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美两国位列全球前两大石油消费国,近年来美国得益于页岩气革命,石油的自给率不断增加,而中国的石油自给率不断下降,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因此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石油供应风险,有助于中国识别石油供应风险点。基于亚太能源研究中心提出的能源安全"4A模型",构建了石油的供应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的石油供应风险总体高于美国。中国的石油供应风险在2000~2002年短暂下降后开始上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美国的石油供应风险在2008年之后开始大幅下降。中国的石油供应风险主要集中在可利用性和可获得性方面,而美国的石油供应风险则集中在可利用性和可接受性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锂资源供应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锂产业发展长期面临着守着资源却严重依赖进口的矛盾状况。本文采用历史对比和定量评价的方法,从目前供需状况、生产成本、地缘政治、公司集中度和未来供需趋势5个方面对我国锂资源供应风险进行了评价。风险雷达图解表明,当前我国锂资源供应风险主要集中于国内锂生产成本高,制约我国锂资源开发,锂产品加工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国际锂市场话语权缺失等方面。针对我国锂资源供应风险治理,建议随着国内锂资源开发进度加快,政府应统筹规划,建立锂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的生产链,鼓励支持锂资源的回收利用;中国锂矿企业应着力解决国内锂资源开发成本高的问题,充分利用国内锂资源,同时积极参与全球锂矿资源配置,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锂资源合作开发。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剧增,供应能否满足本国需求,以及制约供应的主要风险点有哪些,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长周期历史数据分析预测法,结合中国铜市场历史的变化趋势,构建了修正版的中国铜矿供应风险评价模型,选取定量指标并设定每个指标处于紧张状态的基准值,评价中国铜矿资源的供应风险及风险点。本文从需求状况、国内供应能力、全球供应集中度、地缘政治风险和供需形势五个维度11个指标对中国铜矿供应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的铜矿需求量很大,而国内供应乏力,存在供应风险。但全球铜矿资源分布、生产国家及生产公司的集中度较为宽松,为中国铜矿资源的多元化进口、降低进口风险创造了条件,到2030年中国铜矿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4.
钴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重要原料。为了保障中国钴资源供应安全,本文从资源、市场、政治三个角度选取评价指标,运用历史对比和定量评价方法,对供应风险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资源保障度低、对外依存度高、再生利用率低、地缘政治风险较大是中国钴资源供应面临的主要风险,钴价大幅波动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潜在风险。风险治理建议:政府合理运用收储和投放机制,制定补贴和税收政策,加强与资源国的政府间合作关系;企业加强回收工艺研究,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企业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加快海外资源布局;高校和科研院所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5.
王修  刘冲昊 《中国矿业》2021,30(7):37-43
锡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航天、国防等高科技领域。中国虽为锡资源大国,但因工业化发展需求,致使锡资源快速消耗,优势持续弱化,且中国已由锡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供应安全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本研究目的即是对中国锡资源供应安全潜在风险进行评价。基于中国锡资源生产、消费、供应的历史数据及需求预测数据,从资源因素、供应因素、政治因素和需求因素四个维度选取资源保障度、储采比、对外依存度、进口集中度、生产国稳定度和需求增长率六项指标对中国锡资源供应风险进行量化分级评价,结果显示六项指标的风险程度由高到低为:需求增长率、进口集中度、资源保障度、储采比、生产国稳定度和对外依存度,这表明中国锡资源供应风险主要在于未来需求保持强劲、资源供应较为集中、资源保障程度不足等方面。同时,针对性提出勘探扩储并建立储备体系、加快海外锡矿资源布局、提高国内资源利用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利用国际资源,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支主流。但是跨国收购比在境内投资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我国的煤炭企业要在政府的配合下努力加强海外投资风险的识别和防范。  相似文献   

