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产胞外多糖能力强的乳酸菌菌株。方法:从实验室分离保藏的乳酸菌中挑选40株乳酸菌,以商业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 GG,LGG)为阳性对照菌株,采用菌落拉丝法和苯酚—硫酸法筛选出胞外多糖产量高的菌株,对其进行体外抗逆性、安全性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并对最终得到的菌株进行表型特征分析和种属鉴定。结果:对40株乳酸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得到了10株胞外多糖产量较多的乳酸菌;最终分离鉴定出4株高产EPS乳酸菌,产量均在600 mg/L以上,分别为2株副干酪乳杆菌(LZ9089、LZ9Y10)、1株干酪乳杆菌(LZ9183)和1株短乳杆菌(LZ9285)。结论:4株高产胞外多糖的菌株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富硒量和硒转化率,探索富硒能力较强的2株鼠李糖乳杆菌Lr-1和Lr-2在连续传250代过程中富硒能力的变化及其富硒稳定性。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富硒鼠李糖乳杆菌冻干保护剂配比,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在传250代过程中,菌株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Lr-1平均富硒量为429.99μg/g,平均硒转化率为28.32%;Lr-2平均富硒量为398.14μg/g,平均硒转化率为25.57%,富硒能力较稳定。富硒鼠李糖乳杆菌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为海藻糖7%、脱脂乳粉10%、谷氨酸钠5%,此条件下其冻干存活率达89.86%,比未加冻干保护剂时的冻干存活率提高81.85%。  相似文献   

3.
富硒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 种15 株乳酸菌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并对亚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耐硒和富硒能力进行比较,筛选出了富硒优势乳酸菌,并进行了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适宜的加硒时间为培养后的第6小时,培养时间为24 h。通过对9 株菌株比较,确定了较适宜的亚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为6 μg/mL。最终筛选出BC-25为富硒优势菌株,富硒量425.79 μg/g,硒转化率达27.00%,经16S rDNA分析鉴定其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  相似文献   

4.
采用苯酚-硫酸法从45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1株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NM18,对其进行形态特征观察为杆状细菌,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PCR扩增得到1478 bp序列,PCR产物序列通过Blast软件在NCBI网站中进行同源性比较,通过MEGA 5.0软件绘制系统发育树,菌株NM18鉴定为植物乳杆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初始pH值6.5、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34 h、最佳接种量1.5%,此条件下菌株NM18的胞外多糖合成量为206.8 mg/L,与基础培养基相比胞外多糖合成量提高15.2%。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从自然发酵剁辣椒中分离筛选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并探索菌株产胞外多糖的最佳碳源和最佳培养时间。结果表明,筛选并鉴定得到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Y-20。菌株Y-20产胞外多糖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且在MRS培养基中培养16 h时,OD600 nm值达到最大(3.62),胞外多糖产量达到最高,为242.95 mg/L。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胞外多糖硒化修饰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硒化修饰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硒化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硒化剂添加量的取值范围,再用响应面设计法确定最佳硒化修饰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硒化剂添加量显著影响乳酸菌胞外多糖硒化的程度,当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3.5h、硒化剂添加量0.55mg时硒含量和硒转化率达到最大值。在此条件下,所得硒多糖硒含量169.228μg/g,硒转化率32.37%;硒化后的多糖总抗氧化能力及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增强,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的简便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优良的功能性质。根据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性质,开发了菌落拉丝法作为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简便初筛方法。以分离菌落在MRS筛选培养基上的拉丝长度为初筛指标,以胞外多糖产量(硫酸-苯酚法)为复筛指标,从自然发酵酸乳和自然发酵蔬菜中分离得到了3株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乳酸菌,经API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分别被鉴定为短乳杆菌BT0898、植物乳杆菌NYC30和鼠李糖乳杆菌YHOC137。  相似文献   

