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为研究底饲进料方式对于改善反应塔内颗粒分布对称性和均匀性的效果,在一台f 0.6 m′15 m的底饲进料循环喷动床冷态实验装置上,通过等速取样的方法得到反应塔内正向颗粒通量在截面上的分布规律,并比较不同操作条件对颗粒通量径向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面饲方式,采用底饲进料能够显著改善颗粒相在截面各方向上的分布均匀性;流化速度和喷射速度是影响塔内颗粒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流化速度的上升,颗粒通量在径向上的对称性提高,采用较高的喷射速度可以明显改善颗粒分布在径向上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2.
在除尘装置前端烟道喷射活性焦等吸附剂是燃煤锅炉烟气脱汞技术最为常用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脱汞率可达96%。吸附剂颗粒在袋式除尘器内的分布均匀性不仅直接影响到除尘器对烟气中粉尘的净化效率和除尘器系统的能耗,同时还进一步影响到烟气中汞的脱除效率。运用Fluent软件中的离散相模型(DPM),通过模拟不同过滤风速,活性焦吸附剂颗粒粒径,布袋渗透率条件下袋式除尘器内气流分布和活性焦吸附剂颗粒运动轨迹分析吸附剂颗粒分布。通过分析还得出不同参数条件下各滤袋组颗粒沉积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袋式除尘器除尘效果的前提下增大进口风速、减小吸附剂颗粒粒径、增大布袋渗透率能使吸附剂在袋式除尘器内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3.
针对活性炭对燃煤电厂烟气中汞污染控制的影响,在实验室和超低排放电厂开展了烟气脱汞研究,考察了活性炭吸附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床中获得了适用于燃煤电厂喷射吸附的优化吸附温度,120℃反应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最强。在300MW超低排放燃煤机组开展了活性炭喷射吸附脱汞实验,未实施活性炭喷射前湿式静电除尘器(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WESP)后排放浓度在0.50~0.58mg/m~3之间;在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device,SCR)后空预器(airpreheater,APH)前(350℃)和APH后低温省煤器(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LTE)前(121℃) 2个点位进行了活性炭喷射实验,其中在APH后LTE前喷射活性炭后,WESP后浓度最低可达到0.11mg/m~3。实验同时表明,温度对活性炭吸附脱汞的影响要强于停留时间的影响,相比SCR后喷射脱汞,在LTE前进行活性炭的喷射对烟气中汞的脱除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的燃煤烟气汞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文章综述了活性炭吸附脱汞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改性活性炭吸附及活性炭纤维吸附脱汞技术,指出了活性炭脱汞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活性炭的脱附再生,从降低成本,减少二次污染,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及污染物一体化控制等方面指出了活性炭脱汞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活化处理的活性炭吸附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汞为煤中痕量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将会排放到大气中,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采用活性炭对汞的排放进行控制。对原始的活性炭颗粒用硫化钠、氯化锌浸泡进行活化处理,研究了他们的汞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活化处理后能有效提高活性炭的汞吸附性能,而且,用氯化锌处理的活性炭的汞吸附性能要好于硫化钠处理的。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汞吸附动力学及吸附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固定床吸附反应器内对一种商业活性炭进行了汞吸附实验,考察了入口汞浓度和吸附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汞的影响。采用4个简化的吸附动力学模型,即内扩散模型、准一阶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耶洛维奇(Elovich)模型从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了入口汞浓度和吸附温度对汞吸附的影响机制。分析了汞吸附过程的机制和控制过程。结果表明:入口汞浓度的增加,或者吸附温度的降低,均有利于活性炭对汞的吸附,其主要原因是提高了颗粒内扩散速率、初始吸附速率以及准一级反应速率。汞吸附过程主要由化学吸附控制,主要分为表面吸附和内扩散吸附2个阶段,初始吸附阶段呈现较快吸附速率,该阶段和表面吸附有关;随着表面活性位被占据,颗粒内扩散起主要控制作用,吸附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燃煤电厂污染控制技术措施,分析了燃煤电厂汞的分布,以及烟气脱硫、脱氮、除尘等装置对汞脱除的影响。分析表明,飞灰中的汞约40%被除尘装置捕集或存在于湿法脱硫装置的浆液中,约60%排入大气。利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的氧化和烟气脱硫(FGD)系统的吸收,可有效控制汞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布袋除尘器脱汞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电站锅炉烟气中的汞污染控制是电力环保的重点工作,现有环保设施中,布袋除尘器对烟气中的汞具有一定的脱除效果.选择某电站200 MW机组布袋除尘器作为试验对象,采用OHM法烟气中汞采样装置对除尘器入、出口的烟气、飞灰中的汞进行采样分析,以了解布袋除尘器的脱汞性能及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特性.试验表明,布袋除尘器对汞的脱除效率为22.18%,其中,烟气中单质汞质量浓度降低约52%,而二价汞的质量浓度则提高约36%,大部分颗粒态汞被除去.  相似文献   

