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满足GB/T 228.1-2010中方法 A对拉伸速率的要求,阐述了应变控制、应力控制和位移控制三种控制方式对金属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了系统柔度的准应变速率控制方法,即用准应变全程位移自动控制间接实现对试样的应变速率控制。采用准应变速率控制方法时,无论测试何种金属材料、何种尺寸试样,试验人员仅需输入试样尺寸和估计的弹性模量,由程序自动计算出系统柔度和各阶段拉伸速率,即可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自动控制,使不同试验机得出的试验结果真正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在拉伸试验中,作为试验机生产厂家如何贯彻新国标GB/T 228.1-2010中的"方法A",国产试验机是否能真正实现全程应变控制,如何在估算试验机系统的柔度后计算横梁位移速率。针对这些方面,对应变速率控制这一概念和新标准的各项术语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并结合自主研制的电子万能试验机对传感器-通道频带宽度、有效采样点、试验机柔度等进行了实际测定,通过对实测数据和曲线的分析和比对,论证了该电子万能试验机能够满足GB/T 228.1-2010"方法A"规定的应变速率控制要求,完全可以做到全程应变速率控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材料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材料试验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关的国际标准也接踵而来,作为试验机基本组成部件的夹具系统也因之不断更新.目前夹具种类众多,主要有螺旋式(利用螺纹旋紧夹持),气压式(气压夹持),液压式和楔形夹具(利用静摩擦力自锁原理夹持).这里让我来介绍一下液压式夹具,这类夹具具有宽大的量程和较高的精度,并且适应性强,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试验机上.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试验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随着GB/T22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的修改,也要求试验机不仅能控制横梁位移速率,还要具有应力(力)、应变(变形)闭环控制,且能在同一拉伸试验过程中进行控制方式的转换。为满足GB/T228试验的要求,GB/T16826《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应力(力)速率和应变(变形)速率的控制能力、保持能力的检测。本文通过一台电液伺服试验机,在不同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不同拉伸试验方法对拉伸试验速率的规定,指出了GB/T 228.1-2010中规定的拉伸试验速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际试验过程中应变速率eLe控制的试验和考虑试验系统柔度下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eLc控制的试验其实际操作可行性都较差。通过对多套试验系统柔度的测试及试验过程中应变速率变化的分析,证明了在钢铁材料拉伸试验中,用应变速率控制和用不考虑试验系统柔度的横梁位移速率控制测得的屈服性能可以达到同等不确定度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台常规MTS 1 000kN电子拉伸试验机配置全自动引伸计、套筒式8 000psi液压夹具,配合MTS公司的Test Suite TW软件,设计研发出了一套可应力、应变控制的低周疲劳测试方法。该方法可对测试速率进行设置,实时显示、采集、复验波形,可在配备Test Suite控制软件的MTS电子拉伸试验机系统上推广,提供一套低成本的低周疲劳检测方案,特别适用于材料大应变、短时低周疲劳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采用横梁位移速率控制拉伸试验速率时,不同应变硬化材料拉伸试样平行部分的应变速率变化情况,详细解读了针对何种材料何时应该考虑试验机柔度的问题。并对设备柔度的测定进行了示例,利用设备柔度修正横梁位移速率,实现了通过横梁位移速率精确控制试样上应变速率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陈忠安  赵永茂 《工程力学》1998,(A02):351-355
手控加载系统广泛用于普通试验机(如液压万能试验机)和自行组建的力学试验系统。它的致命缺点是无法控制加载速率,而许多试验标准都要求按规定的速率加载,本文给出了两种可对加载速率进行控制的方法,实验室可根据具备的条件选择使用,该方法经济实用,能满足工程试验要求,解决了落后的试验设备短期内不能适应先进技术标准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从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方面着手,分析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GB/T 228.1-2010中方法 A和方法B的速率控制问题。从实际应用方面比较了方法 A和方法 B的优劣并讨论了其应用难点,对弹性段的拉伸速率是否影响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力速率和应变速率均为平均速率或设定的速率,拉伸过程中实时的速率会随着空间和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标准中规定的应力速率范围或等效应变速率范围内,弹性段拉伸速率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小。指出夹具的间隙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即刚度修正的前提不存在。对该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的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标准GB/T 228.1-2010中加入了方法 A应变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需要基本的硬件支持以及具有闭环控制功能、合适的采集频率和频带宽度以及优良的测控软件才能实现应变控制。针对新标准,试验机系统应通过对测控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主机框架以及测控软件等进行全新设计和升级,以满足新标准的要求并实现应变控制,得到理想的应变控制曲线。  相似文献   

