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及血管成像对诊断颅颈交界畸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颈交界畸形患者,术前均做6排螺旋CT检查.并行三维重建,分析椎体骨质的异常情况及椎动脉相互关系。结果:寰枢椎脱位11例(前脱位),寰枕融合12例,齿状突型颅底陷入4例,颈椎融合6例,扁平颅底2例,寰椎前后弓未闭合3例.外伤后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2例,外伤后枢椎假关节形成,齿状凸与寰椎前弓相融合2例,齿状突发育不全l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Arnold-chiari畸形9例。结论:6排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多种三维重建方法可同时观察骨结构与血管走行及周围软组织关系,能够正确诊断并能发现少见的畸形.对于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手术方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琰  赵丹  孙冬雪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0):1878-1880
枕骨大孔腹侧及腹外侧肿瘤部位较深,又有脑干及重要血管和神经,该区病变的手术入路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点。目前认为经远外侧入路具有路径短、术野空间大、能避免对脑干和重要神经血管的牵拉,早期显露并易于保护椎动脉等优点[1],是该区病变手术的最佳入路。然而,该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术中轻度刺激、牵拉,即可导致后组颅神经及脑干受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我院2002年1月~2006年6月,应用远外侧入路治疗了11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1~72岁,平均47.5岁。脑膜瘤7例,神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在诊断颅颈交界畸形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30例经手术治疗的颅颈交界畸形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并进行三维重建,分析椎动脉及椎体骨质的异常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寰枕融合16例,寰枢椎脱位16例(前脱位),颈椎融合8例,扁平颅底4例,齿状突型颅底陷入8例,寰椎前后弓未闭合5例,蝶枕软骨未闭合2例,齿状突发育不全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Arnold-chiari畸形15例。结论:MSCT血管造影结合多种三维重建方法可同时观察骨结构与血管走行及周围软组织关系,能够正确诊断并能发现少见的畸形,对于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手术方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和功能神经外科的发展,经口咽入路治疗颅颈交界区病变的技术日趋成熟。寰枢椎脱位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颅颈交界区的畸形,多为先天性,其机理主要是齿状突或G椎体后上缘从前方压迫延髓-颈髓。经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术可有效地缓解其压迫。2003年1月-2005年8月,我科采取经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治疗寰枢椎脱位4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和功能神经外科的发展,经口咽入路治疗颅颈交界区病变的技术日趋成熟。寰枢椎脱位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颅颈交界区的畸形,多为先天性,其机理主要是齿状突或C2椎体后上缘从前方压迫延髓-颈髓。经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术可有效地缓解其压迫[1]。2003年1月-2005年8月,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延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延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特点和MRI影像,手术和预后,其中行经后正中入路手术13例,经远外侧入路2例。结果髓内室管膜瘤1例,星形细胞瘤1例;髓外颅颈型脊膜瘤8例,髓外神经鞘瘤5例;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出院时好转及治愈11例,无变化3例,死亡1例。结论延颈交界处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熟悉延颈交界区解剖,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尽量减少对延脊髓的牵拉,选择合适手术人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病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44例枕骨大孔区病变,其中畸形35例,肿瘤9例;肿瘤为脑膜瘤5例,神经鞘瘤2例,脊索瘤1例,脊膜瘤1例。根据畸形和肿瘤附着点、生长方式及手术入路将病变分为2种类型:Ⅰ型:病变主要位于枕骨大孔前方,包括肿瘤基底起源于枕骨大孔上方、前方和前侧方,共9例;Ⅱ型:病变主要位于枕骨大孔后方,包括肿瘤基底起源于枕骨大孔后方、后侧方和椎管内,共35例。采用4种手术入路切除病变和肿瘤:枕颈后正中或侧方入路38例,远外侧或经髁入路1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经口腔入路4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35例畸形患者治疗效果均满意,无手术死亡。结论Ⅰ型枕骨大孔区病变,手术全切除病变困难,远外侧经髁入路是切除Ⅰ型枕骨大孔区病变有效的方法;Ⅱ型病变容易全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经口咽入路治疗颅颈交界区病变患者11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7例患者在我院接受经口咽前路行颅颈交界区病变手术后发生感染,分析感染原因并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3例,男41例,女22例;年龄13~58岁.手术原因:齿状突骨折39例,韧带损伤8例,先天性颅底畸形和齿状突畸形14例,寰椎侧块肿瘤2例.均择期在全麻下经口咽前路进行手术,术后7例发生感染,其中手术切口感染4例,呼吸系统感染2例,颅内感染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经口咽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颅颈区腹侧畸形寰枢椎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颅颈区腹侧畸形寰枢椎脱位15例,手术采用经口咽入路显微直视下切除齿状突、斜坡下部及增生的结缔组织,解除其对延髓、颈髓腹侧的压迫。结果:痊愈8例,好转7例,无手术死亡和感染。结论:经口咽入路显微直视减压术,是治疗延髓、颈髓腹侧受压的颅颈区畸形的首选方法,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远外侧经髁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手术技巧和优越性。方法:采用远外侧经髁入路对3例枕骨大孔区肿瘤进行显微手术,其中脑膜瘤2例。神经鞘瘤1例。结果:两例脑膜瘤获得全切。1例神经鞘瘤大部分切除。结论:远外侧经髁人路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的最佳手术方法.该入路具有以下优点:(1)病变暴露好。可直视下切除病变。利用枕骨。枕大孔外侧骨缘咬除后的骨性空间切除肿瘤。对神经、血管等得要组织牵拉少。(2)术后并发症少,肿瘤全切率高。  相似文献   

