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过程中红酸汤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酸汤为原料,以总酸、亚硝酸盐、pH、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水分、抗坏血酸为检测指标,分析不同发酵时间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的红酸汤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的红酸汤中还原糖、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总酸含量和pH均在第6天达到峰值,分别为10.11 g/kg和3.04与10.26 g/kg和2.84;水分含量在第6天达到最低,分别为84.83%与84.18%;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分别为0.052 2 mg/kg与0.030 4 mg/kg,未超标。因此,与自然发酵相比,乳酸菌强化发酵明显减少亚硝酸盐含量,缩短了红酸汤发酵周期,但自然发酵红酸汤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2.
黄克  崔春  赵谋明  马浩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9):1139-1141
对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植酸、V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在花生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和五种天然抗氧化剂相互之间的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Rancimat法测定了添加各种抗氧剂的花生油的诱导时间,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各种天然抗氧化剂在组分中的主次因素为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植酸>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优化得出天然抗氧化剂的复配配方为迷迭香提取物0.07%、茶多酚0.03%、植酸0.02%、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02%。此配方对花生油的抗氧化能力优于TBHQ。  相似文献   

3.
天然护色剂对酱牛肉护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于用红曲红色素作为表面着色剂的小包装方便酱卤肉制品在贮藏期间易发生氧化褪色这一现象,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酱牛肉的pH、红度值、色素残留率、感官评价,研究抗坏血酸钠、葡萄糖、茶多酚及其复合剂作为抗氧化剂对产品表面红曲红色素的保护效果。研究表明:0.05%的茶多酚护色效果最为显著,0.06%的抗坏血酸钠和0.01%的葡萄糖也明显起到了护色的效用,复合剂的相乘效用使其比单一组抗氧化效果更明显,且与市售护色剂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复配护色剂(0.06%抗坏血酸钠+0.01%葡萄糖+0.05%茶多酚)能使酱牛肉储存28d后,红度值仍能达到12.51、色素残留率达到46.54%、感官评价达到3.5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对西式培根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以70%(以原料肉总质量计,下同)猪瘦肉(绞碎)和30%猪背膘脂肪(切片)为原料,经腌制、压模、蒸煮、烘烤、烟熏等工序加工制备西式培根,在腌制环节添加不同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制备4组不同的腌制液:空白对照组:20%基础腌制液;TCER组:20%基础腌制液,再分别添加0.05%茶多酚、0.05%VC、0.05%VE和0.05%迷迭香;TCNCS组:20%基础腌制液,再分别添加0.25%茶多酚、0.25%壳聚糖、0.05%乳酸链球菌素、0.05%溶菌酶和1.25%香辛料(0.625%丁香和0.625%桂皮);TE组:20%基础腌制液,再分别添加0.06%茶多酚和0.08%VE。测定4组西式培根终产品的pH值、红度值、亚硝酸盐残留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过氧化值、生物胺含量、N-亚硝胺含量,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3组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添加不影响西式培根的感官品质,显著降低产品的pH值、亚硝酸盐残留量,延缓产品的脂质氧化(P0.05),控制N-二甲基亚硝胺的形成。TCER组和TE组产品中生物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对西式培根的品质和安全性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枸杞对红酸汤品质及风味的影响,于红酸汤中添加0%、1%、2%、3%、4%、5%、6%的枸杞浆,28℃恒温发酵5 d,测定枸杞红酸汤中亚硝酸盐、有机酸含量及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的变化,并利用模糊数学法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枸杞添加量的增加,红酸汤中亚硝酸盐含量呈现降低趋势,当枸杞浆添加量为3%时,亚硝酸盐含量最低,而当枸杞浆添加量继续增加时,亚硝酸盐含量随之呈现增加趋势;红酸汤中有机酸的含量随着枸杞浆添加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当枸杞浆添加量为3%时趋于稳定;红酸汤中·OH-、O2-·清除率均随着枸杞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枸杞的添加有助于提升红酸汤的抗氧化活性;由感官评价结果可知,当枸杞浆添加量为2%~4%之间时,红酸汤的感官评分较高;综上可知,枸杞浆的最适添加量为3%。  相似文献   

6.
复配天然抗氧化剂在川味香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攀宇  陈韬 《肉类研究》2012,26(2):37-42
使用国家标准中允许添加的3种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TP)、植酸和甘草抗氧化物(LRA)。将其按照不同比例添加入川味香肠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及感官评定优化3种天然抗氧化剂在川味香肠中复配比例。复配天然抗氧化剂最佳组合为:茶多酚0.35g/kg、植酸0.15g/kg和甘草抗氧化物0.1g/kg,此条件下制备的川味香肠的感官评定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7.
