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研究表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可降低有明显营养不良(不足)患者的非感染性并发症,对营养不足的患者应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可以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对营养状况基本正常患者的结局则无明显改善。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营养风险筛查专题组在对128个关于营养支持与临床结局随机对照研究报告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有营养风险患者首选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临床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20世纪60至80年代初,我国每年接受规范PN、EN支持的病例仅有数十至数千例,常用于有明显营养不良(不足)的患者,所以适应证方面基本不存在问题。1987年以后,接受临床营养支持的人数有了较快增长,2000年后增长更为迅速。根据洲际市场服务(Intercontinental MarketingService,IMS)保健信息系统中用药总量的动态数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和美国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已被较普遍地应用于临床,在北京和上海PN也被应用于极少数患者。其方法是经中心静脉途径为机体提供糖、氨基酸和长链脂肪乳胶等代谢底物。在美国夸大了提供大量糖的优点,出现了“静脉高营养”的误导。20世纪70年代,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中国也开始被应用于临床。近30年来,PN和EN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发展领域之一,同时也促进了包括危重症医学在内的很多新学科的发展。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开始观察到由于不恰当的应用营养支持导致的不良后果。1991年《新英…  相似文献   

4.
对食管癌患者而言,营养支持是手术成功和改善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保障。本研究观察比较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86例,按术后营养支持方法分为2组。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首选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因为其可获得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相似的临床营养效果,但全身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费用低于PN。研究显示,早期EN支持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降低残疾率。我科自2005年5月开始采用胃.空肠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EN,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引入临床的。几十年来,肠外营养在危重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肠外营养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危害、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有助于提高肠外营养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连续供给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水等,目前提倡“全合一”,即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概念,具体为将患者每日所需营养成份先混合到1个静脉输液袋中,然后输注。TNA具有营养液均匀、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8.
胃癌切除术后三种不同营养方式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和肠内外相结合的互补营养(CN),对胃癌切除手术后病人恢复的不同影响。方法将连续收治适合切除手术的90例胃癌病人随机分成三组,进行前瞻性研究。1)PN(n=30)组。2)EN(n=30)组:经空肠道倭管在24小时内以大约80ml/hr速度匀速注入全量日需营养。3)CN(n=30)组:术后第1天经静脉给予3/4量的日需营养,经空肠造瘘管以20ml/hr匀速注入1/4量的日需营养。此后依病人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渐减少PN而逐渐增加EN,至术后第5天经空肠造瘘管注入全量日需营养。各种方式营养均在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至第5天营养输完而结束。三组病人均技术前公斤体重给以等值热卡和氮量。测定病人手术前及术后第6天时的体重、血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同时记录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CN组和EN组肠功能恢复距手术结束时间(小时)显著短于PN组(PN组7Z.5±0.3,EN组34.8±0.6,CN组36.7±0.5,P<0.05)。2)CN组术后9天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PN组(56.7%)和EN组(100%,P<0.05)。对手术前第5天,三组间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者所占比率(PN96.7%,EN100%,CN96.7%)、血清白蛋白水平(PN4.1±0.5g/dl,EN4.0±O.3g  相似文献   

9.
