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玉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628-1630
目的: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血清IL-2、IL-4水平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前测定血清IL-2、IL-4水平.调查并记录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相关资料,重点分析血清IL-2、IL-4水平与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经评估结果显示,60例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共46例,占比76.67%,治疗无效患者共有14例,占比为23.33%;与治疗有效组早期宫颈癌患者比较,治疗无效组血清IL-4水平上升,IL-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有效组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比较,治疗无效组脉管间质浸润的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与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无效有关(OR>1,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存在一定无效风险,血清IL-2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与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无效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治疗7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来氟米特、阿达木单抗治疗12周;统计患者治疗12周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测定血清hs-CRP、IL-18水平;分析血清hs-CRP、IL-1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54例(75.00%),其中显效22例,有效32例;治疗无效18例(25.00%);无效组血清hs-CRP、IL-18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IL-18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有关(P<0.05).结论:血清hs-CRP、IL-18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血清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接诊拟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检测血清IL-17、D-D水平,统计术后1y内再发骨折情况.结果: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随访1y,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16例,发生率为2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D-D异常表达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影响因素(OR>1,P<0.05);血清IL-17、D-D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再骨折风险的AUC均>0.7.结论:血清IL-17、D-D高表达可能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再骨折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细胞介素-17(IL-17)、核转录因子kppa B-p65(NF-κB-p65)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住院的86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MM患者入院后的X线检查有无MM骨病,将患者划分为有MM骨病的MM骨病组(58例)和无MM骨病的MM组(28例);另选取于我院行健康体检正常的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对MM患者及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MMP-13、IL-17、NF-κB-p65水平进行分析,探讨血清中MMP-13、IL-17、NF-κB-p65水平在MM及相关骨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MM骨病组和MM组血清MMP-13、IL-17、NF-κB-p6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M骨病组以上三指标的血清表达水平均高于MM组(P均<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M骨病组与MM组在年龄、CRP水平、血清MMP-13、血清IL-17和血清NF-κB-p65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MP-13≥7.5 pg/mL、血清IL-17≥30 pg/mL和血清NF-κB-p65≥2100 pg/mL是MM患者发生骨病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MP-13、IL-17、NF-κB-p65水平联合预测MM骨病的AUC值明显高于三者单独诊断时的AUC值(P<0.05);经治疗后,依据MM患者治疗疗效划分为有效组(45例)和无效组(41例),发现有效组血清MMP-13、IL-17、NF-κB-p65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 血清MMP-13、IL-17、NF-κB-p65水平在MM及相关骨病患者血清中呈较高表达,血清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临床上预测与诊断MM骨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且可能用于MM临床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金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11):1858-1861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PVP对老年OV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50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单侧组50例和双侧组100例,分别行单侧PVP和双侧PVP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比较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ODI指数、凸Cobb角和病变椎体高度.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1年骨代谢指标.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均明显低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和ODI指数与术前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但术后两组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不大(P>0.05).两组术后椎体后凸Cobb角和病变椎体高度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椎体后凸Cobb角和病变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TRACP-5b、CTX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术后血清TRACP-5b、CT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PVP和双侧PVP在老年OVCF患者的治疗中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在减轻患者疼痛、恢复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改善肢体功能,降低骨代谢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单侧PVP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X线暴露时间,减少骨水泥注入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比索洛尔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 2020 年3 月~2022 年2 月医院接收的 113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比索洛尔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6 m时的疗效并分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血清TGF-β1、Hcy水平检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血清TGF-β1、Hcy水平与CHF患者比索洛尔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113例CHF患者经评估,有 19 例治疗无效,94 例治疗有效;无效组血清TGF-β1、Hcy水平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1、Hcy过表达与CHF患者比索洛尔治疗无效有关(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TGF-β1、Hcy单独及联合预测CHF患者比索洛尔治疗无效价值的曲AUC>0.70,预测价值均理想,且以联合预测价值最佳.结论:血清TGF-β1、Hcy过表达与CHF患者比索洛尔治疗无效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7.
寇乐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11):1951-1953
目的:研究老年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椎体骨折患者经经皮椎体形成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后骨密度及影像学参数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68例椎体骨折的老年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n=32)和研究组(n=36).参照组采用传统保守复位对骨折椎体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PVP对骨折椎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骨密度、骨钙素水平和影像学参数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骨钙素水平高于治疗前,椎体压缩率、Cobb角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骨密度、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老年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经PVP治疗后有利于提高骨密度、骨钙素水平,减轻矫正丢失风险,并促进患者愈合.  相似文献   

8.
