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_(cr))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GB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检测城市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评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含化学需氧量大于30mg/L的水样,对未经稀释的水样的测定上限为700mg/L。评定结果:CODcr=99.9mg/L,u=4.8mg/L,k=2。  相似文献   

2.
李侃  赵群英  赵平歌 《净水技术》2020,39(1):109-113
考察了0.10 mg/L纳米银对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丰度的影响。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投放纳米银前后,处理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OD)平均去除率为95.4%和94.1%,处理水中的总氮(TN)以硝态氮为主,硝态氮平均质量浓度前后分别为12.5 mg/L和13.2 mg/L,因此,在纳米银颗粒影响下,MBR仍能达到普通MBR的处理效果。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结果表明:在整个运行周期内,AOB与NOB菌群的基因数量都处于107数量级,且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为优势NOB;结合银离子的变化规律可知,纳米银大部分富集到污泥中,但硝化菌群的丰度没有受到长期投放纳米银颗粒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标中COD测定方法需要加热消解两小时的不简便性和量程上限仅仅到700 mg/L的受限制性,设计了一种不加热消解的COD快速测定法。利用浓硫酸代替加热消解,即在样品中加入浓硫酸回流至室温便可达到加热消解两小时的效果,并采用了6次多项式的计算方法,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实验表明,本方法可以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将测量量程扩大至1 000 mg/L,适用于更多化工领域的化学需氧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凌永平  肖丹  孙东卫 《广州化工》2011,39(15):128-130,148
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定,充分考虑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取样、测量重复性、试剂纯度、测量条件、摩尔质量等因素对化学需氧量测量不确度的影响;建立了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具体实验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计算,得出了本次样品CODCr的测定结果为73.8 mg/L,测得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2.66 mg/L,扩展不确定度为5.32 mg/L。  相似文献   

5.
李芳  崔红梅  吕炳南 《化工进展》2012,31(7):1615-1619
采用单轴三级生物转盘(RBC),进行了生物转盘同步去除化学需氧量和氮的试验研究。水温度15 ℃,进水COD浓度为400mg/L左右时,转盘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达到85%左右。控制适宜的碱度,转盘系统氨氮的硝化率在75%左右、总氮(TN)的去除率在50%左右。增设硝化液回流系统后,总氮的去除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回流比为200%时,TN去除率在低温下可达73.87%。实验表明生物转盘对化学需氧量和氮有较好的同步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该文采用UASB/SBR/脱氮/Fenton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废水CODCr从1 140 mg/L左右降至100 mg/L以下,去除率达到91%;氨氮从430 mg/L左右降至25 mg/L以下,去除率达到94%。排放水质完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水质中化学耗氧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用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测定水质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基本原理。讨论氧化剂、掩蔽剂(HgSO4)、催化剂适宜用量,并采用一条标准曲线(CODCr0~1000mg/L)代替原来低、高两条标准曲线进行测定,线性方程Y=0.0007x-0.0089,R^2=0.9996,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丰元  叶慧敏  栗勇田 《广州化工》2023,(11):149-151+158
针对河北某河道黑臭水体的污染来源和污染现状,采用“强化耦合微泡曝气膜技术+组合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技术路线进行治理,解决水体黑臭,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结果表明,水体水域范围内卫生整洁,无臭味,水体透明度得到明显改善,河道水体中COD、氨氮和总磷水质指标由治理之前的63 mg/L,6.53 mg/L和1.28 mg/L分别下降至38 mg/L、0.93 mg/L和0.29 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V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9.
张东方  陈涛 《广东化工》2012,39(6):285-287
铅锌选矿废水直接回用和排放对生产及环境危害较大,文章研究了混凝沉淀-接触氧化法对某铅锌选矿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碳酸钠调节废水的碱度至9左右时,废水中的铅、锌、铜、钙等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100%、88%、67%和99%。接触氧化处理后出水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悬浮物浓度分别低于90 mg/L、15 mg/L、0.35 mg/L和10 mg/L,接触氧化的最佳条件为HRT 3.5 h,最佳溶解氧量为3.5 mg/L。  相似文献   

10.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活性污泥法(CASS)污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工艺流程及运行情况。通过实际运行证明,CASS工艺能满足氮肥企业污水处理的要求,进水COD在600mg/L左右时,出口COD可控制在150mg/L以下。  相似文献   

11.
仲婧  刘明仁  张昭良 《山东化工》2010,39(10):34-34,49
分别用重铬酸钾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及紫外吸光度A值。通过测量比较,数据拟合后,得出两者线性关系式为:COD(mg/L)=(A+0.00950)/0.02945,线性相关系数r=0.9986。实验结果表明,污水中COD与A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以简便有效地检测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  相似文献   

