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在强振动环境下工作的液压管道,建立振动液压管道梁模型,并结合管道流固耦合横向振动模型建立管道的主动减振模型。运用特征线和差分计算方法求解该数学模型,并且研究主动振动相位差、频率、作用位置和幅值对管道振动的影响规律,得到各减振参数对管道最大幅值和最大应力的影响曲线。发现当振动相位差为π时能使管道的最大幅值和最大应力分别降低44.55%和39.69%,并且适当调整其他三个参数有更佳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主动减振方法能够有效减小管道的振动,为管道主动减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沧州某石化企业管线的振动问题,应用新型黏滞性阻尼器,研究管道阻尼减振技术。现场考察与测量发现,柱塞泵出口到换热器入口之间的一段管道振动剧烈,最高振幅达到1 123μm。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振动管道模型,分析管道模态与振型,结合管道结构与实际振动情况,分析振动原因。再运用SAP2000仿真模拟阻尼减振,使阻尼器的安装方案达到最优化。减振改造后管线振动最大处的振幅减小到276μm,整条管线在安全范围内稳定运行,保证了化工产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管道系统全主动吸振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柴油机管道振动的特点与规律,建立基于梳状滤波器的频域自适应控制器,形成频域自适应控制全主动吸振技术。在模拟管道台架上对此项技术减振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石家庄某炼化企业往复氢气压缩机管线振动问题,研究管道系统的阻尼减振技术。现场测量管线的振动与空间布置参数,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态计算与阻尼减振模拟仿真,并结合管道系统的实际振动情况,分析出管线振动的原因。根据振动成因分析及模拟仿真结果,设计出合理的阻尼减振方案。在不改变原有管线结构、压缩机不停机的情况下,安装阻尼器于管线的指定位置,有效地减小振动管线各处的振幅至安全范围内,消除了管线振动产生的安全隐患,保障生产长周期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电厂一段抽汽管道的振动问题,采用现场振动测试、数值仿真分析等研究手段,确定管道振动等级,判断管道振动原因,综合对比多种控振减振装置,最终应用最为便捷且对结构影响最小的粘滞液阻尼器,有效消除了管道振动故障,为火电厂管道振动治理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文献[7]设计的一种新型的管道动力吸振器,进行真实液压管道的减振实验。该减振器能够针对难于施加卡箍的管道系统实施有效减振,主要由质量块、弹簧片组成,通过移动弹簧片上的质量块位置,可以有效抑制管道强迫振动及多个倍频激励下与管道固有频率发生的共振。针对某真实液压动力源一段悬空管道振动剧烈的问题,设计加工两个新型管道动力吸振器,利用其对不同压力下的真实液压管道进行减振试验,对于由于压力脉动所导致的脉动频率分量振动,在X、Y和Z方向均实现了有效地减振。液压试验台的管道减振试验充分表明所设计的管道动力吸振器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石化企业,气流在弯头、异径管处发生冲击,使得管道产生强烈受迫振动,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和生产。针对管道振动现象,建立了二维门型管道振动试验台,首先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管道模型进行建模,得到前五阶固有频率,管道的第一阶固有频率为20Hz,并用作调谐质量阻尼器的目标频率。在管道上安装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实验研究调谐质量阻尼器振动控制技术抑制管道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调谐质量阻尼器能有效控制目标频率附近频带的振动,降幅达81%,在管道不同位置安装调谐质量阻尼器都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但在其他频带减振效果差。本文在调谐质量阻尼器上施加半主动开关控制策略后,可消除移频效应,目标频率的降幅可达98%,最终实现变频调节,宽频减振。  相似文献   

8.
在石化企业,气流在弯头、异径管处发生冲击,使得管道产生强烈受迫振动,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和生产。针对管道振动现象,建立了二维门型管道振动试验台,首先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管道模型进行建模,得到前五阶固有频率,管道的第1阶固有频率为20 Hz,并用作调谐质量阻尼器的目标频率。在管道上安装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实验研究调谐质量阻尼器振动控制技术抑制管道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调谐质量阻尼器能有效控制目标频率附近频带的振动,降幅达81%,在管道不同位置安装调谐质量阻尼器都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但在其他频带减振效果差。在调谐质量阻尼器上施加半主动开关控制策略后,可消除移频效应,目标频率的降幅可达98%,最终实现变频调节,宽频减振。  相似文献   

