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自来水供应,经常会出现了较严重的二次污染,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水箱内出现青苔、红虫滋生,引起水质恶化。通过系列试验证实通过使用T99涂料能实现水池的防护,有效地抑制了青苔与红虫的滋生,保障了二次供水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2.
摇蚊乃昆虫双翅目摇蚊科生物,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摇蚊)四个阶段,其中幼虫阶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虫。近年来,红虫污染自来水水质的问题成为了困扰国内外供水界的一大难题,对其防治国内外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本文所阐述的则是从净水构筑物管理的角度来防治红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供水系统中出现红虫的现象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中都曾发生过,在南方主要是以摇蚊幼虫为主,而北方则主要以水蚯蚓、红线虫为主,由于它们的体色为红色,因此称其为“红虫”。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供水系统中红虫现象也时有发生。红虫由于在水中肉眼可见,也是用户投诉的主要问题之一。下面从其出现的原因、生殖方式、检测方法、防治方法、对水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高浓度污泥泥层过滤反应器处理面粉废水的试验中红虫突然出现并爆发,使出水CODCr浓度升高,污泥颜色变成乳白色且污泥浓度迅速降低.针对这一问题,依次用高锰酸钾强氧化剂法、反应器底部停曝法、反应器间歇完全停曝法对反应器内红虫的控制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间歇完全停曝法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红虫在反应器内的生长并将其从反应器中清除.  相似文献   

5.
生物法控制城市供水系统中红虫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应用生物法防治供水系统中红虫污染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鲫鱼吞食红虫的试验结果表明,沉淀池水环境不影响其生活,鱼苗能有效控制沉淀池的红虫,其排泄物对出水磷酸盐和浊度无影响,但会使氨氮含量升高。应用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灭杀红虫的试验结果表明,其杀灭红虫的最佳浓度为30mg/L,投加B矗对出水浊度影响较小,1mg/L的前加氯不会明显影响Bti对红虫的灭活效果,并能保证滤后水的细菌学安全性,证明了这两种方法在控制红虫污染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消毒剂对饮用水中“红虫”幼虫及虫卵的灭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颤蚓类"红虫"开展了大量生物学研究和成虫灭活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液氯、氯胺、二氧化氯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等4种消毒剂,在一定时间内对颤蚓类"红虫"幼虫和虫卵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消毒剂对颤蚓类"红虫"幼虫的灭活作用较显著,而对颤蚓类"红虫"蚓茧的灭活效果则很不理想。4种消毒剂在各个时间点的灭活率大体上都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每个浓度下的灭活率也随接触时间的延长而上升。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对自来水水质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要求也越来越高,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是摆在每个供水人面前重要课题。笔者针对用户日常投诉的一些代表性问题以答疑的方式,从水处理、水供给的技术层面来分析,解答用户关心的水质问题。阐述了用户水质保障的技术要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来水中塞氏摇蚊幼虫的生长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华南一些地区自来水中出现的红虫其实是塞氏摇蚊(Tendipes gr.thammi)的幼虫,它依靠摄食自来水中的有机杂质进行生长、发育,能在一些相对封闭的水库和水泥内完成其整个生命过程并大量繁殖,清洁的水质、封闭式的供水设施能有效地防止自来水中红虫的产生。对于有成虫存活的水池和水库,可采用人工清洗和化学消毒相结合的方法彻底杀炒菜塞氏摇蚊。  相似文献   

