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王卓  王丹  鲁晶  蔡月明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0):1282-1285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确诊为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验室检查结果开展分析,采用指述性分析方法对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及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53例患者共培养出细菌菌株1 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87株(62.34%),革兰阳性菌415株(37.66%),真菌0株(0.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达67.98%(467/687),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占比最高,达74.94%(311/415)。居前3位的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2.38%)、屎肠球菌(28.22%)以及肺炎克雷伯杆菌(9.17%)。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逐年降低趋势,不同年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检出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不同年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90.15%),其次为氨苄西林(88.87%)、头孢呋辛(82.23%)、头孢噻肟(75.80%);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达到100.00%,其次为红霉素(92.93%)、氨苄西林(79.74%)、庆大霉素(78.78%)。常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和革兰阳性菌(屎肠球菌)在3年间耐药率大致相当。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较为多样,以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最为常见,检出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不容乐观,建议临床上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监测初产妇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掌握近期药敏状况,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采集诸暨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初产妇62例切口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结果 共培养鉴定出13种病原菌89株,以G-球菌为主(61株),占68.54%,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其次是G+球菌(24株),占26.97%,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培养鉴定出4株直菌,占4.49%。分离到1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占病原菌的17.98%,占大肠埃希菌的53.33%。主要G-球菌除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较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显示出交叉耐药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 结论 初产妇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性增强,提示临床一方面做好围术期感染的防控,另一方面加强抗生素应用的管理,降低切口感染率和遏制耐药菌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2009年12月行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的208例病例,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与发生SSI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大肠埃希菌是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占88.24%;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5 h(P=0.001;OR=9.231)、术前空腹血糖>6.1 mmol/L(P=0.032;OR=2.555)、高密度脂蛋白<1.03 mmol/L(P=0.023;OR=2.098)是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而腔镜手术(P=0.011;OR=0.092)则是保护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手术时间、术前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和是否腔镜手术是SSI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胆道疾病感染患者胆汁菌群分布特点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市某三甲医院确诊为胆道疾病感染的成年患者送检胆汁样本,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疾病类型、治疗方案等及对胆汁中病原菌进行培养和鉴定,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694例胆道疾病感染患者相关资料并获得胆汁病原菌培养及鉴定结果资料。男性351例,女性343例;年龄27~68岁,平均(47.8±4.6)岁;良性疾病患者467例,包括胆囊结石135例、肝外胆管结石98例、胆囊炎91例、胆管炎74例、胆囊腺瘤69例。恶性患者227例,包括胆囊癌119例、胆管癌108例。694例患者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742株,其中混合感染42例,6例为3种病原菌感染,36例为2种病原菌感染。74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1%,革兰阳性菌占25.6%,真菌占5.3%。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革兰阳性菌以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多见。不同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胆道疾病感染患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9.3%、98.5%),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均<1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耐药率均为100%,粪肠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74.5%),两者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结论 胆道疾病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不同的患者胆道感染的胆汁菌群检出情况无明显差异,临床工作中需综合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特点,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5月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患者85例,分为SSI感染组(n=18)、未感染组(n=67),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SSI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18例S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8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第三代头孢、四环素、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均耐药;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Dukes分期、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手术切口类型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白蛋白水平、补充益生菌为保护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得到的9个相关因素建立SSI预测模型,其预测SSI的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69,该模型SSI预测值与实际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SSI易受较多因素影响,且SSI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经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符合度,对筛选结直肠癌术后发生SSI高危人群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284例临床资料,对手术部位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分析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84例患者发生感染80例,感染率为28.17%;共检出病原菌9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43株占45.74%、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占11.70%、粪肠球菌9株占9.57%;经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合并糖尿病、未进行腹腔镜手术以及手术持续时间≥3h均是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应重点防范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孟楠  张烁  屈燕馨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0):1258-1261
