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柿果为原料,利用曲酸、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为护色剂对柿汁加工过程中抑制褐变进行研究。以褐变抑制率和色差值为指标,在添加不同浓度护色剂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选取对褐变抑制率及色差值影响较大的三种护色剂为自变量,褐变抑制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自变量交互作用对柿汁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柿汁复合护色剂最优配比为曲酸1.02g/100mL、抗坏血酸0.41g/100mL、柠檬酸0.83 g/100mL,此条件下柿汁褐变抑制率实测值为86.15%,与预测值吻合率可达97.79%,可有效抑制柿汁褐变发生。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9):171-177
为抑制苹果梨汁褐变,在果实榨汁前,以护色剂对苹果梨汁抑制褐变率和色差值的影响为指标,在5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5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运用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确定了柠檬酸、Na_2SO_3、L-半胱氨酸3种对褐变抑制率及色差值影响较大的护色剂,之后通过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苹果梨汁护色剂配方为:柠檬酸添加量为0.67 g/100 mL,Na_2SO_3添加量为0.01 g/100 mL,L-半胱氨酸添加量为0.01 g/100 mL,在此配方条件下预测苹果梨汁褐变抑制率为58.1%,色差值为25.8 NBS。实际值为苹果梨汁平均褐变抑制率58.6%、平均色差值25.3 NBS,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程度分别为99.14%和98.06%。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Vc、柠檬酸、L-半胱氨酸、EDTA-Na_2 4种护色剂在无花果榨汁过程中对无花果汁总色差值和褐变抑制率的影响,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了复合护色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总色差值△E越小,褐变抑制率越大,护色效果越好。复合护色剂的最优组合为:Vc 0.1%、柠檬酸0.14%、L-半胱氨酸0.06%、EDTA-Na_2 0.02%,在添加此复合护色剂后无花果汁的总色差值为4.18,褐变抑制率为70.56%,色泽鲜亮,护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抑制荔枝酒褐变,在酒精发酵完成后,以褐变抑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8(27)正交试验表进行六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选出对荔枝酒褐变抑制率影响最大的4 种褐变抑制剂:L-半胱氨酸、谷胱甘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EDTA-Na2)和柠檬酸,利用Design-Expert 8.0软件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荔枝酒褐变抑制剂的最佳配方为L-半胱氨酸8.46 mmol/L、谷胱甘肽1.16 mmol/L、EDTA-Na21.87 mmol/L、柠檬酸1.89 mmol/L,在此条件下预测褐变抑制率为47.89%,实际值为50.18%,实际值与预测值吻合率达95.44%。  相似文献   

5.
以花生芽菜为原料,选取三种护色剂氯化钠、柠檬酸及抗坏血酸进行护色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护色剂均对花生芽菜具有良好的护色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以褐变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护色剂配方对花生芽菜褐变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护色剂对花生芽菜褐变抑制率的影响顺序为抗坏血酸>氯化钠>柠檬酸,最佳配方为氯化钠0.31g/100mL、柠檬酸0.93g/100mL、抗坏血酸0.57g/100mL,在此条件下褐变抑制率为73.13%。  相似文献   

6.
以哈密瓜为原料,采用自然干制方式,以哈密瓜干表面色泽与褐变度为研究指标,研究不同褐变抑制剂与浓度对哈密瓜干制褐变抑制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哈密瓜干制过程中,柠檬酸浓度0.3%,氯化钠、氯化钙浓度0.5%,L-半胱氨酸(L-Cys)、亚硫酸钠浓度0.05%时均有褐变抑制作用。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利用各护色剂之间的交互协同作用,得到优化褐变抑制剂配比:L-Cys浓度0.1%、氯化钙浓度1.5%、柠檬酸浓度0.3%、氯化钠浓度1.0%;经复合护色剂处理制得哈密瓜干表面色差L=70.49,a=39.42,b=16.18,与对照组比较均呈差异显著(P0.05);褐变度为0.081,与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经复合护色剂处理的哈密瓜干能够有效抑制褐变产生,使制品保持优良的色泽。  相似文献   

