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苄基氯/辛醇取代的MoCl3/三苯基膦引发体系引发丁二烯聚合,得到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转化率与聚合时间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可实现丁二烯的ATRP反应.  相似文献   

2.
用苄基氯/辛醇取代的MoCl3/三苯基膦引发体系引发丁二烯聚合,得到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转化率与聚合时间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可实现丁二烯的AT-RP反应。  相似文献   

3.
以MoO2Cl2/PPh3为催化剂、CH2CHCH2Cl为引发剂,引发丁二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并用称量法、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聚合产物的产率、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合产物的数均分子量与单体转化率呈线性增加关系,分子量分布较窄(1.4~1.6),聚合反应具有活性聚合特征,符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机理,所得聚丁二烯呈无规结构。  相似文献   

4.
用苄基氯/辛醇取代的MoCl3/三苯基膦引发体系引发丁二烯聚合,得到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转化率与聚合时间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可实现丁二烯的ATRP反应.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Ni(naph) 2 -Al(i Bu) 3-BF3·OEt2 -Et2 O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特点 ,考察了Al/B摩尔比、Al/Ni摩尔比、Ni/Bd摩尔比、Et2 O/B摩尔比等反应条件对聚合活性及聚合产物分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同稀硼单加体系相比 ,乙醚的加入不仅保持体系较高的聚合活性 ,而且还能稳定地控制聚合物分子量。Al/B比的变化对聚合活性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显著 ,Al/Ni比、Ni/Bd比、Et2 O/B比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Ni(naph)_2—Al(i—Bu)_3—(BF_3·OEt_2+酯)[简称Ni—Al—(B+酯)]催化体系引发丁二烯聚合中,水对聚合活性、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聚合体系内水量增加,cis—1,4链节含量有所下降,trans—1,4/1,2值则明显提高,分子量分布先加宽,后变窄,而分子量在本实验条件下无明显变化。隧Al/B比增大,cis—1,4链节含量提高,trans—1,4/1,2值变小。本催化体系聚合平缓,诱导期较长,在H_2O/Al=0.33~1.25(摩尔比,下同),Al/B=0.4~1.6的范围内,聚合转化率均高达85%以上。当H_2O/Al=0.42时,催化活性最稳定。  相似文献   

7.
田维  华静  李欣  徐玲 《合成橡胶工业》2007,30(3):235-235
研究了以PhCH2Cl/MoCl3(OC8H17)2/PPh3体系引发异戊二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转化率呈线性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1.9 ~2.2。紫外光谱分析表明,该聚合反应符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双卤代烷烃取代型双锂齐聚物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丁二烯(B)、苯乙烯(S)单体采用1次加入的方法,合成了对称型双端过渡态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S/B)-B-(B/S)-S,并对双锂体系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将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段处理,求得不同引发温度、不同单体配比、不同极性添加剂用量[二乙二醇二甲醚(2G)/Li]下丁二烯聚合段、苯乙烯聚合段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度常数kp1、kp2;求得不同2G/Li下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反应的表观竞聚率,随着2G/Li的增大,丁二烯的表观竞聚率减小,苯乙烯的表观竞聚率增大,表明随着2G/Li的增大,丁二烯、苯乙烯逐渐向无规共聚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Ni(naph)_2-Al(i-Bu)_3-BF_3·ROH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特点,考查了Al/Ni摩尔比,Ni/Bd摩尔比,Al/B摩尔比,和聚合温度等反应条件对聚合活性,聚合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和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体系高活性Al/B比范围宽广,并可通过改变Al/B比灵活地调节聚合产物的分子量。本体系适宜的聚合温度为50℃。GPC和IR光谱研究表明,当Al/B比变化时,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和cis-1,4含量均保持不变,聚合产物为高顺式聚丁二烯。  相似文献   