8.
研究保加利亚乳杆菌G6高产胞外多糖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变其营养基质和发酵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出保加利亚乳杆菌G6高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和磷酸氢二钾为保加利亚乳杆菌G6高产胞外多糖的最适碳源、氮源和磷酸盐,当其质量浓度分别为30,10,3.0 g/L,而初始pH值为5.5,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36 h时,该菌株胞外多糖合成量为425.7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36.57%。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工艺条件具有合理性和稳定性,并可为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从传统发酵制品和婴儿粪便中筛选高产胞外多糖菌株。通过平板筛选及苯酚-硫酸法测定胞外多糖含量鉴定产胞外多糖菌种,从中挑选出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乳酸菌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并将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应用于生鲜乳的发酵。结果成功分离10株产量较高的胞外多糖产生菌,初步鉴定W1、W8为类肠膜明串珠菌;W2为乳酸片菌;D1为乳链球菌;D5为嗜热链球菌;L1为干酪乳杆菌;L2、L3为屎链球菌。D3、D4为链球菌属菌株。经L1菌株发酵的生鲜乳,感官评价总分最高,极大地提高了酸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从本实验室保藏的8株产胞外多糖的乳杆菌:干酪乳杆菌-Y3,干酪乳杆菌-Y4,干酪乳杆菌-Y16,植物乳杆菌-Y41,植物乳杆菌-Y42,植物乳杆菌-Y44,干酪乳杆菌-Y35,鼠李糖乳杆菌LGG中,筛选出1株产抗氧化活性多糖的菌株,评价其抗氧化性并分析其结构。采用酸沉醇提法从8株乳杆菌的MRS培养液中提取胞外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粗多糖和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胞外多糖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铁离子还原力(FRAP)、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及对ABAP氧化损伤HT-29细胞的保护作用,以评价8株菌胞外多糖抗氧化活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产高抗氧化活性胞外多糖的菌株为Y42。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菌株Y42胞外多糖作用浓度的降低,对ABAP氧化损伤HT-29细胞的保护作用降低,然而都显著高于氧化损伤组(P0.05)。菌株Y42胞外多糖显著上调HT-29细胞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量(P0.05),HT-29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显著高于氧化组(P0.05)。菌株Y42胞外多糖由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组成,其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醛酸、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半乳糖,它们的物质的量比为11.30∶3.51∶10.64∶7.53∶7.19。红外光谱扫描显示菌株Y42胞外多糖具有典型的特征吸收峰,属于吡喃糖环的骨架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制备有机纳米硒。对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筛选和鉴定。在分析亚硒酸钠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保加利亚乳杆菌接种量和起始培养基pH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硒含量为优化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有机纳米硒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亚硒酸钠浓度0.6 mg/mL、培养温度46 ℃、培养时间60 h、保加利亚乳杆菌接种量6%和起始培养基pH值为6.2,此条件下产品的硒含量为68.23%。有机纳米硒呈现规则颗粒状,表面较为光滑,粒径为300~400 nm。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乳酸菌产酸能力及接种组合搭配进行正交试验研究。通过对比接种乳酸发酵富硒和自然发酵富硒,研究薇菜中硒的富集和转化规律。得到了接种乳酸发酵对薇菜中总硒的富集以及无机硒向有机硒的转化有促进作用。并且在添加0.08‰食品级亚硒酸钠的条件下,接种乳酸发酵的薇菜最终有机硒含量可达36.80mg/kg。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将酸乳与有机硒两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保健功能,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富硒乳酸菌制作酸奶生产用发酵剂的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42℃,加硒量为7μg.mL-1,接种量为4%。测得发酵剂的活菌数为:9.45×10^8cfu.mL-1,硒的转化率达到84.15%,活力为0.65,符合酸奶发酵剂质量要求。用此发酵剂生产富硒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富硒发酵剂接种量为7%,加糖量为6%,培养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4.5 h。该酸乳硒含量达0.49μg.mL-1,转化硒为0.4815μg.mL-1,转化率为98.25%。与普通乳酸菌发酵酸乳相比,硒含量提高了约480倍。  相似文献   

14.
对乳酸乳球菌富硒工艺进行优化以及对其最优条件下提取的硒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量、培养时间、亚硒酸钠浓度是影响乳酸乳球菌富硒量的主要因素;当接种量8%,培养时间24h,亚硒酸钠浓度14μg/mL,温度37℃,pH6.6时,乳酸乳球菌的有机硒转化率为59.87%。当最优条件下提取的硒多糖浓度达2mg/mL时,硒多糖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78%和59%,较同等条件下多糖的清除率分别提高了19%和18%。  相似文献   