12.
枕骨大孔区肿瘤又称颅脊瘤或者脊颈瘤。文献报告不多。我院自1977年至198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枕骨大孔区肿瘤2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11例,年龄为5~49岁。 肿瘤类型及病理 枕骨大孔区肿瘤分为颅脊型及脊颅型二类。前者9例,脑膜瘤8例,星形细胞  相似文献   

13.
颅底陷入症 (斜坡齿突型 )主要是以寰枢椎脱位为主要结构改变[1] ,临床上表现为齿突向颅内突入压迫脑干、上颈髓和颅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手术多分 2次进行 ,第 1次是经口咽入路行齿状突切除前路减压术 ,其目的是解除脑干和脊髓的压迫[1] ;第 2次手术是经枕后入路行枕骨 -颈椎融合术 ,增强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 ,2次手术间隔3~ 6个月。由于手术分次进行病程长 ,加之手术切口的特殊关系 ,影响患儿正常进食及有效的咳嗽排痰 ,佩带支撑架不适应等因素 ,易出现并发症 ,影响预后。自 2 0 0 1年以来我院对 7例颅底陷入症患儿实施了系统规…  相似文献   

14.
经口咽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颈区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经口咽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颅颈式腹侧畸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颅颈区腹侧畸形6例,手术采用经口咽入路显微直视下切除齿状突,斜坡下部及增生的结缔组织,解除其对延髓,颈髓腹侧的压迫,结果:痊愈4例,好转2例,无手术死亡和感染,结论:经口咽入路显微直视减压术,是治疗延髓,颈髓腹侧受压的颅颈区畸形的首选方法,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廖淑梅 《护理研究》2004,18(6):506-506
颈胸段脊柱通常是指颈7~胸3 椎节 ,该部分肿瘤约占脊柱肿瘤的 15 % [1] 。因其邻近解剖结构复杂 ,前有胸骨、纵隔阻挡 ,前路手术显露椎体部位深在 ,故而手术风险及难度较大 ,术后疗效欠佳。我科自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5月治疗 9例颈胸段椎体肿瘤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9例 ,采用下颈椎低位前方入路或后外侧开胸入路 ,行肿瘤切除、植骨、钛网、Orion钢板或TSRH单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2 2岁~ 66岁。肿瘤部位 :颈72例 ,颈7~胸13例 ,颈6~胸11例 ,胸2 1例 ,胸3 2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总结1例颅脊交界巨大脊索瘤切除术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2011年6月我院收治1例斜坡下部、寰椎前部枕大孔区及椎管内占位的患儿,给予术前床上肢体活动及俯卧位卧床训练;呼吸道管理;伤口护理;体位护理;早期预防呼吸衰竭、脑脊液漏的发生;加强饮食护理;心理支持等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措施.结果 2011年6月15日全麻下行远外侧后入路肿瘤切除术,患儿术后坐起吃饭仍有吞咽困难,饮水稍有呛咳,2011年7月6日在全麻耳鼻喉内镜下行经口腔前人路脊索瘤切除术.术后在精心的治疗与护理下患儿恢复良好,于2011年8月7日出院.结论 对颅脊交界脊索瘤切除术患儿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的各种手术入路的临床价值及其治疗体会.方法:2000~2005年6月间诊治的枕大孔区肿瘤32例患者根据肿瘤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30例(94%),次全切2例(6%).结论:根据肿瘤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对于切除肿瘤具有微创、暴露充分、全切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肿瘤并枕颈CD内固定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0例颅颈交界区肿瘤显微外科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结果9例存活,1例死于小脑出血并脑干功能衰竭。术后随访6~24个月,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复查头颈部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埘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良好预后非常重要。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背景:颅颈交界部畸形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过程中,X射线、CT对于颅颈交界部病变的检查只能显示其骨性结构,无法显示脊髓情况.目的:分析颅颈交界部畸形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前后的磁共振图像,探讨MRI成像对其内同定术式的选择及效果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06/2010-04收治的颅颈交界部畸形患者25例,男9例,女16例,术前均行X射线、CT、MRI检查,采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方式,置入后6个月内行MRI复查.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内固定,未出现脊髓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5例患者置入后MRI成像显示内固定在位,寰枢椎复位,脊髓受压情况改善,11例随访患者中,原上颈椎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有9例明显改善或消失.提示MRI能够多方位清晰显示颅颈交界部畸形情况,对脊髓及颅内病变的显示更直接,可为颅颈交界部畸形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手术方式的选择、脊髓受压情况及手术效果的判断、术后恢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25例鞍区肿瘤(脑膜瘤5例,颅咽管瘤8例,垂体瘤12例)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经翼点入路开颅,骨窗扩大至颞底、咬除蝶骨嵴外侧部分,显微镜下充分解剖、显露侧裂池、颈动脉池、视交叉池、鞍上池。对脑膜瘤行分块全切、根部电灼。对颅咽管瘤及垂体瘤则充分利用鞍区四个间隙,先囊内后囊壁分块切除。术后均常规放疗。结果脑膜瘤5例均全切,颅咽管瘤8例全切6例、占75%,垂体瘤12例全切10例、占83.3%,无手术死亡,随访3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鞍区肿瘤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是最佳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