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加坡发布了其第一项LNG加注标准——技术参考(TR)56,该标准由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新加坡标新局和新加坡化学工业委员会的标准发展组织联合推出。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个标准为新加坡LNG加注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和透明的技术框架,从而为当地和国际LNG燃料买家和供应商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新加坡新加坡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海事业发展模式。新加坡政府致力于推动海事业国际化、便利化和高科技化。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其赖以生存的港口由政府直接投资,实行自由港政策,吸引大批航运公司挂靠新加坡港,降低了国际贸易成本。在此基础上,新加坡构建了以航运为核心,融合修造船、石油勘探开采冶炼、航运金融保险等上下游产业的海洋全产业链条。1.充分利用本地海洋资源。新加坡大力发展港口业,通过围填海工程,开发裕廊工业区,创建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环  相似文献   

3.
海外     
斗山完成多台轮胎龙门起重机订单斗山重工越南分公司近日交付了8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RTG)给新加坡港口。新加坡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该港口由PSA公司运营,2011年标准箱(TEU)的吞吐量为2937万个。该39台设备的订单全部来自PSA公司。这些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共耗时30个月。这8台起重设备的交付,标志着PSA公司所订购的36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设备实现了完全交付。今后这些设备将在新加坡港口服役。  相似文献   

4.
斗山重工越南分公司近日交付了8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RTG)给新加坡港口。新加坡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该港口由PSA公司运营,2011年标准箱(TEU)的吞吐量为2937万个。该39台设备的订单全部来自PSA公司。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得以快速成长的秘诀究竟何在?毫无疑问,完整的公共建设正是新加坡致胜的利器。事实上,新加坡的公共建设不仅在亚洲是首屈一指,在全世界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在道路系统、港口设施及电讯网络方面,更值得外地研究与效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城市最重要的核心战略资源,大型深水港口对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带动促进作用日益突显,如何统筹协调发展历程、港口发展历程、现生产物流、城市生活三大功能要素,从而突现临港区域的整体的共同繁荣与和谐发展,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文章通过对新加坡裕廊工业园的剖析,结合福州可门港经济区的规划,提出了“港口-城市-产业”一体化的规划理念,以期对同类临港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满 《中州建设》2007,(2):16-17
新加坡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精打细算,注重规划。多年前,新加坡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特别是投资量大、投资回收期长、资金周转慢的公共基础设施,包括港口码头、机场等交通设施,水电电缆设施,工业区设施等。如今樟宜机场成了全球飞机起降架次最频繁的空港,吉宝港成了货物吞吐量排名世界前列的集装箱货柜码头。众多先进,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和我国城市规划法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戈青 《城乡建设》2000,(10):38-39
新加坡属城市型岛国 ,由新加坡岛及附近 50多个岛屿组成 ,陆地面积仅 640多平方公里 ,其中新加坡岛面积 570平方公里。对于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来说 ,真可谓寸土寸金。新加坡仅用 30多年时间 ,就把这个热带岛国建成了一座闻名于世的现代化花园城市。在这里 ,既有世界一流的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地铁等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工厂 ,也有繁华的商业街区和环境优雅的居民住宅区 ;既有高耸入云的充满现代化气息的高层建筑群 ,也有保存完好的欧洲古典风格建筑和具有浓郁东方民族特色的古建筑以及体现历史传统的 2~ 3层的老式商住楼 ;既有诸如圣陶…  相似文献   

9.
《风景园林》2018,25(1):58-66
正丰树商业城二期位于新加坡西部,是一个以港口和仓库为主的工业区域。尽管场地毗邻肯特岗公园自然保护区(Kent Ridge Park Nature Reserves),但过去这一区域的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考虑并不充分。该项目占地35 000m2,曾经完全被具有混凝土表面的多层仓库建筑覆盖。随着新加坡对办公空间需求的不断增加,委托人决定拆除仓库,将其转变为现代的工作场所,并与前方现存的一期办公楼相连接。综合考虑总体规划,设计师将全新的二期建筑设置在场地北端,使位于一期和二期中心的大型开放空间成为共享式户外活动场所,并以绿色植物取代原来的硬  相似文献   