魏红艳 《中国油脂》2022,47(3):38-40
分别向双低菜籽油添加0.2 g/kg的维生素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茶多酚棕榈酸酯,采用Schaal烘箱法进行13 d的贮藏试验,测定贮藏过程中酸值、碘值、硫代巴比妥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的变化,研究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双低菜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贮藏期间添加抗氧化剂组双低菜籽油酸值、硫代巴比妥酸值、茴香胺值及过氧化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均较未添加抗氧化剂的低,且添加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组的4个指标上升速度低于添加茶多酚棕榈酸酯和维生素E组的,贮藏13 d时其过氧化值(0.23 g/100 g)未超过国标限量(0.25 g/100 g);此外,在贮藏13 d期间,添加茶多酚棕榈酸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维生素E的双低菜籽油碘值分别降低了6934%、55.00%、73.02%,较未添加抗氧化剂的(75.83%)低。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得知,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抑制双低菜籽油氧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五香牛肉在低温贮藏期间的安全性,降低合成抗氧化剂的使用量,筛选一种可以改善五香牛肉贮藏品质的天然保鲜剂。本文以五香牛肉为试验材料,采用无添加抗氧化剂组作为第一组(对照组),另外分别设置四种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处理组,即0.05%乳酸链球菌素+0.05%丁香+0.12%肉桂为第二组,0.05%乳酸链球菌素+0.05%丁香+0.03%迷迭香为第三组,0.05%丁香+0.03%迷迭香+0.12%肉桂为第四组, 0.05%乳酸链球菌素+0.05%丁香+0.03%迷迭香+0.12%肉桂为第五组,通过分析五香牛肉在贮藏期间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的变化,探讨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对五香牛肉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第五组可以显著减缓五香牛肉的氧化损伤,延缓产品品质降低(P<0.05),且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60 d时,第五组的TBARS值为(0.30±0.01)mg/kg,挥发性盐基氮值为(12.08±0.21)mg/100 g,菌落总数为(3.81±0.04)lg(CFU/g),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感官评定分析结果也同样得出:60 d时第五组的总体可接受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试验结果得出,0.05%乳酸链球菌素+0.05%丁香+0.03%迷迭香+0.12% 肉桂处理组对低温贮藏五香牛肉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植酸和茶多酚复合抗氧化剂对辐照卤制鸡翅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缓辐照卤制鸡翅氧化变质,延长其贮藏期,探讨天然抗氧化剂对提高辐照卤制鸡翅4 ℃条件下贮藏过程中氧化稳定性的作用效果与机制。对比7 种抗氧化剂对·OH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析不同植酸和茶多酚复配比例的协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植酸对·OH表现出较强的清除作用,当达最高质量浓度0.06 g/100 mL时,清除率达63%;茶多酚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较强,在最高质量浓度0.06 g/100 mL时,清除率达94%;植酸和茶多酚按1∶1比例(0.01 g/100 mL植酸+0.01 g/100 mL茶多酚)复配时,样品pH值、过氧化值、酸价和硫代巴比妥酸值变化最小,协同抗氧化效果最佳,且样品的感官品质和色泽保持较好;采用电子鼻对卤制鸡翅的总体气味进行检测可知,不添加天然抗氧化剂且无辐照处理组与植酸和茶多酚配比1∶1处理组的差异较大,其结果与理化指标测定结果相一致,说明最佳抗氧化组合为0.01 g/100 mL植酸和0.01 g/100 mL茶多酚配比1∶1,其能较好地保持辐照卤制鸡翅的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0.
红酸汤是贵州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番茄为主要原料发酵制成的一种天然调味品;该研究将两株分离于自然发酵酸汤的乳酸菌(干酪乳杆菌H1∶鼠李糖乳杆菌H3为1∶1)复合接种于番茄中进行发酵,以未接菌组红酸汤为对照,对其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计数、pH、总酸、还原糖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及分析,并对其发酵前后的有机酸变化和风味物质变化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株乳酸菌能够快速产酸,在发酵的第5天pH值达到3.18±0.00,红酸汤发酵周期由原来的15d缩短至5d,而相应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与乳酸含量显著高于未接菌发酵组,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未接菌发酵组。该研究表明两株乳酸菌作为红酸汤的发酵剂,通过复合发酵可以改善红酸汤的风味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以红辣椒为主要原料,通过多菌种乳酸菌协同发酵,以总酸和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食盐添加量、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的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红辣椒酸汤生产最优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显示红辣椒酸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食盐添加量0.5%,菌种添加量为5.7%,发酵时间为20 d,发酵温度为30℃。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红辣椒酸汤的总酸为32.45 g/kg,感官评价总分为8.67分,产品有机酸种类丰富,可为红辣椒酸汤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叶种特异性品种红紫芽熟茶适制性及渥堆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方法 以红紫芽晒青茶为原料, 分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电子鼻、色差分析结合感官审评方法研究红紫芽熟茶适制性及渥堆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结果 GC-MS分析结果表明,红紫芽晒青茶共鉴定6大类28种香气物质, 红紫芽出堆样共鉴定出9大类46种香气物质, 电子鼻传感器区别贡献率分析(Loading)结果表明,10个传感器中就有5个传感器(R8、R6、R10、R7和R9)对茶叶香气的响应明显,对区分贡献率最大, 香气分析结果表明红紫芽叶制成熟茶香气物质丰富。