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中依据深圳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及其空推段豆砾石回填及灌浆工艺,采用室内试验,对双浆液配比进行研究,确定了各原材料参数;采用现场实验,对止浆环的性能及其参数进行验证;采用理论推导,对豆砾石回填量进行计算;采用对阶梯式和对称式的原则,对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张铸 《山西建筑》2007,33(36):218-219
详细介绍了豆砾石回填施工方案,探讨了水泥灌浆遵循的原则,分析了灌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就如何保证豆砾石回填和灌浆的质量进行了论述,以保证隧洞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建明 《山西建筑》2015,(4):189-190
结合达坂隧洞的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对该隧洞豆砾石回填灌浆的要求及工法进行了介绍,并对灌浆中存在的串浆不规律、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后配套灌浆平台压力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以保证回填灌浆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4.
隧洞豆砾石灌浆软模止浆梗初步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掘进机在隧洞施工中的应用方法是在掘进后, 紧跟着安装钢筋混凝土预制管片、回填豆砾石和进行水泥灌浆。由于灌浆时无止浆梗, 运用这种方法存在隧洞顶部不易填满豆砾石, 特别是灌浆不密实等缺陷。为此提出了应用软模砂浆止浆梗进行豆砾石灌浆的设计, 使豆砾石灌浆体的强度、抗渗性、密实度指标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马聘 《山西建筑》2010,36(7):123-124
结合新疆大坂隧洞工程实例,针对采用"全断面双护盾硬岩掘进机(简称TBM)"施工的隧洞,对如何提高豆砾石回填灌浆质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以期对其他采用TBM施工的工程在设计、施工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土工基础》2015,(4):32-34
结合达坂隧洞工程地质情况,针对双护盾TBM施工,大断面六边形(四块)管片衬砌豆砾石回填灌浆镶嵌式整体受力结构的特点,结合现场施工中管片错台等信息综合计算分析,提出了管片纵缝外侧限位器、豆砾回填灌浆封闭环、软弱围岩钢花管固结灌浆等创新技术,解决了一直困扰国内外TBM施工技术人员侧管片外移、豆砾石灌浆结石不密实、软弱围岩加固岩体等影响主洞衬砌结构施工安全的技术难题,对双护盾TBM应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7.
豆砾石回填与灌浆技术在护盾式TBM施工的隧道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豆砾石填充层对地层抗力系数以及管片结构受力的影响有还有待研究。本文利用厚壁圆筒弹性应变理论和温克勒假设,首先建立轴对称条件下的豆砾石-地层抗力系数公式并对影响该公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了豆砾石填充层的非均匀分布,建立了非轴对称条件下的豆砾石-地层抗力系数公式。研究表明:(1)是否考虑豆砾石填充层的存在以及豆砾石填充层是否均匀分布对地层抗力系数具有重要影响;(2)不同岩性条件下,豆砾石填充层弹性模量均存在一临界值使豆砾石-地层抗力系数的性质发生突变;(3)豆砾石填充层厚度的增加则具有强化豆砾石-地层抗力系数性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TBM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是集机械化、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对这个系统中的各主要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以实际工程为例,全面论述了TBM施工中的洞轴线方向、管片生产、管片安装、豆砾石回填与灌浆、监测工程等主要环节实施的严格质量控制与管理以及所取得的良好施工效果,对类似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靳思东 《山西建筑》2010,36(18):144-146
介绍了TBM的发展及分类,阐述了双护盾TBM的组成及功能,重点论述了双护盾TBM的掘进施工,并对TBM出渣及材料运输、管片安装、豆砾石回填和灌浆等作了归纳,从而更好的推进TBM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在全断面硬岩地层盾构施工中管片上浮及错台问题,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地下水和注浆浆液、约束条件、盾构掘进姿态、人为因素等4个方面分析管片上浮及错台的成因,并提出豆砾石回填灌浆、止浆板与隔水环、定位销、优化传力衬垫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永迪  张帆  李向红 《建筑施工》2021,43(3):352-354
以昆明轨道交通2号线会展中心站基坑施工为例,对其遇到的泥炭质土进行双重管旋喷试验。通过双重管单喷嘴和双喷嘴2种施工工艺对比,优化双重管旋喷桩施工参数,分析昆明滇池地区泥质炭土对高压旋喷桩成桩质量的影响因素,总结高压旋喷桩在泥质炭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施工建议。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压旋喷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次喷浆和单喷嘴施工工艺可有效提高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12.
