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了鄂钢5号高炉在入炉矿品位特别低的情况下稳定高炉操作所采取的有效措施。生产实践表明,在入炉品位特别低的情况下,确保焦炭质量稳定,维护好合理炉型,防止炉墙粘结,避免炉缸堆积,力求高炉稳定顺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球团矿含铁品位比烧结矿高,高炉多用球团矿可以有效提高入炉矿含铁品位。提高铁矿品位,可以降低燃料比、提高产量。一般而言,入炉矿含铁品位提高1%,高炉燃料比下降1.5%,生铁产量增长2.5%。如果炼铁100%使用球团矿,比100%使用烧结矿燃料比下降11.52%,生铁产量增长19.2%,这个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3.
《炼铁》2014,(5)
对迁钢3号高炉降低燃料比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改善燃料质量、提高入炉品位、优化装料制度、实施低硅操作等措施,燃料比降低20kg/t以上,达到预期目标,实现了炉况的高水平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4.
高勇  李信平 《昆钢科技》2006,(B08):14-17
昆钢六号高炉于1998年12月26日投产,与国内同行业相比,多年来六号高炉在入炉矿品位低、焦炭灰份较高的情况下,车间内部通过狠抓原燃料筛分管理、细化炉内操作、加强炉前操作管理及设备维护管理,充分利用富氧大喷煤、高风温、高顶压等多种强化手段,六号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得到提高,实现了强化冶炼,现在六号高炉的有效容积利用系数月平均达到2.4t/(m^3.d)以上。  相似文献   

5.
林安川 《钢铁研究》2013,41(1):44-48
红钢1 350m3高炉近年在资源条件整体恶化、渣量大幅增加情况下,通过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控制高炉适宜的冶炼强度和煤比水平,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强化生产管理,在高炉综合入炉品位降至51.5%情况下,实现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利用系数稳定在2.450t/(m3.d),燃料比控制在570kg/t。  相似文献   

6.
总结韶钢8号高炉低燃料比冶炼的管理措施和操作实践。通过加强入炉原燃料质量的管理,实现低渣量冶炼,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提高煤气利用率,稳定炉况;提高热风温度、适宜的富氧,实施低硅冶炼技术,加强炉外出铁的管理,不断提高煤比、降低焦比,使8号高炉燃料比下降到505 kg/t左右,达到全国同类型高炉先进水平。进一步降低生产消耗及成本,使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新钢8号高炉在使用经济炉料后,入炉品位降至55%以下,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提高炉顶压力、提高风温等措施,实现了高炉稳定顺行、经济指标改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炼铁》2016,(6)
对酒钢2号高炉强化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针对2号高炉开炉以来,存在的风量小、风温低和悬料频繁等问题,积极探索适宜的基本操作制度:一是,上下部调剂结合,逐步使高炉走出困境;二是,确定良好的热制度,改善炉缸工作。认为,高煤比并不一定能够得到较低的燃料比。2号高炉将煤比控制在110~120kg/t,以炉况稳定顺行为前提,提高煤气利用率,在入炉品位下降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李洋  郭喜斌 《炼铁》2008,27(2):30-32
对宣钢9号高炉提高产量、降低消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采取合理的操作制度,保持合理的操作炉型,在入炉品位偏低,入炉锌负荷、钛负荷偏高的不利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使高炉进入了稳定高产阶段.  相似文献   

10.
分析萍钢安钢分公司高炉炼铁降低入炉品位对生铁产量、燃料消耗、炉况的影响以及不同含铁料配比下入炉品位、生铁成本、铁水含磷的变化,结合炼钢脱磷成本探讨了最优入炉品位,以实现满足铁前、钢后工序要求并达到尽可能降低钢材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炼铁》2017,(3)
对莱钢2号高炉炉役后期低燃料比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2号高炉炉役后期炉缸第2层侧壁温度出现阶段性上升,对其进行控制后高炉燃料比升高较多,认为入炉原燃料质量波动和冷却壁损坏影响操作炉型是制约2号高炉低燃料比冶炼的两个关键因素。通过采取及时确定焦炭水分、时间布料法、稳定边沿气流、快速更换炉身上部冷却壁等措施,实现了低燃料比冶炼的目标,2016年1月燃料比逐步降低至504kg/t。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鄂钢6号高炉燃料比,采取了提高烧结矿品位,改进焦炭质量,恢复使用球团,重视入炉原燃料的筛分及仓位管理等措施,同时重视高炉冶炼规律研究,及时调剂上下部操作制度,保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稳定操作炉型,抓好炉前出铁管理工作,最终实现了高炉高效低耗运行。  相似文献   

