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如何改善移植肾的长期预后和解决供肾短缺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两大难题,其中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排斥反应、感染、免疫抑制治疗是肾移植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肾移植领域文献学习,了解移植肾相关疾病的本质及国际前沿研究热点,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改善移植肾功能和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本文就2020年第3季度肾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最新进展并结合第12期岭南读书会的会议纪要作一文献解读,并从IRI、排斥反应和感染3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预测肾移植后患者发生排斥反应的一种新标志物sCD3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立一种在患者肾移植前预测排斥反应和移植后早期识别排斥反应发生的体外试验方法,是移植免疫学者的长期目标。近年来,国际多移植中心的移植免疫学者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与移植物存活相关的风险预测标志物——人可溶性CD30(sCD30)。本文就肾移植患者移植前后sCD30的表达水平与移植肾存活的相关性及风险预测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胰腺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导致的肾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胰腺移植的类型主要包括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PK)、肾移植后胰腺移植(PAK)和单纯胰腺移植(PTA)。在所有的胰腺移植类型中,对移植胰腺的活组织检查(活检)仍然是明确诊断其排斥反应并与其他并发症进行鉴别的最佳方法。本文对移植胰腺活检的方法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移植胰腺活检排斥反应诊断标准及其进展、移植胰腺主要的并发症及其病理学表现进行阐述,旨在为指导临床对上述并发症予以准确诊断,良好地保障移植胰腺和受者的长期存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2-4日,第12届美国移植大会(ATC)在美国波士顿召开,作为器官移植界最重要的大会之一,ATC展示了移植领域最前沿的诸多研究进展.现撷取ATC有关肾移植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各位共飨. 一、ATG的基础与临床 关于抗胸腺免疫球蛋白(ATG)的使用仍是免疫诱导研究中的主力军.有报道指出,在免疫高危患者中,与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单克隆抗体相比,ATG能更好的抑制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接受ATG免疫诱导的高危患者与未接受免疫诱导的低危患者相比,二者的5年存活率相近,并且ATG对于老年患者(>65岁)也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2018年美国器官移植年会(ATC)器官移植临床及应用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前沿热点内容,包括临床免疫耐受、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及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与移植肾失功相关风险分层、风险评估和预示;去致敏、AMR防治进展,新型免疫抑制剂及新方案优化组合应用,移植免疫监测及免疫预示;科学评估及扩大供体器官来源,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供肾的利用;移植相关感染防治;再生医学与异种移植进展等。  相似文献   

6.
PRA在肾脏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深入了解移植免疫生物学反应,对广东地区2572例肾移植患者术前进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及移植后发生严重排斥反应等指标的观察,以研究PRA对肾脏移植的影响。研究证实:PRA介导超急性排斥反应,承担移植物早期丧失的责任。移植、妊娠和输血等致敏过程可刺激机体产生PRA,PRA>50%与发生超急等严重排斥反应密切关联,对肾移植构成威胁,认为PRA分析应列入组织配型程序。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移植免疫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菲菲 《器官移植》2012,3(6):350-355
目的分析国际移植免疫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方法对2001年至2011年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数据库收录的8704篇移植免疫国际文献及临床试验研究(Clincal Trials)数据库收录的2989项临床试验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际移植免疫研究的时间分布、国家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基金来源、出版来源、主题分布及临床研究情况,重点对目前移植免疫的国际研究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 2001年至2011年移植免疫的文献量呈波浪变化趋势。移植免疫文献发文排名靠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中国。从发文机构看,论文产出较多的机构集中在美国,如哈佛大学、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匹兹堡大学等。从临床研究来看,美国和欧洲地区的国家获资助开展的移植免疫相关临床研究较多。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排斥反应、肺移植或肝移植或肾移植后的生存状况、树突状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等均是移植免疫的研究热点,提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目前肝移植领域面临的最大难题。临床上虽在术前、术后应用了各种免疫抑制剂,但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有效抑制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所以关于免疫耐受课题研究已成为移植免疫领域的热点。目前在实验室利用动物模型已提出一些免疫耐受诱导方法,如术前骨髓输注、胸腺移植、肝细胞移植、肝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但有无可能用于临床尚在研究中。近年来有文献报道Fas/Fas-ligand(FasL)通路与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相关。所以许多实验研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FasL基因导入相关细胞诱导免疫耐受,以期探索器官移植术后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9.