赵静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2):220-224
目的:基于决策曲线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A,SA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水平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沙丁胺醇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10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治疗7 d评估患儿治疗效果并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于治疗前检测患儿血清SAA、sIL-2R、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收集全部患儿基线资料,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基于决策曲线分析血清CRP、SAA、sIL-2R水平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沙丁胺醇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经治疗7d,10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有效组87例(痊愈45例,显效26例,有效16例),占80.56%;无效组21例,占19.44%;无效组血清CRP、血清SAA、血清sIL-2R水平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SAA、sIL-2R水平高表达可能是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SAA、sIL-2R水平预测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效果的AUC分别为0.798、0.792、0.835,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在阈值0.12-0.27范围内,联合血清SAA、sIL-2R水平的预测模型预测支气管肺炎患儿沙丁胺醇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效果的净受益率优于单纯血清SAA或单纯血清sIL-2R.结论:血清SAA、sIL-2R可影响支气管肺炎患儿沙丁胺醇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效果,增加治疗无效风险,而血清SAA、sIL-2R联合预测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净受益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B型钠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在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莫雷西嗪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睢县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106例VA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治疗联合莫雷西嗪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评估莫雷西嗪治疗效果;于临床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清NF-κB、BNP水平,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血清NF-κB、BNP水平与VA患者莫雷西嗪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经评估,106例VA患者中治疗无效28例(26.42%);无效组治疗前血清NF-κB、BNP水平均高于有效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NF-κB、BNP高表达与VA的莫雷西嗪治疗效果有关(OR>1,P<0.05).结论:血清NF-κB、BNP高表达与VA患者莫雷西嗪治疗无效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表达情况,分析IL-37与患者免疫失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例AECOPD患者,设为AECOPD组;另选取同期医院接收的6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设为COPD稳定期组;调查员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于患者入院时检测血清IL-37水平及免疫失衡评估相关指标[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等],分析AECOPD患者血清IL-37水平与免疫失衡的关系.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IL-37水平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Treg水平低于COPD稳定期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Th17、Th17/Treg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发现,AECOPD患者血清IL-37水平与CD3+、CD4+、Treg水平呈负相关(r<0,P<0.05),与CD8+、Th17、Th17/Treg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血清IL-37在AECOPD患者中过表达,IL-37过表达与患者免疫失衡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血清IL-18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环孢霉素A(CsA)中毒时血清白介素-18(IL-18)的变化, 探讨IL-18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 ELISA法对9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IL-18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前血清IL-1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 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 10 d左右基本降至术前水平.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 血清IL-18持续升高, 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有效后迅速下降, 治疗无效者, 血清IL-18持续在高水平.并发感染时, IL-18也显著升高, 与急性排斥反应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而CsA中毒时, IL-18变化不明显.结论:动态监测IL-18有助于用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头孢孟多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头孢孟多治疗,治疗7 d后,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并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分析两组的血清ESR、PCT水平,以及血清ESR、PCT水平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160例患儿经评估,临床无效率为21.25%;治疗7 d后,两组血清ESR[无效组:(16.93±1.74)mm?h-1,有效组:(13.08±1.69)mm?h-1]、PCT[无效组:(0.61±0.13)ng?mL-1,有效组:(0.39±0.02)ng?mL-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无效组:(28.31±2.08)mm?h-1、(0.83±0.21)g?mL-1,有效组:(25.72±1.96)mm?h-1、(0.57±0.17)g?mL-1],且无效组治疗前、后血清ESR、PCT水平均高于有效组(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ESR、PCT水平高表达与支气管肺炎患儿头孢孟多治疗效果不佳有关(OR>1,P<0.05).经一般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ESR与PCT呈正相关(r=0.462,P<0.05).结论:血清ESR、PCT水平与支气管肺炎患儿头孢孟多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血清ESR、PCT水平越高,提示患儿治疗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3.
