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争遗址纪念碑作为城市雕塑的一种,是创伤记忆的载体,聚焦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作为战争遗址纪念碑最基本的价值——历史价值和景观价值却未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诸多纪念碑沦为简单的"标志牌"。以南京大屠杀遗址纪念碑作为典例,对其从历史价值与景观价值结合的视角构建战争遗址纪念碑评价体系的雷达模型,基于雷达模型的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3个类别,并针对各类别的不同特性及现状问题,从空间标志性的增强、空间参与度的提高、空间融合度的加深等方面提出保护彰显建议,通过不同价值结合的视角对战争遗址纪念碑的价值彰显进行探索,以期营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3)
记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记忆由时间创造,并且通过媒介获得生命。在笔者看来,记忆与所有生物都是同类,就跟人类、昆虫、鸟类、植物是一样的,也是这个"城市"中的居民。在这里,"城市"成为一种精神情感层面的隐喻,一种集合了所有生物共同回忆的地方。记忆是这个"城市"的灵魂,它们相互影响、依存。这种关系与记忆之于故事的叙述是一样的。纪实漫画小说是解释这种互相依存关系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因为其本身就是作者根据真实经历来讲述故事,记忆和叙事在这里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纪实漫画小说本身就是一座记忆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3.
殷红 《时代建筑》2011,(5):94-95
今天的成都正努力变得更快捷、更高效、更庞大,过去人们津津乐道的"慢成都"正成为"快成都",过去成都人习惯的"小生活"正在变成"大生活"。作者选择成都的东、西两点"穿越"城市来发现和解读这个城市的当下,通过城市剖面来揭示成都的慢生活与快节奏并存,藉由对城市快慢的体验,针对"现代田园城市"提出对城市加速发展和城市记忆消减的反思命题。  相似文献   

4.
<正>大多数城市的更新是阉割掉时间维度的,抹去历史以及记忆,现在与过去是没有脐连的,未来也许也会无情地抹掉现在。天津拖拉机厂区域更新更多的问题不是城市配套硬件性质的升级,而是留住温情的场所记忆,今天成为过去和未来的桥梁。这是该区域第一个更新建筑,其对工业文明温情的一面和时间物化做出了努力和尝试。此项目从空间到材料整个阶段都在追求场所记忆在新时代的重现。原厂房的结构、空间秩序、材质感甚至是色彩和光影被重构,还原了人们对于原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最早的民族工业大多沿汉江分布,硚口区更被认为是大汉口老工业基地的聚集地。然而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大批有历史价值和饱含城市记忆的工业遗产被搬迁、拆除或改造。本文通过工业考古学研究法、图像学分析法、类型学研究方法与实地调研法对武汉市硚口区城市记忆衰退背景下的工业遗产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探讨工业遗产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期为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失忆的空间     
张馨匀 《现代装饰》2014,(2):138-139
正在当今的消费时代里,城市的记忆空间往往是一个个被制造出来的标签,一种符号的复制与堆叠。当记忆变作一个可以投入市场的商品,不得不到市场上来找寻自己的价值与身份时,作为城市记忆的制造者和保护者之一的建筑师和规划师也就挖空心思寻找文脉,从当地的建筑和文化上寻求可以充当标签的角色,在现在的中国尤其如此。于是"保留"代表一座城市的过去,"符号"代表一座城市现在。"复制"代表一座城市的记忆的假象。我们的城市变成了"看不见"的城市,它脱离人们的感知而存在,我们不  相似文献   

7.
失忆的空间     
《Planning》2014,(2)
<正>在当今的消费时代里,城市的记忆空间往往是一个个被制造出来的标签,一种符号的复制与堆叠。当记忆变作一个可以投入市场的商品,不得不到市场上来找寻自己的价值与身份时,作为城市记忆的制造者和保护者之一的建筑师和规划师也就挖空心思寻找文脉,从当地的建筑和文化上寻求可以充当标签的角色,在现在的中国尤其如此。于是"保留"代表一座城市的过去,"符号"代表一座城市现在。"复制"代表一座城市的记忆的假象。我们的城市变成了"看不见"的城市,它脱离人们的感知而存在,我们不  相似文献   

8.
纪念碑建筑与城市景观特色构成──平壤城市环境中的纪念碑建筑张建华城市景观特色是近年来城市设计领域普遍重视的一个课题。从系统学的角度出发。合理组织城市的各种构成因素,使之成为一个功能合理、环境优良、景观独特的城市整体是该课题探索的高层次目标。纪念碑建筑...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营都伦敦屹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这是一座火灾纪念确提为当年友生的一起惨重的火灾而建立的。1666年9月2日,伦敦发生大火.大火竟然烧7五天五夜,差不多把全城烧成一片瓦砾。但火灾并没有就此把这座城市抹掉,几年之后,新的伦敦从废墟中屹立起来,一座火灾纪念碑也矗立起来。三百多年过去7,这座火灾历史纪念碑至今仍然在风雨中威严矗立,它昭示着人们:牢记火灾惨重教训,好好增强忧患意识。雾都火灾纪念碑@赵闻捷  相似文献   

