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网络用户身份管理难题及现有的身份管理方案存在的不足,基于可信计算平台完整性校验、保护存储和访问控制以及远程平台校验等安全特性,提出了可信计算平台身份管理方案和协议。本方案实现了多种方式的身份认证及身份、身份认证审计记录和主密钥、审计密钥、平台AIK私钥的加密存储,以及移动平台的可信验证、加密身份的还原和服务提供者身份标志的查找定位,并实现了身份信息和认证数据的加密传输。最后,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保护用户身份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大大减轻了用户身份管理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单点登陆系统的身份认证协议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公钥的双向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结合用户授权的认证模式,实现了用户、认证服务(身份提供者)和应用服务三方的双向认证,增强了现有单点登录系统中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可信移动平台身份管理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网络用户身份管理难题及现有的身份管理方案存在的不足,基于可信移动平台完整性校验、保护存储、域隔离和访问控制以及远程平台校验等安全特性,提出了可信移动平台身份管理方案和协议;构建了对应于口令、证书、指纹等认证方式的身份矩阵;实现了多种方式的身份认证、身份认证审计记录,主密钥、审计密钥、平台AIK私钥的加密存储,以及移动平台的可信验证、加密身份的还原和服务提供者身份标志的查找定位,并实现了身份信息和认证数据的加密传输;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保护用户身份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大大减轻了用户身份管理的  相似文献   

4.
陈锋  徐正全  徐彦彦 《计算机应用》2007,27(Z2):116-117
身份认证是成功实现安全的基础.Kerberos协议提供了一种通过可信第三方来实现身份认证的可靠方案,但是Kerberos协议不能很好地防范口令猜测攻击.提出了一种利用DiffieHellman密钥协商对Kerberos协议进行改进的身份认证协议-KDH协议.性能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此协议能有效地防范口令猜测攻击.  相似文献   

5.
基于Linux的数据安全传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Linux作为平台的操作系统,在应用层开发系统的软件平台.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对于文件数据采用数据包捕获加密的方式,对于图像数据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证书和数字签名技术的身份认证协议和密钥交换协议.能够有效地防止中间人的窃取和篡改,提高了身份认证的可靠性和密钥交换的安全性;利用OpenSSL标准库函数实现系统的数据加密模块,实现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以及信息摘要的常用算法.  相似文献   

6.
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身份认证就是通过特定手段对用户所声称的身份进行认证的过程,它是实现网络安全的重要机制.本文介绍了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的实现原理,并在著名的Schnorr身份认证协议的基础上.用Java语言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二代居民身份证在进行身份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采用 SM2 算法和区块链技术,结合动态口令、面部识别、二维码等技术优势,对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适合移动端设备的身份认证协议,并进行了协议的效率和安全性分析。分析表明,该协议在实现高效的用户身份认证的同时,确保了用户的身份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8.
作为云计算的一种模式,PaaS为开发者的应用程序提供运行平台,平台提供的服务也包括身份认证服务。在身份日益繁多的云计算时代,身份认证问题愈发复杂。提出一种PaaS环境下的身份认证模型,该模型使PaaS云服务提供商为其上的应用程序提供高效灵活的身份认证服务。该模型的优势在于低代价地满足同一开发者开发多个相对独立的、但却又相同/相近身份认证的需求;兼容本地身份以及代表联合身份认证趋势的OpenID身份,并有很好的扩展性以兼容更多类别的身份;认证过程借鉴了Kerberos协议来减少用户认证次数。  相似文献   

