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硫酸钙人工骨填充良性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的愈合情况,探讨人工骨在骨肿瘤切除重建中的作用。方法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3月,应用Osteo Set硫酸钙人工骨移植治疗72例原发良性骨肿瘤,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47例。根据术后随访期X线片所见评估人工骨降解、吸收和骨愈合生长情况,评估38例含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和9例未含DBM硫酸钙人工骨的愈合情况,研究植骨量对愈合情况的影响,同时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功能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 47例患者获3~55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3个月。均有人工骨颗粒与宿主骨间隙变模糊以及颗粒间变模糊,平均用时3.1(1~6)个月;42例完全吸收,用时4.2(1~12)个月;27例重新塑形,用时7.3(3~17)个月。人工骨愈合良好39例(83.0%),未出现不愈合病例。含DBM硫酸钙与不含DBM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患者的愈合率分别为89.5%和77.8%。植骨量≤5mL组愈合率95.6%,用时6.8(3~12)个月;植骨量〉5mL组愈合率79.2%,用时5.5(3~17)个月。对两组愈合率、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0,P=0.920;Z=-0.650,P=0.516)。MSTS功能评分平均28.8分。术后2例出现伤口不愈合。结论对于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硫酸钙人工骨愈合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自体骨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患者植骨处的骨密度变化及骨愈合情况,对自体骨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患者的随访探讨。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在15例(16膝)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自体骨移植的方法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的患者。对照组收集同期的14例(16膝)无骨缺损患者。应用X线拍片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观察术后6个月、12个月时胫骨假体下骨密度。分为3个兴趣区(ROI),对各个区内平均骨密度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时胫骨平台骨缺损处ROI的骨密度:(0.967±0.320)g/cm2,对照组ROI的骨密度:(0.946±0.263)g/cm2;术后12个月时胫骨平台骨缺损处ROI的骨密度:(0.808±0.258)g/cm2,对照组ROI的骨密度:(0.806±0.262)g/cm2。术后12个月时胫骨平台骨缺损植骨处平均骨密度较6个月时均数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与12个月时胫骨平台骨缺损自体骨植骨处平均骨密度较无骨缺损患者ROI的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骨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植骨处骨密度较无骨缺损患者的骨密度无明显变化,骨愈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技术治疗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来本院诊治的四肢粉碎性骨折术后骨缺损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B组),分别行自体髂骨植骨和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所致骨缺损。术后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并发症的发生及骨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优良率。结果两组均行6~12个月随访,平均(9.14±1.36)月,所有患者植骨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发热等并发症。A组15例骨缺损区愈合良好,住院时间平均(19.36±2.54)天,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67±1.52)个月,骨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评价标准,优12例,良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5%;B组18例骨缺损区愈合良好,住院时间平均(12.19±1.52)天,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61±1.13)个月,骨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评价标准,优16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0%。B组骨缺损治疗效果显著优于A组。结论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较单纯自体髂骨移植治疗骨缺损更能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后骨缺损愈合,更加有效地减少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更高,骨缺损修复和功能重建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焦锋 《中国骨伤》2005,18(12):733-734
目的:观察一种复合异种骨修复良性骨肿瘤手术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组合异种骨(RBX)治疗36例良性骨肿瘤手术后的骨缺损,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8~62岁,平均31岁。观察手术后的并发症及骨愈合情况。结果:获得随访32例,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最短10个月,最长24个月。有一例并发术后感染,26例在第9个月经x线片和CT证实获得骨性愈合,在随访期内未发生肿瘤复发。结论:RBX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对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修复具有较为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与脱钙骨(DBM)复合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2例骨肿瘤患者,手术切除骨肿瘤脱钙骨填充骨缺损,术后第7天行骨髓动员,每天皮下注射特尔立3.0μg/kg,连续3d,第4天静脉滴注10mg地塞米松后采集APBSC。在X线电视透视下将一枚骨穿针准确穿入骨缺损部位,然后抽取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即可注入骨缺损部位。通过术后连续X线片,了解其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12例病人术后得到随访,时间为4~16个月,在2~4个月以内均开始有不同程度的骨化,成骨效应满意。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脱钙骨(DBM)复合移植是一种治疗骨缺损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OsteoSet修复骨囊肿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OsteoSet颗粒在修复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OsteoSet颗粒修复骨囊肿术后骨缺损21例,骨缺损范围为2.0 cm×2.1 cm×3.0 cm~4.1 cm×3.0 cm×6.2 cm.根据病变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合并有病理性骨折者术中应用内固定.结果 随访11~24(17.38 ±4.10)个月,骨愈合良好,愈合时间3~6个月,无复发及并发症.按Neer和Chigira的标准并结合X线评价骨囊肿愈合情况,21例骨囊腔完全愈合,均达到Ⅳ级.结论 应用OsteoSet颗粒修复骨囊肿术后骨缺损安全可靠,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7.