10.
《居业》2015,(3)
<正>城市文明第一记忆现实中,第一视觉常被理解为高和大,第一印象常被理解为震撼和突兀,第一记忆常被理解为"之最"和唯一。在此逻辑下,城市地标则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一个秀出个性化城市生活的分享平台,往往成为城市的第一视觉、第一记忆和第一印象。如果说城市是一部书,那么,地标就是封面,浓缩了城市的形象、内涵、气质。而充满匠心又和谐的第一视觉,亲切和有参与体验的第一印象,融合城市文明和本土价值的第一记忆——这些可被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态规划:文态创世纪面对文态规划这个太过文化又太过陌生的命题,我们可以想到什么?我们应该想到什么?我们必须想到什么?!我们可以想到巴黎——14世纪末的文艺复兴为巴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许多标志性的建筑物、纪念碑在此期间拔地而起,于此形成了这个城市的记忆核心。  相似文献   

12.
正过去的十几年里面城市发展面临了全球暖化、能源稀缺、文化传承断层、人性价值被忽略等不得不考虑的设计背景。提出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形塑可持续发展的"公交导向的开发形态+生态街廓"的城市结构。同时,注重在城市设计中保留"集体的城市记忆"和地域感。城市设计的制定应以公共利益为优先考量,打造智慧型公共投资开发计划等设计主张。在城市社区构建方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雕塑是重要的城市文化遗产,积淀和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反映人类过去生存状态、人类的创造力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有力物证,是城市文明的纪念碑,蕴含了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涵和深厚底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城市特色和性格,甚至影响着城市的定位。这些城市雕塑文化遗产经过历史的沧桑依然存留在城市的空间中,与人们的生活相融合,对城市的风貌、城市空间的划定和人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天-人     
《建筑创作》2019,(2):92-115
在北京的中轴线上,中国的历史和发展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数座超越个人尺度的宏大建筑物,标识出北京以农耕文化为起点,迅速迈入世界城市之列的跃迁。国家美术馆无疑将成为继往开来的新地世界城市的美术馆所要超越的是国家英雄主义式的纪念碑意象,她应该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赋有梦想和意境的公共空间,它将把艺术的价值和影响力转化为公众的记忆,体验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景观偕同电子记忆装置,作为一种“记忆设置”取代了客观物体式的纪念碑建筑。 逝者的记忆以电子信息的形式掩埋于景观之中,来访的人们能够“发掘”和“签收”这些记忆,或是在漫步中互相体会。  相似文献   

16.
《新建筑》2019,(Z1)
正城市为年轻人提供了奋斗、发展的平台,却没有给他们一个稳定、温馨的安家之所。拼命追赶时代的浪潮,让人们无暇回看过去的脚步。年轻人关于家的记忆无处寄托,只能漂泊、蜗居在陌生的城市中,在忙碌中将记忆封存,又于孤独时怀念神伤。城市现代居住空间所代表的"居住的机器"与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人情场所"形成了强烈对比。方案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居住空间、生活空间进行分析再组织,将年轻人的居住记忆和游乐记忆展开再折叠,于紧凑的城市生活中创造记忆的归处,增加年轻人对城市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7.
设计地处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新旧城边界,这座大学学生公寓试图探索一种新的城市建筑形态——介于传统与未来、纪念与创新之间的"意外之城"——正如哥伦比亚伟大文学家马尔克斯闪烁着希望和忧郁的双重气质一样。在记忆迷失的新城,从未来回望过去;在绿色稀缺的老城,从过去远眺未来。一座活力四射的昨日故乡,一片城市共享的明日森林,出乎意料的校园生活、人际沟通、艺术创意在此激生蔓延。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市记忆作为一种新的城市规划理念被逐渐应用到实际规划过程当中,通过城市记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城市风貌保护、旧城改造等提供新的规划思路。本文将对城市记忆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对城市记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规划要素进行阐述,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张文英  欧飞燕 《风景园林》2019,26(5):99-104
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速发展变化的城市给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改变,对原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连续性构成了威胁和挑战。如何发掘社会生态记忆,将具有时间深度和空间结构的集体社会记忆作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型,进而营造空间和场所,是积极参与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和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以湖南省常德市柳叶湖环湖风光带为例,研究如何将生态记忆用于景观的连续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记忆载体的识别、存储、重构、嫁接、转化,创造出具有社会生态记忆的景观,努力实现社会集体记忆对于景观营建作用的理解和实践尝试。将人们过去的集体记忆和对地方的情感通过设计手段带入现在,研究如何将过去的痕迹融入日常景观的体验中,使场地成为集城市湖泊、生态记忆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滨河带。  相似文献   

20.
步入21世纪人类发展愈加迅速,很多宝贵的文化记忆却在悄然消失。博物馆作为承载人类记忆的场所,更应该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在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尝试回忆过去,并创造更适合城市的生活。博物馆在向公众讲述历史、展现文化的同时,不再只是作为展览空间,而应融入市民生活,变成城市使用的常态空间。而如何通过建筑设计使得博物馆蕴含的文化被大众感知,营造亲民深刻的场所,需要建筑师思考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