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细胞因子参与其过程的多个环节。实验拟验证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因子在此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药物干预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11在新乡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择健康Wistar成年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10)、模型组(n=30)和药物组(n=30)。后两组又分为缺血0.5h,再灌注2,4,8,12,24h6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5只。对照组只设12h一个时相点作为总体对照。②实验方法:大鼠麻醉后,药物组在右股静脉注入甲泼尼龙(30mg/kg),对照组及模型组注入生理盐水(0.75mg/kg)。采用夹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只开胸不夹闭。③实验评估:在各时相点观察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细胞改变;血清学检测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因子的动态表达。结果:①模型组缺血再灌注12h炎细胞浸润最显著,药物组炎细胞呈散在浸润。②模型组和药物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因子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缺血再灌注8h为例,白细胞介素1分别为(99.21±14.37),(85.77±11.31),(21.87±10.32)ng/L;白细胞介素8分别为(794.85±24.07),(536.95±19.72),(103.94±11.59)ng/L,P<0.05],峰值分别在缺血再灌注4,8h;同时相点药物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因子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8因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甲泼尼龙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控制释放材料纳米柔性纳米脂质体制成的外用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结合研究所完成。80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其余70只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完全福氏佐剂制备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0.5%甲氨蝶呤组20只;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20只,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2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自由饮水,模型组每天灌服1.5mL蒸馏水,其余各组于初次免疫7d后给药,于大鼠右后足分别涂抹0.5%甲氨蝶呤外敷剂、0.25%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约2.0~4.0g/只(视关节大小而定),每周一次。采用关节炎指数积分法评定关节症状,关节指数积分越高,关节症状越严重。给药后第45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水平。结果:纳入大鼠8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积分给药前14d无明显区别,模型组随着时间延长,关节炎指数积分增加;0.5%甲氨蝶呤组、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于给药后25d达高峰,但仍低于模型组(分别为1.51±0.99,0.98±0.57,0.88±0.49,1.68±1.24,t=2.956,5.461,5.244,P<0.01)。②给药后45d模型组、0.5%甲氨蝶呤组、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γ-干扰素分别为(120.75±1.43),(104.41±1.71),(88.75±1.58),(83.60±1.86),(56.15±2.07)ng/L,t=-64.016,-67.970,-36.928,-48.092,P<0.01;白细胞介素4分别为(23.28±0.13),(36.45±0.15),(46.46±0.16),(48.47±0.12),(61.23±0.27)ng/L,t=398.098,328.973,179.924,186.796,P<0.01]。0.5%甲氨蝶呤组、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t=21.387,46.365,43.639,P<0.01),白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t=-238.74,-514.575,-385.096,P<0.01)。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水平明显低于0.5%甲氨蝶呤组(t=36.581,30.124,P<0.01),白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高于0.5%甲氨蝶呤组(t=-282.406,-203.685,P<0.01)。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与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通过其智能控制释放效应,下调血清γ-干扰素及上调血清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作用明显优于普通外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兔外伤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房水中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与眼内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3/2006-03在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眼科中心研究所完成。①将15只新西兰白兔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外伤组及外伤手术组,每组5只。②外伤组、外伤手术组的实验动物在全麻下用5号针头自角膜缘穿刺进入前房,划破晶体前囊膜约5mm,制成双眼外伤性白内障动物模型。③于外伤后第3天对外伤手术组的实验动物行白内障摘除术,并于手术后当天及1,3,7,14d检查各组动物前房炎症反应情况并抽取各组实验动物的房水作房水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测定房水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和动态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外伤组、外伤手术组当天及1,3,7,14d房水中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②术后1~14d外伤组、外伤手术组房水中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外伤手术组与外伤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而术后当天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各细胞因子的含量在第7天时达到高峰,14d时逐渐明显降低,但外伤组、外伤手术组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11.23±3.85),(27.62±4.35),(5.75±3.82)ng/L;白细胞介素6:(12.77±5.25),(25.79±4.85),(7.69±3.76)ng/L;肿瘤坏死因子α:(110.35±12.61),(186.33±16.79),(57.42±6.57),P<0.05)。结论:外伤及手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房水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是外伤性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透明质酸对白细胞介素1β与软骨滑膜联合培养模型中软骨基质代谢的影响与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从而阐明粘保护剂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03/11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新鲜狗尸体4具,取肱骨头附近的全厚软骨以及滑膜组织。