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铭 《影像技术》2015,(2):27-28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炎的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特征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临床诊断间质性肺炎的45例患者的HRCT表现。每位患者HRCT片均选取6个层面,每个层面分别观察几种常见的CT表现是否存在。结果:间质性肺炎的HRCT表现以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为主,小叶内间质增厚、细支气管扩张及蜂窝影时常出现,另外小叶内结节影、肺气肿、气腔性实变影及网格影亦存在,较为少见的是胸膜下线影、囊性变、间质结节及马赛克征。结论:间质性肺炎具有其比较典型的HRCT表现,临床上运用HRCT在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鼻骨骨折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鼻骨骨折患者均行轴位加冠状位HRCT扫描。结果:19例鼻骨粉碎性骨折,13例线性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8例,额骨骨折4例,眼眶壁骨折10例,鼻中隔骨折2例,鼻额缝分离2例。结论:HRCT扫描技术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轴位扫描和冠状位扫描相结合的HRCT扫描可作为鼻骨骨折常规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诊断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资料。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病变的CT特点采用CT和HRCT进行检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病灶多发生于双肺上叶,主要特点是大片状的改变以及节段性的分布;通过抗结核治疗,患者的CT征象改变明显,治疗后的9个月和12个月各CT征象的检出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临床诊断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CT和HRCT技术显示病变特点的清晰度较高,能够动态评价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恶性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经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的影像学参数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60例疑似恶性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接受常规CT检查与HRCT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及阳性征象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对比阳性患者、阴性患者HRCT影像学参数。结果:经病理检查确诊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40例、20例,常规CT检查确诊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32例、28例;HRCT确诊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39例、21例。HRCT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98.33%、97.50%、100.00%)相较于常规CT检查(70.00%、67.50%、75.00%)较高(P<0.05);阳性患者HRCT影像学参数(形态、分叶、毛刺、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结节大小、平均CT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HRCT在恶性肺磨玻璃结节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取得的相关影像参数(形态、分叶、毛刺、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结节大小、平均CT值)均可作为恶性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孙登峰 《影像技术》2014,26(4):33-35
目的:比较X线胸片与CT、HRCT对矽肺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作用,并对不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矽肺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胸片、CT、HRCT检查,对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RCT对于小阴影、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像特征明显优于CT与X线胸片;而X线胸片对于大阴影的显示、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胸膜改变的影像特征表现略差于CT、HRCT。结论:CT对于矽肺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特别是HRCT,而结合X线胸片能进一步对矽肺病变部位进行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限制性通气障碍高分辨率CT(HRCT)低剂量扫描能否达到常规扫描的诊断要求。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部分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进行低剂量以及常规HRCT扫描,对比不同扫描方案下图像质量和伪影情况。结果:27例常规HRCT扫描图像质量Ⅰ级16例,Ⅱ级8例,Ⅲ级3例,而低剂量HRCT扫描图像质量Ⅰ级18例,Ⅱ级7例,Ⅲ级2例,低剂量HRCT图像质量与常规HRCT相当(P﹥0.05);常规HRCT图像中,15例无伪影,轻度伪影5例,中度伪影4例,重度伪影3例,而低剂量HRCT图像中,16例无伪影,轻度伪影6例,中度伪影4例,重度伪影1例,低剂量HRCT图像伪影情况与常规HRC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限制型通气障碍患者低剂量和常规剂量HRCT扫描图像质量及伪影情况相当,但低剂量HRCT扫描减少了病人的辐射剂量,降低对病人的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在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选取的38例肺小结节患者(参照组)与37例早期肺癌患者(实验组)为研究对象,皆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与病理检查结果及两组多层螺旋CT图像特点。结果:多层螺旋CT、肺小结节、肺癌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相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实验组多层螺旋CT图像特点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小结节与早期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实践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诊断结果与病理对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孤立性小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理、CT检查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HRCT诊断结果与患者的病理进行对照。结果:60例肺孤立性小结节患者的HRCT诊断结果中,鳞癌11例,腺鳞癌10例,类癌7例,结核球13例,炎性结节13例,周围性肺气肿6例。