目的 探讨骨科关节手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为临床选取合理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某医院病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骨科关节手术后患者病历资料、手术感染情况、感染部位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 798例骨科关节手术后患者共发现628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14%,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上呼吸道、泌尿道为主(78.82%)。628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645株病原菌,含354株革兰阴性菌、248株革兰阳性菌及43株真菌。骨科关节手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68.99%)。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高,均超过75%,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耐药率高达100%。结论 骨科关节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不容乐观,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建议临床医师做好围手术期患者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针对性应用抗生素,以最大限度降低骨科关节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我国医院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我国SSI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全国部分省及直辖市共29所医院大肠手术、腹式子宫切除术、股骨颈修复术和血管手术4类手术进行前瞻性监测,分析SSI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 309例手术,SSI发病率为1.60%,其中大肠手术SSI发病率为4.47%(74/1 655)、腹式子宫切除术为1.03%(22/2 139)、股骨颈修复术为0.21%(5/2 372)、血管手术为0.00%(0/143)。各地区SS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13,P0.05)。最常见的术后SSI类型为表浅切口感染,其次为深部切口感染。引起SSI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男性、手术持续时间长、NNIS评分高是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手术类型发生SSI风险不同,男性、手术持续时间长、NNIS评分高可增加术后SSI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医院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SSI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医院诊治49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肝胆外科发生SS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将所有研究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发生SSI 73例,感染率为14.78%;检出病原菌69株,革兰阴性菌47株占68.12%,革兰阳性菌22株占31.88%,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分别占26.09%、21.74%、14.49%和5.8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分别占17.39%、11.59%和2.90%;肝胆外科患者体质量指数≥25kg/m2、患有糖尿病、手术时间≥3h、手术出血量≥500ml、切口未聚维酮碘冲洗、Ⅲ类手术等与SSI显著相关(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SSI感染率较高;其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且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为降低SSI感染率,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SSI提供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14年1月—2019年12月湖北省某肿瘤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子宫全切术后SSI情况及检出病原菌,并进行其SSI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97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发生SSI 94例,SSI发病率为9.61%,其中表浅切口感染14例(1.43%),器官腔隙感染80例(8.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低蛋白血症[OR=2.3,95%CI(1.3~4.1)]、手术时长超3 h[OR=3.4,95%CI(1.0~10.9)]的患者术后发生SSI的风险增加,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子宫全切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感染部位检出病原菌59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62.71%,37株)。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SSI发病率较高,术前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大肠埃希菌定植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大肠埃希菌定植分为试验组(大肠埃希菌定植)32例和对照组(无大肠埃希菌定植)86例;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并对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体温等指标进行分析;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入住ICU及侵入性操作等资料,归纳大肠埃希菌定植对骨科手术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试验组患者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88%(15/32)和68.75%(22/32)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类切口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菌率较高的是氨苄西林和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和头孢替坦较敏感;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和合并慢性疾病是大肠埃希菌定植对患者骨科手术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定植发生时,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因此在临床中应积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无锡市某医院老年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血流感染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6年该院年龄≥ 65岁门急诊及住院患者血培养数据及其临床资料,应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15 102份血标本检出病原菌7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6.13%、37.74%及6.13%。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20.16%、10.90%、7.90%;血培养阳性菌株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187株,25.4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7.5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5%;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50%,其中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69.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4.38%,低于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为91.38%、100.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细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3.03%和6.06%。结论 老年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优势,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高于MRSA,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腹泻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为该地区细菌性腹泻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18年4月北京市昌平区某哨点医院肠道门诊38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气单胞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罗诺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病原菌的检测,并对病原菌的月份分布、致病人群及病例混合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380份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89株,检出率为49.74%;其中检出最多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9.05%和17.99%;进一步的血清分群发现,检出的沙门菌中主要为肠炎沙门菌,DEC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占42.31%(11/26),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占38.46%(10/26),副溶血性弧菌以血清型为O3∶K6(占69.57%,16/23)多见;不同年龄段的病原菌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在6-9月病原菌的检出率(>50%)较高。 结论 北京市昌平区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DEC、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细菌性腹泻在夏季有明显的高峰,且不同菌种的检出月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对2018年1月1目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某医院行剖宫产的单胎分娩产妇进行跟踪随访,包括体温测量、阴道分泌物和宫腔分泌物采集进行培养及鉴定,并进行白细胞检测,对产褥期是否发生感染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产褥期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分析1 679名剖宫产手术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为4.87%。