12.
操家顺  陈洵  方芳 《净水技术》2013,(6):40-44,63
以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良A/A/O中试装置开展处理实际污水的研究,通过与实际工艺的运行效果对比,系统探讨了低溶解氧(DO)浓度以及好氧池末端非曝气区的设置对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好氧区的DO平均浓度从2.2mg/L逐渐降至1.0mg/L时,系统COD的去除效率与硝化效果未受到影响,但除磷效果明显下降;随着DO平均浓度的降低以及非曝气区对DO的缓冲,保证了缺氧区的缺氧环境,同时有效降低了内回流液中DO浓度的携带对碳源的消耗,提高了反硝化效率,使得系统对TN的去除率逐渐升高。就总体运行情况来看,A/A/O工艺中好氧区DO的平均浓度可以在1.0—2.0mg/L之间运行,同时在好氧区末端设置非曝气区,可以有效地缓冲内回流液中DO浓度对反硝化的影响,提高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13.
邱微微  朱振中  李鹏  刘国卫 《陕西化工》2012,(10):1763-1766
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四乙氧基硅氧烷交联杂化的同时固定荧光指示剂4,7-二苯基-1,10-菲咯啉钌,制备的氧敏感膜有良好的响应可逆性,对氧饱和水溶液和对氮饱和水溶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1%(n=6)和0.99%(n=6),响应时间小于30 s。水溶液中溶解氧浓度在0~43.4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4 8,检测限为0.42 mg/L。该氧敏感膜的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易控,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柔韧性和高疏水性,可快速灵敏的测定水中溶解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印染废水试验研究,使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该类废水,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并获得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本MBR系统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污泥浓度5~10 g/L,溶解氧2~4 mg/L,污泥容积负荷0.7~0.8 kg COD/(m3·d),水力停留时间15~20 h,出水的COD去除率在90%上下。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军港海水冲厕排放污水COD的分析方法。先微波消解30 min,利用硫酸-重铬酸钾体系将氯离子完全氧化,冷却后再加入0.1 g硫酸银作催化剂,继续微波消解30 min,使绝大部分有机物被氧化,从测得的总表观COD值中减去氯离子表观COD值(从校准曲线中查得),即为所测水样的COD值。试验表明该方法对于[Cl-]≤20 000 mg/L、CODCr=100 mg/L标准溶液的相对误差≤10%,对于军港海水冲厕排放污水的RSD%≤5%。  相似文献   

16.
使用“初湿含浸法”将纳米级零价铁,钯(ZVI/Pd)颗粒负载于颗粒活性炭(GAC)上,考察制得的反应性活性炭(RAC)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TCE)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制得的RAC中零价铁以纳米颗粒的形式负载其上,粒径范围在50~100nm之间,其负载量具有上限,一般低于30%。相比于GAC,RAC的BET比表面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RAC上的铁成分主要以非晶态的形式存在,具有较高的分散度。通过批式试验发现,RAC能够快速有效降低水中TCE浓度,其去除动力学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萃取试验和氯离子检测结果表明,RAC在吸附TCE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还原脱氯,在48h内不同RAC对于吸附其上的TCE的脱氯比例可达14.5%-30.4%。RAC对于水中TCE的去除能力短期内以吸附为主,铁含量的增加不利于其对于TCE的吸附但会有助于增加长期TCE的还原降解量。RAC在不同溶解氧环境下对TCE的去除性能优良,在短期内并没有太大区别;但若经过大量好氧(DO=6.9mg/L)的纯水浸泡,表面零价铁颗粒可能逐渐腐蚀。  相似文献   

17.
聂凯  黄伊丕  潘涌璋 《当代化工》2014,(3):438-440,443
分别采用陶瓷膜和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对某印刷电路板(PCB)厂现有废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 191.2?270.4 mg/L,氨氮30?50 mg/L,MLSS 6 500 mg/L,DO 4?8 mg/L,反应时间为5 h的条件下,两种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和氨氮的浓度分别低于99.2 mg/L和0.759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北京市现行预处理工艺对河北应急水源的处理效果,同时确定相应的控藻/蚤除嗅处理参数,试验组在河北黄壁庄水库进行了系列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为了达到较好的杀蚤效果需要保持水中余氯大于0.9 mg/L;对中试工艺的监测结果表明,煤滤池后即无剑水蚤和藻类检出;预氯化后煤滤池出水也存在着三卤甲烷(THMs)实测值与限值之比超过1的风险,但炭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对消毒副产物的要求;较优的除嗅方案为"氯2.0 mg/L(接触12 min),粉末炭20 mg/L(接触60~90 min),混凝剂投量15 mg/L";考虑到藻类和剑水蚤在煤滤池反冲洗水中的富集,故建议在高藻/蚤期,不建议煤滤池反冲洗水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溶解氧(DO)和气水比对IMBR工艺出水效果的影响及能耗问题,从气水比对DO的影响和DO对COD与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着手,探讨研究气水比、溶解氧以及污水处理效果之间的最佳工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ρ(MLSS)分别为4.23,4.09,3.70g/L的运行条件下,MBR的最佳运行气水比相应为35∶1,25∶1,17∶1;溶解氧变化速率随污泥浓度的下降而升高;DO的变化对COD的去除效果并不显著;在高污泥浓度下,DO的质量浓度保持在2.63~4.85mg/L之间时,氨氮的去除率随溶解氧浓度的上升而下降,氨氮去除率达90%以上;但DO浓度过低时,氨氮去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