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捷达LP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的振动噪声特性。主要测量了发动机缸体和座椅的振动情况,对比分析了匀速和加速时燃用汽油和LPG的噪声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用燃料汽车使用LPG时,发动机机体振动幅值比使用汽油时小;而加速过程中,在较低转速下使用汽油噪声较大,在较高转速下使用LPG噪声较大。  相似文献   

2.
分别在初始温度为9℃、15℃、20℃的条件下对LPG发动机的冷起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汽油发动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LPG发动机成功起动所需的混合气浓度比汽油发动机的稀。汽油发动机首次着火循环所需的起动初始脉宽约是稳定怠速时的6.9倍,LPG的为2.5倍;由于较低的充气效率,发动机使用LPG燃料成功起动时的初始节气门开度及能够稳定在怠速转速下的节气门开度比使用汽油燃料的大。与汽油发动机相比,LPG发动机具有较好的起动特性。  相似文献   

3.
M15甲醇汽油汽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汽油汽车使用M15甲醇汽油和普通汽油进行了整车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污染性、噪声等方面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汽车使用M15甲醇汽油时的动力性优于使用普通汽油,限定工况条件和等速行驶条件下燃料消耗量比使用普通汽油时略高,怠速排放优于普通汽油,使用两种燃料的加速行驶车外噪声相当。两种燃料理化特性的差异是整车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两用燃料(LPG和汽油)汽车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汽车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阐述了两用燃料(LPG和汽油)汽车的基本原理,对两用燃料(LPG和汽油)汽车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技术新产品电动-汽油两用汽车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推出最新生产的电动-汽油两用汽车。这种汽车有两个发动机,一个是电力发动机,另一个是汽油发动机。当汽车点火和低速行驶时,电力发动机工作;当汽车开始加速或高速行驶时,汽油发动机工作。两个发动机之间的转换由两台...  相似文献   

6.
对匹配VVT发动机的两用燃料汽车的燃气ECU喷气脉宽、点火提前角和汽油ECU的进气VVT进行重新标定优化,分别对标定优化前后状态下使用天然气燃料进行动力性与经济性的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最高车速增加了3 km/h,0~100 km/h额定转速换挡时间减少1.6 s,最高挡80~120 km/h加速时间减少6 s,试验工况下等速气耗都有所减少。NEDC循环的气耗降低0.23 kg/100 km,使用汽油ECU和天然气ECU同步优化方案后燃烧天然气的动力性与经济性都有提升,并且在汽油ECU更改VVT角度配合天然气ECU标定优化后燃烧天然气的节气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汽车变速器齿轮阶次振动及其所形成的啸叫噪声特征及机理,设计整车道路实测工况试验.分析以下4个方面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即变速器齿轮阶次在驾驶室内形成的啸叫噪声、齿轮阶次在发动机机舱内形成的啸叫噪声、变速器后轴承座壳体上的齿轮阶次振动和驱动车轮上的转矩.振动与噪声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发动机机舱内或变速器内,齿轮阶次振动及形成的啸叫噪声客观上始终存在;在驾驶室内,低频率的齿轮阶次振动所形成的啸叫噪声相对于高频率的更容易出现,且汽车正驱加速过程与反拖滑行过程对比,加速过程的齿轮阶次振动更强,但形成的啸叫噪声更弱.分析以上试验结果形成的内在原因可知,即低频率阶次振动及所形成的啸叫噪声,相对高频率更易于传递至驾驶室内;低转速时的低频率阶次噪声,与总体噪声的差值更小,在人耳主观听觉上更容易被察觉;汽车在反拖滑行时,发动机油门处于停止喷油状态,驾驶室内形成的背景或总体噪声相对更小,反拖过程比加速过程更易于被人耳主观察觉到低频阶次啸叫噪声.车轮转矩试验结果表明,正驱转矩比反拖转矩大,相应的振动阶次较明显;在反拖刹车工况下,高转矩使得齿轮副阶次振动变得模糊.  相似文献   

8.
对点火提前角与液化石油气(LPG)汽车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台架试验,获取各种工况下LPG发动机的最佳点火提前角,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燃气汽车点火控制系统的优化,还对LPG发动机点火提前角对动力性与排放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点火提前角变化对NOx和CO排放的影响结果,采用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判别燃气汽车点火系统的技术状态。  相似文献   

9.
不同气体燃料理化特性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对氢、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和柴油理化特性的分析,以及试验结果,对气体燃料(CNG,LPG)发动机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料的理化特性.气体燃料发动机具有较好的排放性能和经济性能,气体燃料发动机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单位体积的混合气热值较低.  相似文献   

