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调强放疗计划系统的剂量学特性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IMRT)功能的剂量学特性测试方法,以期确定系统计算IMRT照射野或计划的剂量准确性。方法多叶准直器(MLC)调强是IMRT的主要实现方式,针对MLC特点设计一组测试例,测试这些特点对IMRT射野剂量分布的影响。与传统铅门相比, MLC设计的特点和带来的影响包括:(1)MLC叶片末端可能采用弧形端面设计,引起叶片末端效应; (2)MLC叶片侧面采用凸凹槽咬合设计,引起凸凹槽效应;(3)MLC叶片厚度通常比铅门簿,因此对原射线的衰减有差别;(4)IMRT照射野多个子野叠加照射形成的剂量分布将体现前述三个特点的综合效果。结果所有测试例的绝对剂量误差都较小,只有1个>2%。除了T1b和在10 cm深度时的T2外,其他测试例在3%/3 mm时的通过率都>95%。T1b和在10 cm深度时的T2位置处的计算剂量都偏高。除了对MLC凸凹槽的模拟稍差之外,经调整后的机器模型可计算得到相对准确的剂量分布,模型的各个参数基本已是最优值。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准确反映MLC的设计特点对剂量的独立影响和综合影响,设计的测试方法适合于计划系统IMRT功能的验收测试。  相似文献   

2.
多叶准直器射野处方剂量的快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计算多叶准直器 (MLC)不规则射野处方剂量的快速方法。方法 考虑到MLC射野的边缘是台阶状、叶片位置坐标可以由治疗计划系统或与MLC配套的叶片位置产生器打印输出这两个特点 ,首先由叶片位置坐标计算出射野周长和面积 ,然后由面积周长比法计算出不规则野的等效方野边长 ,最后按照处理常规方野的方法计算处方剂量。结果 作为例子 ,计算了采用SSD技术的全脑全脊髓照射野和采用SAD技术的鼻咽癌面颈联合野的处方剂量。结论 这种方法适合于靶区参考点位于射野中心区域未被遮挡的情况。与Clarkson积分等其它方法相比 ,它具有快速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食管内置网状金属支架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研究食管内置金属支架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以便在临床应用中进行适当修正。方法:采用热释光元件测量,测量探测器为国产Fj-427A热释光剂量仪,热释光元件为LiF(Mg,P,Cu)片状型剂量元件。分别测量两种(进口及国产),食管内置网状金属支架及未放支架的石蜡体模,测量支架周围(即食管粘膜处)的剂量并与无支架时食管中心点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国产支架单野垂直照射时沿射束方向,支架前点和后点对^60Co γ射线和416MV X射线剂量增加分别为16.2%和7.8%、15.4%和6.8%、12.8%和5.8%,进口支架单野垂直照射量增加分别为13.0%和7.0%及11.7%和6.0%,8.5%和3.2%;前后两野对穿照射剂量增加11.7%-24.0%,3个野交角照射支架周围(食管粘膜)均增加3.2%-16.2%。结论:置放食管网状金属支架后进行常规放射治疗时,单次剂量最好≤1.7Gy,前后对穿野照射时≤1.5Gy,建议使用直径<1.5cm支架,选用3个野交叉照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i-ART螺旋断层治疗机照射野剂量学参数测量的内容和方法.方法 用断层治疗机专门配置的微型扫描水箱在治疗条件下测量了6 MV X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和射野离轴比,并与常规Primus加速器6 MV X线进行比较.根据AAPM TG51号报告用Tomotrometer剂量仪和A1SL电离室在源皮距85 cm、照射野40 cm×5 cm、1.5 cm深度条件下对断层治疗机进行输出剂量刻度,并对剂量线性和重复性进行测量分析.输出剂量率随机架角的变化分别用0.6 cm3电离室和Unidos剂量仪在直径为3 cm有机玻璃体模中测量和用治疗机自身的MVCT探测器测量.设置不同的照射范围,在固体水组织等效材料中对多叶准直器照射野输出因子进行测量.结果 Hi-ART断层治疗机6 MV X线百分深度剂量的最大剂量点在1.0 cm左右.Hi-ART断层治疗机和Primus 6 MV X线在源皮距85 cm、深度10 cm处的百分深度剂量分别为59.6%和64.7%.单个照射野内剂量分布是不均匀的,在人体左右方向剂量分布呈锥形,在人体头脚方向剂量分布和照射野的宽度有关,40 cm×5 cm照射野的输出剂量率为848.38 cGy/min.