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研究了山茶油的抑菌性能和抑菌机理。通过测定山茶油的最低抑菌浓度、菌生长曲线的影响来评定山茶油的抑菌性能;通过测定菌液中碱性磷酸酶、电导率、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从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损伤等方面来阐述山茶油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山茶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5%和1%,山茶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山茶油可使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受到损伤,并引起菌体细胞溶出物、蛋白质以及离子的泄露,从而导致菌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以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作为复合保鲜剂的基本成分,研究其对虾皮中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通过酶标法来确定复合保鲜剂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抑菌活力、细菌生长曲线、细胞膜完整性、碱性磷酸酶(AKP)含量等指标,并结合细菌超微结构观察,综合评价复合保鲜剂对腐生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能明显降低腐生葡萄球菌的生长速率,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9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219μg/mL,抑菌活力均在使用初期的作用最强(约3h);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菌液中的碱性磷酸酶量显著增多,在260nm处的吸收值显著增加,表明菌体内部核酸与蛋白质外泄,菌体细胞壁与细胞膜受到破坏。此外,电镜扫描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菌体发生干瘪破裂现象,细胞质从细胞内大量渗出。故一定浓度的复合保鲜剂对虾皮中的腐生葡萄球菌有抑制(杀灭)作用,对细胞体有一定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夹江石斛水提取物(DJW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抑菌机制。采用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以及平板培养法检测DJW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通过测定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KP)、电导率、大分子物质吸光度(OD)值以及菌体DAPI的荧光强度,研究DJW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通透性、细胞膜通透性和核酸合成的影响。DJW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浓度为70 mg/mL;经DJWEs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中AKP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但电导率和大分子物质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API染色后核酸荧光强度有显著变化(P0.01)。DJW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机理可能涉及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通透性和核酸DNA和RNA合成。  相似文献   

4.
探索工业大麻叶的抑菌组成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为以工业大麻叶成分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新型天然防腐剂提供理论依据。工业大麻叶乙醇提取物经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分离,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获得高活性组分,GC-MS分析抑菌组成;研究作用前后菌体细胞壁完整性、细胞膜通透性、能量代谢和氧化损伤变化,探讨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工业大麻叶Fr5(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组分抑菌效果最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31.25μg/mL,GC-MS共鉴定出24种化合物;经Fr5处理后,细菌表面明显凹陷,胞外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升高,培养液电导率升高,核酸相对浓度增加,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浓度增大,菌体三磷酸腺苷(ATP)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先升后降。工业大麻叶Fr5可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内容物外泄,进而影响菌体能量代谢并造成质膜氧化损伤,最终抑制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5.
希瓦氏菌与假单胞菌是鱼类的主要致腐菌。为探索酿酒黄水对鱼类的保鲜作用,测定了酿酒黄水对2种致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以及处理前后2种致腐菌的细胞膜完整性、通透性及碱性磷酸酶(alkline phosphatase, AKP)活性。研究结果显示,3.13%与1.56%体积分数的黄水可以明显抑制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生长;MIC黄水处理后,两者的核酸合成量明显减少,细胞内及细胞膜间隙分别释放的紫外吸收物质与AKP活性明显上升,同时扫描电镜显示处理后菌体表面凹陷甚至破裂。酿酒黄水是具有潜力的鱼类保鲜剂,该研究可为鱼类加工贮藏过程中新型保鲜剂研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青钱柳多糖的抑菌活性和作用机制,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青钱柳多糖处理细菌,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抑菌生长曲线分析青钱柳多糖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并从抑制效果最佳的受试菌菌体电导率、细胞蛋白和核酸含量、还原糖的释放、呼吸链脱氢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程度、细胞内ATP含量、细胞外碱性磷酸酶活力的角度来揭示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青钱柳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单增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2、4、6、6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性不明显;对指示菌的电导率、蛋白质和核酸渗漏、还原糖释放、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细菌脂质过氧化程度、菌体胞内ATP和胞外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均有影响。