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通过揭示消费者食品安全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给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模型参考的同时,为激发我国公众广泛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通过全国范围的300名随机抽样样本,探讨主观规范、行为态度、风险感知、被害经历与消费者食品安全治理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 主观规范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行为态度,进而增强其风险感知能力,最终提升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意愿水平的链式中介模型成立;在“行为态度→食品安全治理意愿”“主观规范→食品安全治理意愿”与“主观规范→风险感知”3条路径的总效应中,各自间接效应的占比分别达到了17.5%、20.0%与36.7%;消费者遭受的食品被害经历对“风险感知→食品安全治理意愿”直接路径,以及两条间接路径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结论 本文旨在科学化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破除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主体单一化困境,为实现食品安全领域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共治局面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模型参考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浙江省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水平开展量化评判实证研究,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社会共治示范引领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基于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标准,结合文献调研、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综合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浙江省创建材料进行考核评分,完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量化评判。结果 建立的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按照权重排序,地方政府和企业仍然是城市食品安全两大主体,其他社会团体和公众作为第三方力量协同治理;地方政府应强化党政同责和资源保障,企业应依法持证并落实食品安全自查,新闻媒体应做好舆情监测与报道,行业协会应助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公众应多渠道参与监督。参与创建的三个城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总体水平均处于“好”等级,但内部指标有所差异,主要薄弱环节是社会协同,处于“较好”等级。结论 该指标体系契合当前城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评价的需要,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及示范引领中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我国主产区稻米镉污染现状的调查结果,对不同人群稻米镉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我国稻米合理膳食消费与政府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我国主产区6 249份稻米中的镉含量,分析稻米镉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基于蒙特卡洛模拟,估算稻米镉暴露的风险熵(HQ)及癌症风险指数(CR)的累积概率分布,评估食用稻米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 采用区域产量加权计算四个主产区稻米镉平均含量为0.166 1 mg/kg,超标率为25.99%,其中华中地区稻米样品镉超标率最高为56.64%;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稻米镉暴露水平较低,不存在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其他地区处于HQ>1非致癌危害风险水平的人群概率范围分别为成人0.06%~7.12%、儿童0.15%~11.44%,处于CR>10-4致癌危害风险水平的人群概率范围分别为成人0.16%~72.55%、儿童0.26%~77.93%,其中华中地区稻米镉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最高。结论 我国居民存在一定的稻米镉暴露健康风险,华中地区稻米镉暴露的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水平较高,儿童较成人受到的稻米镉暴露风险更高,提示重点区域和儿童的稻米镉暴露情况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我囯食品安全风险相关文献的基本情况,揭示其研究领域的热点、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之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收录的与食品安全风险相关的文献为数据源,通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等方法,确定研究主题情况。结果 通过运用SPSS26.0对选取出的85个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目前我囯食品安全风险研究形成了9个主流研究热点,分别为:食品污染及相关风险监测、蔬菜农药残留的健康风险、转基因食品及相关法律监管、风险防范预警、消费者对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风险监管、安全检测保障。结论 食品安全风险研究领域目前较为成熟的研究热点是食品安全风险监管,理论研究多集中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目标、职能、制度和技术方面,需加强对监管部门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宣贯和培训,以便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治理能力;蔬菜农药残留和风险防范预警作为新兴研究主题在未来较有发展潜力,后续研究需解决目前存在的基层相关监测条件缺乏的现状,尽快对风险预警体系进行建设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海关监管部门对进口酒类安全风险的预测预警能力,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加速通关效率,构建进口酒类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 基于调查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风险矩阵获得模糊隶属度矩阵,进行模糊综合运算得到各级指标风险值,同时模型引入动态调节因子,最终实现对具体批次进口酒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 我国进口酒类安全风险等级为中风险,检测项目中甲醇风险值最高(82.917),纳他霉素风险值最低(52.083)。