血管化骨-重组异种骨移植修复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化骨-重组异种骨(RBX)移植修复骨缺损的意义。方法 27例骨缺损随机分成3组,A组为血管化骨-RBX移植修复组(9例);B组为血管化骨移植修复组(10例);C组为RBX移植修复组(8例)。临床评价以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的X线片来判断骨缺损是否修复、骨愈合时间长短以及是否再吸收等。结果 术后3个月A组8例、B组6例、C组3例骨愈合,6个月A组1例、B组3例、C组3例骨愈合,12个月B组1例、C组2例发生骨移植区部分再吸收。结论 血管化骨一重组异种骨移植的骨折愈合率明显优于单纯重组异种骨移植。  相似文献   

8.
脱蛋白异种骨复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股骨干骨缺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将富血小板血浆与异种脱蛋白骨结合,观察其修复股骨干骨缺损的疗效。方法2次离心取得患者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术前将其与异种脱蛋白松质骨混合,植于股骨干骨折骨缺损处。对照组仅用异种脱蛋白松质骨植骨。术后7d和1、2、3、6、12个月定期摄X线片检查,参照Lane—Sandhu的X线评分标准评分,并比较两组骨痂灰度,比较两组愈合情况及愈合速度。结果两组Lane-Sandhu的X线评分在术后1、2、3、6个月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术后12个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痂灰度术后1、2、3、6个月时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复合异种脱蛋白松质骨可促进和加速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生物人工材料(BAM)骨诱导人工骨填充修复良性骨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BAM骨诱导人工骨填充植骨治疗良性骨瘤样病变34例,根据骨骼强度必要时行内(外)固定以免发生骨折。结果患者获随访12~16个月。至末次随访全部患者骨破坏中止.未出现病灶复发。随访观察X线片示术后2—3个月后人工骨植入区与骨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有新生骨形成;术后4~6个月人工骨植入区明显有新骨长人,人工骨材料与骨组织融为一体,骨缺损已基本修复。结论BAM骨诱导人工骨填充修复四肢良性骨瘤样病变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CHA)结合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以CHA作为转VEGF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可吸附载体,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将其植入兔尺骨中段10mm骨缺损处,以CHA/BMSCs、自体骨移植组和空白组作为对照,在术后2、4、8、12周进行大体解剖、X线摄片、病理组织切片、生物力学测试,观察各组骨愈合程度及力学强度。结果 术后8周病理组织切片及X线摄片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基本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生物力学测试显示术后12周组织工程骨组组抗扭转强度优于自体骨移植组。结论 CHA结合转VEGF基因BMSCs构建组织工程骨可用于骨缺损修复,优于自体骨移植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bonematrix,DBM)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长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共57例,男45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42岁。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骨折40例。骨折延迟愈合32例中,肱骨4例,股骨10例,胫骨18例;骨不连25例中,肱骨5例,股骨4例,胫骨16例。全部采用DBM于骨断端处和骨缺损区植入治疗。结果5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37个月,平均7.8个月。骨折延迟愈合32例中骨折愈合31例,1例胫骨骨折未愈合;骨不连25例中骨折愈合23例,2例未愈合,其中胫骨1例、肱骨1例。愈合时间3~6.6个月,平均4.7个月。