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解冻方式、腌制条件对猪肉及香肠品质的影响。方法冷冻猪肉分别采用微波、流水、室温、低温解冻,采用4℃和10℃干腌法、湿腌法腌制,以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剪切力、加压失水率、色泽评价猪肉及香肠品质。结果流水解冻与低温解冻解冻损失率较低,低温解冻蒸煮损失率最低,解冻的猪肉剪切力显著高于新鲜猪肉,常温解冻猪肉剪切力最低,而流水解冻猪肉加压失水率最低;干腌与湿腌对猪肉L*值影响不显著,干腌法腌制猪肉a*值、b*值高于湿腌法腌制猪肉,随着温度升高,干腌法腌制猪肉a*值降低,b*值增加,而湿腌法腌制猪肉a*值、b*值均降低;采用干腌法加工的香肠其水分含量、剪切力低于湿腌法,而蒸煮损失率高于湿腌法。结论流水解冻与低温解冻有利于保持猪肉品质,4℃干腌法加工香肠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从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T2弛豫的角度探究不同解冻方式对冻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以冷鲜肉(半腱肌,宰后27 h)作对照,测定冷藏解冻、微波-1解冻和微波-2解冻3 种解冻方式下冷冻猪肉的品质特性(解冻损失、蒸煮损失、持水能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pH值、色泽、水溶性和盐溶性蛋白含量),T2弛豫时间的水分分布情况及感官品质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2解冻耗时最短,为5 min;微波解冻与冷藏解冻相比,具有更低的解冻损失率(P<0.01),其中微波-2的解冻损失率最低(5.31%);并且相比于鲜肉,微波-2具有更高的WHC(30.99%)和更低的剪切力(19.49 N);3 种解冻方式对肉样pH值无显著影响(P>0.05);微波解冻对肉样L*值、a*值、b*值、水溶性蛋白含量和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均优于冷藏解冻,且与冷鲜肉更加接近;NMR T2弛豫的水分分布情况显示,冷藏解冻使冻猪肉中的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进行迁移,微波-1解冻则使冻猪肉中的自由水向不易流动水迁移,而微波-2解冻更倾向于使不易流动水向结合水迁移,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以上品质特性指标的差异性;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微波-2解冻肉样各项评估指标评分与鲜肉更接近。由此可见,微波-2解冻能够更好地保持猪肉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多浪羊为研究对象,采用空气自然解冻法、腌制剂浸湿解冻法和低温变湿解冻法解冻冷冻多浪羊肉,考察羊肉的色泽、pH 值、蒸煮损失率、解冻损失率、滴水损失率、剪切力、质构特性、营养品质、感官评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从而对比3 种解冻方法对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解冻时间的延长,腌制剂浸湿解冻法和低温变湿解冻法均对色泽有显著改善,腌制剂浸湿解冻法的pH 值最佳,空气自然解冻法对羊肉剪切力效果最好,腌制剂浸湿解冻法和低温变湿解冻法对羊肉菌落总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解冻时间48 h 时,腌制剂浸湿解冻法和低温变湿解冻法对羊肉蒸煮损失、解冻损失、滴水损失、质构特性、营养品质、感官评分均有显著影响(P<0.05);3 种解冻方法均未被大肠菌群污染。腌制剂浸湿解冻法比空气自然解冻法在各项指标及总体接受度上更具有优势,在4 ℃、80%湿度下解冻多浪羊肉时肉的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冷冻原料肉在解冻过程中受到微生物、时间、氧化等不利条件的影响而降低其营养价值,采用在腌制液中边腌制边解冻;在此过程中,腌制液中的添加剂可有效的抑制微生物,减少氧化对原料肉品质的降低,也缩短了解冻的时间,相对提高了原料肉解冻后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冻猪肉解冻在我市一贯采用水解方法.冬季冻肉水解往往需要20小时以上.冻猪肉长期水泡,不仅肉中可溶性营养物质容易流失,猪肉色泽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而且猪肉极易被水中微生物所污染,很不卫生.为了改变这种解冻方法,提高冻猪肉的质量,我市江汉区前进肉食组从  相似文献   

6.
