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某填埋场垃圾堆体边坡失稳过程监测与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填埋场是国内首批在场底铺设复合衬垫系统的大型卫生填埋场,该场垃圾坝前堆体边坡于2008年6月连续强降雨期间发生失稳事件。介绍该堆体边坡失稳过程的现场监测结果,包括坡面水平位移、深层侧向位移和渗滤液水位。基于监测数据,开展堆体边坡稳定性反分析工作,探讨复合衬垫系统界面抗剪强度取值方法,提出抽排竖井迫降水位、铺膜防渗等应急抢险措施。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堆体边坡中高渗滤液水位是导致其失稳的关键因素,堆体边坡水平位移速率和渗滤液水位高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该堆体边坡失稳模式是沿场底复合衬垫系统中软弱界面的深层滑移;斜坡场底上复合衬垫系统在滑移过程中发生位移-软化效应,其界面强度介于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之间;抽排竖井迫降水位是最直接、有效的应急抢险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西北某大型填埋场边坡区域布设渗滤液水位、堆体表面位移和深层侧向位移监测点并开展现场监测。在2014年4月~8月间,受垃圾堆载、填埋作业机械动荷载和强降雨的影响,堆体边坡区域发生3次大范围滑移,最大滑移报警面积达30029 m2,最大日均表面位移253 mm,滑移深度达17 m。反分析该填埋场垃圾堆填边坡滑移全过程,掌握了除堆体水位和强降雨因素外,垃圾堆载、动荷载等因素作用下的堆体滑移规律。进一步分析迫降水位、分层压实、土工织物加固等措施的抗滑效果,结果表明,采取降水压实及土工织物加固措施可满足堆体后续堆填的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垃圾的产量和填埋量迅速增加,垃圾堆体的稳定问题日益突出,填埋场运行中安全监测显得十分重要。针对某大型垃圾填埋场失稳事件,对该填埋场堆体边坡开展了近2年的监测,获得了各种气象条件下渗滤液水位、地表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深层侧向变形等监测数据,特别是2008年6月强降雨期间垃圾堆体边坡局部失稳和2009年2月污泥坑周边堆体滑移过程中完整、全面的监测数据。基于监测数据,并结合实际降雨条件、填埋场运行状况,对填埋场失稳的内在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渗滤液水位过高是导致堆体边坡失稳的主要内因,水平位移速率是填埋场边坡稳定状态最为敏感的指标。最后 根据监测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提出垃圾填埋场稳定安全监测关键指标及警戒值, 为今后垃圾填埋场的现场监测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  相似文献   

4.
水平导排盲沟是垃圾填埋场一种重要的堆体内渗沥液导排设施,其水平间距对导排能力和水位控制效果有直接影响。通过建立水平导排盲沟渗流模型,得到了盲沟上水位浸润线的解析解,提出了对应于稳定控制警戒水位要求的水平导排盲沟间距设计方法,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揭示了入流量、垃圾饱和渗透系数、盲沟尺寸、盲沟等效渗透系数和盲沟水平间距对盲沟水位控制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盲沟等效渗透系数小于10~(-4)cm/s时,堆体最大水头及盲沟上水头均明显上升;控制入流量与垃圾饱和渗透系数比值小于0.05时,有利于实现堆体水位控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无量纲化的盲沟水平间距设计用图。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文章提出的水平导排盲沟间距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立项背景卫生填埋作为生活垃圾最终处置的手段之一,在国内外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量都较高,如果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在设计时对此问题考虑不够,或者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运行不稳定,都会导致填埋场内部渗滤液淤积。采用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能够减少外排渗滤液量、缩短稳定化时间、增大填埋场利用率,国外已经开展了较  相似文献   

