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信息与电子工程》2012,(4):483-483
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为提高博士生的科研和创新创业能力,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长,中国科协第八届常委会青年工作专门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拟于2012年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第十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特向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在读博士生征集论文。年会主题:鼓励学科交叉,促进原始创新。会议内容采用开幕式、大会特邀报告、学术交流和人才推介活动等形式。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中国大学的新时代使命。如何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 生更高质量就业和创业,已成为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引领职能,通 过找准时代发展坐标、提升优质服务理念、积极利用组织优势、优化健全制度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整合多方资源 等路径,拓宽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丰富基层党组织的内涵建设,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双向驱动、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是当前学科交叉、渗透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所在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物理学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探索性研究,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并结合专业优势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物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和基础教育科技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驱动中国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孵化器与人才输送机构,承担的责任重大。文章以教育部关于以创新创业教育引擎"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精神作为改革目标,重点提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策略等。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智能制造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及新工科对专业教师工程素养的要求,提出了地方高校工科教师专业化培养与发展的改革模式,进而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的融合机制,促进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体制变革的背景下,结合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从协同体资源互补优势、学科交叉融合的智力资源配置和国际化学术高地等方面,给出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共享资源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改革思路,为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文乐 《移动信息》2023,45(11):86-8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革,创新创业成了当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高校人才培养也需要与其相适应。本文提出了多主体协同体系下的“服、产、学、研、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了其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该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学科划分和分类,将政府、产业、教育、研究基地、创业园等多个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多主体协同体系。其强调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循环推动,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状况。在该模式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一套五维新生态高校课程改革信息化模型,通过5个维度的协同作用,实现了教师学生、信息技术和教学环境的全面提升,结合多主体协同体系下的“服、产、学、研、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通过介绍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分析了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高职物联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学、育人进而育创新创业,为校企合作搭建共同平台,推进产学融合、促进校企创新创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通,形成结合企业项目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全国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和山东省大学生社团工作研究基地,发挥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相互融合的协同机制,正确处理社团活动、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托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专业,通过学科竞赛的桥梁纽带作用,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把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整合纳入第一课堂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有机统一贯穿始终的协同机制,形成了以学科竞赛为主线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协同机制的构建与实践激活了学生社团活动,丰富了教学组织手段,凝聚和兼顾了学生管理与人才培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重点对通信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建设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船舶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只有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未来行业发展的需求。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江苏科技大学通过构建“船舶+控制+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探索基于“大工程观”的教学模式,完善“水面—水下—空中”的智能无人系统创新实践平台,着力培养面向新产业的多元化、创新型工程人才,从而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优化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如何从运动式的热潮转变为可持续的教育范式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将教育激励方法合理地运用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促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凝聚共识,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学校与社会内外结合、科研与创新表里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王鹏远  张凯 《无线互联科技》2021,(4):157-158,166
文章以面向工科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求为导向,研究"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实现计算思维落地,将新工科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构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适合新工科教育发展,理论实践互动融合、竞赛及创新创业相结合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徐述  汪彦 《电子技术》2023,(1):139-141
阐述基于新工科背景的Python+人工智能模式,推动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教育,探讨Python+人工智能与产学研融合模式的培训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媒介融合成为传媒发展的潮流。媒介融合给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带来了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对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但目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置单一化、课程体系交叉不够的问题,加上师资队伍上全媒体背景的缺失等一系列的不足,使得当前的新闻教育还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学将何去何从,考验着每一个从事这方面教学的老师。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提出了相关改革措施,以促进新闻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项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我国已将发展人工智能纳入国策,并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本文在回顾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和当前国内外人才储备情况对比的基础上,明确了当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存在于两个方面:具有前瞻性的学术研究人才和具有实用性的工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强调具有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电力行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华北电力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期迅速把握时机,树立培养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人才的理念,梳理“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整体思路,明确具体实施途径,以期为我国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发展培养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具有创业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阐述了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科学内涵以及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也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不断地刷新着人们的价值观。正因为社会的需要,对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不仅要培养各个学科的专业性人才,还要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校必须认清当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现状,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培养出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文章从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现状出发,提出适合高校发展的新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英语+信息工程”双学位本科专业是面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通过英语和信息工程两个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有国际组织和标准化制定胜任力的信息领域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重大需求。 双学位专业建设和改革依托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文科+工科”交叉培养优势显著,科学设置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毕业生可授予文学和工学双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20.
欧宙锋  王建丽 《电子科技》2011,24(5):125-127
针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及电装实习部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为配合本科教学评估和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评选,根据专业学科的特点研究、探索,并提出了改革实践教育教学新模式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