结论 模型可根据进口酒类总体风险等级和检测项目风险值大小输出推荐检测项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进口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推进食品安全战略实施,加强农业、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食品安全风险数据融合应用,解决数据与接口标准不统一、数据上报与共享难,以及信息碎片化、业务条块化、工作分割化等问题。方法 通过数据编码技术,研究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基础信息采集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基本数据集、数据字典、数据交换技术规范等。结果 推动农业、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食品风险基础数据跨领域一致、可信采集和互联互通。结论 实现以食品安全大数据为基础的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目标,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战略实施,落实健康中国战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国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相关人员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能力建设开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国15个省的省级、市级、区(县)级政府行政部门下属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及第三方机构、企业等非政府机构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食品安全KAP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调查共回收问卷1 505份,有效问卷1 386份,平均得分为0.63±0.14。除性别和最近一次接受培训时间外,不同年龄、学历、行业就职年限、专业背景、机构类型、实验室类型、所在区域和通常接受培训形式的食品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的食品安全KAP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知识与态度得分、知识与行为得分、态度与行为得分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尽管存在满分问卷,但全国食品微生物检验人员KAP平均得分仅略高于及格水平。统计分析结果提示部分人群,如新入职及学历较低专业技术人员应注意食品安全知识水平的提升和检验工作经验积累,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应进一步加强市级、区(县)级等基层实验室人员的能力建设,建议采用专家现场讲座等形式开展专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市售鸡肉与鸡蛋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污染状况,探讨其污染来源,评价其膳食安全性。方法 2021年在杭州市随机抽取66份鸡肉样品和71份鸡蛋样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监测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采用食品安全指数来评估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残留风险。结果 鸡肉中检出强力霉素与土霉素,检出率分别为45.4%和1.52%,四环素与金霉素均未检出,无超标样品;鸡蛋中强力霉素检出率与超标率均为1.41%,其余项目均未检出;鸡肉与鸡蛋中四种四环素的食品安全指数远<1,说明其污染程度对食品安全影响很小。结论 杭州地区市售鸡肉和鸡蛋中存在一定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但污染程度较轻,鸡肉与鸡蛋的安全状态均为可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面向冬奥会食品安全应急保障应用场景,构建“多元集成、有效控制、智慧保障”解决方案。方法 综合运用应急风险评估方法,基于知识图谱集成食品供应链有害因子智能化快筛装置与方法,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奥运食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智慧管控系统,智能生成食品供应链不同环节、不同有害因子应急预案,从而面向系统不同层级用户实现精准推送。结果 运用智能化快筛技术和预测预警技术,该预案在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2022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和冬奥会测试赛、正式比赛期间供奥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结论 以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数据治理为主线、以快筛技术智能化集成为手段,以智慧风险预测与智能预警交互为纽带,推动了食品供应链有害因子系统感知、靶向识别、精准确证,提高了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HUA)的影响因素,为HUA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2017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各选取3个城市和农村调查点,抽取部分7~17岁在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膳食模式,应用回归和分类树模型探索HUA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抽取1 544名学生,HUA发生率为19.49%,男生高于女生,年龄较高的学生的HUA检出率也较高。因子分析共纳入4个公因子,对总方差的贡献率为42.641%,对应肉类蔬果、零食、谷薯豆类坚果和主食4种膳食模式。按照每个因子得分由低到高排序后分成4等分(Q1~Q4),单因素回归结果显示肉类蔬果模式、主食模式Q4水平HUA患病风险分别是Q1水平的1.687倍、1.764倍,谷薯豆类坚果模式Q4水平的患病风险是Q1水平的0.588倍。调整监测地区类型、性别、年龄、腰围、体质指数、血脂、血糖、身体活动等因素后,谷薯豆类坚果模式Q4水平的患病风险是Q1水平的0.638倍。分类树模型显示,年龄、性别、BMI水平是该群体HUA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7~17岁儿童青少年HUA检出率较高,应特别关注男生、12岁及以上、超重和肥胖学生HUA的发生,鼓励谷薯豆类坚果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西省各级疾控机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西辖区内各级疾控机构基本信息、人员配备、检验能力、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共计调查江西省各级疾控机构97个,其中43个县(区)级疾控机构未取得资质认定证书。