10.
以Al(OPhCH_3)(i-Bu)_2(简称Al_1)/AlEt_(1.5)Cl_(1.5)(简称Al_2)为助催化剂,采用一锅法,且先加入Al1/MoCl_5·磷酸三丁酯(TBP)催化丁二烯1,2-结构聚合为主,30 min后加入Al_2/MoCl_5·TBP催化体系继续引发聚合,结果表明,随着Al_2/Al_1(摩尔比)的增加,聚合物的1,2-结构含量降低,而反式-1,4-结构含量明显增加,在1,2-聚丁二烯相中产生反式-1,4-结晶微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MoCl5(MoTBP)-Al(OPhCH3)(i-Bu)2催化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规律,并与MoCl3(OC8H17)2-Al(OPhCH3)(i-Bu)2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辛醇体系相比,该催化体系聚合活性高,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下降近一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加宽,1,2-结构摩尔分数为86.6%,且以等规结构(摩尔分数为53.3%)为主.  相似文献   

12.
以MoCl3(OC8H17)2/三苯基膦作为催化剂,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分别通过称重法、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及核磁共振分析对聚合物的产率、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和结构进行了测定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单体转化率呈线性增加关系,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多分散性指数为1.7~2.0),表明该反应具有活性特征。反应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该聚合机理符合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机理。所得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3.
以二乙二醇单乙醚基钡(简称Ba)/三异丁基铝(简称Al)/正丁基锂(简称Li)为三元引发体系,采用负离子聚合法合成了高反式苯乙烯-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三元共聚物(SIBR),考察了引发剂组分、单体配比和聚合温度对SIBR微观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Al/Li(摩尔比)和Bd/Ip(质量比)对SIBR结晶行为的影...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Lewis酸添加剂对RLi在非极性溶剂中引发丁二烯或苯乙烯/丁二烯负离子聚合的影响.在Mg(n,s-Bu)2存在下,聚合物的1,2-结构含量随[Mg(n,s-Bu)2]/[RLi]的增大而增加.相反,Al(i-Bu)3/RLi体系对聚丁二烯微观结构的改变未产生任何影响,并且与s-BuLi的引发结果相同.对苯乙烯/...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研究了MoCl_2(OC_3H_(17))_2-(i-Bu)_2AlOPh 体系催化丁二烯的聚合规律,考察了聚合条件对聚合转化率、聚合物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测定了聚合物的1,2-链节含量、结晶度及立构序列分布。本体系对丁二烯聚合的催化活性较高。聚合温度可作为分子量及其分布的一种调节手段。1,2-链节含量稳定于70%以上,结晶度较小。  相似文献   

16.
第三章 稀土催化体系 同一种稀土催化剂能使B(丁二烯)和Ip(异戊二烯)都聚合成高顺式聚合物,这是稀土催化剂的最大特点。意大利的铀催化剂也能引发B和Ip聚合,其规律与稀土体系很相似,但有关Ip聚合的工作未见详细报告。  相似文献   

17.
Ni(naph)_2-Al(i-Bu)_3-BF_3·OEt_2-Et_2O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Ni(Naph)2-Al(iBu)3-BF3·OEt2-Et2O体系催化丁二烯的聚合动力学,考察了该体系的动力学曲线、速度方程、聚合度,测定了催化剂利用率、活性中心浓度等动力学参数。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41.0kJ/mol,催化剂利用率约为7.9%。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苄氯/MoCl3(OC8H17)2/PPh3,引发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转化率的增大呈线性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约2.0。紫外光谱分析表明,聚合机理符合原予转移自由基共聚合机理。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表明,所得聚合物为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异戊二烯聚合-二乙烯基苯(DVB)偶联-再引发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具有星形杂臂结构的异戊二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s-ISBR).结果表明,DVB偶联效率可达60%,通过调节DVB用量可将臂数控制在2.6~6.1.采用四氢呋喃(THF)、1,1,4,7,7-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PMDETA)或其复合体系可将3.4-PI,1.2-PB摩尔分数分别控制在8%~29% 和11%~65%.s-ISBR具有较高的撕裂强度和低的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20.
以苯乙烯为单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乳化剂等,研究不同引发剂下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微乳液体系的聚合.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时,体系的聚合过程不稳定;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时,增加催化配体用量则聚合程度显著降低;以KPS与N,N,N,N-四甲基乙二胺复配体系为引发剂时,温度较低有利于降低聚合初期反应失控的程度,升高温度则有利于活性种/休眠种间的转换,产物多分散指数在1.5以下,粒子为纳米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