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nab-paclitaxel combined with gemcitabine,AG)方案静脉化疗是进展期胰腺癌有效治疗方案之一,动脉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therapy,TAC)具有增强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的优势,观察AG方案经TAC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3例接受治疗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胰腺导管腺癌,其中Ⅲ期15例,Ⅳ期48例,所有患者接受经动脉灌注化疗和(或)栓塞治疗,动脉灌注化疗用药方案为盐酸吉西他滨1 000 mg/m 2 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25 mg/m 2 ,灌注时间≥10 min,伴有肝转移者同时行供血动脉栓塞。结果:63例患者中,术中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可见胰腺肿瘤和肝转移灶动脉供血比例分别为66.67%和35.29%;接受治疗1次4例,2次6例,3次6例,4次及以上47例,治疗次数最多为9次,间隔时间为21~45 d。1年生存率为36.51%,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9.2个月,6个月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为44.44%,中位PFS(median PFS,mPFS)为4.7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KPS≥80、Ⅲ期与较长的生存期相关,接受多次动脉灌注化疗和(或)栓塞是良好的生存预后相关因素。发生治疗相关的Ⅲ度及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3.17%)和血小板下降(4.76%),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乏力(6.35%)、恶心呕吐(9.52%)、腹泻(4.76%)和转氨酶升高(4.76%);17.46%和22.22%的患者出现发热及肝区疼痛栓塞综合征,所有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好转,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经动脉灌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与静脉给药相比有所减少,可有效地控制病情,使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洛铂热灌注化疗在治疗肝细胞癌中的近期疗效。  方法  对2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术, 先采用洛铂联合盐酸表柔比星、丝裂霉素行热灌注化疗, 然后行常规肝动脉栓塞化疗, 间隔40~50天再次治疗, 2次治疗后评价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20例患者显效4例(20.0%), 有效7例(35.0%), 稳定7例(35.0%), 进展2例(10.0%)。总有效率为55.0%。AFP下降 > 50%者8例, 其中2例恢复正常。  结论  肝动脉热灌注洛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安全有效, 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区域性持续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口腔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53例口腔癌患者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 微量注射泵持续动脉灌注卡铂、5-Fu。观察化疗前、后原发肿瘤灶和颈淋巴结大小, 评估化疗后标本的病理学分级, 记录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  结果  前3次化疗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49%、76.60%和84.62%;化疗后分级中, Ⅲ+Ⅳ级的百分比分别为:33.33%、61.90%和80.77%;部分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 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  经颞浅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的完全缓解率高, 且多次化疗的疗效优于单次化疗; 有利于对原发灶的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4.
卢宏霞  杨牡丹  高峻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4):2108-2110
  目的  探索金龙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37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给予TF方案化疗,具体为:TXT:60 mg/m2,iv 1h,d1;CF-Ca:200 mg/m2,iv 2h,d1~d2;5-Fu:400 mg/m2,iv,d1~d2;5-Fu:600 mg/m2,iv 22 h,d1~d2;每21d重复,化疗3个周期。从第一周期化疗开始口服金龙胶囊4粒,每日3次。化疗结束后4周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总有效率为(CR+PR)59.5%,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化疗的不良反应减轻。  结论  金龙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可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化疗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行TACE治疗肝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的14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内监测乳酸脱氢酶的水平。  结果  据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 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LDH≤450 U/L)86例和观察组(LDH > 450 U/L)59例。对照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14.2个月和19.3个月, 观察组患者TTP和OS分别为9.1个月和11.2个月, 两组患者TTP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64例患者LDH值下降, 其TTP和OS分别为11.3和18.8个月, 而术后81例患者LDH水平升高, 其TTP和OS分别为9.1和9.8个月, 两组患者TTP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初诊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能够预测行TACE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术前高LDH水平患者可能在TACE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综合治疗方法中受益, 可提高TTP和OS。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超声特点及术后超声复查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且影像资料完整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pNEN)患者225例,分析胰腺原发肿瘤及肝转移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结果  225例pNEN患者中81例发生肝转移,超声显示胰腺肿瘤边缘、肝转移在不同病理分类pNEN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胰腺肿瘤最大径、边缘、肿瘤内钙化、区域淋巴结转移等超声特征及患者性别、梗阻性黄疸在肝转移和无肝转移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分析,梗阻性黄疸、病理分类、胰腺病灶最大径及胰腺肿瘤内钙化是影响pNEN患者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同时性肝转移相比,异时性肝转移患者均完整切除原发灶,年龄相对年轻,肝转移瘤常单发,多位于右叶,以I型多见,最大径<3 cm,边缘常较清晰,pNEN相关死亡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NEN患者肝转移的发生与病理分类有关,梗阻性黄疸、胰腺病灶最大径、病理类型及胰腺病灶内钙化是影响pNEN患者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声像图特点,异时性肝转移灶更适于手术治疗,且预后优于同时性肝转移。