全省疾控机构平均总面积3 495 m2,平均实验室面积968 m2。全省疾控机构从事食品技术相关活动人员1 079人,以技术人员为主,占75%;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构成特点基本一致,本科、工作年限>6年、年龄在30~50岁之间人员占比最高。全省疾控机构总体监测能力偏弱,除省级外,市、县(区)两级疾控机构具备的食品检测能力平均数均达不到国家要求。2018年全省共计培训1 430人次,每人年平均培训1.3次。结论 江西省各级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亟需扩大基层疾控机构人员队伍,尤其需要提高高学历人才占比。检测能力有待提高,县(区)级疾控机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通过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部分市售凉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毒力基因分布、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菌株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从餐饮店、超市、流动摊点采集200份凉菜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采用刚果红平板法及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分离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通过PCR技术检测其毒力基因和生物被膜基因,并进行agr分型和多位点序列(MLST)分型。结果 共分离出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0.50%(21/200);抽检的凉拌类样品检出率为13.73%(14/102),卤制类检出率为7.14%(7/98);传统肠毒素基因中seA检出率最高,为50.00%(12/24);而seE的检出率最低,为16.67%(4/24),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与杀白细胞毒素(PVL)检出率分别为4.17%(1/24)和25.00%(6/24),溶血毒素基因检出率较高,脱皮毒素基因仅检出etd;刚果红平板法试验中阳性占62.5%(15/24),结晶紫染色法中阳性占100%;生物被膜基因以cnaclfB为主,未检出bap;菌株分子分型以agrⅠ和ST188为主。结论 部分市售凉菜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菌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成膜能力强,有潜在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禽肉中沙门菌污染及耐药情况,并定量评估其风险。方法 应用微生物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4个步骤对禽肉中沙门菌进行风险评估。危害识别和危害特征描述资料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献、报告,结合沙门菌污染和禽肉消费量数据,应用Beta-Poisson剂量-反应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进行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结果 上海市市售禽肉中沙门菌检出率为13.0%(68/522),78.2%(43/55)的沙门菌为耐药菌株,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超过30%,多重耐药率达43.6%(24/55)。每次因食用禽肉发生沙门菌感染的概率为8.32×10-5,每年因禽肉中沙门菌感染而致病的人数预期为25 339例,其中耐药菌株感染人数19 815例,多重耐药菌株感染人数11 048例。敏感度分析显示影响较大的是初始污染浓度、每份消费量以及两项交叉污染参数。结论 上海市禽肉中沙门菌耐药水平较高,多重耐药程度严重,存在相对较高的健康风险。交叉污染是其致病风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GB 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发布以来的标准跟踪评价意见进行分析,以掌握标准执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标准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平台“常态跟踪评价”板块中2016评价板块年对该标准的意见,使用Excel 2019软件对数据进行导入及分析,对反馈较多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标准修订方向和思路。结果 该标准共收到827条有效意见,剔除“无意见”后,其中对“理化指标”章节的意见最多(占47.95%),主要针对甲醇、氰化物指标,表明对配制酒的微生物风险、分类、特征性指标、理化指标等是否增加等问题值得深入讨论和研究。结论 该跟踪评价意见反映出了GB 2757—2012执行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今后应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适时启动标准修订工作。同时提示今后应当做好标准的宣贯培训和咨询答复工作,提高标准使用者正确理解和应用标准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消费者保健食品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保健食品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对我国23省、4个直辖市的消费者开展保健食品KAP调查,并对科普工作者和保健食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意愿进行调查。结果 消费者保健食品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45.30%,正确态度的平均持有率为67.92%,正确行为的平均具备率为44.86%。年龄、户籍、学历、从事行业等是影响保健食品KAP得分的因素,且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科普工作存在科普力度不足、科普形式单一、科普内容片面等问题。结论 消费者保健食品知识、态度和行为整体水平偏低,应加大科普力度、增强科普趣味性,同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科普保健食品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天津市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及居民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根据《国家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采集代表性时令蔬菜516份进行农药残留量检测,利用点评估方法对其进行膳食暴露评估。