9.
根据舰船管道的实际情况,在载流管系的动态响应分析中引入基础振动的影响,计算分析了舰船管道系统在流体激励,外部干扰力和基础振动情况下的动态响应,研究了如何减小基础振动对管路系统振动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比较有效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管道减振原理,设计一种新型管道液压抗振支承。该液压管道支承通过弹簧、弹簧片对振动能量进行吸收,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建立振动环境下液压管道振动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安装抗振支承前后管道应力的波动响应,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抗振支承能有效减小管道应力和流体波动,减振后管道应力最大值和流体压力平均波动幅值分别减小了14.80%、40.49%,有关结论能为在基础振动环境下的管道抗振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某大型化工厂气体管道阀门小开度工况下的振动管路为例,系统介绍了振动激励源的发现与振动的抑制方法。考虑复杂管系支撑对管系固有频率的影响,采用模态分析得到管系模态频率与模态振型。采用CFD模拟方法,对管道内部气体流场进行模拟,得到气体压力脉动频率。结果发现,阀后流体脉动是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阀后增设隔板的减振措施,减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通过振动测量和分析,掌握了某电厂330 MW机组主蒸汽管道的振动特性,据此并结合管道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加装减振装置、加强管系约束、增大管系刚度的振动治理方案.结果表明:经振动治理后,该主蒸汽管道振动显著降低,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一种可调频式的管路动力吸振器研究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反共振原理,设计了一种可调频式的管道动力吸振器,通过移动弹簧片上的质量块位置,并将其安装在管路共振位移最大处,可以实现不同频率下管道减振。通过构建了一段空间管路,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和管道振动实验,验证了本文设计的调频动力吸振器能够在不同共振频率处对管路进行有效减振,结果表明调节减振器弹簧片上的质量块位置能够将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调整到最佳。所研究的可调频式管道动力吸振器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空分设备中管道振动的主要因素:机器振动牵带、压缩机气流脉冲、配管不当引起的气流冲击或气柱共振、支架设计不当造成的管道共振;介绍了其特点;确定了管道振动的容许限值;提出了简单有效的减振措施:加强对管道的固定、采用动力减振器等。图3表1。  相似文献   

15.
符旭晨  周岱  吴筑海 《振动与冲击》2004,23(3):29-32,36
斜拉索是效率极高的全张力柔性构件,在现代大跨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风致振动和减振问题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斜拉索各种风振形式的振动机理和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减振方法以及国内外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状况。最后对斜拉索风振与减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了辅助索减振法、MTMD减振法、智能拉索、振动优化控制理论将是未来该领域研究重点,有着明显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钱德进  缪旭弘  贾地 《声学技术》2010,29(6):632-636
探讨了现代船舶的海水管系水噪声问题。通过对这种水噪声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工程上易于实现的出海管路减振降噪新方法,在管道表面添加阻振质量,分析了阻振质量对振动波传播的影响,同时基于FEM/BEM法,讨论了阻振质量对出海管道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阻振质量具有明显的减振降噪效果,这对现代舰船出海管路的减振降噪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湖南某石化厂T3塔到T4塔甲醇输送管道振动问题,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管道进行结构模态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共振是管道系统振动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设计出一套适合现场要求的减振方案,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在管道的适当位置安装阻尼器,有效降低了管道系统的振动幅值,增加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整个装置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与噪声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综述振动传播规律和常用减振降噪措施,总结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地铁诱发的地面振动存在一个振动放大区和一个主要响应频带,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是低频振动且以竖向振动为主。从源头采取减振措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在车辆和钢轨两方面采取措施。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从振动传播途径采取措施,包括各种扣件减振、道床和轨道减振、隧道结构减振以及各种隔振技术。对于特殊的建筑和仪器,可以采取受振对象保护措施,包括设置隔振基础、阻尼器、隔振基座和减隔振元件等。只有运用多种减振措施,才能起到综合减振的目的,从而减轻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振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产495柴油机整机振动的测试分析,找出了其主要振动激励源──二级往复惯性力。继而探讨了该机的减振问题,研究了该机结构的固有特性,提出了一些减振措施,使该机的振动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认识调节阀振动问题,以近年国内工程领域调节阀振动事故案例为引,从外激振动和流激振动两个方面分析了调节阀振动产生机理,从实验方法、理论模型仿真和数值模拟三个角度总结了调节阀振动研究方法,从根源减振与传播减振两种类型回顾了调节阀振动抑制措施。经过分析总结,探讨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展望:流激振动机理研究还不够完善,不同类型的流激振动无法区分,应建立特征识别技术,并开展竞争机制研究;实验方法与理论模型仿真各有局限,有待提高。不同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与资源消耗比较有待探索;应建立调节阀品位评价体系,对高品位调节阀开发根源减振措施,对低品位调节阀选用传播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