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了解放射性核素在小颗粒土壤中的分布,对污染土壤再悬浮评估、人员辐射防护和放射性核素迁移研究有重要价值。依据Stokes沉降法则,利用自制沉降筒对某放射性污染区土壤粒径<50μm的颗粒进行分级,并采用HPGeγ谱仪分析各粒级核素241Am含量。结果表明,使用各粒级土壤的密度及1.25倍理论沉降时间分级时,得到各粒级土壤的粒级纯度大于50%,某放射性污染区易悬浮土壤颗粒的质量份额<6%,放射性核素241Am的含量<0.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钚在我国北方某荒漠土壤中的分布特征。模拟污染土壤经湿法分级后,采用γ谱仪分析各粒级土壤的钚含量。结果表明,近90%的钚存在于0.1~10 mm粒径中,<0.05 mm颗粒中钚含量占总量不足10%,但其再悬浮对生物圈的危害极大,因此不容忽视。钚在土壤各粒级的活度浓度均较高,在清污目标239Pu<4 000 Bq/kg的原则下,普通的湿法分级不能实现假想状况下的该类污染土壤的减容。  相似文献   

3.
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某地区放射性污染土壤中241Am和239Pu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样品中各级态241Am和239Pu都以一种优势形态即残渣态存在,其中241Am的残渣态含量达到总量的84%~91%,239Pu达到98%左右,其它各级态含量较少,这说明实验土壤中的241Am和239Pu主要赋存于土壤的原生和次生稳定矿物中,属于稳定的化学形态,在环境中的迁移活性较小.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北方某处荒漠土中掺入氧化钚后制备模拟土壤,湿法粒度分级后,利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各粒级土壤颗粒中钚的结合状态,以评价在假想的污染状况下钚在该类区域土壤中的迁移性.结果表明,钚与土壤的结合主要为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73%~96%).各粒级中钚的结合状态与土壤颗粒有机质及伊利石含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核事故的条件下,边界土壤中的放射性分布难以确定,需研制一种含60Co、90Sr、137Cs、241Am等多种放射性核素的土壤标准物质,用于分析过程中的监督和校准。由于满足条件的受偶然放射性污染的土壤较难寻找,故采用人工添加目标放射性核素的方法制备放射性土壤标准物质。在制备过程中,土壤局部组成和颗粒大小的差异对所添加核素的吸附差别可能形成所谓的"热点",造成最终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无法通过。为解决该难题,选择几个核素进行逐级添加与稀释制备土壤标准物质,并研究其在不同步骤中如溶液和固体粉末混合时和固体粉末的逐级稀释时的均匀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的检验证明,在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后其均匀性满足要求,为下一步的正式制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241)Am(α辐射体)为极毒的放射性核素,它对环境引起放射性污染后可经过生物链进入人体产生危害,且长期存留,不易排出。因此,对食品中~(241)Am的测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自从1963年以来,关于尿、组织、大便和空气滤料等样品中镅的测定方法报道较多,而食品中镅的测定方法则至今未见详细报道。本文参照文献[7]中的某些实验条件,拟定了1克食品灰样中~(241)Am的测定程序。全程操作6个样品的时间为一天半(不包括放射性测量)。  相似文献   

7.
活度比的方法通常被用于进行年代学测量,但用来判定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并不多见。本工作通过比较相关区域241Am/137Cs的活度比,分析判断汇水区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结果表明:该汇水区人工放射性核素主要来源于B区。用241Am/137Cs活度比法判定人工放射性核素的迁移来源比较简单、直接。  相似文献   