透明质酸钠购于中国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产品。②实验干预和分组:以100μg/L的白细胞介素1β与软骨滑膜联合培养。将0.2,1,2g/L透明质酸加入模型中得到3组透明质酸组,只含白细胞介素1β为阳性对照组,只含培养液为阴性对照组。③实验评估:每3天收集1次培养皿中的溶液标本,3,6,20d收集培养皿中的软骨滑膜标本,行生化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①溶液标本与组织标本聚氨基葡萄糖检测结果:第3,6天溶液标本中透明质酸组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第20天时3种剂量透明质酸组溶液中聚氨基葡萄糖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②溶液标本中前列腺素E2、基质金属蛋白酶3、含氮产物检测结果:第3天时阳性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浓度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第20天,1g/L,2g/L透明质酸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浓度较阳性组低[(1.289±2.122),(0.458±0.454),(1.425±0.211)μg/L,P<0.05],第3天时阳性对照组前列腺素E2浓度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第6天,0.2g/L,1g/L透明质酸组含氮产物浓度低于阳性和阴性对照组[(1.288±0.280),(1.345±0.768),(2.234±0.570),(1.845±0.767)mmol/L(P<0.05)。结论:实验结果支持粘保护剂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两种机制,即透明质酸对软骨保护的生物学合成作用与透明质酸的炎性抑制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脑缺血后不同时间段白细胞介素8血清的表达及电针对其表达的调节,以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8/11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内进行。取135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数字法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3,6,12,24h组,缺血再灌注3,6,12,24h 电针组。每组1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1h后再灌注模型,于造模成功后电针缺血再灌注 电针组大鼠的足三里、内关穴,频率2Hz,电压1.5V,连续波30min/次。再利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每组白细胞介素8浓度;并对每组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实验过程中有2只动物死亡,133只动物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3h白细胞介素8表达开始增加,6h达高峰,12h开始下降,24h恢复正常;其中缺血再灌注3,6及12h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假手术组(73.56±8.27)μg/L,缺血再灌注3h(85.18±9.56)μg/L,6h(109.82±10.82)μg/L,12h(95.27±9.71)μg/L,24h(75.61±8.43)μg/L,P<0.05]。②缺血再灌注3,6,12h 电针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与缺血再灌注相应时间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缺血再灌注3h 电针组(80.39±8.68)μg/L,缺血再灌注6h 电针组(98.35±9.29)μg/L,缺血再灌注12h 电针组(86.81±8.09)μg/L,P<0.05]。③缺血再灌注3,6,12,24h 电针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与相应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3,6,12,24h 电针组分别为(2.85±0.38),(3.06±0.55),(2.98±0.46),(3.02±0.52)分;缺血再灌注3,6,12,24h组分别为(3.38±0.57),(3.86±0.43),(3.52±0.52),(3.56±0.62)分,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  相似文献   

6.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及滑膜组织中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变中起核心作用,白细胞介素1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炎症性细胞因子,与机体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目的:检测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水平,并分析其与炎症指数、白细胞介素1 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3/08在大连大学医学院免疫实验室完成.材料:雌性近交系Wistar大鼠50只,4~6周龄,体质量为(180±15)g.方法:50只大鼠随机取40只,建立胶原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另外10只作为正常对照.造模组大鼠每只尾根部皮内注射200 μ L乳化的Ⅱ型胶原,1周后,每只大鼠接受加强免疫,尾根部皮内注射乳化Ⅱ型胶原100 μL,诱发胶原性关节炎.对照组大鼠以相同剂量相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于24 h后观察大鼠四肢的足肿胀度.ELIsA法检测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 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并观察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炎症指数.结果: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 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并且白细胞介素17水平分别与白细胞介素1 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呈正相关;胶原性关节炎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7与关节炎炎症指数也有正相关关系.结论: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升高,且可能与病情活动、关节炎症和骨质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哮喘豚鼠外周血浆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5、抑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生理性平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2在广东药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Hartley种雄性豚鼠7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对照组、激素治疗组、氨茶碱治疗组、中药0.16g/mL浓度组、中药0.32g/mL浓度组、中药0.64g/mL浓度组,10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哮喘动物模型。建模第22天,于每次卵蛋白溶液激发后1h灌胃给药,1次/d,连续7d,给药量均为23.25mL/kg。①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②激素治疗组精确称取醋酸强的松片33.33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③氨茶碱治疗组精确称取氨茶碱片10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④中药配方:射干9g,麻黄12g,半夏12g,紫菀9g,款冬花9g,大枣12g,细辛9g,生姜12g,五味子12g。中药0.16g/mL浓度组生药用量为上述配方的1/2,中药0.32g/mL浓度组生药用量与上述配方相同,中药0.64g/mL浓度组生药用量为上述配方的1倍。各组生药分开煎制,按传统煎药方法制300mL中药煎剂,每毫升溶液含生药量分别为0.16g,0.32g,0.64g。