大鼠肝肾联合移植供体DC细胞迁移诱导的免疫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供体DC细胞迁移对肝肾联合移植免疫保护的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大鼠肝肾联合移植免疫排斥模型(选择DA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随机分为3组:A组:白细胞介素(IL)-10处理的DC细胞干预组;B组:未经IL-10处理的DC细胞干预组;C组:空白对照组。利用所建立的大鼠肝肾联合移植模型结合成熟前期DC细胞进行研究,首先进行供体大鼠DC细胞的预先分离、培养和IL-10处理,然后输入肝肾联合移植后的受体大鼠体内,分析其对肝、肾移植物的免疫保护以及其对移植物和受体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A组肝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受到明显的抑制,平均存活(20.0±2.6)d;B组和C组均表现为典型的重度急性排斥反应,存活时间分别为(6.7±0.8)和(7.5±0.5)d;A组与B、C两组受体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预处理的DC细胞可以对大鼠肝肾联合移植中的移植物起到免疫保护作用;供体的成熟前期DC细胞迁移到受体组织内,能够抑制肝肾联合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并延长肝、肾移植物和受体大鼠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
免疫组库一般指T细胞和B细胞的总称,它有着巨大的多样性,使免疫系统能够对多种抗原刺激做出反应。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免疫组库测序可以从基因水平深入了解排斥反应发生时淋巴细胞克隆的变化,也为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的新型无创诊断技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免疫组库测序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尝试不断增多,特别是在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以及移植后感染等领域。本文对以上领域中应用免疫组库测序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器官移植中免疫组库测序使用的现状和作为早期无创诊断排斥反应的新技术的潜力,以期为这项技术进一步发展并应用于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重点概述2018年美国移植大会及第27届国际移植大会有关器官移植基础、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及最新进展,包括供者特异性抗体、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临床免疫耐受、供器官合理利用、供肝保存新技术应用及移植相关病毒感染等概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移植年会(ATC)是器官移植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本文概述了2020年ATC肝移植领域的热点内容,包括供肝获取和质量评估、供肝保存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肝细胞癌及其他肝脏恶性肿瘤肝移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肝移植免疫学、围手术期管理和供者来源性感染、儿童肝移植、细胞治疗等多个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首选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器官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往往是导致移植失败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往往需要在移植前或移植中加用强效免疫抑制剂对受体免疫系统进行抑制性诱导治疗。抗体类免疫诱导剂作为器官移植早期实施覆盖性免疫抑制治疗的常用方法,可显著减少器官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同时可延迟或减少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应用,有利于保护肾功能、促进移植物功能恢复及受者长期存活。本文就抗体类免疫诱导剂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血浆置换方式在免疫性疾病及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免疫性疾病及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重滤过血浆净化,研究组给予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对比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治疗情况、不良反应、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浆免疫球蛋白G和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肾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性疾病及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实施选择性双重滤过血浆净化,有效改善血液免疫球蛋白G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胸腺内胰岛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胸腺内和肾包膜下胰岛移植对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受体,BALB/c小鼠为供体,肾包膜下胰岛移植分为单纯移植和移植的同时加腹腔内一次性注射兔抗小鼠胸腺细胞血清(ATS)两组,胸腺内移植组亦分为单纯移植和移植加用ATS两组。结果单纯胸腺内移植组其移植物的存活期为(19.5±10.1)天,长于单纯肾包膜下移植组(14.0±2.1)天;移植的同时加用ATS,则肾包膜下移植组移植物的存活期为(43.0±11.7)天,胸腺内移植组可达(93.8±25.5)天以上,其中6只(6/8)胸腺内移植物获长期存活,并且诱导了受体对供体的特异无反应性。结论胸腺可能为胰岛移植的理想部位,而且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血红素氧合酶-1(AdHO-1)基因治疗对同种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血管移植和肾脏移植两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对同种血管移植物和肾脏移植物进行体外AdHO-1基因转染,分析慢性排斥反应发生时移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目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以及免疫系统的相应反应。结果AdHO-1基因治疗缓解了慢性排斥反应对同种肾脏移植物的损伤,但弱于对血管移植物的保护效应;空载病毒加剧了同种肾脏移植物的损伤;AdHO-1基因治疗可减少慢性排斥反应发生时移植物内巨噬细胞和CD4^+细胞的浸润。结论AdHO-1基因治疗可能通过保护移植物、下调免疫反应、诱导免疫偏移等作用减轻同种移植物的慢性排斥反应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后的免疫损伤与几种主要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表达状况之间的内在规律。方法 34份移植后肝脏穿刺标本和10份正常肝脏标本,分为A(无排斥反应)组、B(轻/中度急性排斥反应)组、C(重度急性排斥反应)组、D(慢性排斥反应/肝纤维化)组、E(对照)组。进行HSP60、HSP70、HSP90、HO—1等四种分子伴侣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图像分析。结果 B和C组各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A、D、E与B、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HSP60在移植肝脏中表达降低,排斥反应发生时高;HSP70和HSP90在移植肝脏中升高。HO—1肝脏移植后升高。结论 不同种类的热休克蛋白依据自身表达的特点对移植后的免疫损伤作出反应,体现了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肝脏虽为“免疫特惠器官”,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器官移植,但术后排斥反应仍较为常见,规范的免疫抑制治疗是保证移植效果的关键。为进一步规范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及排斥反应诊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肝移植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针对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原则、常用方案及各类型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制订《中国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与排斥反应诊疗规范(2019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