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邱强 《小城镇建设》2002,(11):14-15
一、三峡库区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1、库区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涵义 库区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指,将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性、社会经济性进行适当的组合,形成良好的土地利用结构,追求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最大化,达到城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建立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权法、变异系数法和相对熵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成渝城市群2007~2016年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均呈现上升态势,新型城镇化水平上升速度更快,空间上呈现"成都-重庆"双中心格局。(2)整体处于颉颃阶段,且以中高度耦合为主;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实现了从轻度失调向濒临失调的过渡。成渝城市群应加强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两者高水平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利用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镇转型逐渐加快,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匹配与相互制约关系,有必要研究城市产业转型与土地结构调整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本文利用全国84个重点城市的土地利用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分别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区域城市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及其产出效益的基本特征,发现城市土地利用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的矛盾。如何妥善解决矛盾,协调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市村镇建设中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面对我国量大面广的村庄规划问题,如 何通过数字化技术科学理性地指导村庄土地 利用,从而协调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关 系,成为当下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一大难点。基 于此,本文通过对FLUS模型的理解,针对村庄 土地变更的要求进行调整与优化。并通过调整 FLUS模型模拟参数,设定村庄发展的四大情 景,从而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FLUS模型的多 情景村庄土地利用模拟的方法。并以农业主导 型的村庄——凉风垭村为例进行模拟试验,结 合村庄现状基本情况和城镇发展目标,选择合 适的村庄发展情景,引导村庄土地利用布局,统 筹协调好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关系,促 进村庄规划走向精准与智慧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DEA方法和城市土地结构指数对1990年代以来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效率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0年,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稳步提升,2000—2004年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处于持续高效状态,所有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在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优化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有助于城市效率的提升,未来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需要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提升行政办公用地和绿地等比例,提高其均衡度。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2)
梧州市处于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阶段,土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在这个时候对梧州市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研究,理清其土地利用效益和协调度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从社会、经济、生态以及环境效益四方面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度模型,评价土地利用四个子系统效益及协调程度。研究表明,梧州市土地利用效益处于中低等状态,并呈现上升趋势;四个子系统处于高度协调,其协调度的变化波动大。各县区土地利用效益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并体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各县区有很高的协调度,但各县区的协调度波动不一致,协调度有升有降。  相似文献   

8.
"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空间发展基础。本次研究在构建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三生"空间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定量测度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耦合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穿芳峪镇乡村"三生"空间发展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大部分村庄仍未完成从高耦合向高协调的转变,乡村"三生"空间整体呈现"高耦合低协调"的发展状态。由"三生"空间评价分析可知,乡村旅游业是推动"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本研究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镇域乡村"三生"空间协调发展,优化"三生"空间格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1)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镇扩展迅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城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使村庄处于粗放型发展,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现象比较普遍,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也造成了土地的大量消耗。因此,在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中应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本文根据盘石镇进行小城镇规划过程中对土地的利用,分析村镇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土地利用现状,为城镇规划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和方法做出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采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对洛阳市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利用Matlab软件求解得到三种优化配置方案。在充分考虑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结构指标优化体系,使用灰色关联择优方法对三种方案进行选择,得到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从土地利用规划提升雨洪承灾能 力的作用机制以及雨洪管理目标下的土地利 用规划研究与行动两个方面梳理了目前提 升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进 展。已有研究中,土地利用与雨洪过程之间 的双向影响机制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对提升 雨洪承灾能力的作用机制等还需进一步深 入,土地利用的雨洪承灾能力评价体系、提 升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 模式及其关键控制要素体系等亟待构建。基 于已有研究及其问题,提出了提升城市雨洪 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趋势和未来 的研究议题,包括雨洪承灾能力评价、土地 利用动态调适机制以及强调评估与反馈的 土地利用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12.