以上现象表明,青钱柳多糖的抑菌性主要是破坏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完整性,改变其通透性,使得胞内大小分子物质外泄,抑制了细胞的呼吸代谢和引起氧化损失,进而影响细胞的生长代谢或造成细胞死亡,达到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草果中所含抑菌物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生长曲线的测定研究草果抑菌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细菌细胞微观形态结构的变化;通过测定胞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研究草果抑菌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果提取物对供试菌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值均为0.625mg/mL,沙门氏菌的MIC和MBC值约为1.25mg/mL;草果提取物在作用供试菌8h后,对其细胞结构造成了破坏,使得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姜黄素和根皮素联合使用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姜黄素、根皮素的亚抑菌浓度;细菌培养测定各药物在亚抑菌浓度剂量下,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胞外核酸蛋白、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以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牛津杯法分析各药物亚抑菌浓度剂量下,姜黄素与根皮素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姜黄素与根皮素在质量浓度均为250μg/mL时,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质量浓度确定为姜黄素与根皮素的亚抑菌浓度;2)亚抑菌浓度的姜黄素和根皮素联合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抑菌效果优于姜黄素与根皮素单独处理组(P<0.05);3)亚抑菌浓度的姜黄素和根皮素联合使用对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有很强的破坏性,导致菌液上清中核酸、蛋白质以及AKP指数均升高。同时,亚抑菌浓度的姜黄素和根皮素联合使用减少了菌体内总蛋白(包括LDH)的表达量,效果显著优于姜黄素与根皮素单独处理组(P<0.05)。由此可见,姜黄素和根皮素联合作用大肠杆菌时,抑菌效果优于姜黄素与根皮素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大蒜油自微乳(GO-SMEDDS)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形貌观察,以及电导率、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的测定,综合评价大蒜油自微乳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大蒜油自微乳的抑菌作用大小依次为:真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875 mg/mL和0.469 mg/m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750 mg/mL和0.938 mg/mL。大蒜油自微乳的抑菌机理是使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受损,引起菌体细胞内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泄露以及离子渗出,从而导致菌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
多酚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为探究红豆皮多酚对两种致病菌的抑菌机理,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红豆皮多酚的组成。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抑菌生长曲线分析红豆皮多酚提取物对李斯特菌ATCC19119和沙门氏菌ATCC14028的抑菌效果,并从菌体细胞蛋白和核酸含量、细胞膜电位、细胞内ATP含量、细胞外碱性磷酸酶活力和菌体细胞形态变化的角度来揭示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红豆皮多酚组成成分中含有13 种酚类化合物,红豆皮多酚提取物对李斯特菌ATCC19119和沙门氏菌ATCC14028的MIC分别为625 μg/mL和2 500 μg/mL,红豆皮多酚提取物的添加对菌体细胞蛋白和核酸含量、细胞膜电位、细胞内ATP含量、细胞外碱性磷酸酶含量和菌体细胞形态变化等有明显影响。综上,本研究结果可为粮食源天然抑菌产品的开发和粮食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由10.0 g/L壳聚糖、3.0 g/L茶多酚与0.3 g/L溶菌酶组成的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机理。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确定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对抑菌率、抑菌活力、细菌生长曲线、细胞膜完整性、碱性磷酸酶(AKP)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同时结合细菌超微结构观察,综合评价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荧光假单胞菌的作用效果。结果: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3 mg/m L与6.6 mg/m L,其抑菌率分别为33.49%与61.54%,抑菌活力在作用初期效果最佳。结论: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复合保鲜剂对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长有抑制效果,菌体细胞壁与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影响,细胞中的AKP量增多。同时,菌体内部的核酸与蛋白质外泄,影响细胞的代谢循环。细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菌体在扭曲变形的同时,还发生干瘪破裂现象,菌体外膜覆有泡状物,细胞壁发生溶解,细胞质从菌体细胞体内大量渗出,最终导致菌体死亡。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迷迭香成分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迷迭香6种单体组分的抑菌圈,找出抑菌最强组分。结合最小抑菌浓度(MIC)、细菌生长曲线、碱式磷酸酶(AKP)活力、细胞膜损伤及胞内物质(K~+、核酸、蛋白质)泄漏,研究其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机理。结果发现,迷迭香6种组分对沙门氏菌均具有抑菌作用,以1,8-桉叶素最强,MIC为2.5 mg/mL。1,8-桉叶素对沙门氏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显著,它能损伤细菌内、外膜并引起胞内物质(AKP、K~+、核酸、蛋白质)外渗。1,8-桉叶素抑制沙门氏菌的机理是通过损伤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破坏胞内环境稳定性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柠檬皮中的柠檬苦素对青霉的抑菌活性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孢子萌发抑制率、菌丝生长抑制率确定柠檬皮中柠檬苦素对青霉的抑菌活性;结合总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活力等的变化,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对抑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柠檬皮中柠檬苦素对青霉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对青霉的MIC和MFC分别为625和2 500μg/mL,对青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的EC_(50)值分别为85.618和246.755μg/mL。柠檬苦素能在短时间内对青霉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破坏,使胞内物质大量渗出;且柠檬苦素浓度越高,胞内物质渗出越多。扫描电镜观察也发现经柠檬苦素处理的青霉外附着渗出物;产孢数量变少,孢子变形;小梗破损、凹裂;菌丝变细,变形。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柠檬皮中柠檬苦素对根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孢子萌发抑制率、菌丝萌发抑制率确定其抑菌活性,根据测定各因素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确定抑菌活性的稳定性;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测定根霉细胞外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菌丝体的总糖含量,分析柠檬皮中柠檬苦素对根霉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柠檬皮中柠檬苦素对根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0、5000 μg/mL;对根霉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强,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918.34和1707.31 μg/mL。