10.
混合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并分析了由生物燃料、自来水和市售的93#汽油组成的2种配比的混合燃料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能、动力性能、怠速时的排放性能. 结果表明:与燃烧93#汽油相比,发动机燃烧混合燃料时,怠速时的HC和CO排放显著下降;混合燃料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在全负荷且转速小于2500r/min的运转条件下降低,在全负荷且转速大于2500r/min的运转条件下升高;在全负荷运转条件下混合燃料发动机的最大转矩下降约6%、最大功率下降约7%,并且发动机的转矩随转速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1.
应用PULSE测试分析系统中阶次跟踪法,测试分析某型乘用车车内四个位置的噪声水平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关系.揭示了该型汽车在测试工况下,不同的转速对车内噪声的贡献规律.为降低车内行驶噪声和振动响应提供了重要的分析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液化石油气摩托车性能与排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在国内率先开发成功的液化石油气 (LPG)摩托车的性能。对液化石油气摩托车进行了转鼓试验、道路噪声试验和百公里燃料消耗率的测试。结果表明 :新开发的液化石油气摩托车十五工况的整车排放明显优于欧Ⅰ限值 ,并且HC、NOx 排放优于欧Ⅱ限值 ,CO排放也与欧Ⅱ限值接近 ;液化石油气摩托车整车噪声低 ,达到我国 2 0 0 5年摩托车噪声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虚拟预测方法在柴油机低噪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降低柴油机的整机噪声,采用虚拟预测方法对该发动机的机体进行了低噪声改进设计.该虚拟预测方法采用了多体动力学法 有限元法 声学仿真法的集成预测方法, 用多体动力学分析机体承受的动态载荷,用有限元法分析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用声学仿真法分析了由机体表面的振动而辐射的噪声.依据该方法提供的振动与声学信息,对某发动机的机体和曲轴箱结构进行了改进,并比较了机体上某点的振动加速度值和辐射噪声值.结果表明,该虚拟预测方法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改进后机体上与辐射噪声较大的薄壁件连接部位的振动显著降低,机体的噪声也得到了降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台架试验,在涡轮增压缸内直喷(T—GDI)汽油机上研究辛烷值对车用汽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辛烷值汽油能够提高汽油机的动力性,97号汽油在2000r/min时的外特性指示平均有效压力相对于95号汽油升幅达4.07%;在试验工况下,燃用高辛烷值汽油能够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中等负荷时油耗率降幅较大,而低负荷和高负荷时油耗率的降幅都较小,转速为2000r/min,制动平均有效压力为0.9MPa时油耗率最大降幅达2:8%;燃用高辛烷值汽油对降低THC、CO和NOx排放不利,97号汽油与95号汽油相比,大负荷时CO和THC的排放明显增加,NOx排放受转速和负荷共同影响,97号汽油与95号汽油相比,中高转速时随着负荷的增大,NOx的排放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试验和资料表明:代用燃料碳-5(C5)和液化石油气(LPG)均能在汽油机中燃烧,汽油机燃用C5的耗油率比燃料MON70汽油低。通过对C5、LPG、汽油之间的比较分析得知:C5的辛烷值、热值虽低于LPC,但均高于汽油;汽油机燃用C5无需设置附加供气装置;C5易于储存、运输、携带,且安全性较好,故从应用角度出发,汽油机燃用C5比燃用LPG更适宜。  相似文献   

16.
准确识别发动机各种噪声源的特征是发动机减振降噪改进设计的基础。文章采用1米噪声测量、燃烧噪声测量、近场声强测量、阶次跟踪测量、振动测量等多种方法对某四缸多点喷射汽油机进行全面测试分析,确定了该汽油机主要的表面辐射噪声源,分析了不同工况、转速对各噪声源的影响。为该机型的减振降噪改进设计提供了分析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动机快速起动模拟试验台架系统和相关试验。针对一台进气道喷射式汽油机,模拟起动/发电一体化电机,研究在不同拖动转速下快速起动过程的瞬态特性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在快速起动情况下,瞬态特性突出;随着拖动转速升高,进气歧管压力降低,对应的喷油策略也应随之调整;在发动机起动后的第2到第9循环,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和失火,并随着拖动转速升高,不完全燃烧程度增加,导致碳氢排放过高。在不同拖动转速下,三效催化剂都不能高效转化碳氢排放,但转化效率存在差异。随着拖动转速升高,催化剂的转化效率先降低后又升高。从优化排放角度来看,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快速拖动至1000 r/min起动时,使用催化剂后排放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