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丁苯酞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的影响观察与研究。方法将我院184例急性期缺血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溶栓、营养神经、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第1、3个月患者进行神经功能情况,并随访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第1、3个月,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NIHSS得分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缺血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下表现及病理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平均年龄58.8岁;临床主要表现腹痛、便血及腹泻等;病变累及左半结肠27例(75.0%),未见累及直肠、升结肠和回盲部,也无全结肠受累。结肠镜下1例误诊为克罗恩病,2例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1例误诊为结肠癌;结肠镜确诊32例,确诊率为88.9%。根据Marston分型,一过型31例(86.1%),狭窄型5例(13.9%),无坏疽型。病理检查特征性改变为肠壁内微小血管闭塞、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素血栓和含铁血黄素沉着等。经治疗均临床痊愈。其中19例在治疗后2周~2个月复查结肠镜,8例在原病变部位有轻度糜烂、血管纹理模糊或浅小溃疡,11例内镜下黏膜"正常"。结论缺血性肠炎有其特殊的临床、内镜表现以及病理特征;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缺血对左室功能的影响Tennant 和 Wiggers 首先在动物试验时发现冠状动脉血流中止一分钟后心肌出现矛盾运动。以后的研究也发现血流减少25%以上时,收缩功能发生障碍,当影响到20~25%的心肌纤维时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就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肠壁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结肠缺血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增高,其发病率亦逐年增高。为提高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水平,对我院1997-01~2006—12治疗的缺血性结肠炎1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结肠炎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colitis,IC)是由于某一段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的病变,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临床上较少见,早期不易鉴别,常误诊。现将我们所遇1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肠病也称肠系膜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明显及饮食结构等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明显增加,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1〕。缺血性肠病分为急性肠系膜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的踝肱指数(ABI)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ABI是否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指标之一。方法选取我院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120例为试验组,8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一般资料,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血管多普勒测量所有两组的ABI值,并进行比较,以探讨ABI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120例中,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85例,平均ABI指数为0.902±0.127;右心衰导致的心源性脑栓塞6例,平均ABI指数为0.961±0.119;腔隙性脑梗死29例,平均ABI指数为0.906±0.159。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分别与对照组ABI(0.986±0.09)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ABI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BI指数反映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均与脑动脉硬化相关,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病变在鉴别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的方法 ,对 16 6例不明原因的心脏扩大、心功能减低者进行颈动脉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缺血性心肌病者其颈动脉粥样病变非常常见 ,而非缺血性心肌病者颈动脉病变罕见。任何一种颈动脉病变 (内膜增厚 >1.0 mm、斑块、严重颈动脉狭窄 )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5 .7%、89.2 %。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鉴别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的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可能患有严重的冠心病。相反 ,颈动脉超声检查正常者 ,预示为非缺血性心肌病。对临床治疗抉择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袁志敏  杜静平 《新医学》2004,35(7):443-443
55 1例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患者 ,平均年龄 (5 2± 13)岁 ,左心室射血分数人均 (0 2 5± 0 0 7)。其中冠状动脉病 (coronaryarterydisease ,CAD )所致心力衰竭4 5 % ,非CAD所致心力衰竭 5 5 %。研究中接受他汀类药物者占 4 5 % ,包括CAD所致心力衰竭 73%和非CAD所致心力衰竭 2 2 %。观察他汀类用药与心力衰竭者远期存活率间关系。结果 ,他汀类用药者较未用药者 ,年龄较大、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者均多 ,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总胆固醇无异。随访 1年发现 ,与未用药者相比 ,他汀类用药与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或缺血性心力衰竭者无需…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肠病11例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血性肠病或缺血性肠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血流减少所致 ,病死率高 ,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缺乏特征性改变 ,病因诊断较为困难 ,尤其是术前诊断更难 ,极易误诊。我院 1998~ 2 0 0 1年收治 11例缺血性肠病 ,术前全部误诊 ,死亡 7例。现就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35~ 70岁 ,中位年龄 5 7岁。 6例 (5 4 5 % )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1例有糖尿病病史 ,并于 3年前因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 ,左足趾坏疽 ,行左下肢截肢手术 ;1例为横结肠腺癌致梗阻引起肠壁坏死 ;3例病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病前高血压治疗控制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81例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或小血管闭塞(SVO)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卒中发病前高血压控制情况与LAA型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结果卒中发病前高血压未控制患者(OR=1.607,95%CI为1.102~2.343)发生LAA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更大。超重(OR=1.498,95%CI为1.066~2.105)、糖尿病(OR=1.803,95%CI为1.215~2.674)、男性(OR=1.804,95%CI为1.190~2.733)患者发生LAA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更大。结论规范化治疗并控制高血压可能会降低LAA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肠炎是由于支配结肠的动脉或其侧支发生阻塞性疾病.导致结肠壁血流灌注减少或中断,引起肠壁缺血性改变,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或黏液血便等非特异性症状,以动脉硬化者最为多见。我科收治缺血性肠炎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充血性缺血性心肌病(CICM)国内报导极少。该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的心肌长期缺血而引起的以心肌纤维化为主的心肌病变。伴有明显的心脏扩大及心衰的临床表现。正确认识CICM有助于本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本文分析了我院自1983至1991年间确诊为CICM的住院病人1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内皮素—1与缺血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如海 《临床荟萃》1994,9(5):F003-F003,240
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现代“损伤反应”学说提出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各种危险因素.首先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晚近研究发现由损伤的VEC释放的内皮素,(ET-1)是一类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参与了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近年ET-1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植物神经与缺血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玲 《临床荟萃》1999,14(1):41-42
植物神经对心血管的生理调节已尽人皆知,但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以及调节障碍致病的机制却了解甚少。近年来由于生化、免疫组化、放免技术的进步和神经生理学技术的应用,对其做了深入研究,尤其是植物神经对缺血性心脏病电生理改变和临床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19.
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若干新概念彭章平白菁缺血性心脏病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在发展中国家,均已成为主要的致残性和致死性疾病之一,有效地防治缺血性心脏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由于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在缺血性心脏病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而涌...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缺血而发生的坏死所致的脑软化,是神经内科的多发病、常见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昏迷、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此类病人需要特殊的护理与照顾。我院在2005年10~12月共收治缺血性脑梗死病人5例,通过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认为做好心理护理和基本的生活饮食及症状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减少并发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