辉绿岩脉复合灌浆试验加固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代表性试验区,采用高压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技术,对辉绿岩脉的灌浆加固处理开展灌浆工艺、加固效果和机制等试验研究。试验中对微细裂隙发育的辉绿岩脉进行高压水泥灌浆后再进行化学复合灌浆,水泥浆液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化学浆液采用固结性能良好的CW系环氧树脂。复合灌浆后的辉绿岩脉单孔纵波速度可达5 153 m/s,变形模量为11.4~21.8 GPa,试验区岩体的连续性、整体性及均一性改善显著。复合灌浆达到预期效果,辉绿岩脉力学指标满足建坝要求,灌浆工艺参数合理,可直接指导大岗山水电站基础处理施工。经初步探索,该复合灌浆加固岩体的实质可归纳为:固结灌浆改善了岩体结构面力学特征及其组合关系,使其整体刚度增大;微细裂隙的良好胶结,使其端部应力集中被降低或消除,岩体屈服极限增大,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郑顺辉 《福建建筑》2010,(7):73-74,72
以福厦铁路泉州火车站站前大道旋喷桩施工为例,分别对二重管旋喷桩、三重管旋喷桩主要的施工技术参数进行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从试验结果中找出最优技术参数以指导止水帷幕施工,为该地区类似深基坑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苏钢  唐名富  莫先恒 《山西建筑》2009,35(33):125-126
以桂林某大酒店工程为例,对高压旋喷水泥土桩的成桩机理、技术参数、施工顺序、喷射注浆及补充浆液进行了介绍,并指出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时,加强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经施工测试,工程桩桩身完整性均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超流态混凝土压灌桩进行了介绍,针对其是否适用于粗砂夹卵石场地进行了试桩。对试桩的设计参数、施工参数、检测结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根据试桩结果,提出了超流态混凝土压灌桩施工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在后期工程桩施工中应用。得出超流态混凝土压灌桩适用于粗砂夹卵石场地,充盈系数约为1.1~1.2,是一种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无挤土、节能环保的绿色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浆脉在土体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注浆效果,为了在黄土中实现浆脉可控劈裂注浆,采用平板窄缝模型推导了宾汉体浆液在黄土中的扩散理论,得出扩散半径与注浆压力差、裂缝参数、浆液性质等参数有关。以此为出发点,设计现场注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注浆参数和施工过程可基本实现浆脉尺寸、间距等与设计值偏差在±40%以内;浆液压力较低时在黄土中主要以挤压作用为主,挤压扩散半径约为注浆管直径的1.2~2倍,压力较高时以劈裂为主;试验最终形成的复合地基桩芯结实体在深度越浅处强度越低,实际注浆中应考虑提高地表处结实体强度,为实际注浆工程中注浆参数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萍 《山西建筑》2014,(34):74-75
以山西省儿童医院综合门诊楼为例,分析了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提高单桩承载力的机理,介绍了其施工工艺,并阐述了注浆参数的确定方法及注浆技术,提出了后压浆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通过对桩基检测结果的研究,证明了该方法成本低、易施工、高效率等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8.
斜坡路基压力注浆处治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四川省绵广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压力注浆处治为依托工程,采用室内离心模型试验,对高速公路斜坡路基压力注浆处治的关键性设计参数及其施工工艺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斜坡路基的压力注浆处治宜分两次或多次进行灌注,注浆压力宜控制在第一次灌注压力为0.2 MPa,第二次灌注压力为0.4 MPa~0.5 MPa,灌浆间距宜控制在2 m以内,应合理配置注浆浆液的配合比。并结合现场工程注浆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关键性注浆控制指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19.
覆盖型岩溶对建筑地基与建筑自身的安全影响较大,结合某实际工程,分析了地基岩溶的发育情况以及溶洞和土洞发育的形态和规模;根据建筑物的基础形式,采用充填浅部溶洞、裂隙和所有土洞的注浆处理方案,以阻断岩溶发育的通道,挤密加固地基土,提高地基承载力。为保证注浆的有效性和经济性,采用由外向内的逐层封闭的注浆方法;采用动态施工技术,根据检测孔的测试结果动态调整施工技术参数。施工完成后对地基进行了物探、检查孔、室内试验、平板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沉降观测等。结果表明:对岩溶地基注浆处理的加固效果较为显著,注浆后地基土强度、密度、变形等指标提高幅度为6.4%~25.58%;基于静载荷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分析,地基承载力提高大于10%;与桩基础方案和大面积深部溶洞处理方法相比,造价节约20%~30%,工期缩短约1/3。  相似文献   

20.
胡长友  何忠泽  曾夏生 《山西建筑》2010,36(26):123-125
介绍了单管高压旋喷锚杆施工工艺和主要试验参数,并通过试验锚杆的抗拔试验,验证了锚杆施工参数的合理性,从而对本工程和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