7.
锂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电池原材料,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研究新形势下制约中国锂资源供应安全的主要因素,评价供应风险,是保障资源安全的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锂资源供应和消费面临的新形势新趋势,从供应风险、需求形势、市场风险和地缘安全四个方面构建锂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系统权威的统计数据,对中国锂资源供应安全形势进行综合研判。研究发现,中国锂资源安全指数从2010年的0.36上升至2020年的0.47,资源安全形势有所改善,但安全形势特征发生较大变化;2010至2020年,锂资源军事安全和地缘政治安全均大幅改善,供应安全和市场风险安全指数分别下降78.6%和39.7%,成为制约我国锂资源安全的最大因素。针对中国锂资源供应风险,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建议:建立资源储备体系,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积极走出去,扩大海外资源规模;支持资源回收产业,扩大循环利用规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经济重要性和供应风险两个维度,对我国2000~2015年锰矿资源的经济重要性、储采比、对外依存度、生产集中度和进口集中度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钢铁去产能步伐的加快,锰矿的经济重要性逐渐降低,储采比逐年下降,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进口过于集中,因此引发供应风险逐渐升高。基于以上分析,为了应对这种资源供应风险,本文提出了加强资源储备、开发利用低品位锰矿、拓宽进口渠道、延长产业链和采用股权并购等相关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日本稀土市场规模 中国是世界稀土资源大国,日本是世界稀土应用大国,也是中国稀土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中日两国在稀土领域各有优势,互补性很强。日本稀土市场与我国稀土发展关系极为密切。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特别是1988年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举行稀土交流  相似文献   

10.
石秀华  万瑒 《金属矿山》2014,43(7):56-60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大宗资源性商品的需求,从2003年起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但在国际铁矿石交易市场上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与现阶段国际铁矿石的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切入,介绍了市场集中度和Lerner指数等主要概念,对国际铁矿石的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进行分析研究,回顾了国际铁矿石市场定价模式和形成过程,并结合我国铁矿石市场发展现状,提出拓宽进口渠道,建立多元化的铁矿石供应体系;从资源安全的角度,健全铁矿石储备制度;整合国内铁矿石市场,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整合国内钢铁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加快发展铁矿石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11.
国产钾肥对国际钾肥市场定价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栋 《资源与产业》2018,20(6):86-94
在国际钾肥市场中,与其他完全依赖进口的钾肥消费国相比,中国具有一定水平的钾盐储备和钾肥产能,2013年以来中国对进口钾肥的依赖度维持在40%左右。文章基于静态市场均衡理论探讨了国内钾肥产量是否会对进口钾肥的价格造成影响,同时基于空间价格传导理论分析了国内与国际市场钾肥价格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钾肥产量每提高1%,主要销地市场和主要产地市场的钾肥价格会相应地下降12.6%~21.0%,这一结果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2)中国国内钾肥价格与国际钾肥价格之间存在线性协整关系,在协整系统中,国内钾肥价格为弱外生序列,而国际钾肥价格为内生序列,即国产钾肥价格与国际钾肥价格之间存在单向传导机制。因此,我国应继续加大钾资源勘探力度,利用好国产钾肥对国际价格的传导机制和市场联动,保障国内钾肥的供应,提高中国在国际钾肥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萤石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资源优势明显。我国萤石储量已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二,产出与消费量居全球首位。2018年,我国萤石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随着我国氟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未来我国萤石资源缺口将不断增大。本文基于对萤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地位、全球萤石供需形势、萤石的战略价值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在全球战略思维下对中国萤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六点建议:针对全球产业链分工和供应链管理的需求评价,保障产业安全稳定发展;从战略性资源管理角度出发,对萤石产业合理规划,提高产业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加强重点区域地质勘查工作,合理引入国外勘查企业,保障资源可持续性;立足国内,推进萤石与氟化工行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市场整合,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开发萤石资源与市场。   相似文献   

13.
锰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及国防工业等领域。全球锰资源具有分布极不均衡、产能高度集中、供需分离严重等特点。中国锰资源则具有分布广泛但储量不足,品位低品质差,对外依存度过高,资源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特点。近年来中国锰矿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锰矿资源消费国,而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增长,未来我国锰矿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大。基于当前锰矿仍为我国短缺矿产、需求量大等实际情况,为了保障国家锰矿资源战略安全,促进我国锰行业的健康发展,文章提出了制定长期供应规划、加强海外布局、推动产能合作及建立多元保障体系等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键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是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对能源转型过程中关键矿产资源品种、需求、供应等研究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能源产业与金属资源产业长期存在稳定的依赖关系,现阶段关键矿产主要是指能源转型过程中绿色、清洁和低碳信息技术产业所需的原材料,稀土、铟、铂族金属、钴、锗、钨等是能源转型过程中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研究的主要对象;2)已有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研究偏重于供应安全,对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研究涉及较少。同时,从供应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3个维度概括了关键矿产资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1)新能源产业对关键矿产需求增长较快,部分关键矿产被少数国控制;2)我国优势矿产产业链“有”而不“优”,开发成本过高缺失比较优势,中国缺乏关键金属定价中心和认证仓库;3)伴生矿种尾矿生产率高,开发利用人居安全问题突出。最后,提出了几个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方向:1)开展关键矿产国际合作战略的相关研究;2)加大对关键矿产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研究;3)研究我国关键矿产资源的高成本成因,尤其是我国优势矿产;4)依托上海期货交易所,研究中国关键矿产资源期货定价和现货定价机制;5)评估关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影响,以及配套产业和环保政策。  相似文献   