结果 70.54%(364/516)样品检出农药残留,其中47.29%(244/516)样品同时检出2种或以上农药;6.01%(31/516)样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各类型农药超标率排序为: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杀菌剂类农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5)。超标率位于前三位的农药分别为甲拌磷(2.62%,10/381)、克百威(1.55%,8/516)和氯氰菊酯(0.90%,2/223)。急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甲拌磷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值(%ARfD)为238.89%,克百威%ARfD为191.67%,大于100%,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慢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所有检出农药单项食品安全指数值(IFS)均小于1,风险可以接受。结论 天津市市售蔬菜中农药检出率较高,尤其是多种农药联合使用的现象突出,且仍存在使用禁用农药的情况,甲拌磷、克百威存在急性膳食暴露风险,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此类农药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王涛 《食品与机械》2024,(2):242-243
<正>新时代背景下,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等特点,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教育工作者需加强儿童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提升儿童食品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由王秀丽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128问》一书,共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探讨了“食品安全”这个主题,全面介绍了与儿童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食品安全知识,包括食品安全与食品污染的定义、日常饮食中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一套规范的食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层面梳理了国内外食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结果: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一套涵盖6个准则、24项一级指标、41项二级指标的食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套指标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对天津市各行政区食品安全状况开展实证分析。结论:该套指标能够有效评价各区食品安全状况,具备综合性、实操性、可比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分析陕西省市售水果中杀虫剂和杀菌剂类农药残留情况,评估当地居民通过摄入水果的农药残留暴露风险。方法 采集2018—2021年陕西省10个地市共6大类486份市售水果样品,依据国家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植物性样品中农药多组分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法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和《植物性样品(含食用菌)中农药多组分残留的液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LC-MS)法测定标准操作程序》对水果中13种杀虫剂和15种杀菌剂残留水平进行检测,依据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评价多组分农药残留的检出和超标状况。采用点评估法对各类农药残留进行急性、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评估,通过食品安全指数模型对检出农药开展总体风险判定。结果 本次监测的28种农药除吡唑醚菌酯、恶霜灵、腈菌唑、异菌脲4种杀菌剂和灭线磷、灭蝇胺、氟氯氰菊酯3种杀虫剂未检出,其余21种农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率在0.77%~21.54%,共7份样品4种农药残留超标,超标率在0.28%~1.27%,且有禁用的高毒农药检出。核果类(39.24%)、热带及亚热带水果(28.33%)、柑橘类(26.47%)及仁果类(25.96%)水果的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浆果类(2.54%)的超标率较高,且均存在多种农药联合使用的情况。各类农药的急性和慢性膳食暴露量均低于其健康指导值,单项农药的食品安全指数均小于1,水果总体食品安全指数小于1。结论 陕西省市售水果中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但超标率较低,本次监测的水果膳食摄入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整体安全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天津市市售畜肉及肝脏中β-受体激动剂残留水平及人群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2016—2021年在天津市超市、网店和农贸市场采集市售猪、牛、羊肉及肝脏样品583份。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相关标准程序进行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4种β-受体激动剂的检测,结合居民食物消费量采用食品安全指数法评价人群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583份样品总检出率为13.89%(81/583)。克伦特罗为主要检出的β-受体激动剂,占总检出样品的98.77%(80/81),仅1份样品检出沙丁胺醇,而其他两种β-受体激动剂则均未检出。检出率位于前3位的食品种类为牛肝33.96%(36/106)、羊肉15.79%(18/114)、牛肉13.22%(16/121),猪肉、猪肝检出率较低,分别为1.19%(1/84)、2.0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1,P?0.05)。农贸市场采集样品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市及网店(χ2=10.91,P?0.05)。暴露评估结果显示,天津市居民通过猪肉、牛肉、羊肉的β-受体激动剂的平均暴露量范围为0.000 1~0.000 4 μg/kg·BW;食品安全指数(IFS)范围为0.022 0~0.095 0,IFS值均小于1。结论 天津市市售畜肉及肝脏中β-受体激动剂存在一定程度的检出,但通过猪肉、牛肉、羊肉β-受体激动剂的平均膳食暴露的食品安全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