Ⅰ~Ⅱ级组患者以上指标均为0。(5)65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合并心房纤颤者7例,其心功能Ⅲ~Ⅳ级(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6/7。结论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伴中、重度二尖瓣狭窄、重度肺动脉压升高及心房纤颤,容易发生心功能衰竭危及生命,不宜妊娠。已妊娠者应尽早终止妊娠;心功能Ⅲ~Ⅳ级的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医源性流产、早产和围产儿病率均增加,围产儿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5.
Lu LM  He YD  Chen Q  Song L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11):829-832
目的 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探讨终止妊娠的适宜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1999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的10年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并分娩的、终止妊娠孕周>28周的单胎妊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34周)患者221例的临床资料,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3组,Ⅰ组为孕28~31周+6分娩,81例,Ⅱ组为孕32~33周+6分娩,78例,Ⅲ组为孕≥34周分娩,62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结果 (1)围产儿结局:221例围产儿中共有13例失访,Ⅰ组9例,Ⅱ组3例,Ⅲ组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Ⅰ组为26%(19/72),Ⅱ组为7%(5/75),Ⅲ组为10%(6/61),Ⅰ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率Ⅰ组为43%(31/72),Ⅱ组为28%(21/75),Ⅲ组为3%(2/61),Ⅰ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产儿死亡原因:因社会因素(家属放弃治疗)导致的围产儿死亡,Ⅰ组为26%(8/31),Ⅱ组为67%(14/21),Ⅲ组为1/2,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孕32周后分娩,早产儿RDS发病率明显下降,孕34周后分娩,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梅毒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以及治疗时间与先天梅毒儿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我院53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未治疗组21例,孕期从未接受过抗梅毒治疗。再将治疗组接受治疗的时间分为孕25周前及孕25周后,比较两组先天梅毒儿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未治疗组发生先天梅毒儿分别为8例(25.0%)、11例(73.3%);发生难免流产、死胎、早产、死产分别为0例、9例(42.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②治疗组25孕周前、后治疗例数及先天梅毒儿发生分别是:18例、3例(3/18,16.7%);14例、5例(5/14,35.7%)。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有不良妊娠结局,但在孕早期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减少流产、早产、死胎及先天梅毒儿的发生,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21年糖尿病合并妊娠88例母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2001年间88例糖尿病孕妇孕期血糖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88例患者中2例行中期引产,1例行人工流产,将其余85例分为两组:孕期血糖控制满意者42例(A组),血糖控制不满意或未控制者43例(B组)。结果:B组胎死宫内5例,其中3例发生在围产期,A组无一例发生胎死宫内(P值为0.069)。B组妊高征及早产发生率分别为44.2%和30.2%,显著高于A组的21.4%和9.2%(P值分别为0.026和0.017);B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4.4%,显著高于A组的4.8%(P值为0.011);新生儿畸形9例(10.2%)。结论:加强糖尿病患者孕前及孕期血糖控制和监测,可明显地减少孕产妇合并症、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孕41周妊娠结局的分析,了解延期妊娠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孕41周后引产的利弊。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足月无合并症初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共计2903例,其中461例为延期妊娠(41~41舶周)。结果延期妊娠组剖宫产率为48.81%,胎儿窘迫发生率为43.38%。明显高于其它孕周组(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08%,高于孕周38周组,低于其它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妊娠引产组剖官产率为52.28%,自然临产组为28.36%,引产组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P〈0.01),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2.89%和1.02%,34.33%和1.49%,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组宫颈Bishop评分低于5分者,剖宫产率为65.6%,高于自然临产组和评分6分及以上组(P〈0.05),与评分5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41~41^+3周分娩者与孕41^+4~41^+6周分娩者结局无明显差别。结论妊娠满41周后胎儿有官内缺氧的危险,应适时终止。宫颈条件不成熟者引产。难产危险性增加。刚满41周宫颈条件不成熟、又无迫切原因需要立即终止妊娠者,可严密观察下等待2~3d至41^+4周再引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妊娠结局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中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57例经期待治疗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按照有无孕妇及新生儿严重并发症(包括新生儿死亡)的发生分别分为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组与对照组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及各项检验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5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中,16例孕妇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6/57(28.1%),无孕产妇死亡。