不同因素对射频解冻猪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各因素对射频解冻猪肉效果的影响,基于现有实验数据和有效比热法建立射频解冻猪肉模型。射频解冻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上下极板间距、冻猪肉位置和电压波形是影响较大的3 种。分析不同因素对冻猪肉解冻速率、解冻均匀性和解冻后温度分布情况的影响,进而得到一种解冻效果较好的方案。结果表明:上下极板间距越大,解冻速率越慢,解冻后温度分布越均匀,但极板间距与解冻速率之间并不呈线性关系;当电压波形为方波时,解冻速率较快但温度均匀性较差,过热区域集中在猪肉中部,而电压波形为正弦波时,过热区域集中在猪肉拐角和棱上;猪肉位于上下极板之间比位于下极板时的解冻速率更高,解冻均匀性更好。根据仿真结果,冻猪肉位于极板中间、电压波形为正弦、上下极板间距为7.5 cm时解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解冻方法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静  靳烨 《食品工业》2015,(1):174-177
为获得较为理想的解冻方法,通过对腌制剂解冻法和低温高湿变温解冻法的结合与调整,设计了8种解冻方法,研究不同解冻方法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高湿解冻法的解冻时间与对照组比没有显著差异,亮度L值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低温低湿解冻法L值、蒸煮损失率和嫩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腌制剂解冻法(常温)所用解冻时间与其他处理相比最短;腌制剂解冻法(低温)、腌制剂浸湿解冻法(低温高湿、低温变湿)的嫩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腌制剂浸湿包装袋组合解冻法和低温变湿解冻法的红度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剪切力、汁液流失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采用腌制剂浸湿包装袋组合解冻法和低温变湿解冻法在冻藏牛肉解冻后的感官品质要优于其他解冻法。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反复冻融过程对超高压(ultra high pressure,UHP)和滚揉(tumbling,TB)两种腌制方式制得的开背调味鱼品质及蛋白特性的影响,分别通过UHP和TB腌制加工出两种开背调味鱼,将其先在-35 ℃速冻后再于-18 ℃冷库中冻藏,期间每隔20 d进行解冻-再冷冻的循环过程,分析鱼肉在5 次冻融循环过程中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on substances,TBARS)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蛋白氧化相关指标(总巯基、二硫键含量)的变化;同时,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鱼肉的蛋白组成变化,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UHP和TB样品的菌落总数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TVB-N含量、TBARS值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整体也维持在较低水平;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显著降低(P<0.05),二硫键含量显著升高(P<0.05),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转角相对含量降低,β-折叠和无规卷曲相对含量增加,肌球蛋白重链、肌动蛋白电泳条带变淡变细,冻融循环过程中,样品表面逐渐出现明显的孔洞、褶皱,表面结构变粗糙。其中UHP样品的品质变化明显低于TB样品,说明UHP腌制方式可以延缓开背调味鱼在反复冻融过程的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9.
鸭肉火腿系列产品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鸭肉经过解冻、切块、腌制后进行斩拌,并在斩拌中加入各种调料及改性淀粉(磷酸单酯淀粉),再经灌制、蒸煮而生产出五香型、麻辣型、清香型等四种风味各异的鸭肉火腿肠系列产品。本试验利用鸭肉和改性淀粉生产火腿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解冻猪肉品质和基于LF-NMR技术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之列  殷燕  李春保 《食品科学》2014,35(24):219-223
研究解冻对猪肉营养品质的影响,并研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解冻猪肉的可行性。选择10 条宰后5 h内的猪背最长肌,每条通脊沿垂直于肌纤维方向取质量为100 g的肉块5 块,1 块空白,其余在-20 ℃冷冻1、3、5、7 d后在0~4 ℃条件下解冻24 h后收集汁液,测定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矿物元素含量。选择宰后5 h内的猪背最长肌10 条,分别沿垂直于肌纤维方向分切厚度为2.5 cm的肉块8 块,分成4 组,每组2 块肉样,分别在0~4 ℃中贮藏0、24、48、72 h后,各组各取1 块于-18 ℃中冻藏24 h后在0~4 ℃中解冻12 h,另一块不处理,然后测定肉色(L*、a*和b*)、低场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结果表明,解冻会使猪肉蛋白质、矿物元素和氨基酸的流失量显著增大;解冻会导致猪肉低场核磁共振弛豫时间T2中第2个峰(T21)的峰时间(t21)、峰面积(A21)和峰面积比(P21)减小,色差中的红度值(a*)增大。可以利用t21、A21、P21、a*这4 项指标检测解冻猪肉。  相似文献   

11.