6.
南方山谷型填埋场渗滤液产量及水位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南方建成的第一批山谷型填埋场大多存在渗滤液产量大、堆体中渗滤液水位高的问题。基于对南方几个典型填埋场的现场调查和相关测试结果,从水量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山谷型填埋场渗滤液产量的关键因素,探讨了我国现有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在渗滤液产量及水位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相关工程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包括采用带有垂直防渗体的截洪沟来控制场外汇水区域地下径流补给量、采用新型临时覆盖材料及工艺避免在堆体中形成渗滤液阻滞层、渗滤液收集与导排系统的防淤堵设计及淤堵反冲洗维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喻青 《中国给水排水》2023,(22):133-136
通过对设计资料进行分析及现场研判,结合现场试验措施,准确定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堆体内部渗滤液渗漏事故点位置,通过定点导向开挖垃圾堆体露出渗漏点后,采取封堵渗滤液导排管道、设置斜管收集泵井提升填埋场内部蓄积渗滤液的组合方案进行了渗漏事故点的修复。修复措施完成后的监测结果表明,填埋场正常稳定运行,采取的工程措施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某垃圾填埋场污泥坑外涌及其引发下游堆体失稳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许多垃圾填埋场接纳高含水率的市政污水污泥,对填埋场运营构成了严重安全隐患。介绍某填埋场污泥坑上堆填垃圾过程中引发污泥外涌及下游堆体失稳事故,根据填埋场失稳破坏现象及事故前后下游堆体边坡中渗滤液水位和顺坡向位移监测结果,对堆体失稳的力学机理及失稳过程进行反分析。现场监测数据与堆体失稳分析结果表明:在未加固处理的污泥坑上堆填垃圾会显著降低下游垃圾堆体的稳定性。其力学机理:①流态状污泥将上覆垃圾荷载等量转化为对周围垃圾体的侧压力(对下游垃圾堆体为下推力);②污泥受压挤渗入周边垃圾和衬垫系统中导致堆体抗剪强度降低。垃圾堆体中高液气压力是造成堆体失稳的重要内因,降低堆体中渗滤液水位可显著提高污泥坑下游堆体的稳定性,有效控制失稳堆体继续滑移。污泥坑加固处理后再堆填垃圾,可显著降低发生失稳和污泥外涌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MBR+NF/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BR+NF/RO工艺处理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规模为120 m3/d,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一般地区对渗滤液出水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于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障排水系统的安全。结合无锡市桃花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介绍了高陡边坡填埋场排水系统的设计,包括渗滤液导排、地下水导排和地表水导排系统的设计。库区施工完毕后,经历了雨季的考验,对地下水的导排效果和喷锚层的安全稳定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采用深层隧道排水系统,隧道末端为北湖深隧泵站,其设计规模为100×104m3/d,为压力流泵站,地下深度为46.35 m,净提升高度为16.1~22.4 m。泵组采用6台离心泵(4用2备),单泵流量Q=2.79~3.87 m3/s,水泵扬程H=196.3~304.4 k Pa。在北湖深隧泵站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分析、物理模型试验、水锤分析及结构振动分析等方法,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2.
浩勒报吉水源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通过集中开采白垩系砂岩地下水用于给工业项目供水。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若干年后,周边出现了湖泊萎缩、乔木枯萎现象,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水源地因此被关闭。本文考虑植被、湖泊的生态保护目标对地下水位降深进行约束,建立区域尺度三维地下水流模型,重新评价了水源地的可开采资源量,优化了群井开采布局方案。根据生态水文地质调查分析,确定湖泊生态保证率应达到80%、植被生态保证率应达到80%~90%。模拟结果表明,浩勒报吉水源地的可开采量应为2.7万m3/d,在当地民井的用水需求之外,可供工业用水集中开采的地下水量为2.1万m3/d,低于以往的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排水洞施工过程中的大量的微震信息以及不同等级的岩爆实例,运用数值计算与微震信息相结合的手段的对岩爆灾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局部能量释放率可以作为高地应力条件下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能量释放的指标,将其与微震监测数据相结合可以对深埋隧洞开挖过程中岩爆的强度、发生位置及范围进行预警:当局部能量释放率指标达到4×105 J/m3以上,同时最大能量微震事件的能量值大于105 J时,将发生强烈岩爆;当局部能量释放率指标介于105~4×105 J/m3之间,最大微震能量值在104~105 J之间时,具有中等或轻微岩爆风险;当局部能量释放率低于105 J/m3,微震能量均值小于104 J时,无岩爆风险。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对上述预警指标进行运用,有效的抑制了岩爆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逐步增加UASB反应器进水氮负荷[1.06~1.42 kg/(m3·d)]方式,考察了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受到高盐度冲击后的恢复及运行特性。结果表明,经过156 d的运行,NH4+-N、NO2--N、TN去除率及总氮去除负荷(NRR)分别达到97.57%、96.40%、83.90%和1.19kg/(m3·d),这主要归功于Anammox污泥的活性得到了有效恢复[TN的比降解速率由0.131mg/(mgVSS·d)提高到0.302 mg/(mgVSS·d)];随着工艺运行效能的恢复,颗粒污泥的颜色由深褐色变为红褐色,平均粒径也随之增大,粒径>1.5 mm的占比最高,达到了68.25%;此外,胞外聚合物(EPS)含量由96.66 mg/g增大至147.98 mg/g,并且PN/PS值由4.86增大至13.34,厌氧氨氧化工艺可恢复到高效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国际通用岩土工程分析软件FLAC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双排桩在分步开挖情况下的力学响应 ,从双排桩排距及桩的嵌入深度两个方面 ,对双排桩围护结构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表明 :当排距s<4d(d为桩直径 )时 ,门架空间效应差 ;s >8d时 ,门架空间效应也差 ,联系梁起拉杆作用 ,前后排桩距的合理范围为 4d~ 8d。随嵌入深度加大 ,桩的位移减小 ,但同时桩的内力增大。  相似文献   

16.
污泥脱水、输送及储存系统是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宁某项目为例,介绍了污泥脱水工艺、进泥设备、加药系统及泥水分离阀的设计及优化建议;介绍了污泥输送螺旋、缓存料斗及料位检测的工程应用特点,提出一体化破拱装置,详述污泥输送泵及其故障处理方式;介绍了污泥储存系统的管道、入料口的设计要点,滑架破拱装置的设计优化及其液压系统热平衡分析等。该项目投入运营后,脱水污泥含水率降至80%,污泥的日输送量达到66.85 m3/d,污泥储存系统储存量达到200 m3,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生产。最后对该工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弃渣和路堤填筑对古滑坡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堆填土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数值模拟分析,以及滑坡位移的特征分析可以发现:"r"型曲线的滑面位置发生在位移开始变化的位置;"B"型曲线在监测范围内有多个滑动面,滑面位置发生在曲线斜率发生变化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