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以严寒地区某机场航站楼为模型,分析了其在各气候区典型城市设计工况下的空调负荷构成,进而分析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室内设计温度、人员密度、新风量指标等因素对冷热负荷的影响程度,并对系统负荷和末端负荷的差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围护结构负荷、新风负荷和人员负荷是空调负荷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员密度和新风量指标对空调负荷影响较大,不同气候区各因素对空调负荷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设计冷热源和末端设备时宜对空调负荷进行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2.
测试分析了某机场航站楼夏季逐时冷负荷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间歇附加冷负荷和热风侵入冷负荷是影响航站楼夏季冷负荷系数的主要因素;间歇附加冷负荷只出现在系统最初运行的7h内,小时最大值为当时基础冷负荷的15.9%;间歇附加冷负荷在空调系统启动后逐渐减小,不与建筑冷负荷最大值时刻重合,不增加建筑设计冷负荷;热风侵入冷负荷由航站楼风量不平衡导致,最大、最小值分别为当时基础冷负荷的22.4%,5.9%。此次测试参数的分布特性可为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空调负荷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机场航站楼为研究对象,运用DeST对全年逐时空调负荷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建筑遮挡对围护结构负荷的影响、玻璃幕墙热工性能及全年空调负荷影响因素,为建筑围护结构优化和空调方案选择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4.
苏敏芳 《山西建筑》2014,(4):99-101
阐述了太原武宿机场航站楼的基本情况及暖通空调设计思路,提出了采暖和空调两套系统并用的方法,以此为基础详细探讨了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采暖系统、自动控制系统、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等暖通空调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高铁客站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及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重点关注了室内热湿环境状况、影响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的渗透风及室内末端方式等因素。从车站室内热湿环境状况来看,仍需结合高铁客站人员活动特点进一步研究适宜的热舒适需求参数;从渗透风影响情况来看,仍需对高铁客站的渗透风量与人员需求新风量之间的关系及调控方法等进行研究;从室内末端方式来看,喷口送风方式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可借助辐射末端等改善高大空间的室内冬夏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寒冷地区某干线机场进行能耗统计,详细分析了机场能耗构成,重点阐述了电耗构成特征,指出了航站楼空调系统节能的关键点与技术方向。结果表明:机场主要能源消耗为电力,约占机场总能耗的66%,其中航站楼是电力消耗的主要部分,约占机场总耗电量的70%;航站楼中的空调系统耗电量约占航站楼耗电量的35%,空调系统中空调箱风机耗电量最大,约占空调系统总耗电量的50%。为了降低空调末端风机电耗,提高空调系统能效比,航站楼空调设计可采用分布式空气处理末端、辐射空调末端、变频风机等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全国21座航站楼的负荷统计显示,航站楼空调负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规模定位、设计时采用的标准及空调系统是否合理等主观因素,气候、能源特点等客观因素影响不明显。通过对8座航站楼的实地调研测试发现,航站楼冬季末端形式的选择与气候有显著关系,供冷空调末端系统形式趋同,但其排布对大空间内的气流组织有很大影响。空调末端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与设计工况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航站楼客运吞吐量大于设计值、末端系统与能源系统不匹配、设计参数不尽合理、实际运行策略改变与自控精度有限等。  相似文献   

8.
无组织渗风是影响航站楼等高大空间建筑热湿环境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此类大空间建筑渗透风的测试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给出风速测试法、CO_2浓度法、含湿量法与热量平衡法来测试计算渗透风量原理的基础上,对不同方法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风速v、室内外CO_2浓度差ΔC、含湿量差Δd、温差Δt等是影响各方法误差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以4种方法为指导,对某航站楼值机大厅的过渡季渗透风量进行了测试计算分析,为分析此类建筑的渗透风影响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机场航站楼是一个与其他建筑物有较大区别的建筑物,它是一个机场的主体,它有人员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大,消防要求高,安保要求高等特点,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对配电系统的要求较高,本文针对机场航站楼的供配电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系统布局、负荷容量及分类、布线、变配电设备、紧急备用电源等。  相似文献   

10.