9.
吴名宇  吴国新 《微机发展》2003,13(7):107-110
身份认证是密钥交换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IKE为基础,介绍了密钥交换协议中的身份认证,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以提高密钥协商的效率。讨论了身份保护的作用,以及在密钥交换协议中应如何实现身份保护,来保护参与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无双线性对无证书的WLAN可信接入认证协议CTAPwoP.该协议以可信网络连接架构的基本思想为基础,将平台身份认证和平台完整性校验与用户身份认证过程巧妙结合,使得新协议仅需3轮交互就能实现站点(station,STA)与接入点(access point,AP)之间的双向身份认证和单播会话密钥的协商,同时实现AS对STA的平台身份认证和平台完整性校验.为进一步提高性能,该协议利用椭圆曲线上的点乘运算替换了传统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中复杂的双线性对运算.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在高安全强度的eCK(extended Canetti-Krawczyk)模型下是安全的;性能分析表明:与IEEE802.11i的接入认证方案相比,该协议在计算开销和通信负载方面性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跨域匿名认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彦伟  吴振强  蒋李 《计算机应用》2010,30(8):2120-2124
TPM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制约以及直接匿名认证(DAA)的复杂性,导致现有的DAA方案只适用于单可信域,针对此局限,提出了一种适合分布式网络并行、高性能及计算机协同工作特点的跨域匿名认证机制。该机制引入可信第三方——证书仲裁中心(CAC)完成跨域示证者的平台真实性验证,为身份真实的示证者颁发跨域认证证书,该证书一次颁发,多次使用,提高跨域匿名认证效率,同时防止CAC成为系统瓶颈。该模型具有高效、安全、可信等特点,且达到可控的匿名性,并通过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分析表明该机制安全地实现了跨域匿名认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可信平台的IED远程安全通信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变电站通信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把可信计算平台(TPM)置入到变电站自动化的智能电子设备IED中,提出以TPM芯片为硬件基础、以远程认证为手段的远程通信安全解决方案,建立一种嵌入TPM平台的网络安全模型,这种模型通过增加TCG功能,对可信平台进行完整性认证,并对远程通信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为企业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3.
可信虚拟平台中的双AIK签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Xen虚拟平台中,用于完整性认证的虚拟可信平台模块(TPM)存在身份证明密钥(AIK)泄露隐患。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可信虚拟平台的双AIK签名机制,以及与之配合的远程完整性认证协议,使用不同AIK对物理平台完整性信息及虚拟机内部完整性信息进行分开签名。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机制能解决Xen平台的身份密钥泄露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用户调用Web服务时需要双向认证。为此,提出一种抗重放攻击的Web服务认证协议。基于时间戳/消息ID缓存的抗重放攻击方法,利用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的请求/响应消息和WS-Security规范设计双向认证协议,使用Axis2的Module机制加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能避免单纯采用时间戳所带来的时钟同步问题,具有较好的抗重放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TPM的嵌入式可信计算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目前嵌入式应用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安全芯片的嵌入式平台设计方案.在分析可信计算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嵌入式平台结构特点以及TPM芯片的常见接口,采用了通过I2C总线扩展TPM的方法.最后讨论了TPM的操作方法,设计了TPM在Bootload...  相似文献   

16.
王中华  韩臻  刘吉强  张大伟  常亮 《软件学报》2016,27(6):1523-1537
为了解决目前云环境下用户与云端之间进行身份认证时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和不足,本文首次将PTPM(Portable TPM)和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应用到云环境中,提出一种用于实现用户与云端之间双向身份认证的方案.和现有方案相比,新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在通过建立身份管理机制实现用户和云端身份唯一性的基础上,首先利用PTPM不仅确保了终端平台的安全可信和云端与用户之间认证结果的真实正确,而且支持用户利用任意终端设备来完成与云端的身份认证过程;其次,新方案基于无证书公钥签名算法实现了“口令+密钥”的双因子认证过程;最后,通过安全性理论证明和性能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在保证EUF-CMA安全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用户和云端之间身份认证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7.
平台安全性在远程访问企业资源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VPN客户端认证在对终端用户身份和平台身份认证的同时,尚未很好地保证终端平台的安全性,使得终端平台成为入侵者获得非法访问权限的途径.通过采用智能卡和可信平台模块相结合的方案,提高了终端平台身份认证的安全性,确保网络接入和通信的安全可信.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可信计算平台匿名认证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可信计算平台的匿名认证方案,分析现有方案的优缺点,利用零知识证明思想,提出一个新的可信计算平台的匿名认证方案。新方案中TPM平台向验证者匿名认证其真实合法性,无需可信第三方的参与。与其他方案相比,该方案的认证效率更高,且在强RSA假设和判定性Diffie-Hellman假设及随机预言模型下满足不可伪造性、匿名性和撤销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直接匿名认证(DAA)方案只提供单域认证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信任值的DAA跨域认证机制,通过将信任关系量化为[0,1]之间的信任值,并对域间信任值与信任阈值进行比较来实现可信平台模块(TPM)用户的跨域访问。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减小跨域认证时TPM的工作负载,节省DAA认证的时间开销,并给出信任值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20.
谭良  周明天 《计算机应用》2007,27(5):1070-1072
用户登录身份认证是建立操作系统可信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操作系统采用口令、智能卡、USBKEY,甚至还采用了指纹、虹膜等认证方式来确认用户的身份,除了存在密码容易被遗忘、猜测、截获等一系列安全隐患外,还存在身份信息的存储安全和单向认证问题。基于可信计算联盟的规范,分析了操作系统用户登录传统认证方式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用户登录认证方式:基于可信平台模块(TPM)的用户登录可信认证。该认证方式是利用PC机USB接口外接TPM,将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关的密钥信息等存储在TPM中,并利用USBKEY技术、动态的口令技术来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可信。该认证方式克服了操作系统用户登录传统认证方式的缺陷,支持双向认证,为计算机获得更高的安全保障,进一步建立可信计算环境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