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目的了解湖北省鄂州市青少年亚健康现状、亚健康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鄂州市城、乡中学各2所及1所大学进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调查。结果鄂州市青少年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为42.7%,高中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x^2=24.669,P〈0.05),亚健康症状主要表现形式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困难等。影响亚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经济条件差、学习负担重、睡眠少于8h、偏食、没有知心朋友等。结论鄂州市青少年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段主要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绍兴市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亚健康状态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进行评定,计算青少年亚健康症状在不同性别、年级、地区上的检出情况,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绍兴市青少年躯体、心理、身心亚健康症状总检出率分别为26.9%,35.3%和43.1%。男、女生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在不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026,17.142,P值均0.01);城市学生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39,4.811,8.087,P值均0.05)。绍兴市青少年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10.9%,其中男、女生分别为9.9%,11.9%,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11.6%,12.4%,8.5%,农村和城市分别为9.7%,1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负担重、噪声影响、日常睡眠时间少、运动次数少等是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绍兴市青少年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在年级和城乡分布上具有明显差异,亚健康状态与个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青少年亚健康现状,探讨青少年亚健康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辖区内2所初中、2所高中、1所中专和2所大学共计1 858人,应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和人口学特征信息表收集信息。结果上海市奉贤区青少年躯体和心理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3.41%和26.10%,躯体和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分别为11.03%和8.23%;不同性别和户籍之间亚健康状态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学段中高中生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8.50%和11.87%);各年级中高三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最高,大学一年级检出率最低;重点高中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高于非重点高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校、自认为家庭经济水平差、自认为学习成绩很差、朋友数量少是青少年躯体和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奉贤区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状态与学习环境和自我认识密切相关,高中生亚健康问题突出,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开展健康干预,重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4.
了解枣庄市亚健康状态高中生的学校适应能力和人格特征,为高中生心理行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枣庄市1 288名高中生,利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大五人格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27.8%,其中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分别为7.7%,10.2%和9.9%.亚健康者的学校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健康者,且人格特征与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躯体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习适应、学校态度、集体适应、同伴关系和神经质,影响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习适应、师生亲密、同伴关系、神经质和宜人性,影响身心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习适应、情绪适应、同伴关系、神经质和开放性(P值均<0.05).结论 高中生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高,亚健康状态与学校适应及人格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了解中国汉族青少年20 m往返跑(20 m SRT)与心理亚健康的相关性,为促进心理亚健康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采用随机个案法随机抽取8 595名汉族青少年(13~18岁),采用20 m SRT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MSQA)中的心理部分进行心肺耐力和心理亚健康测试.结果 中国汉族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总检出率分别为20.9%和21.3%.13~18岁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13.2% ~24.7%,其中18岁最低(13.2%),14岁最高(24.7%);女性青少年检出率介于15.4%~25.9%,其中18岁最低(15.4%),13岁最高(25.9%).高等级20 m SRT成绩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总体检出率为18.1%,低等级检出率为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13,P<0.05);女性青少年分别为19.5%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西南、西北和中南)、年龄(青春期后期)和20 m SRT(高等级)是儿童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青春期前期及心肺耐力水平较差的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亚健康状态与健康危险行为的相关性,为青少年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辖区内2所初中、2所高中和2所大学共计1,526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亚健康状态和行为危险因素信息。结果奉贤区青少年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分别为11.73%、8.78%和5.77%;女生躯体亚健康状态检出率(13.45%)高于男生(10.00%),高中生躯体(18.50%)、心理(11.87%)和身心亚健康状态(8.38%)检出率高于初中和大学(P0.05)。男生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总体高于女生,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总体高于高中和初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健康减肥行为、经常受到欺侮是青少年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的共同危险因素;平均每天户外运动1~2h时、睡眠时间≥7h是青少年亚健康的共同保护因素。结论青少年的亚健康状态与健康危险行为具有相关性,相关部门应对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进行健康干预,改善青少年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选取广州市城区完全中学1所,农村初中、高中各1所,共调查在校学生1639名,以《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为调查工具,所得资料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学生亚健康状况高危检出率为10.9%,其中躯体亚健康高危检出率为13.4%,心理亚健康高危检出率为10.1%。女生、独生子女更易处于亚健康状态,15~16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段,城乡学生之间、高初中生之间亚健康状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独生子女、小时候父亲的陪伴、学习压力、生活干扰、吃早餐的频率、每天睡眠时间、患重大疾病、性格内向、体型及朋友个数等。结论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庆市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及其健康危险行为因素,为大学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三所大学1903名大学生进行一般情况、自编青少年亚健康危险行为因素调查问卷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调查。结果:重庆市大学生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为42.8%。女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男生(P<0.05);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大三年级(P<0.05);师范类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医学类和理工类学生(P<0.05);学习压力较高者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压力一般和较低者(P<0.05);睡眠时间小于八小时的大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睡眠时间大于等于八小时的大学生(P<0.05)。影响大学生亚健康症状的主要危险行为因素有偏食行为、无大强度运动行为、无小强度运动行为、非故意伤害行为、故意伤害行为、自杀行为、滥用药物行为和网络成瘾行为等。