15.
关键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是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对能源转型过程中关键矿产资源品种、需求、供应等研究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能源产业与金属资源产业长期存在稳定的依赖关系,现阶段关键矿产主要是指能源转型过程中绿色、清洁和低碳信息技术产业所需的原材料,稀土、铟、铂族金属、钴、锗、钨等是能源转型过程中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研究的主要对象;2)已有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研究偏重于供应安全,对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研究涉及较少。同时,从供应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3个维度概括了关键矿产资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1)新能源产业对关键矿产需求增长较快,部分关键矿产被少数国控制;2)我国优势矿产产业链“有”而不“优”,开发成本过高缺失比较优势,中国缺乏关键金属定价中心和认证仓库;3)伴生矿种尾矿生产率高,开发利用人居安全问题突出。最后,提出了几个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方向:1)开展关键矿产国际合作战略的相关研究;2)加大对关键矿产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研究;3)研究我国关键矿产资源的高成本成因,尤其是我国优势矿产;4)依托上海期货交易所,研究中国关键矿产资源期货定价和现货定价机制;5)评估关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影响,以及配套产业和环保政策。  相似文献   

16.
《资源与产业》2017,19(5):100-105
 企业、政府以及市场环境等多方综合因素是稀土定价权缺失的根本原因。为此,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从行业因素、企业因素、政策因素分析稀土定价权缺失根源,得出导致中国稀土国际贸易定价权缺失的主要原因:企业混乱,行业集中度低,缺乏统一的定价中心,市场势力较弱,企业控制资源不当,政府政策幅度小、实施不到位等,但也与我国稀土行业的管理及美国、日本等进口国的稀土政策有关。据此,有利于相关企业及政府对于定价权缺失问题做出相应对策,对完善我国稀土贸易政策、提高我国稀土国际贸易定价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我国稀土行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资源丰富,已经形成了包括采选、冶炼分离、深加工、新材料到应用产品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国最大的稀土原材料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内蒙古稀土产业在原料储备、产业基础、区域位置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存在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促进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科研能力,加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增加稀土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8.
页岩气作为清洁能源,近来受到广泛关注。北美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加速了全球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步伐,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能源需求量大,但页岩气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北美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为此,回顾了北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历程,梳理了北美页岩气勘探中的扶持性的政策以及促进页岩气发展的市场环境,在总结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比美国页岩气革命成功的经验,对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引进技术结合自主创新;二是转换补贴思路;三是进一步地开放市场;四是实行常规油气区块合法退出机制。立足我国的资源情况、地质条件及页岩气产业政策,对比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相信我国具有很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战略性金属矿产供应安全程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金属矿产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评价战略性金属矿产的供应安全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战略性金属矿产供应安全程度的评价并无统一标准。本文从国内供应安全程度和进口供应安全程度两个维度对中国战略性金属矿产的供应安全程度进行评价,分析1994—2016年我国13种战略性金属矿产面临的供应安全问题与可能的保障措施。国内供应安全程度评价以矿产资源的经济可采储量为基础,计算静态保障年限和相对储量指数作为主要指标;进口供应安全程度评价采用对外依存度和来源集中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表明:1)铬、铁、钴、镍矿石的国内供应紧缺,同时进口供应安全程度偏差,其供应安全程度差,需重点关注;2)锡矿石的国内供应充足,但是近年来进口供应安全程度趋于下降,其供应安全程度偏差;3)铝、铜、锆、金矿石的国内供应紧缺,但进口供应安全程度偏好,其供应安全程度偏好;4)钼、锑、钨、稀土矿石的国内供应充足,且进口供应安全程度偏好,其供应安全程度好。建议中国限制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出口,鼓励进口,寻求国际合作;加大对国内矿产资源的勘探力度,加大对矿产开采及产品加工的技术投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提高各环节的金属回收效率;均衡从各国进口战略性矿产的比例。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对更多材料的研究,可为国家评价战略性金属种类和供应安全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世界铜资源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分析了铜资源的世界分布特点,以历史数据为依据,分别从铜生产、消费和进出口等方面研究铜资源市场供需情况,以及受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的铜资源市场变化特点和铜资源消费高峰的转移路线。着重分析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情况下,中国铜资源市场的供需关系,研究了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铜行业的影响以及制约中国铜行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