肠外营养(PN)是指通过静脉途径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病人提供完全和充足的营养素,以达到维持机体代谢所需的目的.PN支持已广泛应用于住院病人,其疗效已被临床充分肯定.但由于PN治疗可并发感染、代谢紊乱以及导管相关的并发症[1-2],技术要求较高,一般均在院内实施,大部分病人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可恢复至肠内营养(EN),但少数病人,如患有严重的短肠综合征[3]、克罗恩病等,需长期甚至终身PN治疗.1970年,随着病例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Steiger和Scribner成功地开展了家庭肠外营养(HPN),病人无需住院,在家长期接受PN治疗,享受近乎正常人的生活.近年来,随着PN研究的深入,其实施技术、方法和设施的明显改进和提高,更具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当患儿胃肠不能耐受时,使用经PN,由静脉输入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素,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支持。PN是救治早产儿和危重症新生儿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愈来愈成为新生儿疾病谱的重要组成部分,PN的使用,为此类患儿提供了生存机会,大大降低了病死率。鉴于早产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征,在PN的治疗中,PN相关性胆汁淤积(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的发生,日益受到重视。1971年,PNAC由Peden等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卵巢癌早期应用肠外(PN)与肠内(EN)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38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肠内联合营养组(PN—EN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方式营养给予,PN-EN组由短期肠外营养逐渐过渡为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常规糖、盐水输液。测定术前、术后2周营养指标: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体重。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PN-EN组在术后2周测定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5)。PN-EN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手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 卵巢癌患者早期给予肠外与肠内营养,符合人体生理要求、安全可行,对机体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是卵巢癌手术后患者首选的合理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临床营养支持治疗发展至今已40余年,大量的研究结果已证实合理的营养支持对改善病人的临床结局具有重要作用,营养支持已成为临床规范化治疗的重要组成之一[1]。肠内营养(EN)的物质系经门静脉进入循环,能改善肠功能、维护肠黏膜屏障,具有肠外营养(PN)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众多的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指南都强调,当病人胃肠道功能正常时,首选EN支持[2]。但在临床实践中,EN的实施常有困难:如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组(观察组)19例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l nutrition,PN)结合,10天后转为全肠道营养,对照组10天内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糖、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能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周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10天后病死率为(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肠外与肠内营养对胰腺外分泌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肠外营养(PN)不能改变胰腺炎自然病程,能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但导管感染和肠源性并发症增加。近年来,肠内营养(EN)应用受到重视,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中的应用仍有争议。从EN对胰腺外分泌和SAP自然病程的影响分析,提出经空肠喂养不会刺激胰腺分泌,也不会加重SAP的病情。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结合SAP的分期和临床状况,采用PN和EN联合应用来达到营养支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及最佳途径。方法 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32例。急诊手术后36-48h开始经不同途径进行额定热卡和氮量的营养支持,监测各项营养指标、代谢指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计算营养费用。结果 EN与PN均有效地维持了各项营养指标,但PN组代谢指标、营养支持并发症及营养费用均显高于EN组。结论 早期EN与PN均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EN更具有营养全面、简易安全、方便价廉等优点,应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组(观察组)19例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结合,10天后转为全肠道营养,对照组10天内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糖、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能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周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10天后病死率为(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李刚 《现代保健》2011,(12):11-12
目的观察食管贵门痛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EN组给予肠内营养,PN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膻情况。结果EN组术后8天PA水平高于PN组;TBIL、GGT均低于PN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N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提前于PN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少于PN纰,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PN组的29.17%(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常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法及时纠正营养不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术后治疗的关键。2003年~2005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与吉林省肿瘤医院两个中心随机选择了1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分别采用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两种营养支持方法进行临床研究,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患者手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对象和方法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与吉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两个中心2003年~2005年经过手术治疗的120例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肠内和肠外联合阶段性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分为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n=25)和肠内营养加肠外阶段性营养组(PN+EN组,n=20)。观察两组治疗结果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后PN+EN组的APACHEⅡ评分和CT评分均显著低于TPN组(P〈0.01)。营养支持两周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血清淀粉酶和血肌酐水平均较营养支持前显著下降(P〈0.01),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钙水平均较营养支持前显著升高(P〈0.01),但是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N+EN组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P〈0.01),平均住院天数也显著短于TPN组(P〈0.01)。结论肠内和肠外联合阶段性营养支持方式的疗效优于完全胃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营养支持在肝移植病人术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病人营养支持的作用和方法选择。方法:3例肝移植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全肠外营养(TPN),后在PN基础上加肠内营养(EN),并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TEN),最挂一漏万转为完全经口饮食。结果:术后病人肝功能恢复,黄疸减轻,血浆蛋白提高,氮平稀改善,康复良好。结论:肝移植术后病人需要营养支持,并从TPN→PN EN→TEN逐渐过渡;胃肠功能一旦恢复,早期EN有利于促进肝移植术后病人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