10.
本期将与您一同参观波托马克河沿岸的国家港口综合建筑群;见证荷兰艾瑞娜大道的改造与复兴:感受伦敦伯德菲尔德公园的多重功能兼具的舒适体验:再到新加坡城市广场购物中心一游.看设计师是如何打造出一座现代的空中花园……  相似文献   

11.
朱全和  姚晓伟 《山西建筑》2011,37(31):255-256
阐述了港口地理要素的组成,分析了港口GIS建设需求和关键技术,着重论述了在数字港口和数字水运建设中较有行业特色的港口全景三维与港区规划动态演示功能。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世界范围内港口竞争的加剧以及第三代港口的兴起。以现代港口物流服务为核心的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成为世界各国提升港口竞争力和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在介绍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以东莞市虎门港西大坦物流园区为例,研究了港口物流园区的总体布局,并提出了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5)
随着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港口企业迅速壮大,但其带来的社会责任问题也不断凸显。在介绍我国港口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港口企业与相关方的利益关系,分析港口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和结构,并构建了港口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港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智慧港口的内涵、特征、目的和实现路径,以实际案例分析了港口企业在建设智慧港口的实践探索,并对未来智慧港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一、对区域港口发展一体化改革背景的认识
  经过三十余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与世界深度融合,港口业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的现行港口体制,是在我国快速融入全球化的外在要求和改革开放初期港口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的内在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对我国港口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与改革开放大方向相一致,我国港口体制伴随港口业的飞速发展,也在不断进行调整适应。港口行政管理事权不断下放,逐渐由中央政府直管变为市、县地方政府属地管理;港口产权边界不断清晰,港口运营由政企合一逐步变为政企分开;港口市场不断开放,港口经营业务逐步对各种属性的资本进行开放。在这样的制度变革背景下,各个地方、各种资本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港口设施短板被不断补足,为全球产业向中国沿海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进而对地方经济形成了有力的拉动,在中国参与全球分工过程中,港口与经济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到二十一世纪之初,《港口法》及其一系列的配套规章制度的颁布出台,宣告我国港口体制逐步定型。应该说《港口法》是对之前我国港口发展成功模式的肯定和制度确认。  相似文献   

16.
港口枢纽集装箱运输的组织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运输的集装箱化和物流化的发展 ,以及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高速化给港口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港口枢纽集装箱运输的组织优化研究也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在分析港口枢纽集装箱运输的流程及港口枢纽集装箱运输组织的优化原理后 ,重点研究了港口枢纽集装箱运输的广义费用函数 ,并提出了基于广义费用目标函数的港口到货主企业间不同运输方式的集装箱组织优化模型 ,最后进行实例分析 ,为港口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在工业和工业园区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文章总结了新加坡工业及园区发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工业和工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总结了新加坡工业及园区发展对我们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6):77-80
港口物流和腹地经济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得到了飞快地发展,两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逐渐提升,是港口和腹地变化的自然规律。钦州口岸的物流效率逐年增加并在2013年和2014年达到DEA有效用。港口物流效率的增加对港口物流和腹地经济的协同变化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增加港口基础建设投资及增强技术水平能提高港口物流效率,港口物流系统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对协同度贡献较大,腹地经济的外贸总额和总指标等对协同度的贡献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绿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注了新加坡如何从自然之美中获取灵感以及花园城市运动产生的背景。此概念的产生是基于新加坡的实际,并经过多年的研究而得出的。新加坡植物园的建设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并且成为了新加坡城市景观、生态持续发展和关爱自然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20.
陆琦 《南方建筑》1997,(4):31-35
新加坡是个岛国,古称单马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面,濒临新加坡海峡,扼守着南海、爪哇海和马六甲海峡之间的交通水道。全国面积637平方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温暖而潮湿,既无四季之分,也无干湿之别。新加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军占领。1959年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邦,1963年加人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宣布独立。独立时人口约15O万人,1980年增加到237万人,目前新加坡政府推行人口控制政策,预计到二十一世纪时增至35O万人。新加坡共和国建国以来,经济上取得了不少成就。现在它已建设成为重要的金融、港口、贸易、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