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其复制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变异.变异的发生与HBV本身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宿主的免疫压力、抗病毒药物的应用等因素有关,变异的发生及后果是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HBV的S、P、C、X基因都可以发生变异,变异可产生免疫逃逸株、耐药株等,还可影响病毒感染者的预后.现将乙肝病毒基因变异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作为HB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鉴定传染源,确定传播关系及发病机制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有力工具,日益受到广泛重视。随着HBV基因分型方法的日趋完善及新基因型的发现,人们对HBV基因型有了进一步认识。本文就HBV基因型的分型和地理分布,HBV基因型与血清亚型的关系,HBV 基因型和变异的关系及与临床治疗和转归的关系等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V基因型和HBx基因多态性,探讨HBx基因变异与HB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对110份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V基因型进行检测。采用巢式PCR、单链构象多态性与异源双链分析、以及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Bx基因突变。结果在110份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检出B型、C型和混合型B+C,分别占57份(56.8%)、49份(44.6%)和4份(3.6%)。与参考序列相比,B型与C型HBx基因都存在点突变,且C型点突变数明显多于B型(t=-12.599,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HBx基因突变与HBV基因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荧光标记核酸序列测定技术分析患者携带的HBV基因型,判断所携带的HBV亚型以及治疗过程中是否产生耐药性.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进行核酸序列分析,使用计算机模拟核酸杂交技术分析HBV基因的亚型与耐药基因.结果:扩增产物的核酸序列分析表明,设计的引物序列在确定的条件下可以特异性的扩增HBV相应的基因片段.患者耐药基因分析结果分别为HBV YVDD变异和YIDD变异;病毒亚型分析结果提示患者携带的HBV均为adr亚型.结论:本方法能够准确判定HBV的YVDD与YIDD变异及其它类型突变,并确定患者携带HBV的基因型,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出病原体的耐药性,可以作为合理用药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各个区变异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已经知道,HBV有S区、C区、P区和X区四个区。其中X区的变异可影响核心启动子和增强因子Ⅱ,产生翻译终止密码,导致HBV DNA复制和表达的抑制。研究HBV变异的方法有多种,而确定变异位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DNA测序。目前,DNA序列分为引物标记法和末端标记法两种,本研究拟通过PCR扩增HBV X基因,并用引物标记法对其测序,拟建立一个快速、简便、低成本的测序方法。研究HBV X基因变异从而为研究其他目的基因的变异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海府地区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基因分型、病毒变异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入选对象为海府地区慢性HBV感染患者,依照HBV感染自然史分为4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组、HBeAg(+)CHB组、HBsAg-IaC组、HBeAg(-)CHB组,各50例,PCR-RELP、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所有样本基因型、病毒变异.结果 ①4组患者B基因型感染分布比率分别为:60%、56%、62%、60%;C基因为:38%、38%、34%、32%;D基因为:2%、6%、0、6%;B+C基因为:0、0、4%、2%.各型基因在4组患者中感染同比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之间优势基因均为B、C基因,尤以B基因感染为主.②4组患者均存在PC、BCP区变异,其中HBeAg(-)CHB组患者变异比例最高,其次为HBeAg(+)CHB组,与HBsAg-IaC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73、18.32、6.78、3.84;P=6.59E-07、1.87E-05、0.009、0.049).③B、C型基因感染患者均存在PC、BCP区变异.PC、BCP区变异结果中C基因型发生比例较B基因型高,分别为:43.66%比15.97%、33.80%比10.92%,两者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9、14.84,P=2.74E-05、0.000).结论 海府地区慢性HBV感染优势基因为B、C基因,尤以B基因为主,4种免疫状态均存在PC、BCP区变异.C基因型感染患者及HBeAg(-)CHB患者存在高PC、BCP区变异,可能更易引起严重的肝细胞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修复、病毒的高复制及流行,因此,对患者基因分型及病毒变异进行有效监控,将为海府地区慢性HBV感染者的管理开辟新的途径,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作为HB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鉴定传染源,确定传播关系及发病机制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有力工具,日益受到广泛重视。随着HBV基因分型方法的日趋完善及新基因型的发现,人们对HBV基因型有了进一步认识。