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者根据多年现场实践经验,对抽油机套压和抽油机井产量之间的理论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此对抽油机井正常生产时的合理的动态套压控制值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对现场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抽油机井正常生产时的合理套压范围,为今后提高抽油机泵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有杆抽油系统效率是衡量有杆抽油系统性能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建立准确的系统效率优化模型是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关键。通过对抽油机井系统各部分能耗的分析,将抽油机井效率分为地面效率和井下效率。地面效率以实测示功图为基础,运用较少的参数,解决电机与抽油机的匹配问题;井下效率通过对功率损失的重新分类,以冲程、冲次、泵径、泵挂等生产参数优化组合为基础,提高井下部分的系统效率。通过对现场实际井采取措施前后的对比,系统效率平均提高9.24%。建立的模型具有简便、易操作的优点,精度能够满足现场需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能耗最低机采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海金  邓吉彬 《石油学报》2007,28(2):129-132
为了有效地降低有杆泵抽油系统能耗及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建立了一套有杆泵抽油系统输入功率理论计算体系。该体系将有杆抽油系统输入功率划分为有效功率、地面损失功率、井下粘滞损失功率、井下滑动损失功率及溶解气膨胀功率5部分。分析了各部分功率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抽油系统输入功率与物性参数、井斜参数、设备参数及生产参数组合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新的输入功率计算体系,提出了以能耗最低或以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机采系统设计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机采参数优化,能够确定最经济机采参数组合。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抽油机井系统能耗,大幅度提高机采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4.
游梁式抽油机井有效功率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计算抽油机井的有效功率是计算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关键。根据目前抽油机井有效功率计算方法所做的一些假设并按照抽油泵的仿真循环指示图,建立了计算抽油机井有效功率的新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目前有效功率的计算方法不适用于抽油机井下多相流的实际问题,同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抽油机井有效功率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抽油机井受井下砂、蜡以及泵挂深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泵漏失严重,冲程损失大.因而泵效低.据统计沈三区有1/4-1/3抽油机井泵效低于30%,其中不含供液不足井,而且检泵周期短,最短2个月左右.为了充分挖掘这部分油井的生产潜力,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引进抽油机井增抽扶正器来解决上述问题.现场共实施8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液12 t/d,日增油1.3t/d,泵效平均提高23.6%.油井增抽扶正器既有对抽油杆柱的扶正作用,又能起到增产和提高泵效的作用.它适用于潜力油井提液增产,应用于泵漏失严重的油井可延长其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正常生产的抽油机井的沉没度分布情况,利用泵效与沉没度关系曲线,对比分析沉没度低对杆、管断脱的影响,同时对抽油机井处于低沉没度工作状态下的IPR曲线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生产实际,以理论为指导,界定了抽油机井合理沉没度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萨北开发区纯油区西部目前有水驱抽油机井691口,2004年至今,累计井下作业施工185井次,抽油机井累计返工42井次,综合返工率22.70%,远高于厂控制指标10%以下。从返工井施工前的生产数据看,低流压、低沉没度,泵效反而较高的生产井21口,占返工井总数的50%。加强对这部分井的分析,对控制返工率,降低作业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抽油机井合理沉没度确定与治理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抽油机井沉没度不合理及影响泵效、井底流压的实际问题,在对抽油机井正常生产时合理沉没度的研究之后,根据抽油机井产量与流压、沉没度的关系推导出油井获得最大产量时合理沉没度的范围值,通过对抽油机井沉没度的治理进行分析,使油井在最佳沉没度范围内获得最大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油田多数抽油机井在冬季生产时套管放气阀易冻的实际情况,研制出一种简易新型井下套管气回收装置.经现场应用证明: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冬季油井地面套管放气阀冻后套管气无法回收,甚至影响机采井泵效的问题,对保证抽油机井冬季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推广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相似文献   

10.
针对对油井举升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在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进行普查的基础上,通过调平衡、冲程、冲次、电机等提高地面系统效率,通过优化井下工艺参数,优化设计,提高井下效率,通过加强杆泵管理,提高油井泵效,延长检泵周期,指导现场的方案设计和措施实施,实现抽油机井管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各项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使油田生产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大庆油田百余井次实测生产资料的处理,计算了抽油泵的(总)效率和各种功率损失,分析了影响泵效的诸因素,并对井下各部分能量损失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搞清了抽油机井井下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抽油杆在传递能量过程中把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损失掉了,这部分损失在117井次中占无杆平均功率的42.1%。文中还为全面提高抽油机升的整机效率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文留油田油层脱气严重,气体对有杆泵的影响很大。据1992年统计,在开井生产的249口井中,有31.7%的井受气体影响处于低效开采状态,平均系效仅有19.2%,气体影响特别严重的井就有30口。为克服气体对有杆泵的影响,推广应用了玻璃钢抽油杆深抽、负压采油、小直径气锚及防气泵等多项防气措施,提高了抽油泵效,延长了检泵周期,达到了一定的增油效果。本文分析了几种措施的防气原理和应用情况,指出了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两年共创经济效益3530.6万元。  相似文献   