肉类腌制设备与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在低温肉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腌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艺过程,传统的腌制方法已不适合肉类加工业的发展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化生产,其腌制过程是:(1)腌制液(盐水)配制;(2)盐水注射;(3)滚揉。腌制液的注射是为了改善口味,提高出品率。滚揉的目的在于揉搓肌肉组织,使腌制液尽快地在肉中均匀分布,加速肉质的嫩化过程,并起到提高结着性的作用。因此腌制设备与工艺的改进,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中西式产品的差别对设备的影响 无论是中式或是西式肉制品的生产,都离不开盐水配制机、注射机…  相似文献   

12.
浅谈盐渍菜的腌制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吕承广 《中国调味品》1995,(10):20-20,19
浅谈盐渍菜的腌制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吕承广(曲阜孔府家集团273100)盐渍菜是以蔬菜为原料,以食盐为腌渍剂,经过腌制而成的一类粗放型产品。产品为季节性腌制腌制量大,工艺简单,效益较低,产品风味较为单调,存贮期长,是其它产品再加工原料(半成品)其质量的...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技术在肉品加工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弥散效应在肉品加工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如超声波可以提高腌制剂的渗透速度、嫩化肉制品和超声波解冻等。本文综述了超声波腌制技术、超声波解冻技术和超声波嫩化技术的机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蔬菜低盐腌制过程中的酸度变化及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腌制过程中的酸度控制是生产低盐腌制产品的关键。本文对低盐(3%)条件下蔬菜腌制过程中的产酸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控制试验,获取了能有效地控制酸度变化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分析解冻过程中肌原纤维水的分布及流动性与鸡肉食用品质间的关联性。以冷鲜鸡胸肉(宰后32 h)为对照,采用冷藏解冻、微波解冻(微波-1、微波-2)与超声解冻(180、200 W)5 种不同方式解冻中心温度为-20 ℃的冻结鸡胸肉,测定肉样T2、品质特性指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解冻过程中肉样的T2水分分布情况发生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除微波-2解冻外,其余4 组解冻肉样均发生不易流动水T22(40~50 ms)向自由水T23(100~250 ms)迁移;同时,微波-2解冻与200 W超声解冻出现强结合水水分群T20(0~0.1 ms);相关性分析表明,T20、T21和T22峰比例与肉样的持水能力、嫩度和多汁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剪切力与T20峰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T22峰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解冻方式对肉样的外观和风味无显著影响(P>0.05),微波-2解冻肉样的质地与多汁性评分最接近于对照组,整体可接受性更高;冷藏解冻与超声解冻肉样的质地与多汁性更差,整体可接受性也更低。因此,本项研究结果表明在解冻过程中肌原纤维水的迁移情况对鸡肉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微波-2解冻程序能够更好地抑制解冻过程中肉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包骏  邓放明 《食品与机械》2015,31(3):212-218,223
为了提高预包装鸭脯串的品质,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研究臭氧水处理对鸭脯肉解冻过程和腌制过程菌落总数的影响,并研究热杀菌和辐照杀菌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鸭脯肉解冻过程最佳减菌化工艺为:在温度10℃,肉水比14︰100(m︰V)的条件下使用7.7mg/L臭氧水浸泡解冻40min左右,与对照样比较,鸭脯肉的菌落总数从2.7×105 CFU/g减少到1.1×103 CFU/g,大肠菌群从1 500MPN/100g减少到90MPN/100g,色差值增加1.07。腌制液的最佳减菌参数为:在腌制液中通入臭氧,使臭氧浓度达到0.6mg/L后,在10℃的条件下处理14min。与对照样比较,腌制液的菌落总数从2.3×105 CFU/g减少到0.6×102 CFU/g。经臭氧和稳定态ClO2处理后的腌制液与鸭脯串倒入滚揉机正反滚揉5 min后置于4℃的冷库中腌制16h。与对照样比较,使用臭氧处理后的腌制液腌制的鸭脯串的菌落总数从8.2×103 CFU/g降至1.4×103 CFU/g。处理样品经121℃热杀菌20min或使用辐照杀菌(10kGy、12h)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7.