结论DBM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其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ilot study, the preliminary effectiveness of a composite graft consisting of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DBM) putty (Grafton DBM) and aspirated bone marrow was evaluated for treating long bone fractures. Patients were ssigned randomly to treatment with the DBM putty composite (n = 10) or iliac crest autograft (n = 8), and had a minimum of 12 months of radiographic follow-up. Ninety percent of DBM patients (9/10) achieved full bone formation compared to 75% of autograft patients (6/8) (P = .41). Additionally, all 10 DBM patients were healed compared with 63% of autograft patients (5/8) (P = .07).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BM putty enriched with bone marrow may be comparable to autograft for treating long bone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治疗因胫骨中、下段1/3粉碎性骨折而致的骨不连、骨缺损。方法:从1997-2001年,对9例胫骨中、下段1/3骨不连、骨缺损进行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本组9例患,6例骨皮瓣顺利成活,2例出现动静脉危象,给予及时适当处理后,骨皮瓣成活。术后随访X线显示:8例16周骨折达骨性愈合;1例远端骨折不连,再行植骨术,术后12周骨折愈合。3年随访伤肢功能活动良好。结论: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是治疗胫骨中、下1/3段因粉碎性骨折而致的骨不连、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活骨移植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长段骨与关节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四肢骨肿瘤的广泛或边缘切除后,长段骨关节缺损的修复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四肢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4~37岁。骨巨细胞瘤4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非骨化性纤维瘤2例,韧带样纤维瘤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3例,侵袭性骨母细胞瘤1例,软骨母细胞瘤1例,瘤样病损致骨溶解1例。14例四肢侵袭性良性骨肿瘤行肿瘤广泛或边缘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带腓骨头腓骨近端和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移植修复骨缺损、重建桡腕关节和重建肩关节。移植体行简单内固定加外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多普勒血管超声,其中3例行ECT核素骨扫描,并作关节功能评定。结果:随访3个月~5年,13例均于手术后3个月后达Ⅰ期愈合,其中1例因内固定松动再次手术而愈合。1例肿瘤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切刮与植骨术后愈合;2例畸形愈合行截骨矫形后愈合。关节功能评定:优9例,良3例,差2例。结论:骨肿瘤切除后行骨移植修复骨缺损、重建关节,手术切除彻底,复发率低,植骨愈合可靠,重建后的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游离腓骨移植修复胫骨慢性骨髓炎并长段骨缺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移植一期修复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长段骨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6年3月~2003年12月,采用彻底清除病灶,切除长段死骨,取对侧带血管腓骨游离移植一期修复胫骨缺损的方法,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长段骨缺损患者67例。年龄8~42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2.8年。其中血源性骨髓炎14例,创伤性骨髓炎53例。18例合并同侧腓骨骨折;21例合并皮肤缺损及骨外露,缺损范围2cm×4cm~4cm×10cm;53例合并病理性骨折及骨不连;46例合并1~3个窦道。胫骨死骨长度8~22cm,平均12cm。细菌培养试验均显示阳性。46例单纯切取带血管腓骨瓣,21例携带皮瓣,腓骨切取长度10~28cm,平均15cm;皮瓣切取范围4cm×7cm~6cm×12cm。结果术后67例获随访12~45个月。2周内肢体炎性反应均消退,窦道愈合率达93.5%,窦道不愈合者经二次窦道清除后愈合。移植腓骨瓣骨折2例,经石膏固定2个月后愈合。21例携带皮瓣全部成活。