15.
以青春双歧杆菌ys01和干酪乳杆菌ys05为原料制备富硒酸奶发酵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青春双歧杆菌ys01和干酪乳杆菌ys05混合富硒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富硒条件为低聚果糖1%、Se4+质量浓度6.83μg/mL、初始pH6.0、青春双歧杆菌ys01和干酪乳杆菌ys05接种比例2:1、接种量3.8%、培养温度42℃、培养24h加硒、培养时间60h。在上述条件下,青春双歧杆菌ys01和干酪乳杆菌ys05混合菌体含硒量为(551±4.6)μg/g,硒转化率为(42.2±3.6)%。利用青春双歧杆菌ys01和干酪乳杆菌ys05制备的富硒酸奶发酵剂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用其发酵制备富硒酸奶,其有机硒含量为(17±4.5)μg/kg。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能将氧化形态的有毒硒转化为无毒的纳米硒(SeNPs),这种“绿色合成”方式在功能性产品开发、环境治理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巨大。本文从长期施加硒肥的大豆种植基地中筛选出菌株F4,对该菌株进行耐硒能力测定、鉴定分类、生长还原动力学分析,并通过体外还原试验初步探究亚硒酸钠的还原机理。结果表明:该菌属于高山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在浓度为50 mmoL/L亚硒酸钠平板中,菌株菌落存活率为37.08%,对亚硒酸钠的耐受能力可高达250 mmoL/L。在含硒培养基中的还原过程发现,菌株在前期6~14 h先生长然后在对数期中后期14~48 h对亚硒酸钠进行还原,并在稳定时期产生红色沉淀。体外还原定位试验反应体系在33 ℃下孵育24 h后,在培养上清和胞外多糖中观察到反应活性,添加还原型辅酶ⅠNADH下细胞质有略微变化。该芽孢杆菌可作为生产红色纳米硒的菌株,可为硒的生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分析植物乳杆菌45、植物乳杆菌571、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以及联合增香酵母PL09发酵豆乳过程中的酸度、活菌数、电泳图、胞外多糖含量、黏度等的变化,研究不同乳酸菌在豆乳中的生长特性及乳酸菌和酵母菌联合发酵豆乳时的特性。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45和植物乳杆菌571单独发酵豆乳8 h后pH分别达到4.43和4.42,活菌数分别达到3.11×108和2.78×108 CFU/mL,并且总糖含量降低较快;鼠李糖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能够在豆乳中发酵分别产生胞外多糖180.82和174.45 μg/mL;乳酸菌和增香酵母PL09联合用于发酵豆乳时,增香酵母PL09能够促进乳酸菌在豆乳中的产酸能力,并且提高活菌数及产品的黏度,为开发乳酸菌和酵母菌的联合发酵豆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提高产朊假丝酵母富硒能力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5L发酵罐水平上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富硒产朊假丝酵母细胞生长、谷胱甘肽合成和富硒能力的影响,通过分批发酵试验确定较优的培养方案:在发酵培养的第18小时加入20mg/L亚硒酸钠,发酵罐转速450r/min,L-蛋氨酸的添加浓度10mmol/L.该条件下,酵母细胞干重为11.32g/L,胞内谷胱甘肽和有机硒含量分别达到11.5mg/g和1352μg/g,该方案为高性能(高胞内谷胱甘肽含量、高有机硒含量)富硒产朊假丝酵母的高效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选用鼠李糖乳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发酵牛骨粉。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蔗糖添加量、接种量、骨粉浓度、发酵时间进行筛选。以游离钙转化率为特征性指标探讨发酵条件对游离钙转化率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且比较两种益生菌在体外模拟胃肠环境中的活菌数。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蔗糖添加量11%、接种量3%、骨粉浓度5g/100ml、发酵时间72h,婴儿双歧杆菌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蔗糖添加量8%,接种量5%、骨粉浓度10g/100ml、发酵时间72h;鼠李糖乳杆菌对牛骨粉中钙的转化率达32.0%,约为婴儿双歧杆菌的3倍;发酵时间是影响游离钙转化率的重要因素;鼠李糖乳杆菌活在模拟胃、肠液中的菌率是分别婴儿双歧杆菌的10.38、16.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