8.
陈凌  王薇  邬蒙蒙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53(10):2092-2097
2002年某单位一名工作人员操作241Am固体放射源时,右手食指被螺丝刀穿刺扎伤,伤口摄入颗粒态241Am。2016年对人员伤口摄入241Am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剂量评价。对人员头骨中241Am的定量测量约为166 Bq,头骨干重占全身骨干重约18.86%,人员全身骨内241Am约为880 Bq。结合伤口摄入241Am人体骨骼滞留函数,计算人员伤口241Am摄入量约为2 630 Bq,待积有效剂量约为0.85 Sv。对人员伤口内现有241Am滞留量定量测量约为527 Bq,结合伤口污染滞留函数计算伤口241Am摄入量约为5560 Bq,待积有效剂量约为1.81 Sv。综合两种剂量评价方法的结果,该人员伤口摄入241Am待积有效剂量应小于2 Sv。对伤口现有241Am进行干预评估,伤口残留污染物手术切除可节省待积有效剂量约为170 mSv。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核设施及周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水平进行有效监测,需要对大量土壤样品中的~(241)Am进行分析。本工作首先考察了接触时间、介质酸度、温度对~(241)Am在DGA树脂柱上的吸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为动态柱实验提供了输入条件;然后进行了动态柱实验的验证:以萃取色层法为分离纯化手段,采用高酸上柱,EDTA络合解吸,以低本底液闪谱仪为放射性测量手段,建立了一个快速分析土壤中~(241)Am的方法。当土壤样品量为10g,使用8mol/L HNO_3浸取灰化后的模拟污染土壤样品,该方法对~(241)Am的化学回收率约为95%,最低可探测比活度为3.1Bq/kg,全流程分析时间小于3h。对其它核素~(137)Cs、~(90)Sr-~(90)Y、~(239)Pu、~(99)Tc有很好地去污能力。因此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环境土壤样品的~(241)Am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用几种核物理探测方法,测定用堆照钚靶制备的~(243)Am产品及其杂质核素的含量,也对进堆前的钚料液和极低含量的杂质,特别是~(241)Am进行了测定,测出了存在于~(238)Pu中α放射性约为10~(-6)的~(241)Am的相对含量。文中描述了探测方法及定性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1.
环境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分析测定是环境保护和放射性核素安全评价的关键环节,是研究放射性核素环境行为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详细总结超铀元素Np和Am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就现有分析流程中样品的预处理、目标元素化学分离纯化、样品源制备及测量等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现今分析方法的主要瓶颈,并对土壤样品中痕量~(237)Np和~(241)Am的快速、准确分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α谱分析是同位素稀释法测量α放射性核素的关键步骤之一。文章讨论了当锔源中存在241Am和大量非放射性杂质时,采用"指数拟合法"与"平均值法",求242Cm、244Cm核素放射性比值的方法;认为采用"平均值法"结果可靠,且给出的不确定度可以满足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若干环境监测项目测量结果的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由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组织的、国内5个实验室参加的大亚湾核电站若干环境放射性监测项目的测量比对结果。文中介绍了比对样品的准备情况,给出了各实验室对于沉积物、生物灰样品中总β、水中^3H、土壤中^90Sr、海藻灰和海底沉积物中^110mAg及^241Am、^109Cd、^57Co等人工放射性核素γ谱分析的测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241)Am标准溶液研制及比对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241)Am的分离、纯化、溶液组成及其稳定性、制源技术和放射性活度绝对测量等问题。由此建立了生产~(241)Am放射性标准溶液的方法,并于1975年起向计量、科研、生产、环保和学校等有关部门提供产品,使用情况良好。1983年又提供国防科工委系统和计量分院进行了比对测量,我们的测量结果在0.2%误差范围内同各单位测量结果平均值相一致。这些都表明本文提供的方法是正确的,由此得到的~(241)Am标准溶液是准确可靠和稳定的。完全符合放射性计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某退役铀矿环境放射性现状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对安徽省某退役铀矿的环境放射性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尾渣掩埋坑周围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远高于安徽省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值,原铀水冶厂遗址处种植的青菜,黄豆中∧238U的含量高出对照占业个量级。土壤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的含量均高于安徽省土壤放射性核素的平均含量,部分采样点的∧226Ra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土壤样品中总α测量采用厚源法,仪器通过刻度后,对样品进行测量。通过对土壤样品成分的分析,选择两种刻度源——241Am源和编号为GBW04127的铀钍天然系矿石标准物质分别对低本底α、β测量仪进行刻度,用9个国家标准物质模拟土壤样品,通过数据对比可知:对于用混合源作为验证源来说,用GBW04127作为刻度源比用241Am测量结果更为准确,误差由20%~40%降至20%以内;对于其它标准样品,误差并没有得到改善,多数反而增大。因其成分组成与真实的土壤有较大差距,土壤中不单一含有U、Th或K成分,混合源与真实的土壤放射性成分更接近,更能代表土壤样品。因此,土壤样品中总α测量刻度源可以考虑使用编号为GBW04127的铀钍天然系矿石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17.
环境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分析测定是环境保护和放射性核素安全评价的关键环节,是研究放射性核素环境行为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详细总结超铀元素Np和Am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就现有分析流程中样品的预处理、目标元素化学分离纯化、样品源制备及测量等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现今分析方法的主要瓶颈,并对土壤样品中痕量237Np和241Am的快速、准确分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一个提取居里级~(242)Cm的化学流程,采用TBP萃取色层,除裂片元素,CH_3OH-HNO_3-阴离子交换树脂体系分离Am和Cm,产品中~(241)Am的α放射性与~(242)Cm的α放射性之比达到3×10~(-4)。此流程具有步骤少,操作方便和产品介质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描述的装置适用于环境样品和生物样品中α放射性核素的监测与分析。探测元件为金硅面垒型半导体探测器,直径从12—30毫米均可使用。可以在大气压下或抽真空下测量。为了得到较高的探测效率与能量分辨率,必须浓缩样品与制备薄源。对φ16毫米探测器,在真空情况下测量:大于3兆电子伏能区内的积分水底约为1计数/小时;对~(241)Am电镀源(φ=10毫米)的2π效率约为50%;能量分辨率约为1%。本装置已用于空气和土壤中体污染及人骨灰中α放射性等的分析测量。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北京首饰公司和珐琅厂的景泰兰工艺品颜料、原材料和部分产品中的放射性核素及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多数颜料和原材料样品中,总β放射性含量在5×10~(-12)Ci/g 以下,低于一般土壤中总β含量(2×10~(-11)Ci/g);样品中所含主要放射性核素为天然~(40)K,某它放射性核素未测山;因此,可以认为使用景泰兰工艺品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