用减盐(30% KCl+70% NaCl)和氯化钠食盐(即普通食盐,NaCl质量分数≥99.1%)分别腌制肉鸭鸭腿,测定滚揉腌制过程中鸭腿肉总质量、水分质量分数、食盐质量分数变化情况,获得鸭腿肉在不同食盐腌制时的传质动力学数据,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研究不同食盐滚揉腌制过程对鸭腿肉蛋白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氯化钠腌制和减盐腌制中鸭腿肉的总质量变化量(ΔMt0)、水分质量分数变化量(ΔMtw)以及盐分含量变化量(ΔMts)均与腌制时间的平方根(t0.5)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而且前4 h ΔMt0、ΔMtw以及ΔMts增长较快;氯化钠腌制和减盐腌制的有效扩散系数De分别为4.432×10-8 m2/s和4.462×10-8 m2/s,相差较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两种腌制方法肌原纤维蛋白都在不断降解。综上,减盐腌制和氯化钠腌制相比,对传质速率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新鲜鸡蛋为原料,采用现代“锌法”腌制工艺加工鸡蛋松花蛋,并分析松花蛋内蛋白质凝胶变性、色差等随腌制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腌制过程中,松花蛋内游离碱度、硬度、弹性、咀嚼性等显著上升,蛋白质凝胶能力逐渐降低(P<0.05),在腌制28 d后变化趋势逐渐稳定(P>0.05);松花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主要表现在腌制0~14 d,大于86.6 kD的蛋白质逐渐分解;随着松花蛋内碱度的增加,小分子肽类物质(14.3、10 kD)不断累积,蛋清及蛋黄内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腌制21~28 d后无明显的变化;腌制时间对鸡蛋松花蛋颜色变化有重要的影响,蛋清及蛋黄颜色变化与腌制时间、游离碱度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成显著负相关;主要表现为在腌制过程中L*、b*值变化趋势与a*值变化趋势相反,蛋清及蛋黄整体颜色变化(白度值)趋势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猪肉腌制过程中的传质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 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水(5%、10%、15%、20%和25%)对猪肉块(1 cm×1 cm×1 cm)进行腌制,通过测定腌制过程中猪肉的总质量、食盐和水分变化,以及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calorimeter,DSC)观察肌肉蛋白变性情况,以期获得猪肉在不同浓度腌制液中的传质动力学数据,获得最适腌制条件。结果表明:盐水质量分数和腌制时间均显著影响了猪肉在腌制过程中物质的传质变化。猪肉总质量、水分含量均随盐水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少,而NaCl变化则相反,且在腌制前1 h内各变化量较明显,之后趋于平缓。在15%的腌制液中猪肉产量较高,且NaCl扩散速率(De)快,因此较适用于猪肉腌制。另外,猪肉在腌制过程中各物质传质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可以很好地适用于本研究。  相似文献   

20.
欧姆加热解冻是一种潜力很大的解冻方法。试验中研究冻结物料的尺寸、电势梯度对解冻时间、解冻速率、失水率、解冻均匀性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选用尺寸不同的冻猪肉进行了解冻试验,尺寸分别为直径3、4、5 cm,长度为6 cm。解冻时从中心温度-18~5℃。试验过程中,变换解冻材料中的电势梯度,分别为20、30、40V/cm。结果表明:电势梯度和尺寸对解冻均匀性、失水率、能量利用率的影响不大。电势梯度和样品尺寸对解冻时间的影响较明显,电势梯度变大,解冻时间变小,尺寸增大,解冻时间变长。电势梯度和尺寸对解冻速率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电势梯度和尺寸对内部冻结温度以下的解冻速率影响不明显。在内部冻结温度以上,电势梯度增大,解冻速率变大,解冻加快,样品尺寸变大,解冻速率降低。欧姆加热解冻较传统解冻中的水解冻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