7.
速冻香蕉护色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抑制速冻香蕉褐变,在香蕉速冻之前,以褐变抑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六因素两水平的正交实验,采用极差分析,选出了对褐变抑制率影响大的4种单一护色剂(L-半胱氨酸、植酸、D-异抗坏血酸钠、EDTA-2Na),利用Design-Expert 8.0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速冻香蕉的最优护色剂配方为:L-半胱氨酸浓度为0.14%,植酸浓度为1.32%,EDTA-2Na浓度为1.28%,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为1.70%,此时褐变抑制率预测值为60.099 4%,实际值达到了61.172 2%,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吻合率达到了98.246 3%。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护色剂对杏脯L* 值和褐变度的影响,探讨热水烫漂对杏脯感官品质、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影响,以褐变度和L* 值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试验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热水烫漂使杏PPO、POD 活性显著降低,结合酶活及感官评价,90 ℃热烫2 min 为最佳工艺条件;0.60%柠檬酸、0.20%D-异抗坏血酸钠、0.20%L-半胱氨酸为复合无硫杏脯的护色配方,在此条件下L* 值为64.41,褐变度为0.075,结果与预测值相近,可有效抑制杏脯发生褐变。  相似文献   

9.
可食性涂膜包装对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卡拉胶、壳聚糖、海藻酸钠为主要原料作为涂膜原料,对马铃薯进行涂膜处理。低温下冷藏,分别对马铃薯进行褐变度、色差值、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感官色泽测定。并与马铃薯护色剂处理作对照,以比较其褐变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柠檬干片的最佳复合护色剂组合。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柠檬酸、L-半胱氨酸、氯化钙为因素,以柠檬片褐变抑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模拟得到复合护色剂对柠檬干片褐变抑制率的回归方程,确定最佳护色组合为柠檬酸为2.3%、L-半胱氨酸0.3%、氯化钙1.9%。在此条件下,柠檬干片的褐变抑制率为64.87%。并将其与未添加护色剂的柠檬干片进行对比,其脱水率、复水比均无较大差异,VC含量高于未添加护色剂的柠檬干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维生素C、L-半胱氨酸、植酸、EDTA-2Na四种抑制剂对沙棘酒贮藏过中非酶褐变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其5-羟甲基糠醛、总酚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酒中添加维生素C质量浓度为1.0 g/L以及EDTA-Na添加量为0.4 g/L时抑制效果好,添加植酸抑制作用不明显,添加L-半胱氨酸没有抑制作用。添加效果最好的1.0 g/L维生素C的沙棘酒贮藏1个月后的抑制率为29.7%,5-HMF含量为0.96 mg/L。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李光杏传统干制过程中的色泽及探讨非酶褐变有关主要物质变化规律。以新疆李光杏为研究试材,分析研究柠檬酸、植酸、L-半胱氨酸对李光杏干制品色泽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L*值为指标,通过Box-Benhnken试验,确定最适浸渍浓度,研究了复合护色剂处理的李光杏干制过程中抗坏血酸、总酚、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含量和L*值的变化,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对非酶褐变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植酸>L-半胱氨酸>柠檬酸,最佳复配工艺为0.60%柠檬酸、0.06%植酸、0.20%L-半胱氨酸,此条件下李光杏干制品L*值实际为42.18±0.22,护色效果好;干制结束后,杏干的抗坏血酸、还原糖、总酚、游离氨基酸含量相比于鲜果下降了85.68%、36.53%、64.00%、23.03%;相关性分析表明,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对L*值的直接作用最强,其次是抗坏血酸、总酚。综上所述,复配无硫护色剂能够有效抑制李光杏干制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和抗坏血酸氧化,改善李光杏干制品色泽。  相似文献   