剂量仪的读数R和照射时间t的关系为R=-0.017+0.256t,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重复测量的输出剂量率的最大偏差为1.6%,标准偏差<0.5%;输出剂量率随机架角度变化的最大偏差为1.1%,标准偏差<0.5%.多叶准直器相邻叶片对单个叶片照射野的剂量贡献比较大,继续增加叶片数目输出因子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Hi-ART断层治疗机的输出剂量率高,照射野剂量分布不均匀.独特的设计和剂量学特性使其剂量计算模型和调强实现方式更加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叶准直器透射及其对调强放疗剂量计算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电离室分别测量瓦里安Trilogy直线加速器多叶准直器(MLC)叶片平均透射和叶片剂量学间距(DLG),并使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测量MLC叶片内透射和叶片间透射。通过 10例肿瘤调强放疗患者资料评价计划系统使用实际测量结果模拟MLC透射计算剂量准确性。结果 6、10 MV X射线MLC叶片平均透射值分别为1.6%、1.8%,透射值随射野增大而增加、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离轴位置稍低于中心轴;叶片内透射值分别为 0.8%~1.2%、1.1%~1.6%;叶片间透射值分别为 1.3%~1.9%、1.6%~2.5%。计划系统使用实际测量结果模拟MLC的透射值具有很好一致性。3%3 mmγ通过率 2例鼻咽癌患者分别为93.6%和94.5%,其余 8例患者均>95%。结论 调强放疗中MLC透射直接影响靶区剂量准确性,MLC叶片透射与测量深度、射野大小和离轴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6.
全身皮肤电子束照射剂量学参数的测量和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全身皮肤电子束照射(TSEI)的剂量学参数进行测量并讨论。方法采用双机架角多野照射技术,在源皮距等于380cm下对6、8MeV电子束相关照射野的剂量学参数进行测量。采用平行板电离室和半导体探头测量百分深度量;用半导体探头测量均匀模体内某一深度处各点剂量均匀性,用剂量胶片测量人体体模横截面的剂量分布。结果对于6、8MeV电子束双机架角6个野照射,最大剂量深度都在0~3mm处,6MeV的80%,50%剂量深度分别在7、14mm处,8MeV的80%、50%剂量深度分别在7、17mm处。在机架旋转方向上模体2、11mm深度处野内各测量点的剂量均匀性在-10%~ 3%内。得出了人体模脐部横断面内等剂量分布曲线。结论全身皮肤电子束照射的剂量学参数与常规单野照射的剂量学参数有较大区别,临床治疗前需要准备充分的临床剂量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Trilogy加速器的周边剂量及Diode半导体电离室测量的可行性。方法 在固体水测量模体中使用CC13空气电离室和Diode半导体电离室测量不同距离(1~31 cm共13个测量点)、深度(3、10、15 cm)、射野大小(10、20、30 cm)、楔形板(W15、W45、VW15、VW45)、射线能量(6、18 MV)下的周边剂量分布。移除散射模体,测量其周边剂量与漏射剂量Dleakage和模体散射剂量Dscatter之间关系。模拟宫颈癌放疗患者使用VMAT、IMRTstepshoot、IMRTsliding window照射CRIS仿真模体,测量乳腺、甲状腺及晶体周边剂量。剂量归一于等中心点处。结果 周边剂量随测量距离增加逐渐减小(由距射野边缘1 cm处的13.41%降至31 cm处0.25%),射野边缘相同距离处随深度增加基本无差异,30 cm射野约为10 cm射野的2倍。随物理楔形板角度增加逐渐增大,与开放野相比略增加1%;随虚拟楔形板角度增加而减小,与开放野相比降低2%~3%。6、18 MV X线下分别由1 cm处13.35%、11.06%衰减至31 cm处0.23%、0.20%。近射野边缘处Dscatter占主导地位,随距离由1 cm增加至25 cm,Dscatter所占比例约从62.45%降至5.71%。6 MV X线下所有测量结果中CC13电离室与Diode电离室的最大百分比偏差<1%。VMAT、IMRTstepshoot、IMRTsliding window模式下乳腺、甲状腺、晶体的分别为6.72、2.90、2.37 mGy,7.39、4.05、2.48 mGy,9.17、4.61、3.21 mGy。结论 CC13空气电离室和6 MV半导体电离室测量周边剂量具有较好一致性和可行性。临床治疗中了解周边剂量与不同照射条件关系有助于减少照射野外OAR剂量,采用屏蔽防护技术可进一步减少剂量沉积。  相似文献   

8.
