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理念和整体性保护方法,旨在应对历史城市面临的大规模开发压力,对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的“碎片化”和“孤岛式”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基于整体性视角看待历史与发展、文化价值与自然价值、历史遗产与其背景环境等关系,强调结构关联和历史可读。以嘉兴子城遗址公园为例,进行基于关联性的整体性评估,基于可读性对历史格局、空间尺度和风貌进行空间整合,提高历史地段公共开放性,将保护同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相结合,整合历史地段保护与城市各系统,结合一系列建设开发行动构建动态保护体系,以期为保护历史地段整体性和有机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护城河域作为一种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特殊历史地段,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意向和城市特征。城市的旧城核心区和护城河域范围大抵重合,这也正是研究护城河域传统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的意义所在。该文选取典型的护城河域历史地段,从整体性保护与更新的观念和视角出发,以护城河域特定的城市形态学、建筑类型学分析为工具,推导出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方法层面的有效探讨与实验。  相似文献   

3.
重点分析了成都文殊院片区一期工程"文殊坊"的规划设计过程,探讨了文化保护性当代建筑的经济性,文化性及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总结经验.提出 "尊重历史真实性,商业开发不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唯一模式,应寻找保持历史遗存与发展空间精神上一致性的或其他有效的保护模式,保证城市文脉的整体性及可延续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陈侠 《山西建筑》2007,33(24):25-26
指出欧洲城市发展强调人与环境的共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深入探讨了欧洲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整体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创造性原则,以为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历史建筑是构成城市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做好城市历史建筑遗存保护及活化,适应城市时代发展需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探讨历史建筑与城市文化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福州明清会馆进行实地调研普查,分析福州明清会馆历史文化特征、保护与利用的现状以及破坏原因,并从文化自信视角入手,力求通过挖掘福州明清会馆遗存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建构合理有效的保护框架,探寻会馆建筑创新活化方式,从而起到承传城市文化精神,延绵城市文脉,提高新时代人们的文化认同,激发民族文化自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历史城区作为城市文脉与记忆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意义。同时其作为城市中区位较优越、建设起步较早、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面临着发展的重任。作为城市建设审批管理的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科学合理对于历史城区的保护与发展至关重要。大多历史城区已完成控规编制,内容主要有控制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指标。由于历史城区人口密集、权属复杂、建筑密度大、历史资源要素丰富,一般控规的控制内容对于历史城区缺乏可操作性,对历史资源要素保护也缺乏针对性。本文对于历史城区的控规优化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形成满足其保护与发展、能够有效指导历史城区建设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的飞速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开发促使"大拆大建"之风盛行,城市历史遗产遭受严重破坏,有关旧城更新和历史文化城区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如何处理好旧城更新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城区保护问题,在现今大环境下已经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旧城更新"和"历史文化城区保护"的相关概念入手,探究了基于旧城更新视角下的山东历史文化城区保护方式分类,以青岛市为实例,论述了旧城更新视角下的山东历史文化城区保护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案运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整体性保护理论”遵循整体性、原真性、可持续和分类保护原则从城市空间景观、社会生活功能、历史文化、技术法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科学性与操作性兼顾的规划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邓璐 《建筑与文化》2020,(4):130-132
历史建筑是城市景观不可复制的文化载体,既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旅游资源和建筑技术的研究素材。随着城市文化景观保护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持续推进,在新时代背景下需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指导城市历史建筑及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文章将以博物馆文化景观为全新的研究视角,以青岛近代建筑保护与更新为例,诠释在新时代发展框架下历史城市建筑保护与景观更新的新方法,用新时代的笔法赋予历史建筑景观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推进,旧城改造的压力增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晋江目前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具有闽南文化、华侨文化等独特的价值与特色,而现状街区存在着片区功能与所处区位不符,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传统建筑被忽视等问题。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的规划,遵循整体性、真实性、多样性、合理利用及永续性、公众参与的原则。立足新型城镇化背景以及其它城市已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经验基础,采用"保护先行、分类保护"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1.
