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烤烟烟叶pH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210个复烤烟叶样品的pH值,并分析了不同年份、产区、部位、等级和颜色烤烟烟叶pH值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不同产区烤烟烟叶pH值集中在4.8~5.4范围内,且pH值变异系数不大;②烤烟烟叶pH值随着自然陈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2002和2003年烟叶pH值与2001、2000和1999年烟叶pH值差异极显著;③2000、2002和2003年不同产区烟叶pH值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④1999、2000和2001年不同部位、不同等级烟叶pH值差异不显著,而2002和2003年差异极显著;⑤1999和2000年桔黄和柠檬黄烟叶pH值差异不显著,而2001、2002和2003年差异显著,总体来看,柠檬黄烟叶pH值大于桔黄烟叶。  相似文献   

2.
湖南烤烟焦油量在生态区域和叶片部位间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湖南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样本180份,分析了烤烟焦油量的生态地域差异和部位差异.结果表明:湖南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焦油量均值分别为19.9、16.9和12.71 mg/支,主要分布区间分别为17.8~20.8、13.4~16.0和10.2~14.0 mg/支,烤烟下部叶焦油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大;生态区域间烤烟焦油量差异显著,表现为湘西北烟区较高;地区间烤烟焦油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现为湘西州烤烟焦油量相对较高,永州市、长沙市烤烟焦油量相对较低;在生态区域分布上,烤烟上部叶焦油量存在从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降低、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烤烟中部叶焦油量存在从西北往东南方向先降低后升高、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烤烟下部叶焦油量存在从西北往东南方向先降低后升高、从西南往东北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我国不同生态区烤烟外观质量差异的可能原因,研究了西南烟草种植区、东南烟草种植区和黄淮烟草种植区烤烟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构成特点及其与颜色、成熟度等外观质量指标分值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南和黄淮烟区烤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东南烟区,东南烟区烤烟的叶黄索比例极显著高于西南烟区.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总量低、叶黄素比例高的特点可能与其独特的颜色特征(桔黄偏深色域)有关.西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与外观指标分值呈明显正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的指标包括成熟度、叶片结构和色度等;黄淮烟区与西南烟区类似,但仅颜色分值与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b索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与颜色和成熟度分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也显示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外观指标分值的关系与西南和黄淮烟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初烤烟叶柔软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理化指标间的关系,对全国50个主产烟区300份烤烟样品的柔软度、物理指标、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烤烟柔软度分布范围为8.47~434.61 mN,不同部位柔软度差异较大,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2)不同种植区域(西南烟区、东南烟区、黄淮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北方烟区)烤烟柔软度差异显著;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黄淮烟区的柔软度最高,说明其柔软性较差。上部烟叶其他4个烟区差异不显著,中下部烟叶东南烟区和长江中上游烟区柔软度极显著低于其他烟区,说明其柔软性较好。(3)烤烟柔软度与主要理化指标密切相关,尤其是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对烟叶柔软度有直接作用,且相关系数也最高,分别为0.704、0.695和0.559,因此总糖、还原糖和钾是影响烤烟烟叶柔软度的重要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我国不同生态区烤烟外观质量差异的可能原因,研究了西南烟草种植区、东南烟草种植区和黄淮烟草种植区烤烟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构成特点及其与颜色、成熟度等外观质量指标分值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南和黄淮烟区烤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东南烟区,东南烟区烤烟的叶黄素比例极显著高于西南烟区。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总量低、叶黄素比例高的特点可能与其独特的颜色特征(桔黄偏深色域)有关。