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发生VAP,则造成脱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危及生命.根据文献报道,VAP的发病率为15%,死亡率达38%[1].因此预防与控制VAP尤为重要.现就VAP预防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非药物性预防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策略.方法 院感专职人员对ICU开始使用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前瞻性的目标监测,分析发生VAP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结果 通过有效的非药物性预防干预,ICU中VAP的有效预防率达93%.结论 早期积极采取非药物性预防是防止VAP发生的最佳策略,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总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护理措施对降低VAP的发生率及缩短早产儿的撤机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VAP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应用,有利于预防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出院,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将预期接受机械通气>48 h者分为综合护理预防组(A组)、常规气管导管组(B组),A组采用半卧位+口腔护理+置予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气管导管且每隔2h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胸部护理+使用超过幽门的鼻十二指肠管作鼻饲,B组采用半卧位+口腔护理+常规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及相对危险度.结果 A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组B组,A组与B组VAP发生率为34.1%和66.7%,早发性VAP发生率为7.3%和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非药物性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显著延长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而且增加住院费用[1],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根据不同医疗条件,其病死率约20%~71%[2].因此,预防VAP的发生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生存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海丹  李庆宣  张华 《职业与健康》2014,(14):2040-2042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189例早产儿根据是否发生VAP而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VAP发生率为28.6%;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6.7%;多因素结果显示,出生体重越轻(OR=1.449)、气管插管次数越多(OR=1.690)、气管内吸引≥6次/d(OR=3.099)、机械通气时间≥5 d(OR=3.831)是早产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进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具有较高的VAP发生率,VAP发生的因素较多,需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来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谢城  苏炳合 《现代医院》2005,5(8):33-3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其与通气时间的关系、病原学特点、防治措施。方法收集78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VAP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VAP的发生率57.7%,治愈率76.3%;45例VAP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25.2±11.0)h,33例未发生VAP平均机构通气时间为(75.3±23.2)h,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种细菌混合感染率(40.6%)。气道分泌物培养致病菌培养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耐药菌株较普遍。结论VAP是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其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及耐药是VAP病原学特点;应加强呼吸道无菌管理;VAP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1-12月收住ICU的176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为集束化组,患者均采取抬高床头30~45度、持续声门下吸引、密闭式吸痰、人工鼻的应用、加强口咽部管理、严格洗手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选取2009年1-12月ICU收治的163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痰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后VAP发生率由25.15%降至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由(13.5±5.6)d缩短至(8.5±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由(21.17±17.62)d缩短至(13.42±9.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VAP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集束化护理方案的依从性和完善的质量控制是降低VAP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孙梅 《现代保健》2008,(35):41-43
目的 通过对20例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目标性监测,观察和分析引起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因素,探究有效的防治对策,以达到最佳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观察住院期间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对VAP病例的一般资料、有关发病情况、细菌学及有关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预后等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观察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 机械通气48h以上180例患者,2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1%;使用呼吸机后在5d内发生肺炎的6例,占30%;在5d后发生肺炎的14例,占70%。20例VAP患者经对症及支持治疗,19例病情缓解、脱机,抢救成功率占80%,死亡1例,病死率为20%。结论 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VAP则容易造成撤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而必须重视。针对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积极防治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是维持机械通气有效能的重要保证,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因急性加重期COPD疾病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94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感染将患者分为VAP感染组与非VAP感染组。分析两组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的差异;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上机时间、持续时间、气管插管、合并疾病、吸烟史及一年内机械通气史等多项临床病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导致VAP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VAP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494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共23例发生VAP感染,发生率为4.66%;VAP组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均高于非VAP组(P<0.05);3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41.1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及头孢拉定耐药性较高,对诺氟沙星及亚胺培南耐药性极低;上机时间<5 d、持续时间≥3 d、气管插管、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留置胃管为导致患者VAP感染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机械通气上机时间与VAP发生率呈负相关(r=-0.832,P<0.05);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与VAP发生率呈正相关(r=0.871,P<0.05)。结论 VAP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感染的发生受上机时间、持续时间、气管插管、合并糖尿病、吸烟史、留置胃管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