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中应用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人,根据病人体内凝血状态分为凝血正常组42例、凝血异常组28例,然后分别将两组病人按随机数字法再分为两组。凝血正常组分为A组21例采用枸橼酸钠抗凝,B组21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凝血异常组C组14例采用枸橼酸钠抗凝,D组14例采用无肝素抗凝;记录管路及血滤器的使用时间,治疗前后的血肌酐、电解质、pH值、出血及透析器Ⅲ度凝血情况的变化,观察治疗中不良反应,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前后4组病人肌酐下降明显(P0.05),电解质、血气指标稳定,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血滤器的使用时间、透析器Ⅲ度凝血、出血情况明显优于B组、D组(P0.05),4组高钠血症、碱中毒、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枸橼酸钠抗凝比低分子肝素抗凝、无肝素抗凝更有效、经济和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枸橼酸钠在脓毒症伴高危出血因素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伴有高危出血因素且需要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无肝素组48例和枸橼酸钠组52例。比较两组间滤器凝血情况、管路平均使用寿命、总管路数量、血液净化总费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输血量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血肌酐、Na~+、K~+和pH值差异。结果枸橼酸钠组滤器凝血情况明显优于无肝素组(Z=22.671),每副管路平均使用寿命长于无肝素组(t=-8.395),总管路数量(t=10.641)和血液净化总费用(t=60.019)明显低于无肝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枸橼酸钠组输注血浆量明显少于无肝素组(t=22.944,P0.05),而两组间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41和1.771,均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两组间血肌酐、Na~+、K~+和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Na~+和K~+均明显降低,pH值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脓毒症伴高危出血因素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使用枸橼酸钠抗凝效果显著,明显减少输血量和血液净化费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894-1896
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分别予以无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以及枸橼酸(RCA)局部抗凝三种不同方式治疗后,将疗效及滤器使用寿命进行对比分析。将我院自2013年6月~2016年6月间因严重脓毒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应用CRRT治疗的9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其中研究1组予以枸橼酸(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研究2组予以无肝素、研究3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对比分析患者出血发生率、凝血功能、滤器使用寿命以及28d病死率。研究1、2组患者凝血功能数据显著优于研究3组(P0.05),研究1组与研究3组比较,凝血功能的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1组患者在治疗中使用RCA后出血发生率和患者血小板消耗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研究1组、研究3组比研究2组滤器使用寿命更长(P0.05)。研究1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8d后3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RRT中予以RCA局部抗凝,病患出血量发生率降低,血小板消耗降低,滤器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可保障CRRT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需要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高危出血患者32例,按治疗时间先后分为A组和B组各16例,A组采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B组采用等渗盐水定时冲洗管路。观察两组滤器管路的凝血情况、滤器使用情况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初始及24h的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滤器压情况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初始及24h活化凝血时间。结果 B组滤器管路凝血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1);A组每个滤器平均使用时间大于B组(P0.05);A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24h各压力值均低于B组(P0.05);两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初始及24h活化凝血时间测定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出血患者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用枸橼酸钠局部抗凝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浓度枸橼酸钠和局部肝素体外抗凝在血液净化伴出血倾向患者中运用的效果。方法 2015年9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肾内科需要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的伴出血倾向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14例)以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行CBP治疗,B组(13例)以局部肝素体外抗凝行CBP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电解质、肌酐、血气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并观察两组滤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CBP治疗,在治疗中均发生滤器及管路Ⅰ级凝血各1例,未出现Ⅰ级以上凝血。A组患者透析后未发生高钠、低钙血症及严重的碱血症,未出现口唇、四肢麻木的低钙表现,患者均存在轻度碱血症,与枸橼酸抗凝呈碱性相关;B组患者在治疗8~12 h时,监测出血时间发现,APTT时间轻度延长。A组和B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程度不同。结论对于具有出血倾向患者CBP治疗时,建议首选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其次是局部肝素体外抗凝。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中常规肝素抗凝与体外枸橼酸钠抗凝两种方法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人7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A组(体外枸橼酸钠抗凝组)(n=37),B组(常规肝素抗凝组)(n=33)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血电解质,酸碱度,凝血指标的变化。管路及血滤器的凝血情况和使用时间,并观察治疗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电解质、血气指标稳定,肌酐、尿素清除效果明显,超滤可达目标值,A组血滤器的凝血情况和使用时间优于B组,A组体内凝血时间不受影响,A组葡萄糖酸钙用量明显大于B组。结论在CVVHDF体外枸橼酸钠抗凝对比常规肝素抗凝更有效和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枸橼酸抗凝在肾衰竭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期间对患者凝血指标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CRRT,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肝素抗凝,观察组患者采用4%枸橼酸钠溶液进行抗凝。