柠檬苦素对根霉的抑菌活性不受温度和明胶的影响;pH为4时,抑菌活性最强;Fe3+、Fe2+均能显著(p<0.05)提高柠檬苦素的抑菌活性。柠檬苦素能使根霉的糖、蛋白质、AKP等胞内物质渗出;扫描电镜观察也发现经柠檬苦素处理的根霉孢子凹陷和皱缩严重,且溶出物明显;菌丝出现断裂扭曲、变形、变细。因此,柠檬苦素能破坏根霉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胞内物质渗出,菌丝体和孢子变形,从而使根霉生长代谢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滤纸片法和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芪茎叶不同成分对6种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析了黄芪茎叶资源的抑菌活性,并通过测定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及菌悬液中大分子物质的含量,初步阐述了黄芪茎叶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黄芪茎叶总皂苷对6种供试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尤其是对大肠杆菌的MIC值可达12.5μg/mL;黄芪茎叶总黄酮仅对2种供试菌具有明显抑菌活性,MIC值均为93.8μg/mL;黄芪茎叶总多糖无抑菌活性。黄芪茎叶皂苷类提取物的加入可严重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使菌悬液中核酸物质含量增大,表明黄芪茎叶皂苷可通过破坏菌体细胞膜的完整性、致使大分子物质外溢而发挥抑菌作用。本研究为黄芪茎叶作为一种天然防腐剂在食品保鲜与贮藏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桉叶精油对水产品中4种微生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机理。通过滤纸片法和倍比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直径(DIZ)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植物精油(桉叶精油、薄荷精油、茶树精油、丁香精油)对水产品中4种常见微生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败希瓦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效果;进一步以腐败希瓦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导率、核酸含量、细胞内ATP含量分析植物精油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桉叶精油对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3.33、27.87、38.88、39.61 mm,对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00、1.25、0.75、0.63 μL/mL,在4种植物精油中显示出最强的抗菌活性。桉叶精油改变了腐败希瓦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的泄露及细胞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本实验将为桉叶精油作为一种天然抑菌物质应用于水产品行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157:H7, EHEC O157)因具有生长繁殖快,污染途径广泛,高染病率和高致病率的特点成为最常见的食源性病菌之一。为探究肉桂精油对EHEC O157细胞膜特性和呼吸代谢的影响。以EHEC O157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的肉桂精油处理,37℃恒温振荡培养。结果显示,肉桂精油对EHEC O157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为0.000 4 g/L。随精油处理时间的延长,菌液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β-半乳糖苷酶含量均逐渐上升;蛋白质含量,碱性蛋白酶(alkaline protease, AKP)活性逐渐下降;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综上表明,肉桂精油对EHEC O157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性,可以破坏菌体细胞膜,改变细胞膜表面特性,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变大,胞内大分子物质流出,最终影响三羧酸循环。希望该研究为精油抑菌机制向分子层面深入拓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仙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测定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通过液相色谱测定其抑菌成分的含量和对应的MIC 和MBC;通过碱性磷酸酶试验测定其对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通过测定电导率和OD260 nm 变化,分析其对细胞膜完整性和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仙草提取物的抑菌圈为(21.69±2.15)mm,最小抑菌浓度为0.17 g/mL(生药浓度),最小杀菌浓度为0.33 g/mL。提取物中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迷迭香酸和咖啡酸的含量分别为6.63、0.47、0.34、0.32、0.01 mg/g,迷迭香酸、咖啡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齐墩果酸、熊果酸的MIC 分别为4.78、5.10、6.05、1.61、0.84、0.34、0.33 mg/mL,其对应的MBC 分别为9.55、10.20、12.10、3.21、1.68、0.68、0.65 mg/mL。仙草提取物能通过增加细胞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破坏其细胞膜的完整性,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旨在探讨原儿茶酸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活性和减毒作用,揭示原儿茶酸抑菌的作用机制。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曲线、核酸与蛋白质泄漏量、丙二醛(MDA)含量,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副溶血弧菌形态的变化,来评估原儿茶酸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细胞膜完整性和通透性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亚抑菌浓度(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SICs)下原儿茶酸对副溶血弧菌毒力因子合成的影响,研究原儿茶酸对副溶血弧菌的毒力衰减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原儿茶酸的MIC为2 mg/mL,经MIC浓度原儿茶酸处理后,副溶血弧菌发生严重内陷和破裂,上清液中核酸、蛋白质、MDA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65倍、1.94倍和10.05倍。此外,原儿茶酸在浓度为1/4 MIC时对胞外多糖、胞外蛋白酶、生物被膜的抑制率分别为40.57%、19.79%和26.04%,在浓度为1/2 MIC时的抑制率分别为52.85%、28.38%和34.69%。原儿茶酸主要作用于细胞膜,通过影响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抑制副溶血弧菌的生长,在亚抑菌浓度下便可有效减弱副溶血弧菌毒力。  相似文献   

20.
从体外试验的角度观察牡荆素的抑菌作用。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滤纸片法和试管内药液2倍稀释法测定牡荆素的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ve concentration,MIC)。牡荆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0μg/mL,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μ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0μg/mL。牡荆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