Axesse加速器实施VMAT的主要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试Axesse加速器实施VMAT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按照由简单到复杂、从系统组成部分到系统过程测试对Axesse实施VMAT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试。系统组成部分测试包括剂量输出稳定性测试和MLC到位精度测试;系统过程测试包括VMAT剂量率和机架速度调制能力测试、MLC速度和剂量率调制能力测试,以及患者剂量验证测试。结果 与固定机架照射相比,旋转照射、包括MLC动态滑动旋转照射剂量输出差异<1.0%。Axesse EPID iViewGT 3.40测试MLC到位精度肉眼观察能发现MLC 0.5 mm位置误差,固定机架照射和旋转照射MLC到位精度<1 mm。在临床应用剂量率范围内,VMAT变剂量率和机架速度、变剂量率和MLC速度测试结果不同条形野射束强度差异<2.0%。宫颈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VMAT剂量验证的3 mm 3%标准γ通过率分别为96.52%、95.72%和98.83%。结论 Axesse系统VMAT能准确控制MLC运动、变剂量率和机架速度,Axesse系统能准确可靠实施VMAT。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放射治疗照射野大小的预测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对比分析61例食管癌X片和CT图,研究其外侵范围和规律,并对不同照射方法作了等剂量图,探讨以X片预测照射野大小。结果显示以食管为中心定位,前野宽6cm,二后斜野宽5cm,长15cm的照射野,90%等剂量区狭小,近50%患者的肿瘤可因外侵而未完全包括在90%等剂量区。对上,中胸段食管癌,长度<5cm而无外侵时,同中心照射,前野8cm,二后斜野6cm,50°,或前野7cm,二后斜野6cm,非同中心照射,可使100%患者原发灶在90%等剂量区内。长度>5cm或有外侵时,同中心照射前野8cm,二后斜野7cm,或非同中心照射,前野8cm,二后斜野6cm,可使90%患者的原发灶在90%等剂量区内。  相似文献   

10.