X线片示移植腓骨均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2个月。按Enneking评价系统,肢体术后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79%。18岁以下患者腓骨增粗较快,可完全胫骨化;18岁以上患者腓骨增粗缓慢。结论对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长段骨缺损患者可行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一期修复骨缺损,该术式能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疗程及减少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医用硫酸钙OsteoSet骨移植替代物在颌骨囊性病变切除后骨缺损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15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75岁,平均36.6岁。患者术前均摄颌骨全景断层片(orthopantomography,OPT)测量囊肿大小,范围为1.5 cm×1.5 cm~8.0 cm×3.0 cm。均采用囊肿刮治术加OsteoSet骨移植替代物移植术进行治疗,术中囊肿切除后骨缺损范围为1.5 cm×1.5 cm×1.5 cm~8.0 cm×3.0 cm×3.0 cm,OsteoSet骨移植替代物植入量为2~15 mL。通过影像学方法评估OsteoSet骨移植替代物的成骨效果。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根尖周囊肿7例、牙源性角化囊肿5例、含牙囊肿3例。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13例患者切口Ⅰ期愈合;2例术后引流时间延长,分别为5 d和7 d,经加压包扎处理后切口愈合良好。1例术后1个月复查出现肿胀,无感染症状;无1例出现术后感染和排斥反应。所有患者术后1 d均行X线检查,见材料将骨缺损充填良好;术后1个月颌骨OPT复查发现植入的OsteoSet颗粒吸收近半;术后3个月植入的OsteoSet颗粒全部吸收,原囊腔低密度影面积明显变小,囊腔内高密度影增加明显,囊腔边界模糊;术后6个月原囊腔内影像密度与正常骨组织密度差别不明显,囊腔边界消失,新骨基本充满缺损区。结论医用硫酸钙OsteoSet骨移植替代物是一种理想的骨缺损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游离髂骨骨皮瓣一期修复下肢骨皮肤缺损的优点和可行性,并总结其疗效。方法对6例不同损伤原因造成的下肢部分骨质缺损,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采用急诊游离髂骨骨皮瓣一期修复。皮肤缺损面积5.0cm×6.0cm×7.0cm×12.0cm,骨质缺损3.0cm×5.0cm×4.5cm×5.5cm,皮瓣面积6.0cm×9.0cm-7.0cm×14.0cm,骨质切取面积3.0cm×6.0cm-5.0cm×6.0cm.皮瓣供区全部直接缝合。结果移植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伤口一期愈合。随访2~16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6-8周,骨性愈合时间7-10个月。移植骨均未见吸收,未见骨不连及再骨折。移植皮瓣外形良好,二次修薄2例。皮瓣无色素沉着和增生性瘢痕。下肢行走良好。供区一期愈合。结论急诊游离髂骨骨皮瓣修复下肢骨皮肤缺损,一期修复骨质和皮肤缺损,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骨愈合快,获得精细的专科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结合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采用BMSCs结合Masquelet技术治疗的30例感染性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34.5岁。缺损部位:胫骨干18例,尺、桡骨干6例,股骨干5例,肱骨干1例。骨缺损长度为3~13 cm,平均7.3 cm。车祸伤23例,机器挤压伤4例,高处坠落伤3例。手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彻底清创,清除感染坏死骨组织和软组织及血供较差的瘢痕组织、填充骨水泥间隔并覆盖伤口,固定骨折;第二阶段于第一次手术后8~10周去除骨水泥间隔,在其诱导形成的诱导膜内行BMSCs结合自体骨与人工骨移植填充。记录所有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使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对骨缺损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病人随访8~25个月,平均15.5个月。其中28例病人术后平均9.4个月(6~15个月)骨缺损获得影像学和临床愈合。1例术后感染复发,重复应用诱导膜技术后愈合。1例术后12个月时复查显示骨折愈合不全,再次行取髂骨补充植骨术后愈合。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6.7%。结论 采用BMSCs结合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