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组(观察组)19例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l nutrition,PN)结合,10天后转为全肠道营养,对照组10天内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糖、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能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周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10天后病死率为(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的胃肠病患者的临床结局影响,并初步收集成本-效果有关信息,对成本-效果比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采用定点连续抽样,随访记录研究对象整个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感染性并发症发病和治疗情况、住院天数等方面信息,并收集研究对象住院期间营养支持的直接费用、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费用。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评估营养支持对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将“无感染性并发症患者比例”作为效果指标,对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及无营养支持的4个队列进行成本-效果比的初步探讨。 结果 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群体与未接受营养支持群体相比感染性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降低(6.8%比19.6%,χ2=9.0, P=0.003), 但住院总费用增高(P=0.0001)。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联合应用以及未使用营养支持队列,经多因素调整后的成本分别是5635、1212、5220和1339元,而“无感染性并发症患者比例” 分别是92.3%、96.4%、91.9%和80.4%。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支持与无营养支持队列相比,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6 101、-794及33 748元。结论 对有营养风险的胃肠病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结局。由于本研究收集成本-效果比有关数据的范围不够,无法通过“广义估计方程”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调整,其结果不符合卫生经济学的全面要求,不能直接引用。本初步结果尚需收集更多成本-效果比方面数据的临床研究来校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营养支持的内涵包括3个部分,即补充、支持和治疗。何时及如何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均与改善患者结局有关。美国以1967年全美外科医师大会上Dudrick等报道静脉营养为起点,静脉营养在美国临床实用为43年;我国以1978年全国外科大会上蒋朱明等报道静脉营养为起点,为32年;虽然在国内外医疗单位也把肠外、肠内营养作为标准医疗技术之一,但是对于营养支持改善结局的客观临床研究证据仍然不够。Kondrup等建立的营养风险筛查为合理营养支持改善结局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平台。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价营养支持(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对有营养风险患者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显示,营养支持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与无营养支持组相比明显降低,主要由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有营养风险或已经有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适当的营养物质的支持,有可能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大样本的队列和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可靠的营养支持可能改善结局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首选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因为其可获得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相似的临床营养效果,但全身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费用低于PN。研究显示,早期EN支持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降低残疾率。我科自2005年5月开始采用胃.空肠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EN,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加重期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COPD加重期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33例和肠外营养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5d及治疗第10d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并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计算死亡率。结果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组治疗后各营养指标均有所下降,早期肠内营养组的蛋白类指标降幅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27.27%)低于肠外营养组(56.00%),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69.70%)高于肠外营养组(40.00%),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组死亡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加重期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控制患者营养状况的恶化,纠正或减轻患者的负氮平衡,对于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食管癌患者而言,营养支持是手术成功和改善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保障。本研究观察比较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86例,按术后营养支持方法分为2组。  相似文献   

7.
随着营养支持在临床的推广,住院患者营养不良(不足)发生率已出现显著降低。1976年,Bisrin等研究发现,住院患者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70%。2002年,Sheila等报道,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营养不足发生率仅为9%。研究显示,营养不足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全肠外营养可以减少非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多数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8.
有营养风险患者首选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临床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20世纪60至80年代初,我国每年接受规范PN、EN支持的病例仅有数十至数千例,常用于有明显营养不良(不足)的患者,所以适应证方面基本不存在问题。1987年以后,接受临床营养支持的人数有了较快增长,2000年后增长更为迅速。根据洲际市场服务(Intercontinental MarketingService,IMS)保健信息系统中用药总量的动态数据,  相似文献   

9.
营养支持的内涵包括3个部分,即补充、支持和治疗.何时及如何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均与 改善患者结局有关.美国以1967年全美外科医师大会上Dudrick等报道静脉营养为起点,静脉营养在美国临床实用为43年;我国以1978年全国外科大会上蒋朱明等报道静脉营养为起点,为32年;虽然在国内外医疗单位也把肠外、肠内营养作为标准医疗技术之一,但是对于营养支持改善结局的客观临床研究证据仍然不够.Kondrup等建立的营养风险筛查为合理营养支持改善结局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平台.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价营养支持(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对有营养风险患者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显示,营养支持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与无营养支持组相比明显降低,主要由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有营养风险或已经有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适当的营养物质的支持,有可能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大样本的队列和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可靠的营养支持可能改善结局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31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teral nutrition TPN)组30例.比较两种营养支持的疗效.结果 EEN组与TPN组相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体重消耗值显著减少(P<0.05),营养结束后第2天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鼻肠营养管EEN比TPN优越,简便易行,宜予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6例,24例接受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22例接受全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肠内+肠外营养经济,可降低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对胰腺炎治疗效果明确。比全肠外营养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生化指标恢复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结论:EN+PN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重要手段,合适的肠内+肠外营养能有效降低SAP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治疗费用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组(观察组)19例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结合,10天后转为全肠道营养,对照组10天内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糖、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能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周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10天后病死率为(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背景 20年来常用的营养不良的复合评定方法为SGA与MNA,但均缺乏营养与疾病结局(outcome)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支持。有无营养风险(nutrition risk)的筛查是合理应用肠外肠内营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早期肠内营养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2例年龄≥70岁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31例,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并观察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术后第8天血清ALB[分别为(36.82±2.43)、(36.20±1.46)g/L]、PA[分别为(0.252±0.041)、(0.220±0.038)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5、2.880,P<0.05),肠内营养组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面优于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分别为9、4例,肠外营养组分别为17、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15.55,P<0.05).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引入临床的。几十年来,肠外营养在危重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肠外营养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危害、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有助于提高肠外营养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草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营养支持(clinical nutrition support)一般认为是经口、肠道或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比较全面的营养素,目前临床上包括肠内营养(entem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EN是指经消化道管饲较全面的营养素。PN即经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和糖等3大类营养素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又称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空肠营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总结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收集近2年来胃癌患者119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体重变化、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EN组均较PN组减少(P〈0.01)。结论胃癌术后空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营养筛查(nutrition screening)、营养评定(nutrition assessment) 与营养干预(nutrition intervention)是营养诊疗(nutrition care)的3个关键步骤.营养筛查被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 定义为"判断个体是否已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的风险,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详细的营养评定[1]".[评介:这里的筛查目标为"是否已有营养不良或有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与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原名:Europe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现名: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创立的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有所不同,后者的筛查目标为"是否有发生不利结局的风险"[2-3].]  相似文献   

19.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其管理与平衡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并发症1.机械性并发症:肠内、肠外营养置管失败、异位、阻塞、机械性损伤等。2.感染性并发症:营养制剂及配制、输入系统的污染,肠外营养导管感染、内源性感染,肠内营养误吸性肺炎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营养支持在临床的推广,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已出现显著降低.1976年,Bisrin等[1]研究发现,住院患者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70%.2002年,Sheila等[2]报道,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营养不足发生率仅为9%.研究显示,营养不足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全肠外营养可以减少非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多数患者的临床结局,如降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等[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