比较两组患者的抗凝效果,详细记录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检测患者肝、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胱抑素C(Cys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抗凝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T、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TBil、ALT、CysC及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TBil、ALT、CysC及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Cr、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CysC及AS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抗凝技术在肾衰竭患者行CRRT中能有效提升抗凝效果,改善患者凝血指标,降低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式CRRT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护理对策。方法在CRRT治疗时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情况,采用无肝素、肝素、枸橼酸等抗凝方式,并根据不同的抗凝方式开展针对性护理。结果无肝素抗凝滤器使用寿命短(5~14 h),但出血风险小;肝素抗凝滤器使用寿命长(21~38 h),但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出血风险;而局部枸橼酸抗凝滤器使用寿命介于两者之间(16~20 h),出血风险也较小,但相对费用较大。结论 CRRT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个性化抗凝,而有效的病情监测和抗凝护理可以减少或避免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使CRRT发挥最大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ICU中高出血风险患者进行床旁血液滤过治疗的不同抗凝方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5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n=24例)和无抗凝组(n=33例),比较2组患者血液滤过过程中管路及滤器的使用寿命、清除效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使用肝素加鱼精蛋白的抗凝组与无抗凝组进行比较,显示抗凝组管路寿命明显延长,清除肌酐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抗凝组造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增加(P0.05),但血滤治疗后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中高出血风险患者进行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时给予肝素加鱼精蛋白的抗凝方式是相对安全的,保证了治疗效果,达到了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枸橼酸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在救治尿毒症脑出血患者中的优势。方法 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尿毒症脑出血患者44例,根据抗凝方式分为枸橼酸钠抗凝CRRT组(n=17)和无肝素CRRT组(n=27),比较两组生存率及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根据结局事件分为生存组(n=34)和死亡组(n=10),比较、分析枸橼酸钠抗凝CRRT在救治尿毒症脑出血患者中的价值。结果 经过枸橼酸钠抗凝CRRT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生存率为100.0%,而经过无肝素CRRT治疗的患者生存率为63.0%(χ2=8.148,P=0.004)。两组在血清钠、钙、钾、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甘油三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组B型钠尿肽、钙、CRP、D-二聚体、磷、白细胞计数较死亡组显著减低,而血清白蛋白、钠、血小板计数较死亡组显著升高。结论 尿毒症患者脑出血发生后,枸橼酸钠抗凝CRRT治疗具有比无肝素CRRT治疗更为明显的优势,既能保证充分血液透析,又能改善尿毒症脑出血患者的低血钠、高血钙,减轻炎症状态,保证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肝素酶修饰的血栓弹力图(hmTEG)用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肝素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用肝素抗凝的97例患者,总血液净化台次为278,依据血液净化抗凝时采用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监测或hmTEG监测,将患者分为APTT组和TEG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净化前及第28天SOFA、血液净化总时间、肝素总剂量、滤器寿命与出血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与APTT组相比,TEG组的肝素总剂量明显增加、血液净化时间和平均滤器寿命明显延长(P<0.05);与APTT组的第28天SOFA相比,TEG组的SOFA明显更低(P<0.05);生存分析显示,APTT组患者的28天死亡风险是TEG组的2.01倍(P<0.05),TEG组的72 h滤器寿命较APTT组明显长(P<0.05)。结论 用hmTEG监测血液净化时的肝素抗凝更安全且可以延长滤器使用寿命,改善病情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不同预后患者凝血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50例心搏骤停后CPR患者,依复苏最终结果分为3组.复苏失败组25例,患者初期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ROSC)≥72 h,但最终死亡;存活组10例,患者复苏成功,康复出院;死亡组15例, CPR 30 min后无效死亡,或虽复苏成功但ROSC<2 h.于CPR过程中及ROSC 24、48、72 h取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vWF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死亡组CPR过程中PT、APTT、TT、D-二聚体、vWF均高于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Fg、PLT、ATⅢ均低于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P均<0.01);而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ROSC 24 h起PT、APTT、TT、D-二聚体、vWF水平升高,Fg、PLT、ATⅢ降低,均于ROSC 48 h达峰值或谷值(P<0.05或P<0.01);ROSC 72 h存活组各项指标较ROSC 48 h明显改善(P均<0.01),而复苏失败组则改善不明显(P均>0.05).复苏失败组ROSC 24、48、72 h PT、APTT、TT、D-二聚体、vWF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Fg、PLT、ATⅢ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或P<0.01).