掌握pNEN原发肿瘤及肝转移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对pNEN伴肝转移的诊断、治疗及随访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商品名健择)联合顺铂动脉灌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21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间隔时间为3周,随访观察患者临床受益反应、肿瘤情况、毒副作用及生存时间.结果21例患者的临床受益率为42.9%,客观缓解率为19.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2个月.毒副反应较常见,但多为WHOⅠ~Ⅱ级.结论经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进展期胰腺癌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受益反应,无严重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7(protein tyrosine kinase-7, PTK7)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年5月至2016年1月接受胰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85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5例胰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TK7的表达,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PTK7的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质内, 呈棕黄色颗粒。PTK7在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60/85)和52.9%(45/85), 前者表达率显著高于后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TK7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内瘤栓相关(P < 0.05)。生存分析提示在胰腺导管腺癌中PTK7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和肿瘤无进展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的患者(均P < 0.05)。shRNA成功干扰PTK7建立细胞稳系后, MTT和克隆形成结果显示, shRNA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存活数显著减少(P < 0.05), 克隆形成数显著减少(P < 0.05), 增殖相关蛋白Ki67和PC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 < 0.05)。  结论   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PTK7表达水平上调, 且与胰腺癌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瘤栓有关, 其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在胰腺癌细胞系中, PTK7能通过调节增殖相关因子Ki-67和PCNA的水平而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和氟尿嘧啶动脉灌注治疗胰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无法切除的晚期胰腺癌行CT引导下碘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碘粒子植入后1周,行吉西他滨和氟尿嘧啶动脉灌注治疗,共3~4个周期.3例合并肝转移者同时接受动脉栓塞术.观察全组患者的生存期、疼痛缓解期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共随访2~25个月.术后2个月CT随访发现,肿瘤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9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2例,总有效率为68.8%.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其中Ⅱ和Ⅲ期患者为15个月,Ⅳ期患者为9个月.全组患者随访期间未见上消化管出血、胰腺炎、胰瘘等不良反应.结论:CT引导下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联合吉西他滨和氟尿嘧啶动脉灌注治疗胰腺癌的近期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姑息止痛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影响颅内室管膜瘤患者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颅内室管膜瘤患者276例, 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Ki-67指数、术后是否放疗、术后是否化疗对颅内室管膜瘤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  结果  肿瘤部位、手术切除程度、术后是否放疗均能影响颅内室管膜瘤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0.001), 并且是影响总生存时间(P<0.001, P<0.001, P = 0.002)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0.001, P<0.001, P<0.001)的独立因素; Ki-67指数是影响颅内室管膜瘤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因素(P<0.001)。肿瘤位于幕上、Ki-67指数≥10%是提示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 肿瘤全切、术后行放疗是保护因素(P<0.001, P=0.001)。  结论  肿瘤部位、手术切除程度、Ki-67指数、术后是否放疗是响颅内室管膜瘤预后的独立因素, 尽可能的肿瘤全切和术后放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efficacy of hepatic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 (HACE) was evaluated fo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 metastatic to the liver. METHODS: Records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GIST who underwent HACE between January 1993 and March 2005 were reviewed and cross-sectional imag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objective tumor respons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in the liver (PFS-liver) and overall survival (OS) were calculated with the Kaplan-Meier method. Patient, tumor, and treatment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to identify factors influencing survival. RESULTS: Of the 110 patients identified, the radiologic response to HACE could be evaluated in 85 patients, 12 of whom (14%) demonstrated partial responses, 63 of whom (74%) demonstrated stable disease, and 10 of whom (12%) demonstrated progressive disease. PFS-liver rates were 31.2%, 8.2%, and 5.4% at 1, 2, and 3 years,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PFS time was 8.2 months. OS rates were 62% at 1 year, 32% at 2 years, and 20% at 3 years; the median OS time was 17.2 months. Patients who had >5 liver metastases and received only 1 HACE treatment were found to have a shorter PFS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fewer