随着翻堆序数增加, L*和?L值总体呈下降趋势, a*和?a总体呈增加趋势,b*及?b值随着翻堆序数增加先增加后呈下降趋势, 表明随着发酵进行, 茶汤明亮度降低, 茶汤变红变深, 这与感官呈现的一致。HPLC结果表明,随着渥堆序数增加,总儿茶素、茶多酚及氨基酸含量呈递减趋势, 出堆样氨基酸、茶多酚、总儿茶素含量低于晒青原料(P<0.05), 水浸出物含量高于晒青原料(P<0.05), 每一次翻堆样咖啡碱的含量变化幅度也不大(P>0.05)。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红紫芽出堆样汤色棕红明亮,香气陈香、木香带甜香,滋味甜醇尚滑, 品质特征符合普洱茶国家标准。结论 GC-MS及电子鼻香气分析结果表明红紫芽熟茶香气丰富, 品质特征变化符合普洱茶国家标准, 即红紫芽茶适制普洱茶且香气丰富。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探究应用干酪乳杆菌H1作为发酵剂接种西红柿优化制作酸汤发酵工艺。研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和加盐量四个因素对番茄酸汤的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设计,基于模糊数学法得到的感官评定和总酸两个响应值,对人工接种干酪乳杆菌的番茄酸汤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确定其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5 d,接种量2%,加盐量1.45%时,得到的番茄酸汤总酸达到1.23%,感官评分8.48±0.58,与理论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响应面的实验值和回归方程预测值基本吻合,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所确定的番茄酸汤的发酵条件稳定可靠,能为番茄酸汤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得到适合白酸汤发酵的发酵剂,实现传统白酸汤的规范性生产。方法:采用溶钙圈法结合总酸产量和耐酸耐胆盐实验筛选乳酸菌优良菌株;采用糖苷酶活性实验筛选酵母菌优良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和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将两株优良发酵菌株复配应用于白酸汤中,对其pH、总酸、总糖、还原糖和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从128株乳酸菌中筛选出1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G1-3,该菌株在pH3.0与0.3%牛胆盐环境中均生长良好,从20株酵母菌中筛选出1株糖苷酶活性较强的菌株G2-2。经鉴定菌株G1-3为副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2-2为印迪卡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indica)。两株菌复配发酵后的籼米白酸汤的总酸含量较自然发酵提高了5倍,总糖与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了61.53%与81.02%;糯米白酸汤中的总酸含量较自然发酵提高了18倍,总糖与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了68.86%与86.99%。两株菌复配发酵后的白酸汤的感官品质也优于自然发酵。结论:G1-3与G2-2的复合发酵剂发酵得到的白酸汤具有较好的品质,有望应用于白酸汤的发酵生...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 探究云南高山普洱茶渥堆过程滋味和汤色品质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云南省高海拔地区生产的普洱茶为研究样本,通过理化成分测定、色差测定和感官审评的方法对普洱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及茶汤色差值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性分析探讨了相应指标与滋味、汤色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整个渥堆过程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儿茶素等物质含量均显著降低,咖啡碱含量变化不明显。以茶多酚为主体,生成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先升后降,茶褐素含量显著增加。渥堆过程中,茶汤 L*(明亮度)逐渐降低,红(a*)和黄(b*)色调增强。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茶多酚、大多数儿茶素、水浸出物等物质与滋味品质呈负相关,茶褐素可以正向促进普洱茶的滋味和汤色品质。结论 茶多酚和茶褐素是普洱茶渥堆过程中滋味和汤色品质形成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6.
复合抗氧化剂在柑橘-枸杞果酒中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适合柑橘-枸杞果酒抗氧化的复合抗氧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抗坏血酸、竹叶黄酮、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茶多酚对柑橘-枸杞果酒抗氧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复合抗氧化剂的配方为:抗坏血酸0.6‰、竹叶黄酮0.07‰、EDTA-2Na 0.026‰、茶多酚0.06‰。用此复合抗氧化剂来代替发酵过程中的SO2,果酒的理化指标(酒精度、总酸、总糖、还原糖等)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挥发性成分更优,致使其感官评分有所提高。柑橘-枸杞果酒色泽亮黄、透明、果香与酒香和谐。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保靖黄金茶1号1芽2叶鲜叶为原料试制工夫红茶,考察变温发酵(第一阶段40℃&第二阶段30℃)对黄金茶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发酵加工的工夫红茶色泽黑褐尚润,滋味甜醇、鲜爽,甜香尚高长,汤色红亮,叶底尚红匀;与恒温发酵相比,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茶汤颜色由红亮向红暗转变更明显,滋味由甜醇向纯和尚甜方向发展,叶底逐渐变暗失去光泽(红亮转为红褐),并随着发酵第一阶段(40℃)占据总体发酵时间延长而表现的更加明显;与变温发酵相比,40℃、3 h恒温发酵后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下降最多,与(30℃,4 h)处理中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等的变化趋势则基本一致,而变温发酵处理后茶黄素的最终含量(0.39%)均高于30℃、40℃恒温发酵处理;基于感官审评结果与各处理品质成分含量检测结果,综合判定变温发酵处理(40℃1 h+30℃2h)是以黄金茶为原料加工工夫红茶甜醇带鲜特征品质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