9.
我国供水系统中出现红虫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供水系统中出现红虫的原因 ①来自供水处理系统。“红虫”属底栖动物,原水经预加氯、加药、混凝、沉淀、过滤、加氯处理后成虫在水中存在的可能性极小,但不能排除虫卵进入供水管网的可能性,由于虫卵较小并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可随时进入休眠,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则孵化为成虫。摇蚊幼虫必须经羽化才能进行繁殖,因此其不会在供水管道内进行繁殖,但由于滤池、清水池上方有空间,可使成虫进行群飞交尾而产卵,在滤池内的有可能被截留,而在清水池内的则直接进入供水管网。由于水蚯蚓和红线虫的成虫可耐受低氧条件,故在供水管道内进行繁殖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水中"红虫"困扰供水行业和影响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通过对水厂工艺各环节的下网观察及对供水系统、二次供水、管网、用户等多方面调查研究,提出了防治水中红虫的具体措施,防治水中红虫需要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相关部门及用户等多方面配合才能取得显著效果,并且"防重于治"。通过对中山市水中红虫的研究以期为供水行业治理红虫,居民安全用水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辉  杜艺  李林 《城镇供水》2009,(1):52-5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水、电、煤气等公共事业机构的服务越来越关注,自来水市场营销由以生产为中心阶段进入以消费者为中心阶段。汕头水司作为国家大型供水企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于2007年5月1日建立了基于WEB和CTI技术的呼叫中心,实现业务咨询、水费查询、业务申请、受理、投诉等业务,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对外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生物杀生剂灭杀四龄红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许多地区的二次供水水箱和管网中均发现了摇蚊幼虫,对供水水质造成了污染。采用5种以维生素K3为主要成分的新型生物杀生剂(MPB、MTB、ME、MSB、MQ)对四龄红虫进行杀灭试验,结果表明,各杀生剂灭杀红虫的(分别为24 h和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6.67、1.77、200、30.59、0.77 mg/L和6.11、1.04、15、5、0.64 mg/L。从时效、经济以及操作等因素考虑,MQ最经济有效,MTB次之。  相似文献   

13.
郭光耀 《山西建筑》2014,(35):269-270
对自来水水厂设备管理的三种类型进行了介绍,并针对自来水设备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城市自来水设备管理的新思路,对加快自来水水厂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胜 《山西建筑》2014,(14):147-148
针对居民反映的自来水水质异常情况,深入探讨了自来水颜色异常问题,分析了自来水产生金属味、泥土味、树脂气味的原因,并对水中异物的产生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解决自来水水质异味和异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乔世全 《四川建材》2011,37(5):251-254
本文从客户投诉的定义及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意义、企业在客户投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建立客户投诉管理体系、保证措施等四个方面对客户投诉管理进行论述。笔者对投诉管理的研究,重在广义投诉方面,即从投诉的源头入手,加强投诉的防范、投诉处理的研究。同时借鉴最新市场营销和系统投诉管理思想,对投诉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建立《顾客抱怨管理系统》、《顾客满意管理系统》、《顾客投诉管理系统》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秋,北京市民大量投诉自来水嗅味问题。利用GC/MS方法对第九水厂原水进行分析,发现主要致嗅物质为2-MIB,其浓度变化与水中蓝绿藻的变化有相关性,春秋两季是高发期;在MIB浓度大于50ng/L时,水厂原处理工艺难于把嗅味控制在嗅阈值内;试验采用粉末活性炭(PAC)预处理技术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试验确定了PAC类型,投加点,投加量和启动条件;在第九水厂应急处理中取得了很好效果,得到了市民认可。  相似文献   

17.
处理业主的投诉,是物业管理公司常做的一项工作,但处理投诉的最终结果将会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和物业管理公司的声誉。本文论述了处理好业主投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好业主投诉的基本做法。并按性质和内容对投诉进行了合理划分,阐明了处理投诉的基本原则,提供了合理的处理方法,且建议实行首问负责制,处理好业主的投诉。本文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物业管理公司如何处理好业主的投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投诉的数量多而且赔偿期望也越来越高,现浇板裂缝为最主要的质量投诉。为了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整体质量,减少投诉量和更好处理投诉。笔者根据多年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投诉处理的经验,针对常见质量投诉的主要缺陷,从加强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和规范质量投诉处理、投诉处理时到现场后的一般操作、投诉处理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供学习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曾登峰 《城镇供水》2015,(3):16-18,9
自来水企业是用电大户,电费支出很大,由于自来水企业具有公益性,盈利水平不高。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该通过技术改造和提升管理水平,千方百计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本文简要分析了自来水企业的耗能概况,分析了主要的耗能原因,探讨了自来水企业节能降耗应该采取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科学、准确、完整的自来水管网信息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信息中心联合对自来水管线信息档案进行管理,本文详细介绍了天津市自来水管网信息档案动态共享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