metastases or those who received > or =2 HACE sessions. Extensive liver involvement, the presence of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and progression of liver disease after HACE were associated with poor OS. Use of imatinib prolonged OS time. CONCLUSIONS: HACE produced a durable tumor response or disease stabilization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GISTs metastatic to liver. Extent of liver disease, presence of extrahepatic disease, number of embolization treatments, and use of imatinib were found to have prognostic influence on PFS, OS, or bot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用于晚期肠癌三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44例采用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三线肠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记录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数据。  结果  全组44例患者中位无进展时间(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mPFS)为3.93(2.72~5.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mOS)为7.77(5.36~10.18)个月。左半结肠及直肠癌患者mPFS为4.94个月,右半结肠癌患者mPFS为3.8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左半结肠及直肠癌患者mOS为12.5个月,右半结肠癌患者mOS为7.4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性别、既往是否使用过贝伐单抗以及是否存在肝转移对于mPFS及mOS无显著影响;初始治疗时ECOG评分0~1分及2分的患者mPFS分别为4.48个月及1.10个月(P < 0.001),mOS分别为9.67个月及2.9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最普遍的为乏力(52.3%),其次为高血压(45%)、手足综合征(22.7%)、蛋白尿(15.9%)、白细胞下降(15.9%)、血小板下降(22.7%)、转氨酶升高(13.6%)、腹泻(15.9%)。  结论  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用于肠癌的三线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方面安全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后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的不同转移部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355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RNU后病理证实为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355例患者中77例(21.7%)出现转移,93例(26.1%)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中位年龄为67岁。肝脏、骨骼和多部位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6和5个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膀胱内复发(intravesical recurrence,IVR)、肿瘤大小≥2 cm、肿瘤病理分期>T2期是患者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UTUC患者出现肝脏转移、骨转移和多部位转移相对较快,预后较差,而出现肺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预后相对较好。发生转移的晚期UTUC患者行同步放化疗、化疗联合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20年7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81例成人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以总生存期为预后指标进行单因素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  结果  81例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62.9%,疾病控制率为80.2%,90.1%的患者生存质量状况(KPS)评分和神经症状有改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和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分别为4.4个月(95%CI:4.0~4.8)和7.8个月(95%CI:6.8~8.8)。单因素分析显示用药时机(首次或≥2次复发时用药)、剂量(5 mg/kg,6~9 mg/kg,10 mg/kg)和是否联合化疗对mOS无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和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是影响m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不良事件主要为1~2级。  结论  贝伐珠单抗可以改善成人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耐受性好。KPS评分和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是影响mOS的独立预后因素,贝伐珠单抗在复发后的用药时机、剂量、是否联合化疗对mOS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We review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42 patients with cutaneous melanoma metastatic to the liver who underwent hepatic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 (HACE) at our institution. HACE resulted in radiologic response (38.9%) or disease stabilization (47.2%) in most patients.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time to progression (TTP) of liver disease were 7.7 and 6 months, respectively. Patient's age,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levels, type of treatment, number of extrahepatic metastatic sites, and response to therapy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OS after HACE. Prolonged survival was seen in patients who responded to HACE (p = .03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鼻咽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预后不良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阿帕替尼治疗66例难治性鼻咽癌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模型分析疗效及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  结果  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鼻咽癌的客观缓解率为33.33%,疾病控制率为54.5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PFS)为7个月(95%CI:2.816~11.184),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20个月(95%CI:11.496~28.504)。