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对临朐县大众人群以文艺形式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更适宜大众人群的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区和边远山区各2个镇(街办)的20~60岁人群共2 034人,进行宣传教育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演出前后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知晓平均得分分别为5.91、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山区男性人群由66.41%提高到75.99%(P0.01),女性人群由55.94%提高到69.36%(P0.01);城区男性人群由75.82%提高到78.57%(P0.05),女性人群由63.45%提高到75.98%(P0.01)。结论将艾滋病防治知识融于文艺活动,有利于提高大众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2.
潘峥  姚宁  秦冰  黄留然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8):1148-1150
分析广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艾滋病不同教育方法的具体效果,为探索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广西某大学3 000名少数民族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完成基线调查,按照校区不同分布实施不同的艾滋病教育方法(传统教育组、同伴教育组、情境角色扮演教育组),统计分析3组学生干预前后的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及艾滋病相关态度正向选择率情况.结果 干预前,传统教育组、同伴教育组、情境角色扮演组的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及艾滋病相关态度正向选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19,1.59,0.80,P值均>0.05);干预后3组学生的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及艾滋病相关态度正向选择率均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同伴教育组、情境角色扮演组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以及艾滋病相关态度正向选择率均高于传统教育组(x2值分别为47.51,22.26,90.83,P值均<0.05),且情境角色扮演教育组基础知识知晓率及艾滋病相关态度正向选择率高于同伴教育组.结论 广西某大学少数民族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利用传统教育、同伴教育、情境角色扮演教育多种形式能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情景角色扮演教育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利用大学生爱心大使队伍,采取参与式方法向校外青少年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并于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19.0%,提高到干预后的55.0%(P0.01)。其中对"共用注射器可能感染"、"不使用安全套性行为增加风险"、"母婴会传播艾滋病"在干预后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干预后"提供艾滋病病毒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地点"、"可以得到免费安全套地点"显著提高,分别由9.0%提高到22.0%(P0.01)和由8.0%提高到70.0%(P0.01)。结论利用爱心大使向校外青少年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具有明显效果,应予以借鉴。需加强艾滋病相关服务的的宣传,提高利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黟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和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2015年11~12月抽取黟县7所初高中的初三、高一及高二共69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之后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和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等干预活动,分别在干预活动结束时和干预2 W后对该人群再次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干预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差异,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697名学生干预前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3.31%,干预活动结束时提高到96.42%,干预2 W后为95.18%,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0,P0.01)。干预前高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初中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7,P0.01);城区初中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76.88%,乡镇初中生为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P0.01);普通高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80.36%,职业高中学生为6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8,P0.01)。结论黟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干预后得以明显提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是以乡镇初中学生及职业高中学生为重点,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学生社团开展高校艾滋病宣传教育的近期效果,为高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南昌市青山湖区选择8所高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所。每所高校选择200名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完成基线调查;然后在干预组利用学生社团以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同伴教育、新媒体(网络、微信)宣传等模式开展为期2年的艾滋病健康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共纳入1600名学生,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0人。干预后,干预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3.38%,10个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有5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上,48.3%愿意和感染了艾滋病的同学共住一个寝室,高于对照组的33.0%(x~2=38.6,P0.01),48.8%愿意和艾滋病感染者有个人社交接触,高于对照组的27.3%(x~2=78.5,P0.01),75.4%愿意参加志愿者组织去帮助艾滋病病人高于对照组的57.6%(x~2=56.6,P0.01)。最近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干预组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x~2=56.6,P0.01)。结论南昌市青山湖区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尚处于较低水平,利用学生社团开展高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可有效提高学生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泸州市龙马潭区初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为研究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对泸州市龙马潭区10所中学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正确率为77.28%,城镇学生正确率高于农村学生(P0.01),初二学生正确率高于初一、初三学生(P0.01)。初中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总体正向率为87.84%,男生态度正向率低于女生(P0.05),农村地区学生的态度正向率低于城镇学生(P0.05)。初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与正向态度进行呈正相关(r=0.272,P0.01)。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以传统课程教育/专家讲座为主。结论:泸州地区初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仍存在一定的排斥和恐惧心理,学校和社会应针对不同特征学生群体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初中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7.