甘家应  胡银祥  洪卫  卢冰 《中国肿瘤》2010,19(8):511-513
[目的]探讨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全碳纤维六维治疗床床板对后斜野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等中心技术测量,深度6cm,射野10cm×10cm,能量6MV和15MV,每个射野照射剂量100MU,机架角间隔5°设一个野,设两组射野,一组射野机架角为270°至0°,另一组射野机架角为90°至180°,两组射野为等中心对穿野;准直器和治疗床角度为0°。将标准固体水模中轴与治疗床中心纵轴重合置于治疗床上,用PTW剂量仪0.6CCFarmer电离室比对测量,计算出全碳纤维六维治疗床主床板、延长板及其衔接处对后斜野放疗剂量的衰减。[结果]6MV能量,全碳纤维六维治疗床主床板对剂量的衰减在1.7%~6.0%;延长板对剂量的衰减在1.8%~6.1%;延长板和主床板衔接处对剂量的衰减在8.4%~25.6%。15MV能量,全碳纤维六维治疗床主床板对剂量的衰减在1.1%~4.8%;延长板对剂量的衰减在1.1%~4.7%;延长板和主床板衔接处对剂量的衰减在6.0%~19.8%。[结论]全碳纤维六维治疗床主床板及其体部延长板对剂量的衰减接近,进行常规二维或三维适形治疗时后斜野应做剂量修正;因延长板和主床板衔接处都为床板的边框且有固定螺栓,故衰减比较大,在治疗摆位时应避免射野穿过衔接处。同一能量由于机架角度的改变穿过床板的厚度不同,不同厚度床板衰减因子也不同,随床板厚度的增加衰减因子减小;不同能量同一位置床板衰减也不同,能量增加衰减变小。计划系统计算模型没有加入治疗床板的修正,后斜野由于床板对剂量的衰减,一方面会导致靶区欠剂量,另一方面会增加皮肤剂量,应引起临床治疗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照射剂量、照射野面积大小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502例应用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按照射剂量、照射野面积的大小分组,比较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照射剂量DT<6000 cGy6、000~7000 cGy、>7000 cGy,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41%、9.18%、36.4%(P<0.05)。照射野面积>160 cm2、<160 cm2,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4.4%、7%(P<0.05)。结论照射剂量、照射野面积的大小是影响放射性肺炎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定量研究多叶准直器(MLC)位置误差对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dMLC-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为该治疗技术确立MLC质控精度和运行容差提供指导。方法 模体研究使用计划系统中建立以5、10、20mm为子野宽度的三组条形10cm×10cm动态滑窗测试野计划。患者计划抽取7种常见肿瘤的临床治疗计划,包括鼻咽癌、胶质瘤、肺癌、食管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每种 6例。模拟MLC误差包括系统性开/关误差、系统性偏移误差和随机误差,对原计划引入MLC误差生成模拟计划,比较原计划和模拟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模体研究结果表明剂量偏差与系统性开/关误差成正比,与子野宽度成反比;系统性偏移误差导致积分剂量的整体偏移,对射野中心剂量无影响。患者计划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开/关误差对剂量学有影响,7种常见肿瘤计划靶区的剂量敏感性为 7.258~13.743%/mm,剂量敏感度与平均子野宽度负相关;系统性偏移误差引起的每毫米剂量学偏差均<2%;2mm以下随机误差时引起的剂量学变化在临床上可忽略不计。结论 对于行固定野动态IMRT计划宜限制子野最小宽度,而加速器端应加强对MLC的质控。为了确保靶区剂量的不确定度<3%,支持2mm随机误差应作为固定野动态IMRT时的运行容差,0.2mm每侧或0.4mm单侧的对齐精度作为质控精度以保证不同肿瘤的放疗剂量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双源光子模型的准直器散射因子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准确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准直器散射因子(Sc)的计算模型。方法 建立双源光子束模型,将到达计算点的射线分成原射线和机头散射线两部分,原射线由位于靶点的点源产生,散射线由位于焦点外具有轴对称性的面源产生。并用一个反向散射修正因子对次级准直器的反向散射进行修正。结果 (1) 对于4 cm ×4cm ~40cm ×40 cm 的方野、长短轴比最大为10 的矩形野以及挡铅形成的不规则野,Sc 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的最大偏差<0 .6 % 。(2) 等中心处射野设为10cm ×10cm ,源—电离室距(SCD)从75.5cm 到140 .0cm 变化时,Sc 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的最大偏差< 0.4 % 。