本文就HBV基因型的分型和地理分布,HBV基因型与血清亚型的关系,HBV基因型和变异的关系及与临床治疗和转归的关系等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C基因亚型与病毒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155例慢性HBVC基因感染者,包括78例肝细胞癌(HCC)、36例肝硬化(LC)和41例慢性肝炎(CH)血清样本进行C基因亚型和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BCP)以及前C区(PC)变异检测。结果在HCC、LC和CH研究组中C1的分布均高于C2,同时C1亚型有较高的BCP变异。C2亚型有较高的Pc变异(P〈0.030)。结论慢性HBVC基因型患者HCC的高发生率和有较严重的肝脏损害可能与其中C1分布较多有关,因此HBVC基因型患者进行亚型鉴定能更好地评估HBV基因型系列对慢性HBV感染疾病进展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黑龙江省乙型肝炎病毒(HBV)拉米夫定耐药株YMDD变异与基因型、HBV BCP变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收集的245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多重PCR法检测HBV的基因型;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HBV YMDD变异及变异类型;巢式PCR法扩增HBV C基因区,测序分析BCP位点变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HBV YMDD野生株、变异株中,基因型B、C、B与C混合型分别为8.8%、89.2%、2.0%;6.3%、93%、0.7%,基因型构成比无统计学的差异.HBV BCP的变异率在YMDD野生株与变异株分别为69.6%、76.9%,无统计学的差异.在HBV YMDD野生株中,HBV B基因型BCP的变异率22.2%,C基因型BCP的变异率73.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但在YMDD变异株中,无统计学的差异.在YIDD、YVDD变异株HBV BCP变异率分别为83.0%和64.6%,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 在HBV YMDD野生株中,与B基因型相比,C基因型更易发生BCP变异;YMDD变异株中,BCP变异率在B、C基因型间无统计学差异,BCP变异在变异类型间(YIDD、YVDD)存在统计学差异;与YVDD变异株相比较,YIDD变异株易发生HBV BCP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C亚型(HBV/C)的核心启动子、前C/核心区基因变异情况,分析HBV/C亚型的病毒学特征。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LISA)筛选出79例HBV/C,再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进行HBV/C亚型分析;同时针对HBV核心启动子、DreC/核心区基因进行半巢式PCR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①79例HBV/C中,33例(41.8%)为HBV/C1亚型,46例(58.2%)为HBV/C2亚型。②HBV/C1亚型仅见于来自中国南方的患者(P〈0.0001)。③A1898位点变异仅见于HBV/C1亚型(P=0.056),V1753位点变异在HBV/C1亚型中多见(P〈0.05);HBV/C2以T1858(90%)、A1896(40%)位点变异多见(P〈0.008)。T1762/A1764位点变异在HBV/C两种亚型中均常见。④肝细胞癌(HCC)患者中,V1753和T1762/A1764变异最常见(P〈0.05)。结论 HBV/CI和HBV/C2在中国有明显的地区差异;V1753合并T1762/A1764双变异与发展为HCC相关,尤其在HBV/C1患者。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前C区热点变异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变异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曾经一度成为肝为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前C区热眯变异是变异研究的重点,本文就HBV前C区基因的结构功能,热点变异发生的可能,机理与临床的关系等有关研究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2.
乙肝病毒S基因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对近年来乙肝病毒S基因变异的研究进行综述,在发现S基因第145位氨基酸点突变后,陆续报道了S基因其它部位如第126、131和144位氨基酸等部位的变异。S基因变异可发生于自然感染个体中,也可见于疫苗免疫失败者、HBIG治疗移植后肝脏HBV感染失败者以及HBSAg(-)HBV感染者,最近还报道了由核苷类似物治疗导致的S基因变异,但S基因变异发生的频率及其临床相关性如何还难以确定,这给临床工作者带来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C基因截短的HBV复制与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基因截短型HBV变异体的复制与包装。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人工定点突变等技术构建C基因截短型HBV变异体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提取细胞内及培养上清液中DNA分别进行Southem杂交,PCR及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结果 经DNA测序及酶切鉴定证实C基因截短型HBV质粒载体构建成功;C基因截短型HBV为复制缺损型,与辅助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可在细胞内及培养上清液中检测到HBV各种DNA构型;DNA定量分析提示C基因截短型HBV的包装效率较野生型HBV提高3~40倍。