某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解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对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校学生295名,其中大一学生129名,其它年级学生166名,通过成立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师团,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并在干预前后,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 在该校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取的295名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的调查应答率分别为:95.6%、97.6%.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态度和行为也有了明显的转变(P<0.01),同时干预前大一学生与其他年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明显效果,并且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从新生人校时抓起,因此,应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他们树立健康、安全的性观念和行为,从而远离艾滋病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评价高校学生团体参与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效果,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合肥市某高校大一新生共319名,利用受培训的学生社团成员作为志愿者对其进行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活动,并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共有294名学生全程参与了干预活动。干预前艾滋病8个基本知识答对率41.01%~98.11%,"输血是否传播知晓率"最高;干预后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由67.19%提高到99.32%(χ~2=109.80,P=0.000),婚前性行为的支持率由53.00%下降到43.88%(χ~2=5.078,P=0.024),艾滋病相关歧视态度各维度得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高校学生社团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可有效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降低歧视。  相似文献   

9.
谈立峰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1944-1946
[目的]了解职高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评价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在职业中学有效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常州市某职业高中在校的855名学生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基线调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职高生艾滋病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0.30%,艾滋病态度的正确率为78.15%;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比干预前提高2.12%~72.54%,对艾滋病正向态度率比干预前提高3.64%~1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指数均大于1。[结论]在职业高中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是普及艾滋病知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学校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情况,引导中学生积极参与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探索提高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的方式。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基线调查,随后开展多种形式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再进行终期效果评估调查。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1.7%上升到87.3%,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由67.1%上升到80.3%,对艾滋病宣传教育持有的正确态度率由92.6%上升到95.7%,艾滋病宣传教育愿意参与率由88.6%上升到89.7%,干预前后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是青少年获得预防艾滋病知识的重要场所及主要途径,开展初中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吐鲁番地区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方法采用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对吐鲁番地区中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开展宣传教育前后在二县一市分别选取2所学校,各随机抽取200名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宣传教育前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0.17%(602/1 200),宣传教育后为79.20%(975/1 23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83,P=0.000);调查对象对艾滋病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知晓水平较高,对性传播的预防和蚊虫叮咬、日常接触是否传播的知晓水平相对较低;宣传教育前不同民族学生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宣传教育后不同民族学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学生知晓率最高,为83.78%,维吾尔族学生知晓率最低,为73.63%;调查学生从电视中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比例最高,宣传后为81.48%,其次为免费宣传资料,宣传后为67.59%。结论在吐鲁番地区中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幅度提高了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对艾滋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以参与式研究方法在农村校外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为农村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按村逐级整群抽样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农村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由57.09%提高到82.36%(P0.01);愿意和艾滋病病人/感染者正常交往的由14.46%提高到67.93%,会接受同学递的烟和出于礼貌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分别由95.97%、98.42%下降到54.36%、23.90%,提议用安全套会尴尬由77.33%下降到33.13%;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了安全套的由28.84%提高到61.63%,性行为每次或经常使用安全套由26.65%提高到45.93%(P0.01)。结论应用参与式方法对农村校外青少年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有效提高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改变其相关态度和行为意向。而长期的行为改变还需持续的健康促进活动和社区政策支持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高校学生社团参与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的效果,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5月,按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开封市某高校选取320名学生,利用社团志愿者对所选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活动,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除"输入带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后会感染艾滋病吗?"外均有明显的改善。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由66.9%提高到99.1%(χ~2=112.3,P=0.000)。艾滋病的相关歧视状况得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社团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能明显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端正态度,降低歧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与信念的效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 954名学生、898名企业职工和950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进行为期3个月的健康教育,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81.06%,高于干预前的51.18%(P0.01),其中中学生、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8.84%、61.63%和45.24%,提高到干预后的79.34%、82.09%和83.70%(P均0.01);不同年龄组在干预前后的知晓率均以30岁和≥50岁组相对较低(P均0.01)。干预后对结核病患者"尽量保持距离"和"更加关心体贴他/她"中,取正向态度的比例分别上升了7.55%和6.39%,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明显,学生和中老年人群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应作为今后结核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王琳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9):1384-1386