美国“超级基金”制度是一项由联邦政府主导的对全国污染最严重土地进行修复和治理的制度,它基于未来土地使用的用地规划协调机制,有效地将未来土地使用规划决策与地块环境治理过程整合起来,以此来协调污染土地修复过程中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环境效益和基于土地重新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美国“超级基金”制度及其用地规划协调机制的缘起、建构和操作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于我国解决同类问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园区的合理规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了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规模偏大和空间效益低下的现状后,从园区的科研核心能力、开发制度、产业发展方向等角度分析了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和对策;立足于国际高科技园区的实践和我国高新区的经验数据,指出应根据不同的高科技产业结构特点制定一系列高新区开发规模标准的建议,并提出"企业用地经济指标"和"企业有效用地指标"两个概念,在园区土地批租时为园区土地管理者提供量化依据,同时为高科技园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ringency of floor area ratio (FAR), one of the land use regulations in New York, and analyses it by boroughs of New York. Stringency is presented when the regulated height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free market height and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 shows that the elasticity of the land value with respect to FAR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stringency. In particular, we overcome issues in previous studies by constructing a data set using publically available data through new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R stringency in Manhattan is the highest in New York City and the stringency is lower as the distance from the centre of the city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5.
以现试行的“双评价”技术方法对 市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时,往往出现 评价出的农业生产适宜与城镇建设适宜用地 重叠,难以支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用途 管制落地实施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受 启于具有“自然的经济体系”之誉的生态学与 经济学的共源关系,运用基础经济学和福利 经济学原理,厘清土地覆盖资源供给与土地 利用需求的多对多关系,解译出对土地覆盖 资源利用的五大原则,提出“以追求正外部 性为准则,以反映自然生态状况的土地覆盖 资源供给和承载人类社会需求的土地利用 之间的供需均衡为目的”的市县国土空间开 发适宜性评价自然经济学路径,以保障市县 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用途管制落地实施能充分 发挥土地覆盖的生态功能,并在“产权”清晰 中可持续管理运行。  相似文献   

16.
用途是土地利用的要素,控制用途也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市场经济下土地用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灵活性,相应地也给我国传统的用途控制带来很多问题。论文以美国为例,通过回溯西方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和发展演变,探讨市场经济下控制用途的核心价值观,以此为我国的用途控制提供思路。论文总结出妨害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土地利用规划应在排除妨害的基础上建构具有灵活性的用途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土地利用、开放空间设计、交通系统的组织等方面简要地介绍了美国丹佛市普拉特中央谷地的综合发展规划,希望通过对其规划思想、运作方式的分析,能对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陆海统筹发展有助于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实现海洋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规划的临海工业项目正处于建设初期,在此背景下,亟需探讨陆海统筹概念应用于临海工业开发中的工作框架。文章介绍辽南临海用地开发中存在的过度建设、职住分离等问题。初步设想了在临海工业用地开发中落实陆海统筹战略的方式,提出从区域层面开展项目选址、完善海岸带规划指导具体建设、在规划及运营方面建立陆海产航多部门协作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灰色用地”是一种超前考虑和主动实行“退二进三”的弹性用地。本文首先剖析了国内开发区土地低效利用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缺乏有效科学的规划引导,以及土地出让年限过长等。其次,通过借鉴鲁尔工业区的棕地再开发和布林德利地区的“混合使用”理念,明确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进程。继而研究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主动考虑工业发展过程的“灰色用地”规划模式,并提出了“灰色用地”的一般概念、规划选区和过程、运营机制等,最后通过“灰色用地”在镇江开发区的规划布局探索,初次提出短期型产业区和长期型产业区,提高“灰色用地”在开发区规划中的操作性,从而为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30·60”双碳战略的提出,探 索我国城市低碳建设途径刻不容缓。研究证 明空间规划是结构性控碳的重要手段。现行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尚未形成低碳空间规划 技术方法及相关标准,如何通过国土空间规 划编制助力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 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国土空 间规划的前身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所对 应的学科视角出发,选取两学科领域涉及低 碳研究的国内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提取 其关键词并进行可视化处理,对比分析两学 科在低碳空间规划研究进展中的阶段特征 及热点异同。提取空间碳计量方法、空间规 划要素与碳排放影响关系以及低碳空间规划 方法三个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研究侧重与相应 结论的文献比对,基于两学科研究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特征,整合性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低碳规划技术纳入路径与内容衔接关系,为 国土空间规划中低碳技术方法与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