13.
对5号高炉在入炉品位特别低的情况下如何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总结。认为在此情况下确保焦炭质量稳定,确保高炉顺行,维护好合理炉型,防止炉墙粘结,避免炉缸堆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莱钢3200m3高炉2014年在入炉综合品位55.32%的条件下,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开发煤气流控制模型、改善炉缸活性、加强高炉生产管理等措施,取得了利用系数2.456 t/(m3·d)、焦比340.5 kg/t、煤比175.4 kg/t、燃料比515.9 kg/t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高炉经济冶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炼铁》2018,(4)
对湘钢1号高炉近2年来稳定炉况的生产措施进行了阐述。通过采取提高原燃料质量,尤其是提高矿石入炉品位,优化高炉操作,不断摸索合理的装料制度、送风制度、热制度及造渣制度等一系列措施,1号高炉实现了长周期稳定顺行,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2018年1月展开大矿批攻关后,1号高炉炉况逐渐改善,利用系数长时间维持在2.6以上,煤气利用率从43%提高至45%左右,燃料比降至530 kg/t左右。  相似文献   

16.
《炼铁》2016,(4)
对昆钢新区2500m~3高炉的经济最低入炉品位进行了研究。高炉开炉以来,入炉品位一直低于54.5%,最低时仅50.78%。通过对开炉42个月以来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燃料比、铁水成本、煤气利用率、铁水质量指标等方面,讨论了经济最低入炉品位。认为昆钢新区2500 m~3高炉在当前条件下的经济最低入炉品位为53%。2015年以来,入炉品位始终控制在53%~54.5%,铁水成本稳定在1 500元/t左右。  相似文献   

17.
《炼铁》2015,(6)
针对安钢原燃料条件,研究了不同MgO对烧结矿转鼓强度和熔滴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稳步降低烧结矿MgO,进而降低3号高炉炉渣镁铝比。烧结矿MgO/Al_2_O_3从1.05降低到0.75,烧结矿品位从56.04%升高到56.36%,烧结矿转鼓强度由81.26%提高至82.67%,高炉入炉品位从57.54%提高到57.81%,炉渣镁铝比从0.48下降到0.39,高炉顺行良好,铁水温度稳定在1510±10℃,渣比降低9kg/t,生铁成本降低7元/t。  相似文献   

18.
武钢8号高炉近年入炉品位呈下降趋势。为克服不利因素,采取了加强原燃料管理、缩小进风面积、优化装料制度等综合措施。由于鼓风动能提高,活跃了炉缸,高炉对外围变化的抵御能力提高,维持了较好的操作炉型,炉况稳定性得到改善。煤气利用率稳步提升,有效地降低了燃料比和炼铁成本。  相似文献   

19.
卢勤 《江西冶金》2014,34(6):14-16
在新钢为降低炼铁成本而实施的"经济炉料"过程中,9号高炉出现了入炉品位下降和渣比上升的现象,通过采取厂内精料工作、加强炉前管理、取消中心加焦、优化下部操作制度、稳定热制度和造渣制度等措施,高炉冶炼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0.
陈永明  徐辉  朱勇军 《炼铁》2019,38(2):1-5
宝钢4号高炉大修投产后,面临喷涂料维护难、适应新炉型转变及炉料结构调整次数多等问题。通过采取控制适宜的冶炼强度、探索不同炉料结构下合理的气流模式、维护好操作炉型稳定炉体热负荷、优化各矿石品种搭配,提高入炉品位等措施,4号高炉保持较高的煤气利用率和较低燃料消耗。2015—2017年,4号高炉煤气利用率保持在51%~52%,煤比为176. 86 kg/t,燃料比为482.01 kg/t,高炉工序能耗为364. 19 kg标准煤/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