胎死宫内3例,12例新生儿出现明显并发症,其中6例新生儿死亡,围产儿死亡率为9/57(15.8‰)。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病孕周(以30周为界)及血小板减少是孕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数比分别为5.2(95%CI 1.1-24.0,P=0.04)和4.6(95%CI 1.2-17.6,P=0.03)。分娩孕周(以32周为界)是新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数比为6.0(95%CI 1.5-24.9,P=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中需严密监护。发病孕周不足30周及血小板降低者孕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增加,而分娩孕周超过32周,新生儿结局将显著改善,因此需权衡利弊,选择恰当时机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absent end-diastolic velocity,AEDV)出现时间,探讨其临床处理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以及终止妊娠时机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35例发生AEDV的母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妊娠28周为界,并按治疗与否分为4组.第1组5例(14.3%)为发现AEDV孕周<28周未治疗组;第2组13例(37.1%)为发现AEDV孕周<28周治疗组;第3组11例(31.4%)为发现AEDV孕周≥28周末治疗组;第4组6例(17.1%)为发现AEDV孕周≥28周治疗组.35例孕妇中,除第2组有3例孕妇外,其余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各种妊娠合并症.收集的资料用频数、率或均数±标准差表示. 结果 35例孕妇中,19例分娩,占54.3%,共获23例新生儿,结局良好.第1组出现AEDV孕周<28周,平均(22.8±2.2)周.其中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及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胎盘早剥1例,发现AEDV后即引产或剖宫取胎,余3例均未治疗,2周后AEDV自然恢复,新生儿存活.第2组出现AEDV孕周<28周,平均(24.2±2.0)周,平均终止妊娠孕周(31.4±5.5)周,平均治疗时间(10.7±5.5)d.6例治疗后AEDV未恢复,其中5例引产,1例早产;余7例中,6例剖宫产,1例足月自然分娩.除早产1例家属放弃胎儿、1例新生儿失访外,余新生儿结局良好.第3组出现AEDV孕周>28周,平均(30.9±2.8)周,平均终止妊娠孕周(31.2±2.9)周,均未治疗.5例因严重母儿合并症引产,余6例剖宫产分娩,其中1例因胎盘早剥新生儿死亡,另6例新生儿(1例双胎)结局良好.第4组出现AEDV孕周>28周,平均(29.5±0.8)周,平均终止妊娠孕周(32.8±2.9)周,平均治疗时间(i0.8±6.7)d.2例治疗后予引产;4例治疗后AEDV恢复正常,剖宫产分娩,新生儿结局良好. 结论 对于AEDV伴有严重并发症的孕妇,积极治疗后,围产儿预后与终止妊娠的孕周有关.AEDV如不伴严重并发症者,部分可自行恢复,且围产儿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肝功能损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功能损害(妊娠肝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了80例妊娠肝损患者及同期随机抽查的56例非肝损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损组新生儿体重、分娩孕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损组羊水污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损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肝损组血ALT>500nmoL@S-1/L患者与ALT<500nmoL@S-1/L的患者相比,早产儿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妊娠肝损可影响新生儿的体重,且羊水污染机会明显增加,积极正确的处理可以使肝损患者安全度过围产期并能提高围生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妇女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孕妇各30例及非妊娠妇女20例的血浆DD含量变化。结果:正常妊娠和妊高征两组血浆DD含量均高于非孕妇女(均P<0.01),妊高征组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在妊高征组中轻、中、重度患者血浆DD含量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并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正常妊娠孕妇血浆DD水平升高,妊高征患者尤为明显,动态检测孕妇血浆中DD含量变化,对妊高征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病例筛选及封堵器选择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02-03—2006-03于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行介入治疗的54例继发孔型ASD患儿,统计其术前TTE所测的ASD的形态、大 小、边缘情况等,对术前TTE测得的ASD最大径、X线测得的球囊腰径及TTE测得的球囊径分别与所用封堵器型号大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并进 行TTE测得的ASD最大径与封堵器型号大小的相关性分析,计算回归方程。 结果54例均成功封堵,手术时间20~145(57.64±24.89)min,曝光时间3.1~31.5(9.22±7.41)min,住院天数3~10(5.74±1.72)d。其中有15例患 儿存在ASD单一边缘不够标准,均封堵成功。术前TTE测得的ASD最大径[4~33mm,(16.31±7.34)mm]、术中X线测球囊腰径[6.7~28mm,(19.80± 7.24)mm]及TTE测球囊径[9.6~24.8mm,(19.92±6.38)mm]与封堵器大小[5~36mm,(18.85±7.89)mm]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术前 TTE测得的ASD最大径与封堵器型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r=0.945,P<0.05),计算回归方程为:封堵器型号=1.015×(TTE测得的ASD最大径)+2.3mm 。 结论TTE的应用,使ASD介入治疗病例的筛选得到了保证。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方法,对ASD封堵器选择的评估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胎妊娠妇女孕中期选择性减胎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XT  Li HY  Feng H  Zuo CT  Chen YQ  Li L  Wu M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3):152-156
