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安吉白茶的挥发性成分组成特点,并利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分析了安吉白茶的关键呈香成分。结果表明,在20 个安吉白茶样品中共检测到109 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有香叶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植醇、水杨酸甲酯、顺式茉莉酮、亚麻酸、芳樟醇等;不同等级安吉白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基于34 个共有特征峰,建立安吉白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16 种化合物被鉴定为安吉白茶的关键呈香成分,包括反式-β-紫罗兰酮、香叶醇、芳樟醇、己醛、庚醛、(E)-2-庚烯醛、α-紫罗兰酮和(Z)-己酸-3-己烯酯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选择我国不同地区安吉白茶、祁门红茶、寿眉、黑乌龙茶、松针茶5种茶叶作为研究对象, 对茶叶多指标测定及综合评价,构建以燃烧热、热重参数、脂肪含量、钙含量和灰分含量评价茶叶质量的多指标评价体系。方法 测定5种茶叶燃烧热、燃烧稳定性, 脂肪、钙、灰分含量, 并从食品营养方面用灰色模式识别、灰色系统聚类分析对茶叶进行质量评价与分类。结果 5种茶燃烧热大小顺序为: 寿眉>祁门红茶>黑乌龙茶>安吉白茶>松针茶, 燃烧稳定性排序为: 松针茶>寿眉>安吉白茶>祁门红茶>黑乌龙茶, 脂肪含量顺序为: 黑乌龙茶>寿眉>松针茶>祁门红茶>安吉白茶, 钙含量顺序为: 寿眉茶>黑乌龙茶>祁门红茶>安吉白茶>松针茶, 灰分含量顺序为: 松针茶>安吉白茶>祁门红茶>寿眉>黑乌龙茶, 多指标化学计量分析顺序为: 寿眉>松针茶>安吉白茶>黑乌龙茶>祁门红茶。聚类分析把5种茶叶分为两大类:寿眉、松针茶为一类, 一类为安吉白茶、黑乌龙茶、祁门红茶。灰色因子分析找出3个主因子包含了5种茶叶95.732%信息。结论 这项研究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为食品品质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 这项研究为大规模开发茶叶资源以及茶叶分类研究提供有力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老枞和新枞凤凰单丛茶树茶叶挥发性香气物质和化学成分的异同,为凤凰单丛茶古茶树资源的评价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老枞蜜兰香、老枞八仙、新枞蜜兰香和新枞八仙4个样品茶叶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审评、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SDE)制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分析和茶叶品质生化成分分析方法,对4个样品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香气物质成分和品质生化成分进行审评、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老枞八仙在感官评审中得分最高,新枞蜜兰香得分最低。GC-MS分析显示,4个样品共检测得到醇类、杂环类、烯烃类、酯类、烷烃类和酮类等化合物61种香气成分,其中老枞蜜兰香与新枞蜜兰香相同的香气物质有30种,老枞八仙与新枞八仙相同的香气物质有38种。4个茶叶样品相同的香气物质有21种,占全部香气物质种类的34.4%。茶叶品质生化成分测定结果显示,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最高的是新枞蜜兰香,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最高的是老枞八仙,咖啡碱含量最高的是老枞蜜兰香。综合实验结果,老枞茶树茶叶的感官品质和化学品质与新枞茶树茶叶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与茶树的茶龄有关。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8):163-170
