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随诊流程再造的运用与效果。方法对入院的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3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随诊流程再造组进行随访研究。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随诊,患者依出院医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复查时间和医院。随诊流程再造组,医生为出院的患者安排康复计划和内容,有指定的社区医疗单位和医生。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及异常血压、血糖、血脂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术后1年,随诊流程再造组和对照组比较,异常血压、血糖、血脂的发生率分别为9.29%、27.04%;6.01%、16.98%;8.74%、22.64%。生活质量评分,随诊流程再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2.2439-6.3363,P〈0.05~0.01)。结论随诊流程再造能明显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异常血压、血糖、血脂的发生率;社区医疗机构在流程再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提高健康体检效能为目的,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服务流程再造为手段,发挥健康体检的核心作用,提高体检客户的满意度。追求体检全程最优。方法:应用及改进中科恒业体检软件;变体检检查信息单机版为网络版,系统生成体检报告。将体检软件更新与体检流程再造创造性的结合。使再造体检流程与网络技术相匹配。分析新体检软件使用及体检流程再造前、后的综合效果。结果 :(1)客户对体检流程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2)新体检软件及体检流程再造实施后体检报告精确率明显提高(P<0.01);(3)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体检工作的效率。结论:在网络技术更新及体检流程再造的实践中,体检客户最关心的是体检质量、服务态度和短时间内体检的顺利完成;通过健康体检流程再造发挥了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效能,提高了体检工作质量[1] .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张鲜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520-6520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护理流程处理肠减压术的效果,筛选出一种有效处理肠减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肠梗阻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两组,各为50例,分别给予常规的肠减压护理流程(“常规减压组”)与肠减压术再造护理流程(“再造减压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间污染情况、手术切口污染情况以及热量摄入量、氮摄入量、减压量及肠梗阻缓解时间。结果常规减压组床单污染、地面污染、切口污染以及腹腔污染发生率分别为32.00%(16/50)、36.00%(18/50)、10.00%(5/50)及6.00%(3/50),均显著高于再造减压组[分别为12.00%(6/50)、8.00%(4/50)、2.00%(1/50)及0(0/50)],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日均热量摄入量、日均氮摄入量、日均减压量以及肠梗阻缓解时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肠减压术再造护理流程用于处理肠减压术之中,患者感染率均较低,且热量、氮摄入量与减压量均较多,肠梗阻缓解时间较短,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4.
徐宏  丁雨红 《药物与人》2014,(10):260-260
目的:对院前急救护理流程进行再造,以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方法:以应用原护理流程的院前急救病人为对照组,应用再造后的护理流程院前急救病人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接警后出车时间、抢救成功率、急诊护士对120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效果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造后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护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急诊护士对120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微服务理念在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输液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细微服务理念进行输液安全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投诉情况、护理总满意度及输液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患者的外周静脉炎及外周静脉渗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滴速符合率及输液卡书写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细微服务应用于输液安全管理中可有效的提高输液质量,降低患者投诉率,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护士床旁交接班的规范化流程,旨在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方藩床旁交接班流程设计被分为十步。对传统交接班方式与新型的床旁交接班流程两组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统计学处理,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患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对自行设计的床旁交接班流程的满意度。结呆应用床旁交接班流程后,因交接班因素直接导致的护理缺陷明显减少(P〈0.050),患方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0),护士及医生对新的护理流程更为满意(P〈0.005、P〈0.050)。结论床旁交接班流程避免了交接班遗漏,内容设计合理,保证了重症患者连续性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门诊输液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对原有不合理的输液流程进行重组再造并加以实施,然后对病人在实施新流程前后3个月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新流程实施后3个月的满意度调查比新流程实施前3个月的满意度调查有明显提高,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构建实施自然、流畅的静脉输液流程,可确保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确保小儿门诊输液安全、杜绝给药差错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发生的给药差错,陕西省人民医院于2014年5月开始实施在收药处发号、输液时对号,以及输液、续液时与患儿家长双人查对制度。将实施前一年(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115209人次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后一年(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132083人次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前后两年的给药不良事件、差错、投诉等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和护士的评价进行统计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发号、对号与患儿家长双人查对制度后,收药缺陷、输液差错、换药差错、流程缺陷、纠纷投诉的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311、8.284、14.905、14.076、4.808,均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5.67%提高至实施后的9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98,P<0.01)。护士评价在杜绝差错、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输液安全质量评价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077、-7.361、-6.940、-3.563,均 P<0.05)。结论儿科门诊输液间静脉输液治疗中实施与患儿家长双人查对制度,能明显减少给药缺陷和投诉,杜绝差错,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44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分为临床路径组及非临床路径组(各为220例),比较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路径组与非临床路径组在费用、患者就诊时间及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别。结果与非临床路径组相比,无痛人工流产临床路径组费用明显下降(t=30.05,P<0.05),就诊花费时间缩短(t=8.61,P<0.05),满意度提高(χ^2=6.05,P<0.05),人工流产并发症明显减少(χ^2=6.05,P<0.05)。结论门诊无痛人工流产可以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流程优化及降低费用效果明显,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规范静脉输液的流程,加强双人核对,减少静脉用药过程中的缺陷,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根据医院人力资源及各护理岗位职责情况,笔者所在科2011年开始,从处理医嘱直至患者输液完毕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护士双人核对把关。结果:静脉用药缺陷率从2010年的1.15%降到2011年的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双人核对制度的静脉输液流程,有效减少了静脉输液过程中缺陷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1.