评价66例患者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蛋白尿40.90%(27/66)、高血压45.45%(30/66)、手足综合征37.88%(25/66),无4级不良反应发生;Cox单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是PFS的影响因素,WHO病理类型是OS的影响因素。  结论  难治性鼻咽癌应用阿帕替尼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控制,对于依从性好、无其他有效治疗方案的难治性鼻咽癌患者可考虑选择,但仍需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含卡培他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63例使用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或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治疗的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探讨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及疗效。  结果  全组共纳入163例患者,接受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治疗109例(66.9%),长春瑞滨/卡培他滨组54例(33.1%)。多西他赛/卡培他滨组可评价疗效病例中CR 4例、PR 55例、SD 25例、PD 22例,不详3例,客观有效率为54.1%(59/109),临床获益率77.1%(84/109);长春瑞滨/卡培他滨组可评价疗效病例中CR 1例、PR 26例、SD 11例、PD 13例,不详3例,客观有效率为50.0%(27/54),临床获益率为70.4%(38/54)。在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长春瑞滨/卡培他滨组发生率为42.6%(23/54),3~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手足综合征1例(18.9%)、胃肠道反应2例(3.8%),均高于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治疗组。多西他赛/卡培他滨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8个月,中位肝转移后生存(overall survival after liver metastases,LMS)为26个月,中位转移后生存(post metastasis survival,MSR)为30个月;长春瑞滨/卡培他滨组中位PFS为6个月,中位LMS为20个月,中位MSR为28个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在PFS、LMS以及MSR均较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含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应用乳腺癌肝转移治疗耐受性良好,其中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方案在疗效和耐受性方面可能优于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性食管鳞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08年6月到2010年7月收集39例病理确诊为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食管鳞癌患者纳入该项研究给药方案为紫杉醇135~150mg/m2, d1, 3 h静脉滴入; 奈达铂80mg/m2, d2, 2 h静脉滴入; 每21天为1个周期。近期疗效评估用RECIST疗效评价标准, 远期疗效评估采用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 不良反应评估用NCI CTC 3.0标准。  结果  中位治疗周期为4(1~6)个。其中36例患者可以进行疗效评估, 有效率RR为46.2%(18/39), 稳定率SD为38.5%(15/39), 进展率PD为7.7%(3/39);全组患者中位PFS以及OS分别为7.1个月(95%CI: 4.6~9.7个月)和12.4个月(95%CI: 9.5~15.3个月); 3/4级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下降15.4%, 贫血7.7%, 血小板下降5.1%, 恶心10.3%, 呕吐5.1%, 无治疗相关性死亡。  结论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性食管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张鑫鑫  李帅  吴晨  侯新芳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23):1208-1214
  目的  探讨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GEJ)腺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单抗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PD-1单抗治疗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  结果  收集123例(5例失访)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6个月。118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 ORR)为22.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为51.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为5.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为8.9个月。一线 vs. 二线 vs. 三线及以上ORR为(37.0% vs. 20.5% vs. 14.9%,P=0.002),DCR为(81.5% vs. 54.5% vs. 29.8%,P<0.001),中位PFS为(9.9个月 vs. 4.8个月 vs. 3.2个月),中位OS为(19.0 个月vs. 7.8个月 vs. 7.3个月)。PD-1单抗联合化疗 vs. 抗血管 vs. 化疗及抗血管治疗中位PFS为(5.8个月 vs. 4.4个月 vs. 5.0个月)及中位OS为(11.4个月 vs. 8.2个月 vs. 8.2个月)。免疫联合化疗一线(22例)vs.二线(20例)中位PFS为(9.0个月 vs. 4.7个月,P=0.003),中位OS为(NR vs. 7.8个月,P=0.007)。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表达(CPS≥1% vs. CPS<1%)中ORR为(37.1% vs. 13.3%),DCR为(65.7% vs. 46.7%),中位PFS为(5.8个月 vs. 4.7个月),中位OS为(11.3个月 vs. 9.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ECOG评分、转移灶数目、腹膜转移及免疫治疗线数是患者OS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年龄为保护性因素(HR=0.498,95%CI:0.255~0.974)。  结论  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早期采用PD-1单抗联合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PFS及OS。PD-1单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治疗均有一定优势,但具体时机尚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晚期原发十二指肠癌的化疗疗效,探索十二指肠癌的有效化疗方案。  方法  选取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原发十二指肠癌患者56例,分析化疗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对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  化疗总有效率19.04%,疾病控制率71.42%,其中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方案(FOLFOX)有效率高于其他方案(35.29% vs. 7.69%,P=0.011);同未化疗患者相比,化疗延长晚期原发十二指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13.35个月vs. 5.65个月,HR=0.20,95%CI:0.083~0.497,P=0.000 5);以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优于其他化疗方案,可延长无进展生存(5.08个月vs. 1.08个月,HR=0.004,95%CI:0.000~0.315,P=0.013 2)。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检测存在黏液腺癌组织是十二指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姑息性化疗可能提高晚期十二指肠癌患者的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