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能耗在机场能耗中占比较大,而其内部大空间的空调形式对空调系统能耗有一定影响。在常规全空气系统采用大空间机电单元送风形成分层空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空调末端,将空调机组尽量靠近服务区域,以水输送代替风输送,从而降低输送能耗。对该装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某区域设置的分布式空调末端进行了全年动态负荷和能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分布式空调末端系统的水泵和风机全年能耗比常规全空气系统降低21.8%。现场实测了分布式空调末端的A计权噪声,发现距离空调末端表面≥1 m处的噪声值已接近周围环境噪声水平,整体差值不超过1 dB,说明该装置噪声不影响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国内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现状,重点关注了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负荷组成及占比情况,对负荷计算、空调系统设计中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系统实际运行的测试结果,表明车站环控系统存在新风量及实际新风耗冷量偏大等问题。从新风与渗透风变化规律、温湿度与新风分开处理、车站冷源及末端设备等方面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渗透风是影响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及供暖能耗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高大空间建筑渗透风的实际影响及作用规律尚未得到系统阐释。对不同类型高大空间建筑冬季渗透风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综合分析了冬季渗透风量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现状;理论分析了渗透风负荷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占比,结果表明渗透风负荷在高大空间建筑的占比可高达66%~85%,显著高于普通办公和住宅等建筑。在此基础上,对高大空间渗透风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研究需求进行了展望,以期从设计、运行和管理等角度为降低高大空间建筑冬季渗透风影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太原武宿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的经验,介绍了投入使用五年来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指出航站楼所采用的采暖和空调两套系统并用的方式在节能、采暖和空调运行方面都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成都双流机场T1航站楼冬季室内参数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冬季对该机场航站楼室内相关空调设计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冬季航站楼室内存在温度偏高、相对湿度偏低,大厅冷风侵入严重等问题。各参数分布特性可为航站楼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及空调系统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该工程外围护结构热工分析、设计参数确定、负荷计算、自然通风设计、空调风系统等。阐述了航站楼气流组织模拟结果,重点分析了空调树单元末端的设计,并给出了全年能耗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6.
《暖通空调》2012,(3):63
《暖通空调》杂志2011年第11期刊出的机场建筑专栏集中报道了虹桥交通枢纽T2航站楼、深圳机场T3航站楼、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A航站楼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的运行,专栏刊出后受到了关注和好评。为了以多种方式深入介绍机场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创新设计,同时考虑网刊互动,在杂志刊出机场建筑专栏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内机场航站楼的建筑特点,介绍了目前空调系统采用的节能设计方案,提出了空调系统实际运行中的节能措施,为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机场航站楼内的商业设施种类和布局特点,并通过香港机场等工程实例来说明旅客构成、机场流程设计、机场商业模式等因素对机场商业的影响。同时反映出机场航站楼商业化趋势下,航站楼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典型航站楼为例对其末端服务区域的人员密度及航站楼内总人员密度等进行了实际调研。结果表明:值机、安检及候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人员密度(高峰值)与设计值大致相符;值机、候机大厅高峰时段人员密度分别约为8.5,10.5m~2/人,显著低于单纯按照设计值统计得到的人员密度。航站楼空调系统设计中应当考虑总人数分布差异性的影响,根据不同区域所服务的总人数分别进行选型设计。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暖通空调节能减排方法,只能采用固定的出水温度,导致暖通空调能源消耗量较大,因此设计一种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节能减排方法。首先需要根据气候条件和能源供应情况,选配合适的冷热源。分别计算出冷源和热源的能耗情况,优化空调水系统,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夏季高温时,适当提高出水温度;在冬季寒冷时,适当降低出水温度,实现暖通空调出水温度节能控制。引入新风回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同时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节能减排方法,能源消耗量在42 kW·h以下,证明其节能减排效果更好,更具有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机场的绿色发展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