11.
米俊龙  贾涓  宋新莉  王凯  徐庭栋 《材料导报》2021,35(22):22146-22150
借助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lnstron 8801试验机对一种C-Mn试验钢进行了高温和室温拉伸试验,测量和计算了试验钢的力学性能,观察了断口形貌和显微组织,分析其力学性能随拉伸温度和应变速率变化的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随拉伸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屈强比呈上升趋势;而断面收缩率在720℃出现极小值,随应变速率的增加逐渐增大.温度和应力作用引发的杂质原子的非平衡晶界偏聚影响着试验钢的塑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GB/T 228.1-2010中的应变控制、频率带宽、采样频率、柔度等进行探讨,对三思纵横制造的试验机进行了产品技术定位。得出了应变控制有段时间很难达到应变速率误差在±20%之内,采样频率并不总是越快越好以及试验机质量的提高需要相关行业的支持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应变速率下对铸铁和铸铝圆棒试样进行了单轴高速拉伸试验,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力学性能及断裂情况,分析了相关因素对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应变、应力的方法,试样标距长度及夹持端长度等对试验准确性和曲线振荡程度有较大影响;使用比刚度和比强度高的夹具、短标距试样、应变片测试应力、两台相机测试应变、适当增加夹持端长度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反复弯曲试验次数是反映钢丝韧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反复弯曲试验机存在夹具多且在试验过程中夹具容易对钢丝表面产生损伤的问题,因此对反复弯曲试验的夹具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新夹具解决了旧夹具在反复弯曲试验过程中易对钢丝表面产生损伤的问题,减少了夹具的总数量,提高了夹具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李朝阳  王彦 《中国计量》2010,(3):120-120
<正>试验机夹具是试验机中根据材料试样变化而经常变化的一个部件,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夹具,它是试验能否顺利进行及试验结果准确度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夹具的选取和使用维护不当带来的问题1.现有的夹具往往是夹紧了易在夹持部位断裂,测量不到最大载荷,夹松了又容易打滑。  相似文献   

16.
通过热模拟试验机对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相同变形量条件下进行热压缩试验,分析了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应力-应变关系,依据动态材料理论和试验数据绘制弥散铜热加工图,并选取了3组试验温度进行热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的应变速率变形机制不一致,分别通过不连续屈服和动态再结晶实现塑性变形;轧制试验验证了该合金最佳变形区温度为750~850℃、应变速率为1~10s-1.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机械疲劳试验Instron公司推出的带个人计算机的热机械疲劳试验机,可精确控制应变,完成低周疲劳与温度循环复合试验。采用FLAPSplusTIME软件,在8500系列试验机上安装滑动式引伸计。加热感应圈有侧向插入的夹具,用光学高温计或热电偶...  相似文献   

18.
对拉伸试验过程中主要试验速率控制方法的相关参数,如位移速率、应变速率、应力速率等在试验过程中不同变形阶段对应关系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换算方法进行了整理和研究,还使用实际试验数据对不同变形阶段的相关对应关系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在试验前,要了解试样材料相关应力-应变(或载荷-时间)等相关曲线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且应根据具体的试验条件、要求和目的,选择相应的试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敏  孙宇辰  朱乔 《材料导报》2016,30(8):118-121
轴向拉伸试验是确定混凝土拉伸力学性能最直接的方法。利用MTS试验机和自行研制的夹具,在试件与试验机之间设置球铰组件以消除拉伸过程中附加弯矩的影响,并采取适当措施降低拉伸试验中偏心的影响,完成了应变率由10-6~10-3s-1 4个数量级范围内的混凝土静动态轴向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发现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轴向拉伸全过程曲线有着很好的相似性,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极限拉伸应变基本不变。在纤维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应变率效应影响的统计本构方程,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全闭环控制试验机的控制方式模型,分析了GB/T 228.1-2010中方法 A和方法B在试验机上控制模式的实现;介绍了方法 A和方法B在加载过程中进行控制通道切换时应注意的关键点;简述了试验加载速率的设置范围和试验机速率控制精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