9.
燃煤电站汞控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汞的形态分布直接影响其沉积形式及汞脱除效率,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主要与煤中氯元素含量及温度有关。引入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使汞的均相和多相氧化反应机理得到一定发展,而多相反应被认为更接近实际。有发展潜力的汞控制方法有3种:常规物理洗选煤技术、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和烟气中喷入活性炭等吸附剂方式。最终汞脱除技术的发展须依赖于理论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前言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为保证磨煤机出口各煤粉管或者管路分叉后的煤粉均匀分配,需要设置煤粉分配器。目前国内设计的用于改善煤粉分配的部件,主要是一般分配箱、节流孔板;至于管道的分叉则都采用三通管。淮南电厂OP—380型锅炉的制粉系统中,装置了二种煤粉分配器。遵照毛主席“洋为中用”的教导,于73—75年间,在电厂  相似文献   

11.
刘子爱 《电气开关》2007,45(1):44-45
通过对存有坐标变换功能的专用芯片AD2S100结构的剖析,以电流为分析平台,在坐标变换和旋转变换两种情形下,应用数学矩阵原理,分别求解电流在三相/两相变换和两相/三相变换下的关系式详细,详细介绍该芯片主要变换功能的定义,全面地了解该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应用详细。  相似文献   

12.
用两相流分析的方法,从旋流器过滤技术供水中杂质的机理出发,描述了旋流器内部的流动状态,为旋流器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气液两相流技术是蒸发冷却电机冷却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本文围绕电机空心导线内气液两相流动的研究展开论述,从经验模型和唯象模型两个角度叙述了近年来微矩形管道内气液两相流动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介绍了蒸发冷却电机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两相SVPWM原理及经典两相SVPWM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两相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原理及其实现方法,提出了经典两相SVPWM算法,该算法根据调制比将调制模式分为线性调制模式、过调制模式Ⅰ和过调制模式Ⅱ。重点分析了过调制模式,利用傅立叶分析给出对应模式下参考角的推导方法,计算了在过调制模式下的输出相电压各次谐波幅值。经典两相SVPWM算法能实现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由线性调制模式到过调制模式直到方波的连续过渡,实现了全调制区域的运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直流电压。  相似文献   

15.
两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装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讨论对称两相变频器主电路的结构以及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磁链轨迹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6.
PWM波是实现电动机调速的关键技术 ,介绍了PWM发生器SA4 82 8的基本特点 ,着重论述了利用SA4 82 8设计单相异步电动机线性调速器的关键技术、软件及硬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在1∶1比例的工业气力输送系统试验台上,进行了输送管道中气固两相流的阻力特性试验,对影响气固两相流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包括被输送物料的基本性质与特征,输送气体的物性,管道的特性和操作条件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气力输送系统的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基本物理方程出发,利用作者提出的流体微元追踪计算方法建立了描述蒸发系统热力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直流锅炉蒸发系统的水动力不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的数值分析与综合。文中的有关结论对于蒸汽发生系统的设计、运行以及水动力不稳定性试验方案的优化等均有一定的参考阶值。  相似文献   

19.
UC3770A/B是一种高性能全桥驱动芯片,可提供更高的工作电流和更低的饱和电压。利用数片UC3770A/B以及少量的外围元件可构成完整的步进电动机驱动系统,其驱动信号可由微处理器及逻辑电路提供。  相似文献   

20.
基于正交双通道算法的相位差测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泽光 《电测与仪表》2004,41(2):20-21,29
工频信号相位差测量技术目前已经很成熟,但是,用传统测量方法对音频或更高频率信号相位差进行高精度测量还有一定困难。文章提出了正交双通道算法实现无理论误差的信号相位差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