为了确定传统豆酱香气品质最佳的发酵时期,以东北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P-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以对甲氧基苯甲醛为内标,对不同发酵时期的豆酱样品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构建传统豆酱香气品质评价模型,以综合得分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16个不同发酵时期的豆酱样品中共检测出56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9种,醇类6种,醛类5种,酮类4种,酸类9种,酚类9种,杂环类7种,烃类5种,以及其他类2种。豆酱样品中香气成分含量变化明显,发酵45 d豆酱样品中香气成分含量最多,为8 176.422 ng/g,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香气成分含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发酵70 d和发酵75 d香气成分含量分别为4 052.849和2 265.616 ng/g。因子分析得到3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调和型香气因子、贡献型香气因子和增香型香气因子,比较不同发酵时期豆酱样品的香气品质综合得分可知,发酵45 d豆酱样品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发酵65 d和发酵55 d的样品,发酵70 d和发酵75 d的豆酱样品综合得分较低,因此豆酱的最佳发酵时间为4565 d。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贺州产地的6个主要绿茶品种9个样品进行香气成分比较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9个绿茶样品中挥发性物质成分达到70~95种之多,筛选鉴定出的主要香气成分37个,包括醇类、酯类、醛类、杂氧醚硫类、烃类、酸类等。其中特征香气物质主要构成为醇类和酯类,含量各占总挥发性成分的15%~20%;其次为杂氧醚硫类、醛类,各为10%~15%。研究初步认为,本地品种开山白毛茶春季采茶有利于香气成分的聚集,同时香气成分的主要聚集部位为单芽或一叶一芽,比适中采摘的茶叶要高出许多。开山白毛茶中苯甲醇、异戊醇等含量较高,兼具有苹果香、玫瑰花等香气成分,其中苹果香气认为是其典型性的香气成分,为开山白毛茶的鉴定特征香气。  相似文献   

6.
正一、安吉白茶包装设计概述安吉白茶属于绿茶,是不发酵茶叶,茶性较寒,清凉去火。而包装是安吉白茶最基础也是最必要的载物,包装的两大功能,这两种功能对本次安吉白茶包装设计来说缺一不可。安吉白茶包装作为纸包装行业的高端品种,对包装设计的要求非常高,如何创新设计出安吉白茶的包装结构和装潢设计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安吉白茶的规模化种植起步较晚,但凭借其自身优良的品质,现在已经成为浙江绿茶的佼佼者,逐渐开始在中国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子鼻AIRSENSE PEN 3测定不同产地、加工工艺及生产时间的13个名优绿茶和6个红茶的香气组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线性判别分析法(LDA)对香气主成分进行分类判别。电子鼻10个传感器对绿茶和红茶香气组分均有较好的响应,结合PCA分析,从红茶中提取出氮氧化合物、甲烷类、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4类香气主成分,绿茶还包括醇类和醛酮类,有5类香气主成分;PCA和LDA对绿茶和红茶香气判别率有明显差别,绿茶干茶和茶汤的PCA判别率分别为96.86%和94.71%,高于红茶的87.29%和89.63%,而红茶干茶和茶汤的LDA判别率为92.92%和94.92%,高于绿茶的70.95%和73.75%;绿茶和红茶香气判别分类效果LDA优于PCA,两者基本将茶叶香气按产地、茶树品种、加工工艺、等级及贮存时间区分开。电子鼻应用于茶叶香气检测和判别要与茶叶感官审评、影响茶叶香气因素及其他茶叶香气检测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对茶叶香气的整体特征进行科学评价与合理鉴别。  相似文献   

8.