罗贤如  张宏波 《医学信息》2019,(12):160-161,164
目的 观察中医传统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OVCF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PVP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传统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Cobb's角)。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个3月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术治疗OVCF具有复位效果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纠正骨折后后凸畸形的优点,且能很大程度的弥补单纯PVP术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椎体转移瘤患者共72例.其中PVP+缓释氟尿嘧啶组37例,单纯PVP 35例,通过临床症状、生存分析及影像学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PVP+缓释氟尿嘧啶组椎体肿瘤局部控制率67.6%(25,37),疼痛缓解率达89.2%(33,37);单纯PVP组椎体肿瘤局部控制率42.9%(15,35),疼痛缓解率85.7%(30/35),两组间局部肿瘤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两组病例的生活质量、疼痛缓解及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4、0.462和0.498).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治疗椎体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可明显缓解晚期恶性肿瘤椎体转移带来的剧烈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对椎体转移病灶具有一定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椎体转移瘤患者共72例.其中PVP+缓释氟尿嘧啶组37例,单纯PVP 35例,通过临床症状、生存分析及影像学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PVP+缓释氟尿嘧啶组椎体肿瘤局部控制率67.6%(25,37),疼痛缓解率达89.2%(33,37);单纯PVP组椎体肿瘤局部控制率42.9%(15,35),疼痛缓解率85.7%(30/35),两组间局部肿瘤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两组病例的生活质量、疼痛缓解及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4、0.462和0.498).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治疗椎体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可明显缓解晚期恶性肿瘤椎体转移带来的剧烈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对椎体转移病灶具有一定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孔辛月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7):1264-1265
目的:探讨益生菌结合美沙拉嗪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9例(美沙拉嗪,1 g?d-1,4次?d-1)和观察组53例(益生菌结合美沙拉嗪,每次0.5g,3次?d-1).治疗2 m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8、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8、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炎性反应,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及认知行为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干预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水平,25例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的为A组,25例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的为B组,20名健康对照的为C组.结果 两组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IL-1β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和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使IL-1β和IL-6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活性调节蛋白(RANTES)、白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茁1(TGF-β1)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及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 年1月至2017 年5 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接受小剂量甲泼尼龙片联合环孢素A 治疗的40 例HBV-GN 患者纳入研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 周、8 周、12 周、16 周、20 周和24 周采集血液样本和尿液样本,检测患者正常T 细胞表达和分泌的RANTES、IL-17、TGF-β1 水平及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 周后,患者总有效率为72.5%,9 例(22.5%)患者出现HBV-DNA 转阳性,与治疗4 周相比,转阳率明显增加(P<0.05)。患者自治疗8 周起,平均24 h 蛋白尿含量、TGTBIL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ALB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Scr 和CCR 水平基本保证正常(P>0.05)。经治疗后,相同时间点检测HBV-DNA 转阳的患者血清中RANTES、IL-17、TGF-β1 的含量均高于HBV-DNA(-)患者(P<0.05)。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BV-DNA(-) 患者血清中平均RANTES、IL-17、TGF-β1 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RANTES、IL-17、TGF-β1 水平与患者缓解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RANTES、IL-17、TGF-β1 可作为预测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HBV-GN 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估指标,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实验室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慢性持续期药物治疗前后肺功能、三种细胞数量和炎性标志物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肺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标志物水平分析了356例哮喘患儿(包括213例临床控制组、63例显效组、49例有效组和31例无效组)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 通过药物治疗,临床控制组、显效组、有效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和FEV1/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三种细胞数量[WBC,中性粒细胞(N)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无效组无明显改变;上述前三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无效组亦无明显差异;炎性标志物中三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白介素10(IL-10)水平明显增高,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无效组无明显差异,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29%.结论 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是哮喘患儿慢性持续期药物治疗前后评估的最佳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炎症中IL-17A的表达及意义,选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炎症患者9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轻度,36例)、B组(中度,32例)及C组(重度,30例),均进行IL-17A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检测,比较3组患者血清IL-17A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IL-17A水平,分析不同预后患者血清IL-17A水平及其价值。结果显示,C组患者血清IL-17A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高于A组和B组,且B组高于A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7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C组血清IL-17A水平仍高于A组和B组,且B组高于A组(P0.05);经Pearson分析,IL-17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28 d随访,98例患者中存活60例,死亡38例,存活者血清IL-17A水平明显低于死亡者(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UC为0.859。研究提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炎症患者IL-17A的表达水平升高,动态监测IL-17A水平可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