探索适合高职护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为学校制定相应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009级9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设定单纯讲授组、讲授结合同伴教育组、讲授结合平面材料教育组以及对照组4个组,对各调查组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正向态度率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 各健康教育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正向态度率均有提高,对照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讲授结合同伴教育组的干预效果最明显,总知晓率从68.9%上升到82.9%,讲授结合平面材料组总知晓率从67.9%上升到79.2%,单纯讲授组总知晓率从69.2%上升到80.8%.干预前后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完全知晓率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讲授结合同伴教育组提高幅度最大(从0至33.0%).结论 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学校应以同伴教育的形式对高职护生实施健康教育,以进一步提高护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正性态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在伊犁垦区高中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探索农垦地区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策略与适宜方式。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伊犁垦区的4所高中3个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的学生,由经过培训的健康教育人员开展为期15 d的综合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包括同伴教育、讲座、播放视频、发放平面传播资料等方式,活动前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健康教育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核心指标的总体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82.39%提高到健康教育干预后的96.81%(P0.001),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题目的正答率均显著提高(P均0.001),但避免性行为的正确生活行为无差异。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88.5%)、医生(54.5%)、书籍(51.2%),最喜欢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是电视(25.2%)、医生(19.7%)、学校组织的宣传活动(12.6%)。结论在高中学生开展以同伴教育、知识讲座、观看视频为主要手段综合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正向态度持有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区居民、农村居民、企业职工和学校高中生4类人群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探索预防艾滋病宣传干预重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合肥市疾控中心制定的调查问卷,对6,815人开展调查。结果合肥市4类人群对预防艾滋病8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2.8%,城区居民、农村居民、企业职工、学校学生知晓率分别为84.9%、82.3%、82.3%和81.9%,4类人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艾滋病8条核心知识的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艾滋病8条核心知识知晓率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的知晓率最高,15岁~24岁和65岁~69岁年龄段人群的知晓率最低。结论学校学生及15岁~24岁、65岁~69岁年龄段的人群是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的重点人群,要根据这些人群的特点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在安徽省城市初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方法在城市初中学生中发放印有艾滋病防治知识图文的作文簿,并要求以艾滋病为主题写作文,与此同时开展多种形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同样的抽样方法和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6.2%提高到干预后的84.7%(χ2=661.062,P<0.01)。干预后,无偿献血知识、艾滋病治疗知识、美沙酮知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个与性有关的知识点、1个无偿献血知识点、2个美沙酮知识点、1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知识点干预后知晓率仍然低于80%。对有关艾滋病防治态度的3个问题的平均正确态度持有率由干预前的83.6%提高到干预后的90.3%(χ2=118.133,P<0.01),向周围的人讲过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学生由干预前的33.8%提高到干预后的55.4%(χ2=188.814,P<0.01),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发放作文簿及写作文活动等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开展初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但仍需要针对某些薄弱知识点开展针对性宣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厂地区中学生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现状以及各学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开展情况,从而指导学校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区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8.79%,其中初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4.19%(6347/9888),高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3.61%(6937/9424)。5所初中学间比较,经检验χ2=80.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比较,经检验χ2=199.4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区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与创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对艾滋病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初中学校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存在差距、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淮阳县城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淮阳县城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城区居民、校内青少年、流动人口三种人群问卷调查。结果调查680人,知晓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85.58%(582/680)。城市居民(87.63%)和校内青少年(89.84%)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流动人口(79.41%)(χ2=11.75,P<0.01);不同性别与年龄人群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途径主要为电视、广播和报刊,分别占75.88%,57.94%和53.97%。结论淮阳县城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基本达到中期评估所要求达到的指标,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宣传艾滋病知识方面所做的工作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