四川引种安吉白茶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济波  唐茜  周晓兰  韩楠  谢文钢 《食品科学》2012,33(16):179-183
研究四川邛崃县、洪雅县和高县引种的浙江特异茶树品种安吉白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四川茶区种植的安吉白茶氨基酸含量丰富,氨基酸总量为(69.70±2.43)~(82.66±8.07)mg/g,20种游离氨基酸总量为(60.43±4.45)~(77.75±18.88)mg/g;其中,茶氨酸含量为(25.91±0.20)~(37.31±0.63)mg/g,占20种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0.28%~54.98%。儿茶素总量为(4.97±0.16)%~(7.37±0.08)%;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4.22±0.37)%~(23.78±0.47)%、(2.87±0.02)%~(3.30±0.13)%、(42.30±3.65)%~(47.82±3.91)%。与安吉白茶原产地及其他引种地区对安吉白茶的生化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四川引种的安吉白茶其氨基酸含量高于原产地种植的安吉白茶,茶多酚、咖啡碱含量与原产地相当,儿茶素较原产地低,比原产地降低48.9%~60.6%。因此,四川引种安吉白茶能够保持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低的优良特性,其生化特性为其优良制茶品质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名优绿茶理化品质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品种名优绿茶各理化成分、挥发性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各组分与绿茶品种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不同绿茶品种的代表性成分,本文以安吉白茶、碧螺春、龙井三种不同品种绿茶为研究对象,采用福林酚比色法、茚三酮比色法和GC-MS联用测定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以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并通过相对含量对三种名优绿茶进行识别。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绿茶理化成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茶多酚、酚氨比、抗坏血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对三种绿茶感官品质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酚氨比(r=-0.942)、抗坏血酸的相关性最为显著(r=0.955)。茶叶中的香气物质成分繁多复杂,且不同成分对茶叶的香气有不同的香气贡献。实验提取了20种共同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化合物、酮类和醛类化合物大部分具有花香和清香等香型特征,在绿茶成分中含量较高。因此,确定茶多酚、酚氨比、抗坏血酸、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和20种共同挥发性成分种物质作为与绿茶品质密切相关的"标识因子"。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 MS)对安化黑茶及其它产地黑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对41种共有挥发性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应用化学计量学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变量筛选、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安化黑茶的26个显著性差异香气成分,通过主成分得分投影图直观反映样本间的聚类趋势和分类信息,对安化黑茶与不同产地黑茶样品及其它种类茶叶进行有效区分和识别,找出14个对安化黑茶识别分类起着重要作用的挥发成分。结果表明,基于茶叶中挥发性成分差异的GC—TOF MS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统计方法用于安化黑茶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时期正安白茶香气组分变化,以不同阶段性返白过程安吉白茶茶青(1芽1叶)制成的松针形正安白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鉴定香气组分,共检测出43种香气组分,共有香气成分31种,包括脂类衍生物13种、芳香族衍生物1种、萜烯类衍生物13种,其他4种。香气物质以白化期含量最高(P<0.05)的组分是1-戊烯-3-醇、1-辛烯-3-醇、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庚醛、苯甲醇、苯乙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桃金娘烯醇、香叶醇、乙酸芳樟酯、雪松醇、长叶烯、羽毛柏烯、α-雪松烯、2-甲基呋喃、2-戊基呋喃,以复绿后期含量最高(P<0.05)的组分是乙醛、正戊醛、辛醛、苯甲醛、苯乙醛、β-紫罗兰酮、法尼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白化期适宜制成松针形正安白茶,复绿后期可开发特殊香型茶叶,以提高正安白茶非白化期茶青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茶叶香气成分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气是茶叶品质决定因子之一。茶叶的香气主要受茶叶种类、制作方法、品种、产地等因素影响,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对茶叶的品质起决定作用。