邬役心 《药物与人》2014,(10):64-64
目的:将改造前后两种输液流程进行比较,探讨最佳的输液流程。方法:选择门诊开具2天输液病人120例,第1天采用传统输液流程作为对照组,第2天来用专人配药、专人注射、专人引导护送流水线输液流程作为实验组,记录2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患者等候时间、及完成全部输液总耗时间。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操作时间、患者等候时间、总耗时间,实验组与对照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水线输液流程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病人等候时间、总耗时间均缩短,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庞改玲 《医疗装备》2014,(10):40-41
目的:探讨和评价采用优化输液流程后,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0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后输液流程,比较两组患儿输液效果及其家属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输液等待时间平均为(30.92±5.97)分钟,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为(60±7)分,观察组两项指标分别为(11.9±4.17)分钟和(92±6)分,后者更为显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输液中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22.00%(110/500),观察组患儿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8.00%(40/5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输液流程进行优化改革后,护理效率明显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脑梗塞患者定期预防输液与脑卒中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定期预防性输液能否防止脑卒中再发。方法:对189例脑梗塞患者每年定期输液复方丹参2次,每次10天,同时设对照组175例,平均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脑卒中患者再发情况,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再发27例,共37例次,占19.6%,对照组再发31例,共43例次,占24.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输液后14天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后30天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定期预防输液不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再发,但可在短期内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救治大量脑出血安全、有效、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46例大量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软、硬质通道联合多靶点微创术并颅压监测(ICP)治疗组(A组)84例,软通道微创术对照组(B组)62例,两组术后对比研究。结果A组术后ICP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A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B组(P〈0.001);意识程度评分(GCS)A组明显高于B组(P〈0.01),A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百分数(%)较B组明显(P〈0.01);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应用软、硬质通道联合多靶点微创术并术中持续监测颅内压治疗大量多发脑出血,可减少再出血等并发症,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何佾秋 《药物与人》2014,(10):306-306
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致渗漏性损伤的预防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行静脉输液的新生儿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静脉输液致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致外渗性损伤发生率5.36%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1.57±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0.3±2.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生儿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渗漏性损伤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莫瑰婷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70-1271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法。方法总结87例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经验,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家属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的比率以及总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对患儿所患疾病了解情况、对药物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预防知识的知晓比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较干预前提高(P〈0.05)。结论有效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患儿所患疾病以及所用药物的了解,增加其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曹荣 《医疗保健器具》2014,(9):1209-1210
目的探索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儿科接受治疗的输液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工作外,在输液过程运用了沟通技巧。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在依从性上达到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31,P<0.05)。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12,P〈0.05)。研究组满意度得分(99.12±O.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25±1.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92,P<0.05)。结论在小儿患者的静脉输液过程中加强运用沟通技巧,并有效地结合常规护理工作,有助于护理工作者进行有效的穿刺活动,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8.
张关英 《现代保健》2011,(21):77-79
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60例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通过对早产低体重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及腹部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把这四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流程重组形成护理循环贯穿在早产儿的日常护理中。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护理,两组均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记录喂养相关情况(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肠道营养达418.4kJ/kg·d的时间)及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结果干预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5±3.1)d较对照组(11.0±3.0)d显著缩短(P〈0.01);干预组肠道营养达418.4kJ/(kg·d)的时间(11.9±5.5)d较对照组(16.6±5.3)d明显缩短(P〈0.01);干预组鼻胃管留置时间(12.0±6.0)d较对照组(18.0±8.0)d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胃残留的发生率(13.3%)较对照组(43.3%)减少(P〈0.01)。结论在早产低体重儿喂养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能促进早产低体重儿的胃肠道功能的成熟,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有效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加快其生长发育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改善输液患者依从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静脉输液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静脉输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一针成功率与治疗依从性进行对照,同时详细记录输液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依从性与一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大大提高一针成功率,改善输液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从而促使医患关系日益改善,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型与匀称型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实验指征。方法抽样调查两省市青少年学生11460名,选择其中年龄、性别、体重相匹配的31名匀称型重度肥胖者(对照组)及39名腹型肥胖者(研究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压(Bp)、血脂、瘦素(L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尿酸(UA),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标(ISI),并行肝脏B超检查,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及各因素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脂肪肝异常发生率(P=0.04),血甘油三脂(P〈0.001)和载脂蛋白B(P〈0.005),及FINS、LP和UA(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载脂蛋白A(P〈0.005)和IsI(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JP与FINS呈明显正相关(P〈0.001),与ISI呈明显负相关(P〈0.001)。UA与FINS(P〈0.001)呈明显正相关,与ISI(P〈0.001)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腹型肥胖症青少年发生内分泌及心血管性疾病的危险性高于匀称型肥胖症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