13.
文留油田油层脱气严重,气体对有杆泵的影响很大。据1992年统计,在开井生产的249口井中,有31.7%的井受气体影响处于低效开采状态,平均系效仅有19.2%,气体影响特别严重的井就有30口。为克服气体对有杆泵的影响,推广应用了玻璃钢抽油杆深抽、负压采油、小直径气锚及防气泵等多项防气措施,提高了抽油泵效,延长了检泵周期,达到了一定的增油效果。本文分析了几种措施的防气原理和应用情况,指出了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两年共创经济效益3530.6万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关于地面驱动螺杆泵井工况类型的划分和故障诊断的方法。结合辽河采油厂的油井,运用所编制的程序软件对其进行了诊断分析,及时了解油井的工作状况,便于提早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减少损失,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无油管采油技术先导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常规有杆采方式中,大部分井均采用油管、抽油杆做配套管柱、材料投入多、泵效低。针对有管采油存在的问题,中原濮城油田引进试用了无油客管采油技术,通过5口抽油井的先导性试验研究表明;试验油井平均泵效提高了38.42%,单井材料投入减少了10万元左右,它能够满足濮城油田生产的需要,是提高开采效益的有效技术,具有广阔应用发展明景。  相似文献   

16.
周继德  吉素芳 《石油机械》1998,26(12):34-35
为了验证灌注泵的增油效果,选择不同沉没度的4口油井,在抽汲参数等条件相同情况下,采用普通泵和灌注泵作对比试验。试验中采用从套管加药消泡的方法确定沉没度的真实值。试验表明,只有在沉没度和泵效低时,灌注泵的增油效果才明显;对于沉没度和泵效都较高的油井,灌注泵增油效果较小;当沉没度和泵效足够高时,灌注泵不增产,反而降低产量。对采用灌注泵后浪面升高和产量降低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油管内液柱压力与泵沉没压力之差必须大于灌注泵的灌注压力,才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草舍油田采用CO2混相驱油,部分油井产气量大,气油比较高。根据CO2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结合高气油比井生产特征,分析井筒中流体密度的分布和CO2气体对泵效的影响,以优化常规泵开采生产参数,降低气锁,提高泵效。分析研究和现场实例表明,在不采用脱气装置下,采用大泵径、大泵挂生产参数,可保持地层高能量,降低气锁,提高产液量。但采用常规管式泵开采高气油比油藏,泵效不超过30%,泵效难以有效提高。建议采用油气分离技术开采高气油比油藏。  相似文献   

18.
抽油机井管理过程中,一般根据泵效、动液面、系统效率等数据判断单井运行状态,从而确定措施潜力井。泵效低、液面高、系统效率低的问题井极易被发现,泵效、系统效率相对较高的正常生产井往往容易被忽视,但通过分析高效井的运行情况,其中部分井仍然具有参数整体优化空间。但是整体优化过程中应考虑成本问题,才能保障措施效益,因此,参数整体优化工作需要紧密结合检泵时机。从地面参数大地下参数小潜力井挖潜发现,实施调大泵径降低冲次后,再结合实际生产实施连抽或间抽管理,在产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单井效益有明显提升,从管理方面达到了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长塞环封防砂泵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出砂是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重大因素之一,排砂工艺是针对细粉砂在机采井上采取的一种防砂 工艺,防砂泵是目前主要的排砂工具。为提高排砂工艺水平,增加排砂工艺系列,研究应用了新型防砂泵--长塞 环封防砂管式泵,根据现场应用,结果证明这种泵有较好的防砂作用,同时可有效地提高泵效。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抽油机井宏观工况控制图版模板单一,未考虑不同油藏类型油井生产工况的差异性,无法满足多类型油藏油井合理工况评价的需要,同时图版仅考虑了泵效与沉没压力的关系,导致工况评价结果不合理。通过对高含水单元的相关影响参数进行多元回归,推导出最优的泵效计算数学模型;突破常规宏观工况控制图版的单因素二维(泵效与泵入口压力)制作方式,确定了渗透率、黏度、泵深三级分类方法和标准,并针对具体的油井类型建立了更准确的工况宏观控制图版区域边界线计算方法,形成了多因素约束条件下高含水油井抽油机井系列化宏观工况图版的制作方法,实现了多维参数对泵效影响的科学评价。对典型高含水油田胜利油田1 666个单元、20 944口抽油机井进行分类,共形成42张图版,实现了科学细分和横向可比,根据宏观工况控制图版制作方法,以胜利油田各单元按泵深分类为例,制作了高渗稀油及常规稠油Ⅰ宏观工况图版;通过油井现场实测示功图的逐井评价,功图符合率由原图版的80.1%上升到96.3%,证明新的宏观工况图版更加科学合理。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新图版能够提升油井生产时率和系统效率,降低油井作业费用,有利于提升油田油井工况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