结论 心搏骤停和随后CPR患者存在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内/外源性凝血功能紊乱,纤溶功能紊乱;其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对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他汀类药物+口服抗凝剂治疗];观察组(ACEI或ARB+他汀类药物+LMWH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层粘蛋白(L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1、3及6月后24h尿蛋白定量、尿TGF-β_1和LN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6月后,观察组(亚组)Scr水平较对照组(亚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PT、TT及APTT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联合LMWH治疗可进一步减少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的质量与精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30例不育男性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根据精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大于1 000ng/mL为A组,250~1 000ng/mL为B组,小于250ng/mL为C组,对各组精浆中的精液基本参数和生化指标(酸性磷酸酶、枸橼酸、锌和果糖)进行测定。结果 (1)A、B、C三组间,精液密度和精子活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与精液密度(r=-0.43)和精子活动率(r=-0.37),精液体积及正常精子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C三组间,酸性磷酸酶、柠檬酸和锌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浓度与磷酸酶(r=-0.19)、柠檬酸(r=-0.17)和锌(r=-0.23)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三组间果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水平与精液密度、精子活动率及生化指标参数(酸性磷酸酶、柠檬酸和锌)呈显著负相关,提示精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对精子的质量有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指标检测在重症肝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10例重症肝病患者[43例急慢性重症肝炎患者(A组),36例肝硬化患者(B组)和31例肝癌患者(C组)]、38例非重症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RBP、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和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结果重症肝病中A组、B组和C组RBP、Fib和PLT水平低于对照组和非重症肝病组,PT、APTT、TT、MPV和PDW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重症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重症肝病组RBP、Fib和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T、APTT、TT、MPV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P、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指标是重症肝病辅助诊断中的重要检测指标,临床应加强对重症肝病患者以上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动态变化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接受机械通气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AKI患者分为A、B、C组,各组血清肌酐(SCr)水平依次升高、尿量依次降低。分别在CRRT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72h检测血浆NT-proBNP、SCr水平及EVLWI的水平,分析其间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NT-proBNP、EVLWI水平随CRRT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各组患者CRRT治疗后72h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相同时间点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CRRT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72h血浆NT-proBNP水平与SCr、EVLWI呈正相关(P0.05)。结论 AK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EVLW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肝硬化、脑梗死、尿毒症3种疾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38例不同疾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测定,并与96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PLT、PC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MPV、PDW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出血组PLT、MPV、PCT低于无出血组(P0.05),PDW无明显变化。脑梗死组PLT低于健康对照组,而MPV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PDW无明显变化。脑梗死组治疗后MPV比治疗前降低(P0.05)。尿毒症组PLT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DW、MPV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CT变化不明显。结论血小板参数的联合监测对3种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延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延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同期入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8例,随机分为2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立迈青)皮下注射,每日2次。A组应用1周,B组应用3周,第1周用量2组均为每次120IU/kg,第2~3周B组用量每次100IU/kg。结果早期(第7日)观察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9%、77.4%,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心血管意外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或非心脏性死亡、药物无法控制病情需行急性血运重建术)及出血,在2组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晚期(第8~30日)观察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97.5%,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2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延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短程应用疗效为好,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前期研究应用血仿膜吸附法无肝素透析(HCHD)对高危出血患者行血液透析(HD)基础上,深入探讨不同肝素溶媒对此方法安全性和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急、慢性HD高危出血患者14例。自身交叉对照设计,分别以生理盐水(NS)和5%葡萄糖(GS)为肝素溶媒,每一患者分别先后经历两次不同方式HCHD治疗。观察指标分3组进行自身和组间对照,同时观察不同溶媒对肝素吸附量和吸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①HCHD期间,14例患者未有加重出血的情况,3例活动性出血患者出血停止。②肝素平均吸附量GS组(4513±1446)U,NS组(4011±444)U;仅在NS冲洗液中检测到少量肝素的释放。③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HCHD期间基本无变化,而同期HD组延长了274%(P<0.01)。其余指标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极性溶媒NS对HCHD肝素吸附量、体内凝血系统无明显影响,对于高危出血、尤其是活动性出血患者,HCHD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无肝素透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