孙炜玮  张涛 《华中建筑》2010,28(9):97-99
文章针对新兴中小城市,以沿海城市威海为例,分析了与城市历史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并对于如何利用城市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契机,带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化线路以其整体性、连续性、动态性对于遗产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已成为共识,多维度、多尺度发展文化线路视野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从城市尺度出发,将传统区域尺度的文化线路内涵活化引入老城空间,强化历史遗产保护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总结凝练出整体价值、连接廊道、动态视角三大关联特征,为老城更新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围绕"要素识别调查-适宜评价分析-空间规划布局-分类营建策略"的基本框架展开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老城复兴路径探讨。并以陵川老城为研究案例,提出以空间线路为载体,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生态修复、社区营建及城市公共空间整治的老城整体性复兴策略,形成了一套综合且翔实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很多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历史城厢地区的保护和发展遇到挑战与冲击。本文结合国际理论与本土实践,从整体性的设计视角谋划历史城厢地区的未来空间模式,并以潍坊龟蛇城厢为例,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方法和多种城市设计手法:包括建构城市中心体系和城市空间原型模式、运用数字历史地图构建历史城厢历史遗产系统保护网络,及经由物理环境分析、为街区活化和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依据等,深度挖掘了潍坊历史城厢地区的传统空间价值,进而探索了历史城厢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其中对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更新保护更是给予高度重视。然而风貌区内的大量历史建筑并未得到与规划要求相当的保护管理,风貌破坏甚至拆除重建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城市风貌以及居民生活条件。为了更好地对风貌区历史建筑进行重点保护、促进城市的有机更新、改善民生条件,有必要在原有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对风貌区内的历史建筑进行进一步的价值甄别并制定对应的保护策略。本文将以位于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武夷路21街坊为例,通过引入二维分析法,以风貌区保护更新为评价导向,构建适用的价值评估体系对街坊内历史建筑逐一进行价值评估并分类,针对不同类别历史建筑的特点提出后续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历史建筑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进行了保留,需要得到较好的传承。而建筑周边环境设计对建筑保护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在分析城市历史建筑周边环境设计意义的基础上,对建筑周边环境的设计要点和方法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风貌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拓展。但相关价值评价框架与既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法还不能较好地适应传统风貌区。基于此,文章提出以"格局与风貌""建筑与场所""历史文化"三大保护层次下的七类价值构成要素为基础的传统风貌区价值评价体系,并据此提出基于保护层次和价值构成要素分类的不同保护与更新取向的规划策略组合,并以重庆大田湾传统风貌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介绍城市历史景观(HUL)及其方法,分析西安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阐述将西安城市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城市历史景观的塑造将城市文化基因与城市形态特征相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整体性保护框架的,构筑网络化的保护体,完善景观记忆系统,运用活态遗产理论构筑可持续发展途径以及制定结合公众参与的导向政策等的西安城市历史景观整体性保护策略。为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城市功能演进和更新的完善和提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季宏 《新建筑》2024,(1):81-85
文章对福州古厝建筑遗产的类型构成、分类保护与活化原则、方法、模式进行介绍,指出《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改造设计技术导则》是对《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的全面借鉴。基于遗产化的视角,指出由于建筑遗产类型内涵与边界不清,导致对部分类型的福州古厝过度保护,并尝试通过对导则的修订、保护框架的建构,达到科学分类保护的目的,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讨论了导致当代城市空间环境整体性丧失和标志性建筑失范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指出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城市要素整合与公共空间营造的手段,应当为城市建筑的决策制订一种基于城市整体性的规范,从而让标志性建筑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姿态去回应城市空间环境整体性的要求,发挥其对于城市整体性建构的结构性作用,而对城市风貌的过度关注,亦会弱化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整合与公共空间塑造机制的作用,从而使之面临失效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文化传承问题越来越受各界关注与重视。传统历史街巷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和延续历史文脉的物质载体,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桂林市正阳东西巷为例,从文化传承角度,对东西巷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旨在更好地传承桂林历史文化和延续街巷整体性原生态风貌,提出历史街巷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