⑤分别于建模第21,28天心脏穿刺取血,离心收集上清液,ELISA法检测各组豚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结果:实验选取70只豚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前后各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0浓度的变化:①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治疗前后均基本相似(P>0.05)。②激素治疗组、氨茶碱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5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30.21±19.43),(507.14±56.17);(173.69±28.97),(507.60±51.29)ng/L;P均<0.05];但白细胞介素10浓度均与正常对照组基本相似(P>0.05)。③中药0.16,0.32,0.64g/mL浓度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5浓度均低于治疗前[(265.61±42.55),(505.83±33.62);(193.34±29.84),(506.66±51.29);(166.30±36.44),(505.91±66.16)ng/L;P均<0.05],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白细胞介素10浓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或0.01),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激素治疗组、氨茶碱治疗组(P<0.05或0.01)。结论:中药射干麻黄汤能改善促炎/抑炎细胞因子失衡,从而起到抑制炎症、缓解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经典方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进行辨证施治,观察大鼠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4/10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选择健康雄性SPF级Wistar大鼠2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1组:空白对照组,寒痰蕴肺模型组和治疗组,痰热阻肺模型组和治疗组,肺气虚模型组和治疗组,脾气虚模型组和治疗组,肾气虚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4只。②采用改良烟熏加气管滴加脂多糖方法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并根据分型,分别给予不同干预,进行二次造模。③第30天起各治疗组分别灌服相应证型的干预治疗中药合剂,连续14d。寒痰蕴肺治疗组灌服小青龙汤煎剂;痰热阻肺治疗组大鼠灌服麻杏石甘汤煎剂;肺气虚治疗组灌服玉屏风散煎剂;脾气虚治疗组灌服六君子汤煎剂;肾气虚治疗组灌服人参蛤蚧散煎剂,2mL/d。以上饮片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提供。模型组大鼠每天灌胃生理盐水2mL。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相同室内环境下自由饮食饮水。④放射免疫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肺组织匀浆γ-干扰素含量,计算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比值(Th1/Th2)。结果:纳入动物264只,242只进入结果分析,脱落22只,其中寒痰蕴肺模型组4只,寒痰蕴肺治疗组、肾气虚模型组各1只,痰热阻肺模型组、肺气虚治疗组、脾气虚模型组、脾气虚治疗组、肾气虚治疗组各2只,痰热阻肺治疗组、肺气虚模型组各3只。①各组大鼠一般状态:空白对照组大鼠活泼好动,毛发有光泽,体质量逐渐增加,呼吸平稳,无任何特殊表现。模型组大鼠活动量减少,拱背蜷卧,体质量增幅减轻,呼吸急促,咳嗽频作,撮毛,食量减少,行动迟缓。治疗组大鼠治疗前症状与模型组相似,咳嗽明显,造模完成后,各治疗组经喂药症状明显减轻。②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变化:各模型组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γ-干扰素、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的比值(Th1/Th2)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寒痰蕴肺模型组为例,分别为(526.10±88.94),(318.63±40.01)ng/L;(132.43±25.31),(100.29±24.20)ng/L;(107.66±22.69),(82.41±14.66)ng/L;(176.10±44.39),(328.08±50.57)ng/L;1.69±0.52,4.09±0.91,P<0.01]。经过对证治疗后,各治疗组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明显低于各模型组,γ-干扰素、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的比值(Th1/Th2)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寒痰蕴肺治疗组为例,分别为(435.91±68.44),(526.10±88.94)ng/L;(115.79±24.75),(132.43±25.31)ng/L;(95.67±20.36),(107.66±22.69)ng/L;(296.09±47.54),(176.10±44.39)ng/L;3.26±0.98,1.69±0.52,P<0.05,0.01]。结论:辨证施治的各经典方剂均可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多种细胞因子水平,起到抗炎和提高机体免疫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取雄性SD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大鼠用弗氏完全佐剂制作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针刺治疗组用电针刺激肾俞穴,刺血治疗组则在照海穴刺络放血。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炎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和滑膜纤维组织增生显著增多(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关节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减轻,其中针灸治疗组病理改变减轻较刺血治疗组明显;针灸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含量显著增高(P〈0.01)。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能有效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提高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影响,为糖尿病运动疗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4在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实验室完成。①8周龄C57小鼠24只,用链脲佐菌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C57小鼠糖尿病模型,血糖浓度为16.7mmol/L的小鼠为造模成功,其中有2只造模失败。将剩余22只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有氧运动组与糖尿病模型组各11只。②糖尿病有氧运动组小鼠,第1,2天适应性游泳30min,以后每晚20:00开始运动,40min/次,1次/d,每周5d,连续运动4周。糖尿病模型组小鼠不进行有氧运动,每天自由饮食,保持清洁卫生。动态观察两组小鼠外观、体质量、血糖的变化。③第4周末在股动脉处取血1.5mL制备血清,用于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结果:纳入实验小鼠24只,其中2只造模失败。糖尿病有氧运动组溺水死亡1只,阳性对照组1只死于肺部感染。最终20只小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在第4周末糖尿病有氧运动组体质量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16.6±0.39),(13.9±0.61)g,P<0.05],血糖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22.84±1.85)mmol/L,(30.68±2.27)mmol/L,P<0.05]。②糖尿病有氧运动组有氧运动4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1.2420±0.7266)ng/L,(2.4075±0.7338)ng/L,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改善糖尿病小鼠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有氧运动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