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较高,与多种健康危险行为因素有关,相关部门应该区别对待进行干预,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郑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河南省制定中学生亚健康预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郑州市随机抽取初中2所、高中2所,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4个年级共1 461名中学生进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自编中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结果 郑州市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为67.15%,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25.26%,男生躯体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女生,高中生躯体亚健康症状、心理亚健康症状和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均高于初中生(均P<0.05)。非单亲家庭、三餐饮食规律、采纳食物多样、荤素搭配饮食、少熬夜、增加课外锻炼时间、减少上网时间、学习成绩中下等以上、学业负担小、有3位以上知心朋友均可降低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均P<0.05)。 结论 郑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状况较严重,可能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学业负担较大等危险因素有关,建议采取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心理指导、体育社团活动等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亚健康状态防治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参加体检的医院工作人员发放亚健康调查表,将合格问卷录入Epidata 3.02,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为65.3%,其临床表现复杂;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因素复杂,其中学历、加班、遇到挫折事故为亚健康发生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住房满意度、收入、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生活环境、安全感等其余7项为亚健康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高、影响因素复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高校学生亚健康状况,分析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选择研究对象,应用自填式问卷,现场调查人口统计学变量和MSQA,运用非条件Logigtic回归分析亚健康影响因素。结果亚健康检出率为9.4%。非独生子女发生躯体亚健康的危险性是独生子女的0.640(95%CI:0.413-0.901),父母管教少发生躯体亚健康的危险性是管较多的1.758倍(95%Ch1.038-2.979),学习成绩差发生心理亚健康的危险性是学习成绩好的2.531倍(95%CI:1.088-5.885),男性发生身心亚健康状况的危险性是女性的O.461(95%CI:0.258-0.821)。结论温州地区高校学生总体健康状况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独生子女、父母管教少、学习成绩差和女性是亚健康的危害因素;高校学生亚健康需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蚌埠市高中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选取蚌埠市某高中在校学生1409名,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亚健康状况检出率为58.34%,不同性别学生亚健康状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学生亚健康状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经常熬夜、正在减肥、缺乏体育锻炼、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不理想、睡眠不足等12项。结论蚌埠市高中学生亚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中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探讨家庭因素对中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方法抽取蚌埠地区6所中学的2910名中学生,男生1535名,女生1375名,年龄(14.91±2.00)岁,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中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环境因素和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结果中学生亚身心健康症状报告率为64.0%。躯体亚健康症状报告率为13.6%,其中三个维度躯体活力不足、生理功能低下和抵抗力下降人数比例分别为53.0%、68.7%和55.0%。心理亚健康症状报告率为55.4%,其中三个维度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人数比例分别为78.4%、51.1%和85.6%。不同年级中学生亚健康症状报告率不同,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男生亚健康症状报告率为65.7%,高于女生的62.0%(P0.05);对亚健康症状报告率有影响的家庭环境因素包括父亲的健康状况、母亲的健康状况和主要陪伴人。结论中学生亚健康症状报告率较高,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升高;父母亲健康程度低和主要陪伴人不是父母为中学生亚健康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和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愿填写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750名来自合肥市8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为25.55%。性别和年龄之间的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SCL-90量表的各因子分,除敌对外,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均有P〈0.05)。学生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听课效率、心理状态、近期健康状态、近期躯体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均有P〈0.05)。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的状态须引起大学生自己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学校和社会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亚健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南省某高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用自行编制的调查表和疲劳量表(FS-14)对某高校800名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某高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发生率为35.35%;疲劳性亚健康的发生在不同年级(X^2=28.257,P〈0.01)、月消费水平(x。=7.101,P〈0.05)、睡眠时间(X。:50.532,P〈0.01)、周体育锻炼次数(X^2=7.013,P〈0.05)以及恋爱(X^2=73.911,P〈0.01)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育锻炼次数少(OR=8.079)、月消费水平低(OR=3.091)、睡眠时间不足(OR=1.574)以及恋爱(OR=2.570)等因素是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湖南省某高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况发生率较高,各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力度,引导大学生正确预防和消除疲劳性亚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蚌埠市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方便抽取蚌埠地区2所大学在校学生3320名(男生1550名,女生1770名,年龄19.58±1.366岁)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环境因素和亚健康状况。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症状报告率为46.0%。躯体亚健康报告率为30.0%,其中三个维度躯体活力不足、生理功能低下和抵抗力下降人数比例分别为27.0%、42.0%和34.1%。心理亚健康报告率为36.5%,其中三个维度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人数比例分别为68.6%、35.5%和85.8%。对亚健康症状报告率有影响的家庭环境因素是家庭类型、父母亲的健康状况。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症状报告率较高。单亲家庭和父母亲健康程度低为大学生亚健康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9所大学在校部分班级学生(包括医学和非医学生)并对其亚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为67.54%(其中医学生为67.38%,非医学生为67.68%(P>0.05))。良好的睡眠质量、重视早餐、无吸烟和无喝酒医学生优于非医学生(P<0.05)。而在与同学相处无压力,非医学生优于医学生(P=0.00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亚健康的共同危险因素是睡眠质量差和沟通交往障碍。医学生亚健康特有的危险因素有早餐不重视、吸烟、对发展前景缺乏信心;非医学生亚健康的特有危险因素有性别、每日饮水量<2 000 ml、锻炼不合理、喝酒、与同学相处有压力。结论健康相关态度和行为医学生普遍优于非医学生。两类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所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对二者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沧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防治策略。方法参照中华预防医学会制定的第三状态量化表以及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抽取沧州市4所高校58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沧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为69.44%,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压力、工作紧张、睡眠质量和缺乏锻炼等是亚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沧州市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中年教师,应采取积极的行为干预和心理调整,提高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