茶叶中香气组分复杂,检测技术多样,主要包括GC-MS、GC-O、电子鼻等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茶叶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六大茶类和窨制茶的主要香气组分及其差异,概述了茶叶香气成分的四种主要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及在茶叶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醛类、酮类、杂环类、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检测及香气组分定量这两个难点是今后茶叶香气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一种天然香料香气重构及其风格强化的调香方法并应用于卷烟加香。  方法  以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为对象,通过感官导向的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具有铁观音茶叶香气的特征组群;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茶叶特征香气组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利用三点选配法测定特征香气成分在乙醇中的嗅觉阈值,结合其在茶叶提取物中的含量特征,计算各香气成分的香气活性值(OAV)并确定贡献度及香气关键贡献成分;通过茶叶提取物特征香气关键贡献成分的重组、香气轮廓法对比评价及香气特征强化,验证基于OAV的感官关键贡献成分加香效果。  结果  (1)感官导向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到117个流份,其中分离富集到铁观音茶叶香气特征流份28份;(2)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中含有41种特征香气成分,其中芳樟醇、橙花叔醇、苯乙醇、香叶醇、柠檬醛、吲哚和茉莉酸甲酯、己酸乙酯等22种香气成分对感官作用贡献最大;(3)香气关键贡献成分重组物与铁观音茶叶提取物香气轮廓基本一致,能够较好地重现茶叶的香气特征风格;(4)茶叶香气重组物与茶叶提取物复配后能够较好地强化卷烟的茶香风格特征,且花香、清香、果香香韵明显增强,香势强度明显增加,可提升卷烟的吸食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对安吉白茶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含量测定,并研究其在茶汤中的溶出特性。试验对安吉白茶中的32种无机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包括钠Na、镁Mg、铝Al、钙Ca、铬Cr、铁Fe、镍Ni、铜Cu、锌Zn、砷As、硒Se、锶Sr、钼Mo、镉Cd、汞Hg和铅Pd 16种常见元素以及钪Sc、钇Y、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和镥Lu 16种稀土元素。根据总稀土元素中钠Na、镁Mg、铝Al、钙Ca、铁Fe、镍Ni、铜Cu、锌Zn和硒Se等元素在茶汤中的含量来研究安吉白茶在不同水温、冲泡时间以及冲泡次数下的溶出特性。研究表明,安吉白茶中元素的溶出率随着水温的上升和冲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安吉白茶中部分元素在茶汤里的含量较低,建议安吉白茶的的冲泡水温以80℃~90℃为宜,冲泡时间20~30 min,冲泡次数不宜超过3~4次。研究为安吉白茶的质量控制提供相应的参考,为安吉白茶道地性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研究江西特色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以“黄金菊”、安吉白茶、福鼎大白茶等茶树为试验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不同茶叶中儿茶素组分和氨基酸组分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黄金菊”茶中儿茶素组分和氨基酸组分比较丰富,没食子酸酯儿茶素(gallate 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atechin gallate,CG)含量分别为0.05%、1.21%、0.53%、0.99%、7.91%、0.23%、2.63%、0.01%;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组分,分别比安吉白茶、福鼎大白茶多检出1、3种氨基酸,检测出的成分含量与安吉白茶比较接近。试验结果说明,"黄金菊"茶树中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丰富,同时特征成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吕才有  单治国  刘勤晋 《食品科学》2009,30(10):252-256
为探索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各阶段茶样香气成分变化,跟踪普洱茶的整个后发酵过程,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所取茶样的香气成分,采用气质联用法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对茶样进行感官评定。经气质联用分析鉴定,共鉴定出香气成分65 种,其中碳氢化合物11 种,醇类化合物10 种,醛类化合物13 种,酮类化合物10 种,酸类化合物6 种,酯类化合物6 种,其他类化合物9 种;晒青毛茶的香气组分以芳樟醇、4- 苯基吡啶、叶绿醇(植醇)、3,7 二甲基-1,6- 辛二烯-3- 醇、n- 棕榈酸、4- 甲基-2- 丙基-1- 戊醇等为主,普洱熟茶出堆样的香气组分以n-棕榈酸、二氢猕猴桃内酯、二氢海葵内酯、二乙基-2- 甲基十三醇、反式- β- 大马酮等为主。