检出的116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31株(26.72 %)和20株(17.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前生殖道感染(OR=2.775)、妊娠期合并疾病(OR=3.224)、第二产程剖宫产(OR=2.212)、产后出血(OR=2.443)、胎膜早破(OR=4.201)和瘢痕子宫(OR=1.958)是导致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情况应引起临床重视,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导致剖宫产产妇术后出现产褥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产前生殖道感染、妊娠期合并疾病、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和瘢痕子宫是导致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病原菌和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治疗和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分布、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在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15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感染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P)检测结果 ;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15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最常见部位为呼吸系统占33.99%;共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166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57株(34.34%)、大肠埃希菌33株(19.88%)、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13.2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均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9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90%或以上;感染组进行抗感染治疗前后的PCT、hs-CRP、IL-6、LP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单因素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3.175)、合并糖尿病(OR=6.089)、住院天数≥30 d(OR=3.896)、侵入性操作(OR=2.979)、心功能Ⅲ~Ⅳ级(OR=7.95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OR=3.885)是老年冠心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医院感染可升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目的了解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方法总结分析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资料中的手术部位感染病原学资料. 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分别占分离病原体的12.69%、8.08%、6.49%;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分别占19.32%、9.69%、7.88%、5.65%;白色念珠菌和非白色念珠菌分别占1.51%和2.19%;由表浅切口到器官腔隙感染,G 菌和真菌的比例逐渐增加. 结论常见的手术部位感染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肠杆菌属、肠球菌属、克雷伯菌属,需加强对手术部位感染及其病原菌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戈文娟  台桦  张东军 《中国校医》2020,34(10):729-731
目的 分析妇产科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2018年12 月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院内感染病例资料,采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标准分离、培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医院感染情况,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8 份临床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 192株,其中G-菌124株,占64.58%( 124/192),G+菌56株,占29.17% (56/192);真菌12株,占6.25%(12/192)。G-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多(25%),铜绿假单胞菌占18.75%、鲍曼不动杆菌占17.19%。G-杆菌大多对亚胺培南敏感,革兰阳性(G+)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结论 妇产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率高,应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指导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术部位多重耐药(MDRO)菌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为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以2019—2020年焦作市某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情况、疾病患者情况,从医院病历信息系统中调取患者手术及术前相关检测指标、用药情况等内容,对出现发热、切口红肿、引流液异常等疑似感染症状体征患者采集感染部位生物样本用于病原学培养及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MDRO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MDRO菌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 820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共发生MDRO菌感染250例,感染率为3.2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6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14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9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34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6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3.578)、肿瘤(OR=4.135)、贫血(OR=4.701)、入住ICU(OR=5.045)、脏器穿孔(OR=2.414)、切口分类为Ⅱ或Ⅲ类(OR=2.284、3.013)、手术有风险(OR=5.135)、抗菌药物应用≥2种(OR=2.340)、抗菌药物疗程≥5 d(OR=4.759)、再手术(OR=2.036)是成年手术患者发生MDRO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年手术患者手术部位MDRO菌感染较为常见,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可根据以上因素加强围手术管理,减少MDRO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妇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特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08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妇产科手术部位感染分离的149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病原菌分布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4.97%,革兰阴性杆菌占55.03%;前3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占44.29%、肠球菌属占18.1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72%;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检出率为54.5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CNS检出率为64.71%;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0.00%敏感,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0.00%);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西丁、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30.00%.结论 研究妇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特征,加强病原菌多药耐药菌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择 2016 年 7 月至 2017 年 12 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治疗的113例胆道感染患者为样本。其中男 71 例,女 42 例,平均年龄(44±13)岁。收集所有患者的胆汁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共分离培养出 113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 71.8 %,革兰阳性菌占 28.2%,未培养出真菌。病原菌前 5 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31.0 %)、肺炎克雷伯菌(18.6 %)、粪肠球菌(13.3 %)、铜绿假单胞菌(11.5 %)及屎肠球菌(9.7 %)。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表现出高敏感性,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敏感性较低。结论 胆道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选用含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中、重度感染者可考虑给予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胆道感染时,可以首先根据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