结论 该算法可用于准确计算不同SCD处的方野、对称和不对称矩形野、挡铅或多叶光栏(MLC) 形成的不规则野的Sc,是一种适合于临床应用的简单准确的计算Sc 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实际测量结果探究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患者在实际X (γ)射线全身照射过程中全身剂量分布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MCNPX构建准确的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6 MV治疗头蒙卡模型,根据CT值与物质密度的关系将ATOM物理体模的CT转换为用于MCNPX计算的体素模型,模拟患者在X (γ)射线全身照射过程中常用的水平照射方式中全身的剂量分布,并将模拟结果与热释光剂量计在ATOM物理体模内不同位置处的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结果 标准源皮距下6 MV加速器治疗头模型在水模体中计算的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和离轴剂量曲线与医院的实际测量值差异性均<2%,其中10 cm×10 cm射野下的最大剂量点深度约为1.5 cm,与实际测量值相符。全身照射中体模内不同位置处剂量的模拟结果与热释光剂量计测量值的最大差异性约为4%,MCNPX的模拟结果与热释光的测量结果基本符合。结论 MCNPX较精确地模拟计算患者全身照射的剂量分布,蒙特卡罗模拟为全身照射过程中患者全身剂量的均匀性优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金属食管支架对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测量网状自扩金属食管支架对放射线引起的空腔效应及散射效应对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为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放射治疗的剂量修正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模拟食管癌网状自扩金属支架置入术后放射治疗的体模,分别应用60Co γ射线和直线加速器的8 MV X射线进行照射,使用薄窗电离室、热释光剂量仪分别对不锈钢合金支架及钛镍合金支架空腔的界面及界面下一定深度进行了对比测量,并用治疗计划系统对单纯空腔情况下百分深度剂量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与测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射野7 cm×15 cm 60Co治疗机照射支架前点、后点与无支架均匀水模对应点剂量增加值不锈钢支架分别为1.8%和3.2%,钛镍合金支架分别为1.7%和2.9%.直线加速器的8 MV X射线照射支架前点、后点与无支架均匀水模对应点剂量增加值不锈钢支架分别为1.5%和2.8%,钛镍合金支架分别为1.4%和0.9%.射线经过支架空腔后形成二次建成效应,剂量增加的峰值达7.6%. 结论网状金属食管支架对放射线的散射效应造成的剂量增加<2%,支架空腔形成的二次建成效应,剂量增加>5%. 建议实际放射治疗时须对支架的空腔效应修正计算剂量.  相似文献   

16.
肖锋  张学成  陆军  石梅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9):1261-1263
目的:利用滑窗式调强技术设计上段食管癌两前斜野(前八字野),以改善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剂量分布不均匀状况。方法:对10例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用多叶光栅(MLC)适形前八字野和用滑窗式调强技术的调强前八字野。为了避开脊髓,两个照射野的机架角度分别设为60°~65°和300°~295°,机头和治疗床的角度均为0°。GTV、CTV、PTV等的处方剂量均为64.4Gy/28F,设计计划时使得每个计划PTV最小剂量不小于处方剂量的95%(61.4Gy)。脊髓最大剂量限制为<40Gy。结果:在每个计划PTV最小剂量均等于95%的处方剂量时,调强八字野计划的GTV、CTV、PTV的最大剂量、平均剂量等均明显小于适形八字野(P<0.001),GTV的最大剂量由109.67%降至103.58%,CTV的最大剂量由110.27%降至104.07%,PTV的最大剂量由110.63%降至105%以下。调强八字野PTV的靶区适形度(CI)明显高于适形八字野(0.67:0.54,P<0.001);靶区不均匀度(HI)也明显高于适形八字野(1.06:1.13,P<0.001)。调强八字野脊髓受量均小于40Gy。结论:滑窗式调强技术的前八字野照射,有效地提高了靶区内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和靶区剂量适形度,同时大大降低了脊髓受量。相比较多野调强,两个照射野又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因此此项技术是解决上段食管癌两前斜野剂量分布不理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颅内原发鞍上+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治疗结果及治疗策略的探讨。方法 1996—2013年放疗鞍上+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患者 41例,男 35例、女 6例,年龄 5~39岁。经病灶活检病理诊断 5例,其余为临床诊断。采用常规放疗 33例、IMRT 8例;5例病理诊断者进行化放疗。放疗采用6 MV X线,照射野有全脑室照射+瘤区补量 6例,全脑照射+瘤区补量 16例,全脑脊髓照射+瘤区补量 19例。肿瘤区照射剂量 37.8~50.0 Gy,预防照射区剂量 17.8~35.0 Gy。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计算。结果 5年样本数 26例。5年OS率为95%、RFS率为85%。复发转移 8例,其中脊髓转移 4例、脑室播散 1例、脑室周边复发 3例。22例未进行脊髓照射者脊髓转移 4例,19例进行脊髓照射者无脊髓转移。8例IMRT者及 5例化放疗者随访期内均未出现治疗失败。结论 颅内生殖细胞瘤放疗效果好,双部位生殖细胞瘤不进行脊髓照射者失败率较高,建议对双部位病灶的患者进行脊髓照射。  相似文献   

18.