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各茶叶样品中的香气组分,除醇类化合物和其他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总体上逐渐减少外,酮类、醛类、酸类、酯类等物质的相对含量总体上都处于增加状态,甲基化物质的种类和数量随着后发酵的进行都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汝城白毛茶夏季鲜叶为原料,以感官审评得分、内含物质含量、香气成分为指标,探究摇青及发酵时间对其加工夏季红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摇青茶样其汤色和叶底更红亮,滋味更甘醇,以摇青处理、发酵5.5 h的汝城白毛茶夏季红茶品质更优。内含物质分析表明,摇青工艺能降低茶样中的茶多酚及儿茶素组分含量,发酵时间与茶样内的儿茶素组分含量成反比。香气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处理茶样中花香型香气组分芳樟醇、香叶醇和反式-橙花叔醇的相对含量占比更为突出,因此认为这3种香气化合物是汝城白毛茶红茶特征香气的关键组成成分。β-环柠檬醛(果香)为摇青处理茶样独有的香气化合物,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其相对含量在成品茶中呈上升趋势,初步判定此香气化合物是摇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分析玫瑰香型滇红茶香气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玫瑰香型滇红茶样品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同时与普通滇红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实验首先对HSSPME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HS-SPME最优参数为:65μm PDMS/DVB萃取头,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60 min。从玫瑰香型滇红茶和普通滇红茶中分别检测出62种和58种香气成分,各占其总香气成分的93.23%和93.85%,主要为醇类、碳氢类、酯类、酮类、醛类、酸类和含氮类化合物。2种茶叶中具有玫瑰香或类似玫瑰香的化合物共6种,分别为芳樟醇、苯乙醇、香叶醇、β-大马烯酮、香叶基丙酮、(E)-橙花叔醇,在玫瑰香型滇红茶和普通滇红茶中的总相对含量分别为36.29%和15.51%,玫瑰香型滇红茶6种化合物的总相对含量约为普通滇红茶的2.2倍。该研究结果为玫瑰香型滇红茶香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杀青和干燥是绿茶香气形成的关键过程。本研究以黄山群体种一芽二、三叶的茶鲜叶为实验材料,通过80、110、130℃三种不同烘干温度,分别制得清香型、栗香型、高火香型绿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及组成比例,并探讨茶鲜叶、杀青叶、烘干叶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杀青去除了茶鲜叶中大量的罗勒烯、乙酸叶醇酯等青草气成分;烘干工艺使茶叶中高沸点芳香成分增加,其中,80℃干燥的茶叶芳香成分相对含量较低,显清香;110℃烘干使茶叶中原有芳香成分含量增加,产生特征香气成分苯乙醛、月桂酸乙酯,栗香明显;130℃烘干使茶叶产生吡咯、吡嗪等高火香成分。研究认为,干燥温度的差异引起茶叶香气成分的变化,从而产生各种香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明安吉白茶品质状况和构建安吉白茶品质评价体系。方法? 以16份不同茶样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安吉白茶水分、游离氨基酸、没食子酸、生物碱和儿茶素等16项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茶样质量。结果? 安吉白茶水分含量3.86~6.79%,游离氨基酸含量3.24~6.63%,没食子酸含量1.21~3.85 mg?g-1,生物碱含量38.31~45.79 mg?g-1,其中咖啡碱含量33.53~38.74 mg?g-1,可可碱含量3.57~11.02 mg?g-1,茶碱含量0.01~0.47 mg?g-1;总儿茶素含量133.75~166.14 mg?g-1,其中没食子儿茶素含量2.00~2.71 mg?g-1,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18.27~31.20 mg?g-1,儿茶素含量1.05~1.78 mg?g-1,表儿茶素含量5.22~7.24 mg?g-1,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86.81~107.53 mg?g-1,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79~2.70 mg?g-1,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16.52~19.65 mg?g-1,儿茶素没食子酸酯0.04~0.22 mg?g-1。16个品质指标变异系数4.16~97.88%,其中游离氨基酸和茶碱等指标变异性较大,变异系数在95%以上;而咖啡碱、总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生物碱等指标变异性较小,变异系数在10%以下。相关性分析表明,安吉白茶品质指标间存在正相关或者负相关,其中有39对指标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18对指标间呈显著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176%。综合排名前5位的茶样编号为10、9、11、13和4,后5位的茶样编号为5、2、7、1和3。结论? 由上可知,基于游离氨基酸、儿茶素等理化指标下,编号为10、9、11、13和4的茶叶品质表现好,主成分分析法可以评价不同茶叶质量。研究结果为今后安吉白茶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品质提升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