目的 通过对多胎妊娠妇女于孕中期行选择性减胎术,研究其手术指症、时机、安全性、目标胎儿的选择标准和减灭胎儿数,探讨选择性减胎术在改善多胎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方法 对37例孕12周+1~25周多胎妊娠孕妇(6例双胎、21例三胎、8例四胎、2例五胎,共117个胎儿)在超声引导下经腹行选择性减胎术,按产科医疗指征,在拟被减的46个胎儿心脏内注射10%氯化钾2~5 ml,见胎心逐渐减慢至停跳视为减胎术成功.术后定期产前检查和监测凝血功能,记录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 (1)成功率:共减去胎儿46个,减胎成功率为100%(46/46个胎儿),已有27例孕妇分娩,获24个健康新生儿,妊娠成功率为88.9%(24/27).(2)分娩孕周:>36周分娩者15例;32~36周7例;28~32周3例;<28周流产者2例;正在妊娠中10例.平均分娩孕周(34.9±4.1)周,孕28周后分娩率为92.6%(25/27).(3)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单胎妊娠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014±640)g,双胎妊娠为(2557±573)g,三胎妊娠中除1例两个胎儿存活(出生体重分别为1400及1500 g)外,其余均死亡.(4)安全性:除2例单羊膜囊双胎在减灭1个胎儿后,另1个胎儿随即死亡外,其余多胎妊娠妇女的保留胎儿均未发生胎死宫内.(5)并发症:37例多胎妊娠妇女中仅3例发生子痫前期,减胎术后均无凝血功能障碍发生.(6)阴道流血:有13例孕妇减胎术前发生阴道流血,其中1例在妊娠13周强烈要求减胎,减胎术后于孕22周流产;另12例均在阴道流血停止1周以上后施行减胎.结论 (1)孕中期选择性多胎妊娠减胎术,可以有效减少多胎妊娠胎儿数目、避免异常胎儿出生,降低孕产妇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出生体重.(2)胎儿保留数目以达双胎为好.(3)减胎术前有阴道流血者,避免在流血期间减胎,应选择在流血停止1周以上进行.(4)孕中期多胎妊娠减胎术不会造成孕妇的凝血功能障碍,也不会造成保留胎儿的宫内死亡,安全性好;减胎术后子痫前期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nondelivery, pregnancy-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m. STUDY DESIGN: Population-based nondelivery hospitalizations during pregnancy were obtained from the 1999 and 2000 National Hospital Discharge Survey. Ratios of hospitalizations per 100 deliveries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by age, race, and payment source. RESULTS: The pregnancy-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 ratio for 1999 through 2000 was 12.8 per 100 deliveries (95% CI, 11.8-13.8). Hospitalizations were highest among young women, African American women, and women without private insurance. Preterm labor, nausea and/or vomiting, and genitourinary complications accounted for one half of antenatal hospitalizations. CONCLUSION: Pregnancy-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s declined during the 1990s. This may represent a decline in maternal morbidity or a change in management of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expanded to assess trends in morbidity treated in settings outside of hospitals.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双胎妊娠结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双胎妊娠的合并症及结局。 方法 对 332例双胎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双胎妊娠的发生率为 8.6 3‰ ,合并症以妊高征、胎膜早破、贫血、早产和产后出血为多见 ,单卵双胎与双卵双胎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单卵双胎一胎胎死宫内发生率高于双卵双胎χ2 =5 .30 8,足月组第二胎儿平均出生体重单卵双胎低于双卵双胎 t=2 .45 4(P<0 .0 5 )。 结论 双胎妊娠对母体和胎儿构成一定的威胁 ,单卵双胎易发生一胎胎死宫内  相似文献   

17.
18.
延期妊娠141例临床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延期妊娠对胎儿的危害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3年间我院收治的 14 1例延期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延期妊娠使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羊水粪染、脐带缠绕、手术产等发生率增高。结论 :延期妊娠时胎盘功能逐渐降低 ,胎儿高危程度逐渐增加 ,产前、产时严密监护 ,及时处理 ,可减少过期妊娠的发生 ,并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9.
过期与延期妊娠胎盘形态学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7  
Yin L  Liu Y  Ma H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7):415-418,I010
目的 探讨过期、延期妊娠胎盘绒毛和胎盘床螺旋动脉的病变特点及其与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过期妊娠20例(过期组)、延期妊娠15例(延期组)和正常足月妊娠29例(对照组),进行形态计量学观察。结果 过期组的胎盘重量减轻,绒毛合体细胞结节增多,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合体细胞膜形成,绒毛直径、周长、面积,胎盘床螺旋动脉管壁增厚,以及羊水过少和羊水粪染的发生率均与  相似文献   

20.
发热是妊娠期的常见症状,妊娠期发热可以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利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判断。本文将阐述妊娠期发热的原因及对子代和孕妇的影响,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