结论 C基因截短型HBV变异体为复制缺损型,单独转染后不能在肝细胞内包装与复制,但在缺失包装信号ε的相应辅助病毒辅助下可有效复制并包装成子代病毒颗粒分泌到胞外,且包装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市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情况,探讨HBV基因型与前C/C启动子变异、乙肝的病程进展及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ELISA法(mAbs ELISA)对深圳市165例HBV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分型;随机抽取24例慢性乙型肝炎(CUB)患者,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BV前C/C启动子变异;回顾性分析HBV基因型与干扰素、贺普丁抗HBV疗效的关系。结果 ①165例患者中,以B型106例(64.2%)和C型48例(29.1%)为主。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组B型占95.4%,肝硬化(LC)组C型占64.7%(P〈0.05)。②24例CHB患者中,16例(10例B型,6例C型)发生HBV前C/C启动子变异:前C区变异(nt1896、1862)者10例(B型9例,C型1例)。基本C区启动子变异(BCP)变异(nt1762、1764)者6例(B型1例,C型5例)。③用干扰素治疗的27例HBeAg(+)CHB患者,达到完全应答者B型11例(62.5%)较C型1例(9.1%)多见(P〈0.05)。用贺普丁治疗的29例HBeAg(+)CHB患者,持续应答者B型15例(78.9%)较C型3例(30.0%)多见(P〈0.05)。结论 ①深圳市HBV基因分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②C型较B型易发生BCP变异,发生肝硬化机会较高,且对于扰素及贺普丁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区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区难种与变异的特点。方法 以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设计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自3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扩增HBVCP序列,克隆入pGEM Teasy质粒,随机挑选克隆进行DNA测序以确定病毒的变异程度。结果 测序结果发现HBV CP序列高度保守,但在TATA样盒(1—3)可发生多种突变,其中184nt(T→C)位替换突变员为常见;在直接重复序列(DR)I上游存有一缺失突变高发区33.3%(5/15)。结论 CP区内有一缺失高变区,TATA样盒3的变异可能影响前C蛋白的表达。结果 提示HBV长期携带者体内有HBV准种共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C区基因的一级结构及其变异特点。探讨前C区1896位基因突变与血清标志物,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388份,进行前C/C区基因测序,HBV标志物、HBV-DNA、ALT、AST测定。结果:HBVA1896突变毒株158例,A1899突变毒株57例。C区变异大部分集中在第5、27、60位氨基酸的序列中。结论:A1896突变与HBeAg分泌障碍有关。A1896突变可加重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YMDD变异的关系.方法选用200例HBV DNA、HbeAg阳性,血清ALT异常的HBV肝炎患者,服拉米夫定(100mg/d)24个月.用PCR(FQ-PCR)检测HBV DNA,分析乙肝病毒野生型YMDD及突变耐药型YIDD/YVDD,HBV基因分型.结果200例慢性乙肝病人C基因型占39%,B基因型占26%,D基因型占22%,B+C混合基因型占10%,其他占3%,包括1例出现YIDD耐药株.服拉米夫定12个月后,YMDD变异率为6%;24个月后,YMDD变异率为15%.结论乙肝病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次为B型及D型;服拉米夫定后大多数病人的DNA水平明显降低,拉米夫定治疗可加速病毒YMDD变异发生,且与服药时间呈正相关;YMDD突变与乙肝病毒的基因型无关.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YMDD变异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YMDD变异的关系。方法 选用200例HBV DNA、HbeAg阳性,血清ALT异常的.HBV肝炎患者,服拉米夫定(100mg/d)24个月。用PCR(FQ-PCR)检测HBVDNA,分析乙肝病毒野生型YMDD及突变耐药型YIDD/YVDD,HBV基因分型。结果 200例慢性乙肝病人C基因型占39%,B基因型占26%,D基因型占22%,B+C混合基因型占10%,其他占3%,包括1例出现YIDD耐药株。服拉米夫定12个月后,YMDD变异率为6%;24个月后,YMDD变异率为15%。结论 乙肝病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次为B型及D型;服拉米夫定后大多数病人的DNA水平日月显降低,拉米夫定治疗可加速病毒YMDD变异发生,且与服药时间呈正相关;YMDD突变与乙肝病毒的基因型无关。  相似文献   

19.
HBV X基因变异的生物学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年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于X基因的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双突变及X基因的缺失变异的生物学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研究HBV基因型及病毒变异与慢性肝病进展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以及部分PCR产物测序的方法对401例慢性HBV感染者,包括112例HCC患者(HCC组)。129例无症状携带者(ASC组),70例肝硬化患者(LC组)和90例慢性肝炎患者(CH组)进行HBV基因分型以及BCP和PC变异检测。结果401例慢性HBV感染者中181例发生B基因型感染,220例发生C型感染。HCC组中C型分布高于其他3个疾病组;C基因型感染者BCP变异多于B基因型;B基因型感染者PC变异多于C基因型:同时BCP变异发生率随着病程进展而递增:在ASC组、CH组、LC组和HCC组里的BCP变异阳性率分别为22.4%、35.0%、50.0%、74.1%。C1与C2亚型相比,C1有较高BCP变异阳性率,而C2有较高PC变异发生率。结论BCP变异与肝病进程存在依从关系,因此BCP变异的检测对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进展和临床结局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