西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与外观指标分值呈明显正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的指标包括成熟度、叶片结构和色度等;黄淮烟区与西南烟区类似,但仅颜色分值与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与颜色和成熟度分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也显示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外观指标分值的关系与西南和黄淮烟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毕节烟区烤烟糖碱比的区域分布特点及与感官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毕节烤烟糖碱比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与感官品质的关系,对毕节烟区的342份C3F初烤烟叶样品糖碱比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烟叶糖碱比与感官品质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毕节烟区烤烟中部叶糖碱比平均值为9.64±3.80,变异系数39.36%,其中96.4%的样品烟叶糖碱比在4.00~20.00之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烟叶糖碱比增大,糖碱比在不同海拔间、产区间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将毕节市8个产区烟叶糖碱比划分为3类,第Ⅰ类群烟叶糖碱比为8.39±2.48,包括织金、黔西、纳雍、七星关4个产烟县、区;第Ⅱ类群烟叶糖碱比为9.82±4.62,包括大方和金沙两个产烟县;第Ⅲ类群烟叶糖碱比为11.59±3.74,包括赫章、威宁两个产烟县。毕节产区烟叶糖碱比在4.00~28.00范围内,烟叶糖碱比与除燃烧性外的感官品质指标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烟叶糖碱比在8.00~22.00范围内,其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我国不同产区烤烟烟叶主流烟气主要有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我国不同产区烤烟烟叶主流烟气主要有害成分特征,选取17个烤烟生产省(直辖市)36个代表产地烤烟样品266份,研究了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在产区、部位之间的差异以及同一品种在产地、部位和年份间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烤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均存在一定变异,其中NNK、氨、苯酚变异系数较大,苯并[a]芘、氰化氢中等,焦油、巴豆醛较小;不同种植区烤烟烟叶主流烟气焦油、巴豆醛、NNK、氨、氰化氢、苯酚释放量差异显著,一氧化碳、苯并[a]芘差异不显著;不同部位烤烟烟叶主流烟气焦油、苯酚、巴豆醛、氨、NNK释放量差异显著,一氧化碳、苯并[a]芘、氰化氢差异不显著;烤烟烟叶氰化氢、NNK释放量在产地间变异最大,苯酚释放量在部位间变异最大,苯并[a]芘释放量在部位、产地间变异大于年份间变异,焦油、一氧化碳、巴豆醛释放量在部位、产地、年份间变异均较小。  相似文献   

8.
烤烟主产区烟叶糖碱比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742份烤烟样品的糖碱比在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不同等级间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我国烤烟烟叶的糖碱比在样品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变幅为2.47~31.77,平均值为10.45,变异系数为45.31%.我国烤烟主产烟区糖碱比在6~10区间内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39.30%.黑龙江烟叶样品糖碱比较高达16.18,陕西、重庆烟叶样品糖碱比较低,分别为5.81和7.18.糖碱比最高的品种为龙江911,平均值为16.88,糖碱比最低的品种是NC89,为8.51.不同等级烟叶糖碱比高低表现为X2F>C3F>C2F>B2F.烟叶糖碱比在产区、品种和等级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烟叶糖碱比与其他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因产区和等级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利用云南烤烟原料,分析了云南省主产烟区烤烟13个主要化学指标在不同地区、不同部位、不同年份的变异.结果表明: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总体较高,烟叶钾氯比和两糖差变异较大,氮碱比较为适宜;不同地点间烤烟总糖、还原糖、钾、蛋白质、钾氯比、施木克值差异显著;不同部位间烤烟除氯、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年际间烤烟钾、氯含量表现较不稳定,但钾氯比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河南主产烟区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特点,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并比较了河南不同产区、不同等级烤烟样品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分析了非挥发性有机酸组分与其总量的相关关系,根据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对烤烟样品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主产烟区烤烟样品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在99.32~181.90 mg/g之间,平均含量为134.10 mg/g;非挥发性有机酸各组分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2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在不同产区之间表现为:郏县许昌洛宁陕县灵宝鹿邑襄城卢氏社旗。3不同等级间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的差异极显著,其含量高低表现为:X2FB2FC3F。4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与苹果酸、柠檬酸和亚麻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酸含量显著正相关。5聚类分析结果将河南主产烟区烤烟分为3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