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结节鳞癌12例,腺癌13例,类癌4例,良性结节为:结核球15例,炎性结节14例,周围性肺气肿2例,HRCT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无较大的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HR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周围性气肿、血管造影征、灶周线状影。HRCT与病理对照的结果显示,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良性与恶性之间存在差异性。结论:肺孤立性小结的HRCT诊断与病理对照结果证明,HRCT在良性肺孤立性小结节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行MRI、CT、X线影像学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62例(65髋),分别行MRI、CT、X线影像学检查,比较不同影像学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结果:MRI检查、CT检查阳性检测率均高于X线片检查,且MRI检查阳性检测率高于CT检查,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Ⅰ期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一致性高于CT、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准确率优于X线检查,且MRI检查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CT与X线在矽肺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100例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矽肺患者的X线与CT的影像学表现,比较它们在矽肺诊断过程中的检出率。结果:CT检查的总确诊例数为32(32.0%)例,X线的总确诊例数为32(32.0%)例,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矽肺I期、II期、II期两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在矽肺的诊断中更具有优势,矽肺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但为了早期诊断矽肺和确定其进展,为治疗提供合理的参考,在X线的基础上结合CT检查更有利于矽肺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有效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提供参考。方法:对74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肺部行64排螺旋CT扫描,观察肺叶、肺段支气管病变情况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效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对早期中心型肺癌进行诊断,可扫描出患者肺叶、肺段支气管的病灶部位及病变情况,且对患者无创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式,对临床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多排螺旋CT在结肠癌中的诊断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我院的100例经过活检证实为结肠癌患者,使用飞利浦制造的philips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检测。结果:通过多排螺旋CT的扫描可以清晰的辨别出结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有效的确诊出结肠癌疾病。结论:结肠癌的多排螺旋CT扫描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异性表现,是确诊此类疾病的很好的辅助检查手段,为结肠癌的早期发现节约了宝贵的时间,为疾病的确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杜鹏 《影像技术》2014,(3):17-18
目的:应用导管技术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穿刺,经旋股内、外动脉,闭孔动脉灌注溶通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28例。结果:介入治疗1-3次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减轻消失。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仍是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螺旋CT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及临床意义,以便提高对颅脑损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螺旋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螺旋CT的诊断主要包括:颅骨骨折、颅脑组织损伤和头皮损伤等方面,损伤常合并存在。结论:螺旋CT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疑似颅脑损伤的患者及早进行CT诊断及复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对患者分别采用CT术前诊断和X线术前诊断。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一般好发于L4-5、L5-S1,对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其临床表现比较典型和分辨清晰以及诊断明确,其中CT术前诊断和X线术前诊断与手术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5.2%、52.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诊断,具有准确率高和无后遗症以及无创伤等优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早期肺癌的CT征象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分析和评价CT对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收治并经过CT检查和病理证实的100例肺癌患者.其中有56例周围性肺癌、44例中央型肺癌、4例弥漫性肺癌、28例原发性肺癌、10例原发灶不明者。将CT诊断的结果和病理进行对照,同时对周围型肺癌的各种征象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检查发现,84例患者诊断正确,准确率N84.0%;12例患者经过复查动态观察确诊,占12.0%;误诊4例,占4.0%。结论:在临床上,采用CT征象的综合诊断,有效地提高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有关影像学检查,包括MRI、CT、SPECT、TCD等在脑血管病诊断方面的有关内容,MRI在发现早期脑梗塞方面较CT优越,CT依然是诊断脑梗塞及脑出血的主要检查手段,SPECT及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合理选择以上检查方法对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及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腕、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腕、踝关节损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DR摄片、单排CT平扫、16排螺旋CT薄层平扫,再将16排螺旋CT薄层横断面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别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及容积再现的图像。结果:16排螺旋CT的检查准确性显著优于DR摄片和单排CT平扫,3种检查的优片率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较新的影像学技术,为临床采取整复固定和手术治疗等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诊断腕、踝关节损伤较为快速、准确和经济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