西门子加速器虚拟楔形板物理参数的剂量学验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虚拟楔形板楔形角的验证 ;楔形因子与射线能量、照射野尺寸和楔形角大小之间的关系 ;虚拟楔形野、物理楔形野和平野百分深度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西门子公司Meva tronM加速器 6MV、Primus加速器 8、18MV 3种能量X射线 ,用RFA PLUS三维水箱、RK指形电离室分别测量其 15°、30°、45°和 6 0°虚拟楔形板的楔形角和不同大小照射野的楔形因子 ;用FDM 30 0黑度计、KodakXV 2检验胶片测量 6MVX射线 30°虚拟楔形野、物理楔形野和平野的百分深度剂量 ,归一到最大剂量点并进行比较。结果  4点法测得的虚拟楔形角与设定值有良好的一致性。不论射线能量、照射野大小和楔形角大小 ,虚拟楔形板楔形因子总是约等于 1,最大偏离为 0 .0 31;对于特定能量和照射野 ,大楔形角楔形因子较小楔形角略大 ;对于特定能量和楔形角 ,大野楔形因子较小野略大 ;虚拟楔形野深度剂量曲线非常接近平野 ,两者仅有很细微的差别。结论  4点法测量虚拟楔形板楔形角可作为日常质量保证手段。虚拟楔形野较物理楔形野治疗不仅简单易行 ,更可以节省加速器出束量。虚拟楔形野与平野的深度剂量曲线的一致性简化了治疗计划或者提高了楔形野实际治疗剂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EPID和EBT3胶片剂量计对动态MLC叶片到位精度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一种使用EPID和EBT3胶片剂量计进行动态MLC叶片到位精度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方法 美国瓦里安6 MV加速器的固定机架角和准直器角度为0°,共设计11个MLC以滑窗方式运行的射野,每个射野由一组相同宽度的窄条野组成,窄条野的宽度为1~10 mm,窄条野之间的间距为2 cm。使用EPID、EBT3胶片剂量计作为测量工具,刻度设计窄条野宽度(带宽)与测量带宽的半高宽的关系。以同样方式设计一带宽为5 mm射野,并在不同位置设计几处MLC叶片偏差,通过EPID、EBT3分析MLC叶片到位精度。结果 当设计带宽>4 mm时,可很好地线性拟合设计带宽与实测带宽的半高宽。EPID检测带宽、峰值间距、MLC叶片位置的精度分别为±0.2、±0.1、±0.1 mm,EBT3检测的分别为±0.3、±0.2、±0.2 mm。结论 提供了一种使用EPID或EBT3胶片剂量计快速检测MLC实际到位精度的方法,为MLC的QA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动条野治疗方法虽与固定野治疗有区别,但对剂量特性基本要求没有改变,对动条野照射剂量资料、要各自测、分别编制。对每个肿瘤患者,应选择合适治疗条件,给出予定肿瘤剂量,并计算出对应所需要的预选照射剂量。 剂量测量: 单束射野内一点的剂量,可通过中心轴上的深度剂量,以及该点离轴剂量比,射野倾斜修正等因素进行计算。但移动条野照射,在治疗区内任意一点的剂量,是每个条野在该点上剂量贡献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