13.
对新疆40个不同品种杏进行杏酒的发酵实验,通过对发酵过程中酒体的重量变化,发酵结束后杏酒的酒精度、残糖、干浸出物和总酸的测定以及感官评价,筛选出最佳的酿酒品种.结果表明:"圆旦杏"、"树上干"、"甜仁杏"、"大果杏"这四个品种杏酿制的杏酒酒精度分别为9.6%(v/v)、8.8%(v/v)、6.7%(v/v)、7.6%(v/v),总酸含量分别为5.7…49 6.5、8.3g/L,干浸出物含量分别为22.9、35.1、18.5、23.3g/L,残糖含量分别为6.3、3.8、3.7、3.6g/L."圆旦杏"为酿制杏酒的最佳品种,其酿制的杏酒色泽呈麦秆黄或金黄色,澄清透明,有悦人的杏果香及醇香,酒体柔和丰满,稳定性好.典型性强.其次为"树上千"、"甜仁杏"、"大果杏",而"黑叶杏"、"皮乃孜"、"何谢克"、"短枝杏"所酿制的杏酒也具有较好的感官评价,为酿酒的良好品种.  相似文献   

14.
杏酒澄清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王杰  王君 《中国酿造》2020,39(4):176
以凯特杏为原料酿造杏酒,加入皂土进行澄清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澄清温度、澄清时间、皂土添加量为变量,以透光率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澄清工艺的优化,并对澄清后杏酒的稳定性、理化指标和感官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杏酒的最佳澄清工艺为澄清温度24 ℃、皂土添加量0.5 g/L、澄清时间2.5 d。在此澄清工艺下,杏酒透光率可达97.60%,澄清后杏酒稳定性良好,还原糖由4.52 g/L降至3.75 g/L,总酸由5.25 g/L降至4.69 g/L,酒精度由14.7%vol降至13.2%vol,总酚含量由169.25 mg/L降至142.38 mg/L,蛋白质含量由1.18 g/L降至1.06 g/L。澄清后的杏酒澄清透明,有光泽,香气更加优雅,酒体更加平衡,感官评分由79分升至87分。  相似文献   

15.
核桃仁种皮的护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核桃仁种皮在加工过程中的护色工艺。通过定性试验初选出护色效果相对较好的护色剂,再经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选出护色效果最佳的护色剂组合,以保持种皮的颜色。结果表明:最佳护色剂组合为1.0g/L柠檬酸+6.5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5.0g/L CaCl2;其中对颜色改善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柠檬酸,其次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影响最小的为CaCl2。SPSS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结果的影响显著,而CaCl2对结果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添加不同酵母多糖发酵荔枝酒以及采用不同酵母菌种发酵酿制荔枝酒,分别研究酵母多糖种类、添加量、添加时间以及酵母种类对荔枝酒理化指标、感官品质的影响及防褐变效果。结果显示,在荔枝汁中添加250 mg/L Optired酵母多糖,发酵所得成品酒酒精度为12.8%vol,总酸、挥发酸等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可显著提高荔枝酒感官品质,同时对荔枝汁中酚类物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成品酒总酚含量提高35.9%,明显延缓其褐变进程,加速褐变后其褐变率下降156.2%。采用富产多糖的酵母发酵,其酿制的荔枝酒果香酒香浓郁协调,口感醇厚,圆润丰满,在贮藏过程中能有效保持香气、色泽、新鲜度等感官质量的稳定性,其中酵母BM4×4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徐佳  左勇  易媛  马倩  胡琨 《中国酿造》2020,39(11):137
将甘露聚糖、谷胱甘肽加入瓶装葡萄酒中,检测不同处理后白葡萄酒在储存期间颜色、酚类化合物和香气的变化,并通过感官品评来评估抗氧化剂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 mg/L甘露聚糖能有效抑制白葡萄酒颜色褐变,降低白葡萄酒的黄、绿色调及色差,提升酒体明亮度;显著延缓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氧化速率(高于对照组61.9%、39.7%),提高没食子酸的浓度(56.91%),但总酚含量总体呈递减趋势,表明抗氧化剂选择性保护了部分酚类物质;有效降低辛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酯类物质的水解(高于对照组2.97~5.77倍),保护了葡萄酒的花香味;并减少辛酸、己酸和正葵酸等酸性化合物的含量(低于对照组59%、70.07%和91.24%),降低了葡萄酒的奶酪腐败味;添加20 mg/L甘露聚糖白葡萄酒感官评分最高,为81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